□邓重柳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实践的问题及其解决
——以机械专业为例
□邓重柳
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如果能把校内教学实训与加工生产相结合起来,使教学实训为加工生产奠定基础,反过来加工生产为教学实训服务。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学实训质量,又可以促进加工生产效益提高,培养适应企业生产模式、企业环境和规格要求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
工学结合;教学实训;加工生产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机械专业的实践教学任务是突出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生产实际中的技术问题,养成良好的安全、文明生产习惯和一丝不苟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当前一些高职院校机械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两部分,而校内实训又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由于校内实训存在较严重的重教学轻生产的现象,实训课时安排较少,实训内容简单,实训环境和模式严重脱离企业的生产实际,学生的操作技能停留在对机床的基本操作和简单的零件加工层面上,达不到企业对人才规格的用人需求,学生就业后不能尽快适应企业的生产模式和企业环境,使学生就业受到一定影响。
从2007年开始,江西省X院机械专业在进行校内教学实训的同时,逐步开展对外承接零件加工生产业务。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有值得肯定的方面,但也存在不少问题:(1)由于教学实训和加工生产是同一套人马,教师在上实训课时还要承担加工生产任务。既要让出设备又要抽出时间从事加工生产,使用来教学实训的设备台数减少,教师指导学生教学实训的时间大大缩短,教学实训内容缩简,教学实训计划和安排被打乱,导致教学实训秩序混乱,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学生干脆不学,甚至旷课。教师不能专心教学,责任心下降,教学风气严重下滑,使教学质量受到很大影响。(2)有时为赶加工生产任务、按时交货,只好安排第一次下车间进行教学实训的学生从事加工生产任务。由于学生缺乏操作机床的基础,根本不具备从事加工生产的基本技能,经常出现打刀具、打机床及工件掉落现象,不但零件废品率高,设备容易损坏,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由于教学实训与加工生产混在一起,既违背了教学规律又违背了生产规律,两者之间矛盾重重,关系难以协调,造成职责不明,现场管理混乱。又加上承接的加工业务属零打碎敲,未形成相对循环批量,每种产品前期试制费用过高,试制成功做完后又无后续业务,造成加工生产效率低下,使加工生产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目前X院机械专业主要有数控加工技术和模具设计与制造,校内教学实训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起点,并为后面的加工生产奠定基础,因此通过教学实训使学生应达到以下的能力结构要求。
现代机械加工技术虽然早已取代原始的手工加工技术,但手工操作技能对学生的能力形成具有战略性的基础地位,且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用到。钳工实训内容包括了解利用手工制作工件所需的设备、工具、刃具及量具,掌握锯削、锉削、錾削、划线、钻孔、攻丝、套丝等基本操作方法,钳工加工工艺的制定,能制作一般难度的工件及镶配件;通过钳工实训掌握机械加工常用量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等)使用方法,工件精度检测方法;还能让学生知道从事机械专业工作要不怕脏不怕累,培养一丝不苟、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锻炼毅力,增强体魄;熟悉钳工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及安全文明实训要求。
在现代机械加工行业中,由于历史原因,传统的普通机床加工仍然占据较大比重,掌握普通机床的加工技术仍具有重要意义。了解普通机床的分类、结构及功能;熟练掌握车床、铣床、刨床、磨床的操作规程和方法,能分析和制定一般难度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掌握刀具的刃磨、安装、调试方法,工件的装夹及调试,切削参数的选择;能独立完成一般难度的零件加工、零件的精度控制和检测方法;熟悉普通机床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及安全文明实训要求。
随着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机床加工技术逐步取代传统的普通机床加工技术,机械专业的学生掌握数控机床加工技能是不可缺少的。了解数控机床的分类、结构、功能及工作原理;熟练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线切割机床及电火花成型机床的操作规程和方法;掌握数控编程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技巧,能利用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方法编制一般难度零件加工程序;掌握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加工工艺制定;合理选择工具、刃具、量具及切削参数;掌握零件精度控制和检测方法,能利用数控设备独立完成一般难度零件的加工;了解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电气控制原理,熟悉数控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及安全文明实训要求。
学制为三年制的数控加工技术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高职学生,根据教学实训应达到的能力结构和目标要求,结合实训设备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实训各工种实训流程,学期安排,实训课时,实训内容,实训设备台数,每台设备人数及相关工具、刃具、量具、夹具和材料配备。
1.钳工实训只安排一次,并安排在新生进校第一学期,实训时间3周(84课时)。实训内容以钳工加工工艺知识,锯削、锉削、錾削、划线、钻孔、攻丝、套丝等操作方法、手捶及镶配件的制作。每位学生一个台虎钳工位,若干台台式钻床,相关工具、刃具、量具和材料配备。
2.普通机床加工实训安排在第二学期,实训时间4周(112课时),以车、铣为主,刨、磨为辅。实训内容主要为普通车、铣、刨、磨床的基本操作;学习车、铣加工工艺分析,工艺制定,车削外圆、内孔、圆弧、台阶、内外锥面、内外螺纹等;平面和沟键的铣削、刨削工艺分析、工艺制定及加工方法;平面及内外圆磨削工艺分析、工艺制定及加工方法;一般难度零件的综合加工练习。每台机床2-3名学生,相关工具、刃具、量具、夹具和材料配备。
3.数控加工实训安排在第二、三学期,实训时间10周,其中数控车工3周(84课时),数控铣工(加工中心)4 周(112 课时),线切割(电火花)1 周(28课时),数控故障诊断与维修2周(56课时)。实训内容主要学习数控车、铣(加工中心)、线切割(电火花)机床的基本操作;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工艺制定,数控程序编制及零件加工方法,一般难度零件的综合加工练习;学习数控设备故障分析与诊断,电气控制原理,对一般性故障进行分析及排除练习。每台设备3-4名学生,相关工具、刃具、量具、夹具、材料及电工器材的配备。
加工生产主要是承接外协企业的产品加工业务,属校内生产系列,其本身具有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营性质,原本属于教学系列之外。为使加工生产服务于教学实训,可将加工生产形式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总的实践教学计划中,安排一定的时间从事外协企业的加工生产任务,既可以节省实训材料,又可以拓宽学生的能力结构范围,加深技能难度,延伸企业管理知识。把校内教学实训和加工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兼顾,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加工生产安排在第四、五学期进行,学生从事加工生产时间7周(196课时)。根据产品结构特点及难易程度,既可利用普通设备也可利用数控设备进行加工。通过承接企业生产任务,让学生了解各种不同结构、形状的零件,自己分析、确定加工工艺,选择和刃磨刀具,自己编制加工程序,自己对刀,自己加工及检测零件。能对零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和排除,能分析和排除设备的日常故障。通过加工逐步熟悉企业生产模式和企业环境,碰到问题自己想方设法解决,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工艺制定、操作能力和水平。当外协业务不足时,可用一定难度的零件项目进行补充。
为使教学实训与加工生产相结合模式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校内实践教学顺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教学实训,第二阶段为加工生产,两个阶段应相互衔接。只有通过第一阶段的教学实训,使学生达到规定的能力目标要求,才能具备转入第二阶段加工生产的条件,否则第二阶段加工生产就无法实施。
教学实训属学院教学系列,按教学计划要求进行,加工生产属生产系列,具有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营性质。但均作为校内实践教学环节,两者应统筹安排,使其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达到互为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安排从事教学实训,奠定学生对机床操作和零件加工基本技能,在形成较基础的操作能力条件下,高年级学生进入加工生产岗位,从事外协企业的零件加工,通过对不同类型、结构及较复杂零件的加工训练,全面熟悉产品加工生产流程,了解企业生产模式和企业环境,加强企业生产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机械加工工艺水平、操作能力及企业管理等综合素质。
通过加工生产训练,可从高年级学生中挑选较好的,协助老师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教学实训,形成团结协作、以老带新、互帮互学局面。加工生产使用的是外协来料加工,所用的刃具、量具、工具及水、电、气、设备折旧、工时等费用均计在生产成本中,大大降低了校内实践教学成本。加工生产创造的利润既可为学院增加创收,其中一部分发给老师和学生作为生产劳动报酬,又可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加工生产的积极性,形成教学实训与加工生产的良性互动循环。
[1]曹晔.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制度的宏观探究[J].职教论坛,2006(17):4-8.
[2]唐永泽.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01).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孟源北.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建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16-319.
邓重柳(1956-),男,江西南昌市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实习指导教师,高级技师,研究方向:数控加工技术。
G710
A
1001-7518(2013)26-0043-03
责任编辑 蔡久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