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璇 吴建林
血瘀与中风微探※
李晓璇 吴建林*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
从血瘀病机的形成、中风发病的关键、中风治疗大法等方面探讨活血化瘀与中风的相关性。指出,血瘀是中风发病的关键,活血化瘀是治疗中风的根本大法。提示对于控制病情发展,研制、改善治疗中风病药物,提高本病临床疗效等,均有重要意义。
血瘀;活血化瘀;中风;中医药疗法
中风是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病变部位主要在脑,属于现代医学 “脑卒中”范畴,是由各种不同原因导致的急性脑循环障碍的一组脑血管病。笔者认为,中风之发生,虽多由风、火、虚、痰、气而起,然与血瘀关系亦非常密切。根据大量现代医学研究及临床经验看,血瘀是中风发病的关键,活血化瘀是治疗中风的根本大法。笔者就中风病机关键及活血化瘀之治疗大法简析如下。
血瘀病机的形成原因众多,如气、血、虚、寒、热、痰湿以及精神因素、饮食习惯等,尤其以气血关系失调最为重要。择其重点简述如下:① “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塞不通,血壅不行”,气虚则血行无力,气滞则血行不畅,久渐易成血瘀。 《景岳全书·胁肋》云:“人之气血犹如源泉,盛则畅,少则滞,故气血滞,虚则无有不滞者。”可见气虚、气滞均易致血瘀。②素体肥胖或痰湿体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发病率日渐增高,中医理论认为 “肥者痰多”,故易形成痰湿之病理变化,痰湿体质也日渐增多;或饮食不节,恣食肥甘,脾胃损伤,健运失职,聚湿生痰,痰湿内蕴,经脉壅滞,气血不能运行,导致血瘀形成。③七情失调,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五志过极化火,耗气伤血,气血瘀滞;《素问·生气通天论》有云:“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怒则气行逆乱,以致血行无羁,壅遏脉络以致血瘀。④脑络痹阻,尤易见脑血管硬化者,就脑之络脉而言,老年人退化尤为明显,络脉失其正常之生理功能,以致血行迟缓,因而致瘀。
结合现代医学,笔者认为无论是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还是混合性中风,其病变发生均与瘀血之病因密切相关[1],血瘀是其病机关键。中风为百病之长,乃气血闭而不行。朱丹溪在 《丹溪心法·卷一·中风》中明确提出了中风因瘀血而起这一观点,“半身不遂……在左属死血”,死血即久病入络之瘀血,瘀血壅遏脉中,新血碍于流行,以致脉络空虚;中风发病之因,又一作少血,即缺血,血液亏虚,血运不畅则导致血瘀。王伦在 《明医杂著·风症》中云:“……中风偏枯,麻木诸症,以气虚死血为言,是其致病之根源。”清代医家王清任在 《医林改错》中认为中风是 “元气既虚,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的病理过程。
瘀血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则极易导致缺血性中风(多见于中经络)的发生。缺血性中风,现代医学包括脑栓塞、脑血栓形成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疾病。“缺血者血瘀脉中而发病”,缺血性中风的患者,因脑脉痹阻,经脉不通,气欲行不畅,血欲濡而不能,而出现肢体废萎不用诸症。现代医学证实[2],缺血性中风的发病,实验室检查血液流变学一般表现有血液粘稠度和凝固性增高、血液运行缓慢、血液动力学障碍等特点,与血瘀特征相似。出血性中风 (多见于中脏腑),现代医学主要包括高血压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种疾病。瘀血阻络不仅是其发病途径之一,还是其重要的病理基础。张锡纯在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 (十二)治内外中风方》中对中风病中脏腑瘀血病机早已有明确的认识,“血不自升,必随气而上升,上升之极必至脑中充血……若其气上行不反,血必随之充而充,必致血管破裂不止……”。这与现代中医学对出血性中风的血蓄于脑、血溢脉外,瘀血停积于脑的基本病机认识颇为相近。
大量现代临床以及实验研究表明,瘀血广泛存在于中风各类证中,治疗上应以活血祛瘀为要,孙氏搜集治疗中风的古代、现代方剂共932首,研究统计表明[3],活血化瘀药无论在使用味数、次数上还是所占比例,均为所有中草药中最高的。由此可见,不论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活血化瘀法都是其治疗的重要法则。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活血化瘀是缺血性中风治疗中十分有效的方法,这也体现了中医学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观点。活血化瘀能有效地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清除自由基,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组织神经元,保护血管内皮 (细胞),抑制脑神经元凋亡等;可促进缺血脑组织释放血管生成因子,改善脑组织血供、促进血管新生同时促进神经生长,营养、保护神经,从而达到改善脑循环、抗脑水肿以恢复缺血区供血,挽救濒死神经元[4]。活血化瘀中成药也广泛应用于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如川芎制剂 (川芎嗪注射液等)、丹参制剂 (复方丹参注射液等)、蛇毒制剂 (蝮蛇抗栓酶等)等,疗效佳且安全可靠。活血化瘀治疗出血性中风,在临床也显示出良好疗效。脑络郁阻是ICH的病理基础,因脑位于头颅中,相对封闭,蓄于脑中之血无法迅速排出,留于脑中为患,故尽快去除脑中蓄血便成为出血性中风的治疗重点,通过活血化瘀来清除脑络瘀血则可有效预防ICH的发生并阻断其发病后的病理进展[5]。出血性中风后病理变化主要是瘀血滞留脑中,阻经塞络,容易引发后遗症。故活血化瘀法还可以有效治疗ICH的后遗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6],针对ICH活血化瘀类中药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抗血栓形成及减轻炎症反应等作用。而现代医学在ICH急性期应用的扩张血管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川芎嗪、低分子右旋糖酐、罂粟碱等,与中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也是一致的。
通过对血瘀与中风的探讨,进一步阐明血瘀是导致中风的重要因素,活血化瘀法是临床治疗中风病的重要法则,这对于迅速控制病情发展,研制、改善治疗中风病的中成药、注射制剂等药物,提高本病临床疗效,缩短病程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付长庚.试论血瘀在中风发病中的作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1):32-33.
[2]向诗余,曾强.活血化瘀药防治缺血性中风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02,11(3):213-214.
[3]孙丽红.中风血瘀致病说文献探微[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1):68-70.
[4]冯桂贞,吕崇山.缺血性中风治疗性血管新生与活血化瘀[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4):395-396.
[5]吴颢昕.活血化瘀法在出血性中风治疗中作用辨识[J].中医药学刊,2001,18(1):21-23.
[6]高尔鑫,董昌武,陈家盛.急性出血性中风瘀血病机实质探析[J].中国医药学报,2003,18(1):28-30.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8.002
1672-2779(2013)-18-0003-02
苏 玲
2013-07-13)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课题[No:zyy012];山东省教育厅资助课题[No:J12LK12]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