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来芳
高职双语教学的动因、内涵及路径选择
□凌来芳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双语课程的开设被视为衡量国际化程度的一个量化指标,是课程国际化的一部分。双语教学也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和国际化项目的重要组成内容。同时,高职学生就业市场的国际化趋势也对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是否具备国际化视野、专业知识的外语思维和交流能力已成为就业市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在分析高职双语教学动因和内涵的基础上,从目标定位、课程建设及师资培养等几个方面入手,探索一条具有高职特色的,符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的双语教学发展路径。
高职院校 ;双语教学 ;动因 ;内涵;发展路径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21世纪世界教育三大发展趋势之一,教育部把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十二五”期间的一个重点工作来抓。浙江省在《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全省高校开设的全外语和双语教学课程占课程总数的比例,到2015年,高职高专院校平均达到3%;到2020年应增加到6%;本科院校和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至少有一个专业的主干课程能实现全外语授课。”在发展规划中把双语课程的开设比例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五大基础指标之一。同时指出:“全省高校应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大力开发全外语授课课程和双语课程。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外同类高校在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提高高校专业和课程建设水平。”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可看出,双语课程的开设也被视为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一个量化指标,高职院校的国际化也被提上议事日程。
高等教育国际化,首先应该实现的是高校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双语课程的开设是课程国际化的一部分。再者,高等教育国际化离不开活动的国际化,高职院校纷纷走出国门,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和国际化项目,双语教学作为国际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形式,成为各专业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因此,高职双语教学的开展势在必行。
经济全球化要求提高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工作的素质与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未来的高级技术及服务型应用性人才同样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双语教学的开展能够为企业提供大批专业技能过硬、又会外语的人才,也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出国继续深造。
首先,从高职学生的就业岗位来看,高职毕业生大多数都从事着操作与服务类的岗位,无论是活跃在商务、金融、旅游、酒店等服务岗位的毕业生,还是就职于一般操作岗位的机电、磨具、计算机等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接触到外语。操作岗位势必会接触到一些进口设备及硬件、软件等,对进口设备及硬件的使用、保养和维修以及软件的操作与使用,要求他们能看懂订单、能参照国外的设备或硬件说明书进行简单的维修、能看懂软件的英文指令对软件进行操作和使用等,能阅读与专业相关的浅显的英文文献及资料;服务类的岗位势必接触到一些对外交流、国际业务操作等,特别是外贸企业,主要从事商品的进出口业务,他们不仅要求高职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生产岗位所需要的专业外语,以及具备一定的跨文化素质和能力。为了顺应高职学生就业市场国际化的趋势及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在高职院校开展面向工作岗位的双语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随着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办学的开展以及对外交流活动的频繁,学生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也日益增多。在专业教育中开展双语教学为学生能够在工作和出国学习时更加游刃有余而打下了一个重要基础,对增强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推动作用,使之具备国际视野,提高和形成专业知识的外语思维和交流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开展双语教学是适应市场的需求、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交流的必然产物。
双语教学起源于美国,一般是指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来教授一定量的学科课程,从而提高学生双语(或多语)能力,其目的主要是使美国这个移民众多的国家能更好地体现其多元文化的共融性。我国高等教育正在探索的双语教学,一般是指在课堂中运用汉语、外语(通常为英语)两种语言进行各门专业学科的教与学。2010年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评审指标体系中指出:“双语教学是指将母语外的另一种外国语言直接应用于非语言类课程教学,并使外语与学科知识同步获取的一种教学模式。”同时指出“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融外语与学科知识教学于一体,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鲜明特色和辐射推广作用。”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双语教学不是外语教学,而是利用外语以讲授专业内容为主线的学科教学。也就是说双语教学为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提供使用外语的环境和机会,把外语作为一种认知的工具,而不是一门课程来学习。
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应该是从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出发,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掌握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岗位一线需要的国际化专业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创设的专业学习的外语环境中丰富外语知识,掌握外语通用和专业交际技能,达到以外语为工具开展相关业务的能力。这应当成为高职院校进行双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且,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培养的是在未来职场环境下具有国际化视野并能够进行跨文化交往的高技能型人才,双语教学作为一种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手段和载体,跨文化的语言融合能力和国际职场交往能力也应是高职双语教学不可或缺的基本内涵。
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努力培养能够适应经济和信息全球化发展以及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明确高职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目标要结合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实际情况来制定。
首先,在开设双语教学之前,我们要了解和弄清高职人才的基本标准与特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性技能型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双语教学必须是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能满足国际化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其次,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这些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目标绝不能照搬本科院校的目标,与本科的知识目标、语言目标、学术目标应有所区别,双语教学不是语言教学,双语教学传授给学生的是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的总的目标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专业知识目标、专业技能目标、双语能力目标。它的重点应体现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对这三个目标的正确认识和准确定位是高职特色双语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三个目标的实现体现了高职教育中“以素质能力为本”的目标。从专业知识目标出发,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语言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应用外语的环境,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从单一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能力逐渐转变为使用双语进行交流、思维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双语思维和双语交流的目的。
其次,高职不同专业的双语教学目标定位应该有所差别。双语教学的内涵决定了双语教学目标的双重性,其一是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其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因此,双语教学的首要目标是专业目标,也就是说,运用外语获得专业知识,而不是语言习得。我们要熟悉各专业培养的人才的规格和要求。比如,高职院校技术型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应使学生通过双语教学掌握专业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和基本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服务型专业的双语教学的目标应注重从文化差异来学习和领会专业知识,提升外文阅读能力和国际交流水平。
加强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化实用性人才的有效途径,但是鉴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以及双语教学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条件,双语教学在实施中,不应不分类别不分专业地全面展开,而应结合校情与学情,循序渐进地开发双语教学课程。换言之,各高职院校首先应该明确开设双语课程的目的,并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设双语课程。首先在课程的选择上,要考虑到将来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以及整个专业群课程体系的系统性、连续性以及课程本身的难易程度。在目前阶段,高职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应该选择那些相对容易的课程以及具有较强的国际通用性与可比性的学科作为切入点,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扩展范围,科学而系统地设置双语课程。其次,在制定教学计划或培养方案时,要考虑到专业课程和英语课程的双向辅助性。也就是根据双语教学的内涵,将外语作为语言手段来辅助专业课程。如果从反向角度来看,则必须从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角度对教学计划或培养方案进行修正与补充。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只开设在第一学年,并且高职公共英语的教材由于没有太强的专业针对性,其效果只能停留在最基础的英语听、说、读、写,很难满足双语课程的英语要求。因此在培养方案上必须指出,高职的公共英语教学必须有针对性地辅助双语教学。这种反向的辅助主要体现在听、读方面的技能训练上。现在高职院校的行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很好地体现了这种反向的辅助作用。
除此以外,高职院校在实施双语教学时应注重研究学生,既要注重研究学生的专业及外语成绩,又要注重研究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针对学生的具体特点制订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双语教学不是适合所有专业的学生,如果在学生英语水平尚未达到一定程度时,盲目开展双语教学,那么就无异于舍本逐末。双语教学的效果主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体现出来,虽然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总体水平低于本科生,但从目前高职的教学计划来看,很多专业群都开设了行业英语课程,在保证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的同时都更加注重突出英语课的教学。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商专业群为例,在三年的课程安排上,外语课与专业课并行开设,同时还聘请外籍教师担任英语基础课程的教学,使英语课的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之以往也有了很大提高,这为开设双语课奠定了基础。
高职院校很多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师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双语教学培训,真正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很有限,因此在双语教师的选择上会出现两种不尽如人意的情况: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教学的教师不懂专业知识,而专业过硬的教师又缺乏运用英语教学的能力。如何加强双语师资建设,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初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1)充分发挥学院出国留学人员的作用。首先,在近年的人才招聘和师资引进上,向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员适当倾斜。其次,抓住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的契机,积极鼓励和外派外语基础好的专业教师出国进修,从中选拔教师组成双语教学基本师资队伍。(2)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构建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给教师积极提供专业相关教育资源以及创造行业实践锻炼的条件,鼓励教师在自学和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外语授课能力和水平;对教师的评价不仅包括教师的英语水平、专业知识、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还包括教师对双语教学知识点的实际操作能力等。通过课堂听课、访谈及检查对教师的业务素质进行全面地了解,同时进一步指导双语教师明确努力方向。(3)建立校际之间双语教学的合作研究和师资共享机制。组织本校双语教师到外校实地调研,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实行双语教师互聘机制,在完善互聘教师评价机制和奖惩办法的基础上实现双语教师资源的共享。
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高职学生就业市场国际化让高职双语教学的开展势在必行。高职院校必须对双语教学进行认真思考,在调查、研究、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高职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科学合理的规划课程建设,形成一套科学的、合理的、符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的、行之有效的高职院校双语教学模式,从而推动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作出积极的贡献。
[1]杜小平.高职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0(08)下.
[2]费斯威.高职双语教学的核心内涵及教材开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1).
[3]葛力力.高职双语教学应慎行[J].职教论坛,2004(06).
[4]刘焰余,邓春梅.对高职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几点“冷”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06).
[5]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0).
[6]张莉.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08).
凌来芳(1974-),女,安徽池州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外语教学部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外语教学及语用学。
本文是浙江省教育厅2011年度科研项目“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和发展对策研究”(编号:Y201120402)及全国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重点立项课题“职业教育国际化与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研究”(英教指委[2011]16号)成果之一。课题支持人:陈玲敏。
G712
A
1001-7518(2013)26-0020-03
责任编辑 谢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