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晓
论职业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及素质的培养
□李 晓
通过对职业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及素质培养的社会源起、意识过程和感知方法的探讨,结合职业教育创新思维素质培养的实验性理论,论述了创新素质产生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职业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不稳定性的原因。
职业教育;创新思维;培养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我国教育界的共识,但在具体的职业教学实践过程中还未形成具有系统性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温家宝同志在2007年先后两次对创新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高度重视王大珩、刘东生、叶笃正三位科学家前辈提出的“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之源”这一重要观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外关于创新思维的研究中,多以职业教育类专业作为研究的客体,将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渠道,但在国内关于通过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和实践却常常浮于表面。
人的创新能力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的一个先决性条件就是具备创造性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本身即意味着创新和不断地超越。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定义了一个时代,他的创新才能重新诠释了创新的意义。现如今,乔布斯带着惊天创意渐行渐远,然而他永久性的留给世人最后的一个瑰宝更在于他拥有的那种全人类共同珍视和稀缺的财富:创新精神和富有想象力的心灵。李开复说,这个世纪有不少伟大的创新创业者,但是能够在多个领域(电脑、操作系统、电信、音乐、动画)都有突破性创新的只有乔布斯一位。的确,乔布斯以他的独特创新精神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重。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已然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环节中需要完成的最重要任务。研究表明,普通人所发挥出来的自身潜能只是他身上蕴藏潜能的极小部分,许多有潜质的人都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埋没和忽视了。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我们多的是创造性未得到开发的人,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人只是极少数”。 这就给教育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怎样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使那些具有创造性但未得到发挥的专业性人才,通过接受专业范畴内系统性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养,将自身的创造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这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模仿者或复制者,而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并能独立思考的创造者。针对性专业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内涵。创新的本质是创造,创造活动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行为活动过程。在职业教育的行为过程中,探讨和研究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和规律,可以将创新思维研究方式延展到职业教育普遍性人才培养的范畴并加以利用,从而发挥和完善创造性思维在创新人才素质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为职业教育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建立良好的基础性条件。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它命题的素养.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类比;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演绎.逻辑推理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是数学严谨性的基本保证,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进行交流的基本思维品质[5].全国I卷有多个题目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以理科18题为例.
通常来说,职业教育创新思维的过程就是将想象的要求表现为物质空间形象的过程。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也是通过创造的要求来进行范畴重组的思维过程,是一种限定或修饰附加的过程,并通过思维推进等形式对其外在化形式加以探寻,最终以某种有形物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最终的有形物的具体形态就是我们探寻的客体对象,这个过程反映了职业教育创新思维的行为本质,同时也为职业教育创造性思维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平台和方法论上的依据,为我们探索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方式提供了可行性支撑。同样,我们在职业教育教学的具体课题设置过程中,可以采用独特课题为实验性研究内容,以参与课题的学生为实验对象,有步骤有计划地研究创新思维能力。这个过程是一个量的积累,也是一个质的演绎,在这个实验性研究的探索中结合课题的延展性和学生的发散性,为创新思维的产生提供可靠保证。
以往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大多关注内部制约对创新思维的影响,并把如何超越内部制约作为目标。然而对职业教育而言,超越内部制约的新奇思维,并不都是富于创造性的成果。把创新思维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意识活动来看,创造性活动的本质可以是超越现成物象而产生新物象的能力。不过职业教育与传统教育应有所不同,职业教育需要根据外部的诸多客观条件来达成创造的目标,创新性的“解题”必须满足“要求的概念”或“有限定作用的定语”,这是职业教育创新范畴的基本属性,同时又以某种要素与范畴内的已有成员相区别。而体现范畴属性的“典型因素”,是这一基本概念构造体系中的核心物象。所以,职业教育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探索重点,将是考察要求概念形象生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以及这些有限定作用的定语与创造性的关系上。在这种逻辑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由于急性阑尾炎的突然影响导致医护人员应做好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疏导和引导患者,使患者明确急性阑尾炎手术的基本表现,避免手术的影响。在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科学合理的更换病人的病情和手术的恢复,为患者提供增强手术信心的辅助条件。当膜刺激现象时,患者无禁忌表征后,进行术前护理心理辅导和体格检查,尽快完成手术,降低手术风险。术前护理不仅是衡量医护人员素质的指标,而且对患者的情绪调节和术后恢复有一定的影响。对实际护理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实验课题的行为过程及结果进行总结性分析,通过研究实验的数据做定量和定性的比对分析,逐渐推演出有助于创造性物象形态产生的积极要素,这些有价值的要素所形成的步骤与方法就是我们要探寻的目标,梳理出思维结构性的主要关系便可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模型,并通过一定量课题任务的应用和实践,研究并验证这些思维模型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不断完善和调适职业教育创新思维模型。
这个典型性因素的意义在于通过类似评价、考量、验证、采纳、尝试等思维实验性行为,考察创新物象概念范畴内的因素成员在功能和形态上的特征;通过物象因子的分解和重组、演化和再生、和谐与平衡等构造步骤,考察和体验思维物象的构造过程中典型因素的意义、作用和价值,并通过课题整组成员的数据性评价与度量性图示对比,取得思维物象的典型因素与独创性关系的相关数据,从而进行有效价值性模式的推敲与考量。
实验的目的是改变命题或概念的跨越度,促使命题的形象与抽象、直觉与灵感、辩证与创造发生碰撞,同时开始评价创新对象的功能性、独创性、价值性,探讨创新人员发散性思维的可能性及价值意义;通过该阶段命题的导向性改变,考察提高范畴扩张之后创新效率的途径;通过对参与课题人员实验性干预,并最终在外界干预下所形成的创新行为的变化和结果的不同,进行创新实践活动过程的观察、记录和比对,从数据结构中获取创新思维的相关变化性信息或规律性数据。
我们可从职业教育创新范畴的阶层构造的视点方面,考察要素语言、要素价值、限定因素、修饰词性等物象相关表情,确认这些修辞属性上的要求和指向。同时审查被实验者作为对要求概念的分解或解释所使用的概念语言表现,以此来衡量和了解创新思维过程中物象形成的阶层构造与形态创新表现出来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多变性和不确定性,是职业教育创新思维过程中物象与创新目标之间形成联系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拟从典型性与创造性的关系上对职业教育创新思维过程和构造形体加以研究,并根据实验性分析提出思维模型,通过独特课题加以考察和实证。
电源是在工业自动化中应用PLC控制技术的基础,是生产过程正常运行的根本。根据PLC的研究结果表明,PLC在工作中适用的交流源是50Hz和220V,PLC控制设备导线的抗干扰能力是非常强大的。有的企业在这一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必须安装具有一定效果的屏蔽层,以此来降低电力线的干扰。另外,用于输入和输出两端的电压,一般情况下用的都是直流稳压电源。
通过课题反复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创造性思维的结果要“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体现了职业教育创新思维扩张和聚合,共融和共生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正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哲学思想一样,这个实验的结果显得既普通又复杂。这里要强调的是实践者要具有在不同思维范畴之间建立相互联系的能力,尤其是典型性因素发现与扩展的能力,这是创新性设计思维成长的培养起始点。
这款安全座椅造型很奇特,两侧各有一个巨大的“按钮”。这两个巨大“按钮”采用的是SSP侧撞主动防御系统,借鉴汽车溃缩吸能防撞技术,能够主动防撞吸能、缓解、分散来自侧面的碰撞。“按钮”开启后就好像给宝宝在脑袋两侧装了弹簧一样,是专门给孩子加的两道防护。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们不断创新的历史,人类的每次进步都是靠人的思维来实现的。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葛鹏仁先生认为:教育革命主要是思维革命,不论是教授者还是被教授者,其思维都要走在时代的前沿。显然职业教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当前社会客观现实需要,也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然而,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方法目前面临着众多问题,譬如在关注非物质化的进程中,也出现了职业教育各专业的学生基本技能弱化的问题。另外,由于职业教育各专业涉及的知识领域相对比较宽泛,这也容易使职业教育各专业价值体系中的深度和严密性遭受考验。这些问题是当前职业教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不稳定现象产生的外在动因。
我们认为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把握核心专业价值已成为教育者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在具体教学环节中,我们需要注意把握职业教育专业技能的主体地位,处理好发散与聚合的过程,使学生能够真正用创新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尽管当前创新思维环境有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也呈现出创新思维环境不确定的因素,这种不确定性就带有内在的不稳定性特质。当然,即使现象和结果、方法和根源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对等关系,但是创新思维能力及素质的提升仍然可以帮助我们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更加有效地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
[1]胡江渝,马跃峰.探索建筑生态技术[J].天津:建筑技术及设计,2001.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朱作仁.教育辞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
[4]张宝刚,陈保辉.创造思维与技法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5]朱作仁.创造教育手册 [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6]邬烈炎.设计教育研究 [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李晓(1981-),男,河南桐柏人,江苏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设计教育及理论。
本文系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12年度立项课题(2012-R-22121)阶段性成果。
G710
A
1001-7518(2013)26-0013-02
责任编辑 谢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