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的深度解读

2013-08-15 00:42李海青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科学改革建设

李海青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刻召开的,十八大报告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从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战略思维层面讲,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强调的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面对各种难题与挑战,中国社会如何实现进一步科学发展的问题,可以说是强调中国科学发展之路的报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对于“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即发展价值目标问题的科学回答上,同时体现在对于“怎样发展”即发展思路与举措的部署上。本文围绕上述以及其他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谈些学习体会与看法,以此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改革的阶段性与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的提出

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还要进一步提出科学发展观?深入理解这个问题需要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及其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这种回顾可以使我们认识到,一种理论产生于特定时期与一定历史条件。由于实践条件和主观认识的限制,任何理论都有盲点或者说局限性;现实实践在不断发展,理论具有相对的滞后性。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决定了理论本身必然会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文革”结束时,中国生产力十分落后,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发展问题作了初步的系统回答。今天来看,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其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因为当时中国社会处于生存型阶段,加快发展生产力、想方设法把蛋糕做大、增加物质财富总量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是当务之急。进而言之,当时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主要是指经济增长,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数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时还不是主要问题。

实践证明,围绕经济而展开的发展思路,遵循了落后国家现代化的基本规律,符合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推动了中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有效解决了广大人民的温饱问题。但是,从今天的认识高度反思,现代化建设不仅包含经济建设,其内容是多方面的,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虽然邓小平对中国的现代化和发展有一个整体和长远的思路,但他关于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思想主要还是基于当时中国处于生存型阶段的现实而提出的,不可能超越时代的限制进而预料到中国以后发展中的所有问题,而且即使经济建设本身也是一个新问题,是在解决新问题基础上不断推进的过程。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在尚未认识到经济的市场化会导致贫富差距迅速拉大,会如此快地表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还比较乐观地认为现行的发展方式决不会导致过大的贫富差距,“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1](P64)。邓小平认为,随着生产发展和经济进步,先富的人和地区带动后富的人和地区实现共同富裕,实现起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至少是难度不大的。改革开放的最初几年,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张力确实不明显,但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问题很快使邓小平认识到:从生产发展到共同富裕之间的跨越难度并不小,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远比预料的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邓小平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反思:“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中国人能干,但是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随时都会出现新问题。……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2](P719)实践充分证明,没发展起来以前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温饱问题初步解决后人们的要求会更多、更高,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矛盾、挑战也会更多,在这种情况下过分突出经济发展思路会面临很多问题。改革设计者对于发展张力的认识不够表明,改革设计与改革后果之间存在差距,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充满了不确定性,改革的实际走向在一定程度上往往是不可控的。可见,虽然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现代化问题做出了初步的系统回答,但并非尽善尽美。改革的不完全可控以及实践的新要求,都决定了在现代化的继续推进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然要进一步发展创新,且这种理论创新的空间很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邓小平理论之后对于中国改革发展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与回答。

与邓小平理论比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改革开放十多年后我国生产力水平获得一定发展、人民温饱问题初步解决的情况下,立足新的历史条件,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与探索。由于历史间距的存在,站在改革开放34年后的今天来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能认识得会更加全面。与邓小平理论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改革的新形势,在很多方面实现了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比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提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大文明相统一的现代化目标;确立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与基本分配制度;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等。可以说,正是基于理论上的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有效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发展进程。同时也应认识到,尽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很多方面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但其核心和主旨依然是强调经济发展。在“三个代表”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指向最明显、落实效果最好。对于中国社会而言,搞市场经济就意味着发展先进生产力,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历经思想解放和汲取教训找到的经济发展之路,我们必然倾注巨大的精力与热情,发展中掀起的经济热潮由此势不可挡。对在这种背景下的一些问题,我们现在应该有清醒的认识。第一,发展过分集中于经济难以避免,这必然会导致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对经济热潮的过分关注在某种程度上冲淡了其他领域的建设与发展,诸如社会公平问题、权力监督制约问题、价值观建设问题等,并没有形成有效的解决思路或落实措施,现实成效也并不显著。第二,对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充满热情,但对于怎么建设则缺乏经验。我国现实中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主要靠政治权力推动,在着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之初,由于改革的路径依赖、过度重视GDP的政绩考核以及财政收入压力等,公共权力掌握大量资源且直接干预经济、过分介入市场,导致市场本身的竞争机制与激励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出现倾斜。这种倾斜的长期持续,使占有大量经济资源的资本集团日益发展,并借助与权力的关系不规范地获得大量收益,形成了依附于现行体制的既得利益群体,贪腐行为蔓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不规范市场经济导致的利益分化不规范性与利益格局不规范性逐渐明朗,虽然市场经济的这种双重性后果实非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之初衷,改革设计者最初对于市场经济之马太效应也并非没有预见,但其负面效应远超改革设计者最初的认识与估量则是事实。综合所述,十四大至十六大时期,我们的主要工作和精力投在经济建设方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一些理念没有充分落实,实践发展的复杂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没有任何理论是极度完善的,理论对现实总是有遗漏、盲点及不及之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样如此。在实践的不断发展过程中,面对各种问题的不断积累与暴露,在应对各种不断产生的新矛盾、新问题过程中,我们的理论创新必然还有很大的空间,科学发展观就是这种理论创新的结果。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概括起来说就是发展迅速、成就显著,但问题累积、挑战很大,面临很多深层次、结构性的矛盾与难题。具体说来,主要问题是传统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重生产、轻消费,重外需、轻内需,国强民不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政治体制特别是公民参与机制与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改革亟须深化和建立健全,道德沦丧(赤裸裸拜金主义导致的违法犯罪)与道德困境(欲行善事而担心代价过高,道德上的犹豫与艰难选择)并存,橄榄形社会结构尚未形成,鸭梨形社会结构存在固化与断裂的风险,不同阶层与群体之间互有隔阂,改革成果没有实现有效共享。这种现状表明,中国的改革又面临一个新的关键节点,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工业化与城市化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时期,从现代化角度说就是从经济现代化开始转向有重点的全面现代化、由物的现代化转向人的现代化。越是在这样的关键节点上,问题往往积压得越多、越严重,破除各种障碍、渡过这个节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就会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与水平,反之则会成为一个烂尾工程且不可能最后成功。在这样改革发展的关键节点上,传统发展方式必须改变,新的更为科学的发展理念必须确立,而科学发展观正是适应改革发展的这种需要而产生的。十年来中国发展的伟大成就证明,科学发展观是在全局和战略上引领、指导中国前进的科学理论。正因为如此,经过十年的酝酿和实践检验,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列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的回答

既然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就更需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准确内涵,明确其究竟在发展问题上做出了怎样的创新与突破。

(一)就发展的核心立场而言,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明确解决了发展最终目的的问题。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追求。以人为本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的现代文明意识的新觉醒和巨大提升,意义重大

其一,对发展价值目标的这种新认识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改革开放前,我们主要从经济制度的层面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将社会主义视为公有制、计划经济与平均主义的三位一体。改革开放后,我们打破了对于社会主义这种僵化的制度性理解,从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层面重新理解社会主义本质,也就是从更为抽象的意义、从价值或功能的角度理解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提出表明,在生产力发展层面的基础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功能或价值的理解深化了。

其二,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价值目标,也是对我国体制中的官本位现象的反思与批判,表明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态度与立场。像现代西方一样,中国不仅在发展理念上经历着从物本到人本的转变,而且在价值理念上还经历着从官本到人本的转变。“官本位思想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陈腐意识,即以官为本、以官为尊、以官为准,传至今天,已经演变并集中体现为官气……。官本位思想的核心,是把做官看作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官本位思想的实质,是把获取个人私利作为人生的终极目的。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人的官瘾实在太深,可谓切中时弊。”[3]新中国建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对封建主义的反思与批判不彻底,官本位的问题在体制和观念上一直没得到较好解决,其困扰比西方社会现代化过程要严重得多。邓小平在论述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弊端时,曾经深刻批判过官僚主义现象、家长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而这些现象都可以称之为官本位现象。邓小平警告:“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我们的事业才有无限的希望。”[4](P333)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决克服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十八大后拨正党风成新一届中央领导开局的另一个突破口,其重大意义还在于扭转根深蒂固的官本位陋习,“八项规定有利撬动官本位思想的沉重积习,回归以民为本、以民为尊、以民为准,这是民主社会的基本风貌”[3]。当然,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官本位的问题,还不能止于作风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形成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制约机制。

其三,“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有利于凝聚改革共识。改革需要共识,缺乏共识的改革不可能有强大的内在动力,无法顺利推进。面对当前的种种矛盾与问题,面对改革成果尚未实现有效共享的困窘局面,改革动力的凝聚和共识的维护确实是件困难的事情。“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表明,我们党既正视矛盾、不回避矛盾又主动地缓和矛盾、化解矛盾,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立场与姿态。这样一种直面问题的勇气,这样一种人本的理念,有利于赢得最广泛的社会认同,重新凝聚改革共识,增强改革动力。

(二)就发展的横向空间维度而言,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实质是系统各方面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结构变革与数量增长相统一的有机变化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社会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与问题逐渐突出。就宏观层面而言,主要表现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生态问题凸显等,具体表现为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收入结构、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存在较大问题,政治结构中的政府、市场、社会的三元合理结构没有有效形成,党政、党群、党际关系结构、公共权力内外部的监督制约结构等需要调整,社会结构中的社会组织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社会治理结构等也亟须变革。这些结构性问题表明,随着改革的推进,中国的社会结构逐渐复杂,现代社会结构逐渐生成,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节点。在新世纪新阶段,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的正是制约中国社会长期发展的全局性、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与难题。全面、协调、统筹都是关于结构的概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都强调的是系统发展的均衡性和结构性,全面是就系统结构的整体而言,协调、统筹则是就整体结构的各部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言。“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中,发展不是简单从数量上来定义的,在最具实质性的意义上,它是由结构的变动演化来定义的。什么是发展?发展不是单纯的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发展当然包含着增长,但数量的增长不等于发展,发展的实质是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发展是结构变革与数量增长相统一的有机变化。”[5](P6)

(三)就发展的纵向历史维度来说,科学发展观在发展方面强调基于历史、立足现时而面向未来,强调兼顾历史传统、当代人利益和子孙后代利益的真正可持续发展

正确对待历史,充分尊重、积极保护、合理利用历史留给我们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继承、发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科学发展观科学性的重要体现。在此方面,科学发展观可以说是深刻总结了我国建国以后发展的经验教训。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基于工业化乃至意识形态的考虑,对历史遗产的价值认识不清,破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古迹和文物,现在来看,基于迅速工业化的迫切考虑,只顾现在而无暇虑及历史与过去在一定程度上似乎也情有可原,但从根本上讲,这毕竟不是一种科学的发展方式。

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不仅要尊重历史,还必须讲求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可持续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当代人生存发展的可持续以及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改革开放之初,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温饱问题的解决最为迫切,所以原来的发展观主要着眼于满足当代人即时的实际物质利益,对于发展的可持续性考虑不多。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如果再不转变发展理念与思路,只着眼于当代人即时的实际利益,不要说兼顾子孙后代的利益、实现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当代人的生存发展都会遇到严重问题,比如环境、资源对于当代人生存本身就是个硬约束。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产生在中国的发展环境中有其必然性。

综合以上,在科学发展观于发展理念上所实现的突破创新中,系统各方面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就发展的横向空间维度而言的,基于历史、立足现在而面向未来是就发展的纵向历史维度而言的,而在这一横一纵的立体坐标系中,以人为本作为根本价值居于坐标的原点与核心。

三、中国共产党对“怎样实现科学发展”的科学部署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做出了科学的部署与决策。一方面明确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三大保障,另一方面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五大战略布局。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三大保障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路线保障

党的十八大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作为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从而点出了科学发展观得以形成发展的思想机制以及贯彻落实的思想路线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然而,我们思想解放的任务远未完成,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没能完全摆脱。由于主观认识与客观利益的原因,有些先入之见或传统观念依旧束缚着改革者,阻碍着中国的改革进程。

比如,实际公共治理中存在的过度管制思维与做法就需要进一步地解放思想。一些权力部门的管理往往过细、过繁,试图在权力直接治理下做好一切事情、管理一切事务、解决一切问题,只有亲力亲为、直接掌控才放心。公共权力不仅直接掌控数量巨大的经济资源,在很多情况下地方党政组织还直接作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在社会管理方面更主要依赖党与行政本身的组织系统,对社会力量特别是公民社会组织重视、培育、利用不够。尽管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系,但不少党政官员依然习惯于将社会力量特别是社会组织视为矛盾对立面与不稳定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不完全放心社会组织参与政治与社会治理。俞可平认为,由于对公民社会组织的认识和判断发生了偏差,部分党政干部对公民社会组织存在着四种不友好或不恰当的态度:一是轻视和漠视民间组织,认为民间组织在中国的社会政治生活中无足轻重、成不了气候;二是对民间组织不信任,认为民间组织不是正式机构、不可靠;三是害怕民间组织,认为其一旦变得强大,就会脱离政府的监管,政府对社会的控制力就会下级;四是敌视民间组织,认为民间组织总是跟政府不合作,甚至跟政府唱对台戏,要坚决予以遏制。就此而言,“要认真解决中国公民社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为民间组织提供一个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首先需要政府官员端正对民间组织的态度。要正确对待各种民间组织,从总体上说,既不要敌视它,也不要忽视它;既不要惧怕它,也不要溺爱它;既不要放任它,也不要封堵它。有远见的党政干部应当主动与各种合法、健康的民间组织建立信任关系和伙伴关系,积极培育各种与政府合作、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共利益、基层民主和公民自治的民间组织,充分发挥它们在社会管理、公民参与和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6](P268-269)可以说,当代中国推动公民社会的组织化建设,首先必须解决执政者与领导者观念上的障碍。实际上,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从传统政治束缚下解放出来、自组织性增强的重要表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这种自由人联合体首先表现为公众小范围的自由结社联合,在此基础上共产主义社会才展现为一个大的自由人联合体。没有小范围的自由结社联合,全社会性的自由人联合体是不可能存在与形成的。就此而言,现代社会公众自由结社的大规模出现,可以说是共产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的征兆,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对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执政党而言,积极培育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让社会更好地增强与展现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功能,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之所以称为社会主义,这便是缘由之一。公民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在试图包揽一切、管理事无巨细,好像不如此就无法有效保障自身执政地位的过度管制思维与方式下,党政关系、权力与市场的关系、权力与社会的关系不可能真正按照现代化的规律与要求得到科学的对待、实现相对合理的协调。这种执政思维与方式不仅会造成大量严重问题——比如,因缺乏有效的自下而上的监督制约造成腐败与既得利益问题,因权力过分渗入市场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等——而且会因各种问题的堆积与长期难以解决影响整个社会的顺利转型与现代化进程。

除了必须解放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要求执政者与领导者必须求真务实。在2004年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将求真务实作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这在改革攻坚阶段非常具有针对性。一方面,我们以往过于强调个体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现实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根本利益。当然,这几个服从在很多情况下是应该且必要的,但把其绝对化则是错误的。我们不能仅追求集体利益与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与根本利益,同样应该关注民众的个体利益、现实利益、局部利益与眼前利益。完全无视后者,前者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意义。正因如此,科学发展观强调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注重这样的利益问题,当然绝不是说国家的长远的全局的利益不重要,而是说不能一味地漠视、损害群众的具体利益而侈谈别的什么宏大利益,要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地处理好诸种利益关系。”[5](P11-12)另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应以实干精神和务实态度,把科学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具体思路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就此而言,求真务实更突出实际工作层面的重实际、务实事、求实效。

2.四项基本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政治保障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它规定了我国走什么道路、由谁来领导和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等一系列最根本最重大的原则问题,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我们党一再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而且正是由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才保持了整体的和谐稳定,在一个具有高度现代化意识的权威政党领导下取得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权威有效的党的领导加上稳定有序的发展环境,才促成了今日中国之成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特别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7](P12)要保障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与政策实施、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就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特别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

尽管中国发展的成就巨大,但矛盾重重、问题多多,像地区差距、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以及民族问题等都需要认真对待、妥善解决。面临如此多而重大的挑战与问题,如果取消、否定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中国社会就会四分五裂、陷入极端混乱之中。实际上,后发国家要实现现代化,一个集中而有权威的政党推动是必要条件。当然,对于党的领导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必讳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与四大危险,要求必须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加强党的政治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我们必须珍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宝贵经验,毫不动摇地坚持艰难开辟、成之不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7](P12)历史和实践证明,这条路是中国现代化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的改革只能在坚持这条道路前提下、在这条道路指出的大方向上积极稳妥推进,而绝不能放弃这条道路、改旗易帜,否则就会使我们的发展误入歧途。道路的急遽转换造成的巨大代价是中国社会无法承受的。

例如,主张完全的私有化就是一条改旗易帜的邪路。一段时间以来,针对农村征地拆迁中侵害农民权益的问题,有一种较有影响的观点认为,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侵害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土地名义上属于集体所有,实际上属于少数村干部与权力机关所有,农民并不是土地的真正所有者,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实行农地的私有化,明确农民的产权主体身份。这种观点持有者认为,土地完全归农民所有,农民可以决定卖还是不卖、卖给谁不卖给谁、卖的价格如何,这样农民的权益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维护。由于缺乏对中国实际的深入考察,这种私有化主张显得太过随意,如果付诸实践对中国农村与农民肯定是一场巨大灾难。其一,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农地征用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矛盾与问题,公共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制约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在这个意义上,现阶段中国土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产权问题。即使农村土地私有化了,只要公共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制约,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侵害的事情依然如故。就此而言,一般性地就产权谈产权,根本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其二,在现阶段,提高失地农民的利益补偿标准、明确失地农民的表达参与权利、加大利益纠纷的司法救济力度都远比土地产权改革急迫得多。如果土地私有化真的实行了,在政治体制改革尚需深化、市场机制尚需完善的情况下,土地不规范集中的速度将会大为加快,而其手段与方式的多样性往往是人们想象不到的,我们绝不能低估这种可能性。其三,土地私有化会造成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而这种思想的混乱对于整个中国社会的破坏性是无法估量的。

当然,要推进中国社会的科学发展,避免改革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存在的难题与挑战,并以更大的勇气与智慧予以解决。比如,对于农村土地产权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就需正视并根据国情积极推进解决。只有不断突破各种困难与障碍,我们才能沿着这条路扎扎实实稳步走下去。如果不敢正视挑战,缺乏足够的智慧特别是勇气去解决问题,不能切实破除这条路上的重大障碍,不断取得改革的实质性突破,我们就无法有效避免改革走向邪路的可能。“谁都知道现在改革到了一个新阶段,进入了深水区,需要突破。我们现在谁都不想突变,突变是一个民族的灾难,但唯有突破才能避免突变。如果在有些问题上不突破,代价将不可估计。”[8]

3.深化改革开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动力保障

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比较近几次代表大会报告的原文可以更为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十六大报告第三部分标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报告第四部分标题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而十八大报告第三部分标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一同部署、一起强调。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7](P18)

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深化改革、加大改革力度,这与我国新时期改革的特点有必然关系。中国新时期的改革不同于俄罗斯的休克疗法,是渐进式改革。这种先易后难、先外围后核心的改革模式,决定了改革的真正难题与挑战都留在了后边。当前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了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像加强权力监督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问题,都是急需解决且非常棘手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深化改革这一条路,别无其他选择。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布局

党的十八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原先的四位一体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这五大建设。

1.经济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十八大报告强调:“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7](P20)这段话非常具有针对性,实际指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迟迟难以转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处理好。

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追求GDP的政绩观驱动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激励下,中国的权力部门不仅直接占有大量稀缺资源,而且通过行使大量政策制定权、审批权直接干预微观经济行为。如果说在改革之初市场尚需培育的情况下,权力对市场的替代还有其合理性的话,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如果权力依旧掌握过多资源、过分干预经济,其弊端就会越来越多,而市场本身的规律特别是价格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淘汰机制就无法充分有效发挥作用。在这样一种不合理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模式下,资本更倾向于通过权钱交易或垄断的方式获取利益而缺乏创新驱动;具有独立性的合格市场主体难以普遍形成,现实市场主体的利益寻求更多具有投机性、短期性与分利性;市场秩序由于寻租与垄断而混乱,市场行为无规则或潜规则流行;市场体系特别是要素市场的机制与功能由于权力的直接干预与不合理介入往往被扭曲;宏观法治环境也由于政府大量的直接干预而难以发展与优化。

在当前以及今后的经济建设中,明确认识到政府功能的局限性与直接干预经济作用的递减性,打破权力经济的困境,逐步摆脱既有的依靠权力主导与管制的思维定势,进一步完善市场体制,更好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是经济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2.政治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已经成为中国改革与发展的瓶颈和短板,严重影响、制约着其他方面改革的深入和推进。如果说中国改革进入了攻坚期,政治体制改革则是真正的攻坚,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当前最突出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建立健全公民参与的民主制度机制,二是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利益矛盾频繁爆发。在很多利益矛盾中,普通群众往往是弱势的一方。由于缺乏正常的、完善的、制度化的利益表达与维护渠道,弱势群体往往采取极端化的方式——比如大规模上访、围攻政府机关等群体性事件——进行利益表达与维护。要有效化解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必须大力建立健全公民参与的民主制度机制。其一,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国家权力机关,推进人民当家做主首先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上。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要“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织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7](P26)。其二,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的程序性协商机制。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7](P29)。如果缺乏参与程序,政府单方面拍板决策,往往会引发矛盾与问题。加强这方面的程序性建设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其三,积极推进、规范民众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利益表达。由于体制内的制度化表达渠道不畅,更具灵活性与时效性的大众传媒成为民意表达与倾诉的重要渠道。特别是中国网络近年来迅速普及,网民数量已超过5亿,网络已成为民众利益表达的有效载体与平台。其四,增强弱势群体的组织性。强势的利益群体之所以强势,是因为有资源、有组织,组织化的力量要远远大于个人的力量。尤其对于普通民众与弱势群体而言,组织起来维护自身权益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我国普通民众与弱势群体的组织建设效果并不理想,有的组织尚未建立起来,已有组织大多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国家要加紧推进弱势群体的组织化建设,该建立的建立,该改革的改革,真正发挥作用。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是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选准突破口与切入点。一是建立健全公民的程序性参与机制,这种参与机制既可以为公民开放利益表达渠道,也可以给公共权力相应的制约监督。二是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公开化机制,“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7](P29)三是完善官员的责任机制建设,“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7](P29)四是建立健全各项监督机制,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实践证明,内部监督总不如外部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尤其重要。作为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权力不会得到有效的监督制衡。

3.文化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在文化建设方面,社会各界关注最多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十八大报告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初步概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P31-32)十八大报告用的是“倡导”与“积极培育”,并没有明确说这十二个范畴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视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概括,而不是最终概括。“采取这样一种开放性的表述方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和旺盛生命力,展示了我们党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勇气和智慧。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一种核心价值观总是需要一个实践发展和理论总结相互转换、相互推动的较长历史过程,从而达到完备、圆熟的状态,并逐渐实现社会化、大众化。现在的这种表述,既将我们现在倡导的理念鲜明地提了出来,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又为实践的发展留有充分余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形成。在当前认识不尽一致、观点不尽相同的情况下,这种表述是一种务实而明智的选择,可以避免思想认识上的混乱,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9]

在已经提出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的意义值得探讨。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其他任何理念都不可能比其在价值位阶上更高、更能体现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涉及多个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核心价值理念,其中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富强、文明、平等、爱国等早已广为宣传,已经成为基本共识。在改革开放以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可以说是谈自由色变,一涉及自由问题好像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十八大报告则首次把“自由”明确提了出来。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产主义就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较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把自由去掉,单单只讲人的全面发展,而离开自由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不可能的。这次十八大报告把自由也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正本清源的价值复归,也是对现代社会人类共同价值理念的认可与接受,表明中国社会在改革中进一步融入到人类的现代文明大潮。

对于我们已经提出的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重新组合,以某种方式再突出一遍,而在于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制度的健全完善,使这些价值理念落到实处,使人们感受到社会主义价值的优越性。如其不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提得再多、概括得再精妙,也难以发挥作用。

4.社会建设: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十八大报告对社会建设的论述,突出了改善民生与创新社会管理两个方面的重点。在改善民生方面,十八大报告的亮点是提出了“两个同步”、“两个提高”——“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7](P36)通俗地说,包括这“两个同步”、“两个提高”在内的民生建设可概括为两句话:一句是让民众有钱,这主要涉及初次分配;另一句是让民众敢花钱,这涉及二次分配与三次分配问题。如果社会保障不健全,即使民众有一定收入也不敢轻易消费。这两句话能够落实,民生问题也就得到了较好解决。

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十八大报告首次特别强调在社会管理中引入社会力量特别是社会组织力量。现代社会系统不断发育、日益复杂化,公共权力的管理根本不可能事无巨细,推动社会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推进权力与社会对于社会事务的协同治理,即实现当今政治学上所谓“善治”,已是中国政治与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向。

5.生态文明建设: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大建设之一,正式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7](P39)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人类文明发展形态,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既涉及生产方式的转型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涉及政治治理模式的转变(近年来,大量与生态环境有关的群体性事件的爆发警示我们,地方政治治理中必须考虑生态因素与民众的生态权益);既涉及人们生态意识的确立,也涉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合理化。十八大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特定的启蒙功能,可以作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一个有利契机。

四、科学发展观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从提出到发展已经十年时间。在这十年期间,科学发展观不断破解中国社会改革发展中的难题,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但是,客观世界总是复杂的,人们对客观世界规律的把握与认知只能是一个逐步深入而永远无法完成的过程,科学发展观作为对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与总结也同样如此。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也不可能穷尽中国改革发展中的所有问题,特别是对于某些作为硬骨头的难题的认识,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科学发展观在未来的发展与完善中,还需要对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关系问题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论述。我们虽然对这三个问题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认识,但基本认识的形成并不意味着问题都已明确、困惑全已解除。实际上,就这三个问题而言,目前仍然存在一些理论上的疑难需进一步廓清。

科学发展观应对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的关系作出更为系统完善的分析与阐释。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政治保证,而人民当家做主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信念与价值原则。既然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需,这两者就有一个如何统一的问题:领导的含义是什么?具体机制是什么?做主的含义是什么?具体机制是什么?两者的关系如何定位与处理?统一的具体机制是什么?统一达到的状态与效果应是怎样的?两者是否具有内在不一致的趋向?这种不一致的可能性是否可以完全排除?如不能完全排除怎样协调?问题的核心是怎样在党的领导下切实让民众当家做主。以上所有提问都需要仔细研究而不是笼统回答。实际上,理论研究的真正困难并不是抽象地指出两者的统一、简单论述统一的形式,当我们面对现实中各种绕不开的难题时,理论研究上的困难才真正开始。

科学发展观应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说明。一是资本与劳动的关系问题。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资本主导,遵循的是资本的逻辑,而资本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谋求利润,甚至通过不择手段的剥削劳动的方式。社会主义是什么?在马克思那里,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批判的产物,是消灭了资本剥削、劳动者获得解放的社会。市场经济遵循资本逻辑,社会主义要求尊重劳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资本与劳动相结合,通过什么机制结合?结合要达到的状态是什么?当资本与劳动发生矛盾时怎么解决?解决的原则是什么?如何既利用资本又规范资本?如何有效维护劳动者权益、体现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同之处与相异之处分别是什么?这些问题应认真思考、切实分析清楚。二是效率与平等的关系问题。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有效率的经济模式,但其在推进生产迅速发展的同时会导致严重贫富分化的“马太效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在保障市场经济效率的同时切实推进社会平等,逐步消除两极分化趋势,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三是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关系问题。在公有制条件下,国家支持的垄断企业往往并不是以真正市场主体身份参与经济活动,强大的权力背景、行政性的垄断身份与“大到不能倒”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在很多情况下难以真正按市场规律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当前的重要经济领域,国有企业行政性垄断迟迟难以打破,对于中国市场经济正常秩序的形成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国家大力支持的垄断企业很大一部分铆定在资源产业、重化工业与信息产业,如果其在未来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一旦丧失优势或需重组,那时的改革成本将更为高昂,引发的社会利益矛盾亦有可能十分剧烈。在这个意义上,市场经济如何真正与公有制结合的问题并非已有了明确答案,仍有待于深入研究。

科学发展观应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关系作出更为科学系统的说明。一方面,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需要继续发展经济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另一方面,我们过去过于偏重经济建设引发了大量矛盾与问题,现在要更为关注社会公平、实现改革成果共享,要以人为本而不能见物不见人。就以上而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为本都有其合理性,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为本到底是什么关系?中心的涵义是什么?本的涵义是什么?中心与本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情况下怎样体现并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在以人为本的情况下怎样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者是否存在冲突或矛盾的一面?是否存在两种发展思路的张力?如出现矛盾如何协调?协调的原则是什么?我们党的文件中对这些问题没有展开,学术界有分析,但总体说深度与系统性都不够。这种理论上的问题反映到实践操作中就可能造成发展思路的不清晰:一个是中心,一个是本,都很重要,到底应该怎么做?这种思维的混乱在地方层面可能反映得更为明显。基于这一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研究。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中共定能经受两大考验带领人民迈向民族复兴[N].文汇报(香港),2012-12-07.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中共中央党校课题组.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指导思想[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6]唐 晋.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民主公民社会[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俞可平.没有自信,改革难有新动力[DB/OL].[2012-12-19].http://news.ifeng.com/exclusive/lecture/special/yukeping/shilu/detail_2012_12/19/20333556_0.shtml.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点睛之笔——中宣部副部长申维辰代表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2-11-12.

猜你喜欢
科学改革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点击科学
改革之路
科学大爆炸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