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久军 李久民 宫春明
火针加中药治疗带状疱疹65例
李久军1李久民2宫春明2
(1河北钢铁公司黑山铁矿职工医院,黑山067412;2河北省承德县中医院,承德067400)
目的 观察火针加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患者用火针加中药治疗。结果65例中治愈53例 (81.53%),好转9例(13.84%),未愈3例(4.61%),总有效率为95.39%。结论火针外治及中药内服的治疗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
带状疱疹;火针;中药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 “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丹”等,是临床上一种多发性疾病。笔者自2008年以来采用火针加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6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65例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19~78岁;病程5~26d;皮损部位在胸背部28例,腰肋部33例,头颈部3例,上肢1例。
1.2诊断标准①基本损害,皮损多为绿豆大小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地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②皮疹好发胸、胁部,颈部次之。③皮疹出现前,常有局部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周身轻度不适、发热,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疼痛。
1.3治疗方法①火针疗法:采用围刺和点刺两种方法。操作时要求患者根据皮损部位选择坐位或卧位,术者先对需针刺的部位进行常规消毒,然后将火针在酒精灯上烧至白亮。围刺法:根据疱疹的发展方向,将烧白亮的细型火针 (直径0.5mm)对疱疹较密集的局部周缘进行平刺、围刺。点刺法:将烧白亮的中号平头火针(1.0mm)对初起的疱疹中心进行点刺,点中时常可听到“啪、啪”声。治疗时术者手法要熟练、轻巧,做到速刺疾出,不留针,并严格掌握针刺适应症。一般四肢、腰髋部刺入0.5寸,胸背部不超过0.2寸。嘱患者施术当日避免洗浴,如出现针孔灼热,微肿或瘙痒等现象切勿搔抓,以防感染。此法一般施术2~3次即可。②中药内服:当用分利湿热,凉血解毒法。药用水牛角粉30g(先煎1小时),青黛10g(包煎),牡丹皮15g,玄参15g,生地黄15g,黄连12g,玳瑁6g,黄芩15g,滑石30g,土茯苓30g,苦参15g。便秘者加大黄;疼痛甚者加延胡索,乳香;瘙痒明显者加白鲜皮,地肤子。火针疗法隔日1次,治疗2~3次即可;中药内服每日1剂,5d为1疗程,酌情治疗2~3疗程。
2.1疗效标准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皮疹消退约30%,疼痛明显减轻;未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
2.2临床疗效65例中治愈53例(81.53%),好转9例(13.84%),未愈3例(4.61%),总有效率95.39%。
带状疱疹与水痘为同一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在无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多数为儿童)初次感染此病毒后,在临床上表现为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此病毒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且沿着脊髓后跟或三叉神经节的神经纤维向中心移动,持久地潜伏于脊髓后跟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在各种诱发刺激的作用下,可使之再活动、生长繁殖,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产生神经痛。同时,在活动的病毒可沿着周围神经纤维而移动到皮肤,在皮肤上产生的带状疱疹所持有的阶段性水疱疹。偶尔病毒散布到脊髓前角细胞及运动神经根,引起肌无力或相应地区的皮肤发生麻疹。
激发带状疱疹的原因,目前尚未完全弄清。潜伏期特异抗体长时间持续低水平,随着带状疱疹的出现,正常肌体的特异性IgG,IgM、和IgAs水平迅速增高;在播散期,50%病人的血清中找到抗原抗体复合物,提示组织损伤可能由免疫复合物所引起。在细胞免疫应答方面,特异性免疫抑制可能是病毒再激活和发生播散的主要原因。据报道,一般非肿瘤住院病人中,带状疱疹发病率0.22%,而恶性淋巴瘤的住院病人中,其发病率为9%,在白血病中为2%,在其他恶性肿瘤中为0.46%,接受大剂量放疗和化疗的骨髓移植患者带状疱疹发病率高达50%以上,约1/3发生播散。使用细胞毒药物及接受大剂量的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患者,皆有增加V-Z感染的危险性。此外,带状疱疹亦可因外伤、过劳、各种感染及应用砷、锑等重金属药物而诱发。
本症多好发于春秋季节,成人多见。一般先有轻度发热,疲倦无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以及患部皮肤灼热感或神经痛等前驱症状。但亦有无前驱症状即发疹者。经1~3d后,在一定神经分布区域发生不规则的红斑,继而出现多水或群集的粟粒至绿豆大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内容透明澄清,疱壁紧张发亮。一般在发病后2~5d内不断有新的皮疹出现。数日后水泡内容可混浊化脓,或部分破裂,形成糜烂面,最后干燥结痂,痂脱而愈,可留有暂时性淡红色斑或色素沉着,不留瘢痕。皮疹多沿同一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发生于身体的一侧,不超过中线,有时在中线的对侧,可有少数皮疹,此是由于横过对侧的神经小分支受累所致。好发部位为肋间神经(占53%)、颈神经(常为第2、3、4颈椎,占20%)、三叉神经(包括眼,占15%)及腰骶部神经(占11%)。
中医学称之为 “蛇串丹”、“缠腰火丹”、“火带疮”等。本病带状疱疹的主要病机为毒邪与肝火、湿热搏结,阻于经络,气血不通所致。实践证明,采用火针对患部进行围刺和点刺,不仅可达到通络止痛、疏散凝滞和泻热利湿之功效,而且应用火针对疱疹较密集的患部周缘进行围刺,可使疱疹的发展得到有效的控制。为更好地提高疗效,在火针治疗的基础上,笔者辨证予中药内服,以分利湿热,凉血解毒为大法。结果表明,采用火针外治及中药内服的治疗方法,收效较为满意。
葶苈子——泻肺之王
【歌诀】
泻肺称王葶苈子,
专治阳水烦面赤。
肺壅喘咳痰饮除,
泻肺消痰平喘速。
【释义】中药泻肺中水饮首选葶苈子。其可泻肺中之水气,消肺中之痰涎水饮,亦有平喘之功,专治阳水暴肿,面赤烦渴,亦治肺壅咳嗽脓血,痰涎喘急。
【药解】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或播娘蒿Descurinia sophia(L.)Webb ex Prantl的成熟种子。前者称 “北葶苈”,后者称 “南葶苈”。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大寒。归肺、膀胱经。
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①痰涎壅盛,喘息不得平卧。②水肿,悬饮,胸腹积水,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煎服,5~10g;研末服3~6g。
各家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癥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
2.《名医别录》:“下膀胱水,伏留热气,皮间邪水上出,面目浮肿。身暴中风热痱痒,利小腹。”
3.《开宝本草》:“疗肺痈上气咳嗽,定喘促,除胸中痰饮。”
【常用药类】桑白皮甘寒,药性较缓,长于清肺热,降肺火,多用于肺热咳嗽、痰黄及皮肤水肿;葶苈子力量峻猛,重在泻肺中之水气、痰涎,利水力量强,亦可兼治胸腹积水之证。
【临证应用】南葶苈子又称甜葶苈,味淡而下泄之性较缓,功偏泄肺平喘,虽泄肺而不伤胃,多用于痰饮咳喘等;北葶苈子又叫苦葶苈,味苦而下泄之性较急,偏行水,泄肺而易伤胃,用于胸腹积水重症。
——摘编自人民军医出版社 《临证药王歌诀》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8.068
1672-2779(2013)-18-0087-02
苏 玲
201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