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社会研究的微观视角探新

2013-08-15 00:45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年9期
关键词:信息化研究教育

王 全

(红河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蒙自 661100)

2012年初,美国苹果公司iPad电子教科书的发行,让传统出版业感到“大敌来临”,而在此之前,苹果公司i-Tunes U在教育领域已经获得巨大的成功。苹果公司在教育领域的一系列成功,仅仅是技术开发的成功吗?至少,有一种回答是为许多人所接受的,苹果的成功,在于它尊重和成功引导消费者的体验,苹果,改变了人们个体的教育行为。今天,我们已经开始习惯“IOS生活”、“Android生活”,通过智能手机与App随时随地微博,发布信息、获取信息,“技术”的障碍似乎业已不再,当一种技术成为日常行为后,我们会觉得它“就是这样”。但是,在信息技术进步影响之下,我们的学校教育行为真是如此简单吗?

一、从微观视角出发研究

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行为”不再是哲学意义上理解的“受思想支配表现出来的活动”,也非伦理学认为的基于动机的外部表现,更不是教育技术研究基于心理学所理解的“受心理活动支配的外部表现”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解释。在社会学中,行为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解释,它是某个社会角色根据社会情境变化做出的反应,这些反应,是基于社会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互动表现出来的社会行为。这种细微到个体之间互动的微观视角,实质上是教育技术社会研究的基本出发点,采用“地位”与“角色”一对社会学基本概念,由基础的行为研究扩展开去,进而对于教育中人的行为相关的“规范”与“失范”、“行动”与“互动”、“社会情境”与“社会定义”进行讨论,具体分析信息技术条件下人与人的互动过程。从基本教育行为研究的微观起点,教育技术社会研究得以探析开去,逻辑性地自个体行为互动延伸至宏观社会变迁,逐渐形成教育技术发展与学校教育活动、学校组织、国家教育制度等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的社会研究,这种研究能给教育技术学发展带来的,将是基于社会学视角的信息技术进步引发的教育行为揭示和解释,把教育技术研究放入中国社会发展的背景之中,让我们能去理解“为什么信息化在某些地区、某类人群中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等困惑我们的问题,从而帮助教育技术研究把握方向、改善技术开发与应用过程,更好地为国家教育信息化服务。

二、学校中的角色行为

从教育行为论的微观视角来看,教育者与学习者是学校中两类基本角色,学校领导、教师等教育者是社会代表,学生是未来的社会成员,两类角色分别具有“文化代表”与“文化受众”、“树立权威”与“抵制权威”、“控制”与“被控制”、“评价”与“被评价”等相互对立的社会行为特征,进而形成师生的不同的角色行为。教育信息化对师生角色行为产生的影响,与传统非信息技术介入的师生角色行为存在不同,这些不同就是深入探究教育技术对人的社会性发展影响的研究范畴。从上述理解拓展,循着教育行为主线、师生角色视角,我们即可以描述出系列与师生角色行为相关的教育技术社会研究话题。

1.教师角色与角色行为的教育技术社会研究

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我们常困于理论与实际脱节,效率优先、重硬轻软,技术工具开发不切不同用户实际等问题。透过教师角色行为对教育技术进行社会研究的意义在于,能为技术发展提供教育者行为的社会学解释,最终使教育技术研究者能更多考虑不同用户的立场,优化教育使人社会化的技术开发、技术应用过程。从社会学微观视角考量,对教育者我们至少可以列出教师的职业角色与地位、教育者角色与地位、受雇者角色与角色冲突、知识分子角色与地位四种视角的研究问题。

上述四种视角的研究问题,实际在教育技术发展中已有涉及,如计算机辅助教育快速发展阶段出现的“教师职业消亡”讨论,即是基于技术变革影响社会职业变迁的讨论。就此类问题,可以探索一系列有意义的研究问题:①信息技术进步对教师职业冲击;②广义教育技术发展对教师角色历史变更影响;③网络社会与教师社会形象;④信息素养与教师经济收入;⑤信息素养对教师权力影响;⑥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社会地位影响;⑦网络社会与教师职业声望;⑧网络社会与教师专业地位;⑨教育信息化中教师的角色冲突;⑩信息素养与教师群体内部地位分化;[11]教育信息化与教师社会阶层流动;[12]教育信息化中的教师自然特征(性别、年龄层次等)差异;[13]信息化与教师角色社会化等。

2.学生角色与角色行为的教育技术社会研究

从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立场来看,“学生必须适应学校生活”是学生角色定位的前提,学生的各种角色行为特征就是在适应学校生活过程中得以体现。教育信息化,促成学生受教育环境的新变化,创造了信息环境的新的可能性,在信息化改变教育固有形式之时,有一种假设是能够成立的,作为社会未成熟者的角色,学生会随社会环境变化引发社会位置的变化,进而影响角色行为,那么从学生角色来看,信息社会中学生需要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校教育生活。这样一来,系列与学生角色和角色行为相关的教育技术社会研究,便成为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对学生角色及角色行为的问题,能帮助我们理解、认识学生发展的社会行为变化,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

实际上,上述问题在近几年的教育研究中已有涉及,如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与信息化教育公平问题。基于学生个体的社会位置与地位、社会背景、同辈群体、重要他人等微观视角,下述研究问题值得探究:①网络虚拟社会对学生角色行为的影响;②学生在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与网络中的社会位移;③学生家庭背景与信息化教育公平;④信息社会中学生同辈群体冲突;⑤网络教育中同辈文化影响;⑥网络社会对同辈群体交往机制的影响;⑦网络社会与学生重要他人等。

三、学校中的失范行为

作为一个社会学的常用词汇,教育中的“失范行为”是与“规范行为”相对应的。规范行为是学校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标准,它约束、控制着学校成员的行为,“失范”意味着个体的行为在学校中与基本机制的不一致、不协调,甚至出现冲突。对应着教育习俗、规章和法律三层次规范,失范行为表现出越轨、违法和犯罪三种程度。

在一些教育研究中,我们已经开始看到从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为切入点,开展网络影响青少年“失范”乃至犯罪的案例研究。对于许多德育研究者来说,他们很关心信息技术发展对青少年产生的不良影响,对教育技术“有弊”一面的批评之声甚多,如教育游戏软件是否有利于学校教育。但如果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很有意思的问题: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批评者或是支持者,他们多数时候会基于自己熟识的学科立场来看待问题,从而给出心理学、教育学或是哲学角度的失范行为解释和归因。而从社会学的立场出发,我们会发现不一样的解释和归因:如美国社会学家霍华德·贝克提出的“标签论”——“失范”的标签谁来帖,许多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反省和改造的并不是“失范”的个体,而是社会关系。这些论点,对我们审视发展技术的行为尤为有益,实际上教育技术本身就是一个革命者,它不断创造新技术成果、新教育方式就是不断打破教育传统的历史过程。

除上述研究问题外,学校中教师亦会表现出“失范”的行为,在教育社会学中称“教师非正常行为”。我们可以看到,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信息化焦虑与挫折、网络社会中非正常的教师人际关系等问题时有发生,如何在技术开发过程中减少教师的非正常行为,也是我们可讨论的有意义研究问题。此外,基于社会控制的教育行为论微观社会视角,还能够探讨教育信息化中的社会控制理论与实践问题。毕竟,信息化社会之中,对学生与信息化、网络化相关的失范行为,堵不如疏,诸如网络社会与青少年行为失范,利用教育技术构建立体德育网络等研究,能促进我们寻觅良方,综合解决问题。

总之,信息时代,技术推动教育变革之势渐隆,伴随“中国梦”的实现之路,教育技术学正在教育信息化之路上阔步前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教育中每一个人个体行为的积极行动,时至今日,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进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发现,有必要将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引入到教育技术研究中来了,事实证明,只有一个能不断融合、接纳更多研究视角的开放体系,才能促使一个学科适应时代需要,不断向前发展。

[1]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刘美凤.教育技术学科未来发展需要研究的课题[J].中国电化教育,2003(9).

猜你喜欢
信息化研究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题解教育『三问』
月“睹”教育信息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