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钰 陈桂敏
经典温病诊法内容教学探析
梁振钰 陈桂敏*
(海南医学院中医学院,海口571101)
《温病学》诊法内容与中医诊断学所讲授的诊法有相似之处,以辨常见症状、舌象、斑疹为例,探析其在温病中的教学方法。
温病学;诊法;教学
《温病学》是中医 “四大经典”课程之一,是一门从 “基础”到 “临床”过渡的桥梁课程,其内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对临床各个科都有实用价值。《温病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的第二版,整体框架由总论 (基础理论)、各论 (各类温病及其临床运用)和附篇 (原著选读)三大部分组成。
《温病学》基础篇里有诊法这部分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我们在基础课中医诊断学里都有涉及,但是由于温病的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而我们在教学中如何体现 《温病学》中这一独特的诊断方法,让学生认识到不是重复的讲授诊断,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的掌握它的诊断方法?值得我们来探讨。以下为这门课诊法部分内容为例,谈谈本人的一些体会。
温病辨常见症状中有辨发热、汗出异常、神志异常、痉厥等一套较为独特的诊断方法。温病的发展有卫气营血证候的演变过程,可以根据不同的表现来判断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本人认为,在常见症状的讲述中,因为症状本身的表现、病机在诊断里已经初有接触,学生此时的状态表现为 “似曾相识”或 “有些印象”,但如果要将问题讲透、让学生认识到不是重复的讲授,必须将前面内容温病的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联系起来,整体上把握症状的发生。比如讲授 “发热”这一小节,发热的表现、病机之前学生已经学过,教师在引导学生在复习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首先要辨别它与之前学的伤寒发热、内伤发热的区别,重点在于分析不同的发热类型的表现在温病中所处的卫气营血不同阶段。这样的汇通,让学生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中医的舌诊在诊断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温病中根据这个舌苔舌质的动态变化,那么在一定的程度上,辨别其属于卫气营血证候的哪个阶段,病变的层次、病变的性质,还有病变的轻重,等等。
舌诊的讲授,主要是以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进行。在讲授本内容时所面对的为大四学生,之前该学生已经学完基础课程,进入临床课程。单纯列出舌的图片,进而判断为病变的阶段,难免枯燥乏味,无法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温病,加深学生印象。因此在讲述本部分内容时候,本人找出了一部分温病的病例配合上图片,比如,课上先给出一病例:陈某某,男性,50岁。病史:患者于2012年2月15日起病,开始见发热恶寒,头痛咽痛,伴呕吐三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诊其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略数。2月17日发热增高,体温达39.5℃,并见心烦,口渴,便秘,尿黄,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弦数。2月19日,发现神识不清,间有烦躁不安,发热在37.8~38.5℃之间,以下午及夜间增高,舌绛,苔少,脉弦细数。在这个病例分析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分析本病病程的发展,辨证:由卫分进入气分,深入营分。分析:患者发病于2月13日,为风温病好发季节,感受风热病邪而致病。本病例可分三个阶段进行分析。第一阶段:2月15~17日为邪在卫分,舌象舌边尖红,苔薄白,温热邪气处袭,薄者主表,舌红局限在边、尖部位,病多属于卫分;第二阶段:2月17~19日为邪入气分,舌象舌质红,苔薄黄而干,邪在气分,舌红,多罩黄苔;第三阶段:2月19日以后,风热病邪由气分进入营分,热灼营阴,心神被扰,舌象舌绛,苔少,绛舌多为热深入营血分的标志。
以上教学方法的使用,如运用简单典型案例固然比较容易解释理论,但一层一层的递进的复杂案例则更利于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并使学生印象深刻,通过图片与病例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既能加强学生的记忆力,又能将前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使知识能够系统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斑、疹是温病的重要体征之一,讲述这部分的内容,首先就要区分斑与疹,主要采取图片与比较分析的方法,何为斑?何为疹?先以图片的形式给予学生第一印象,再者将其上升为文字叙说后,让学生自己来分析关键的区分点。由于我们在中医基础的学习中已经涉及过斑、疹的概念,因此温病学中,必须从温病的发病角度再一次从病机的角度区分明斑与疹。从形态及病机两方面来区分斑疹,这样能让学生更好的明确了概念,最好再通过图片展示斑疹的色泽、形态、分布的疏密等,与学生共同来分析了解整个温病病势的如何。
这种互动,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启发引导,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不仅能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温病是中医防治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目前温病的发病率仍较高,如甲流、非典、手足口病等等,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不容忽视的疾病。由此,温病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温病学》里这一独特的诊断方法,如何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要求教学方法有更大的扩展性,作为老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在不断探索的教学过程中,找出最合适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授课效果。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8.077
1672-2779(2013)-18-0101-01
吴义红
2013-07-21)
*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