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湧健
《难经》的学术特色及对中医学发展的贡献
李湧健
(江苏省苏州市中医院,苏州215007)
难经;学术特点;中医学术
《难经》是中医学历史上继 《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重要医学典籍,在中医学术发展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唐·杨玄操注 《难经》序中提出 《难经》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所撰,后世多宗此说。但也有学者认为 《难经》成书于汉代,更有人认为成书于六朝,乃至唐代,见仁见智,各不相同。该书采用问答体裁,对 《内经》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解释和发挥,并有许多独创而鲜明的学术观点,对中医学术的发展影响深远,故亦常被尊奉为“经”。中医学狭义的医经,主要指 《内》、 《难》而言,即 《黄帝内经》和 《八十一难经》。此二书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而且对其他各经典著作的形成,亦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 《难经》是中医必读经典之一,学习 《难经》对于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 《内经》的学术精髓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诚如清代著名医家徐灵胎所云:“《难经》所以释经,今复以 《经》释 《难》。以《难》释 《经》而 《经》明,以 《经》释 《难》而 《难》明。”由此可见,《难经》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难经》从脉学、诊法到经脉、腧穴;从病因、病机到辨证、治则都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对中医学术的主要贡献有。
《难经》首次提出了 “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法”(一难)。“脉有三部九侯,各何所主之。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侯者浮中沉也”(十五难)。明确了寸、关、尺三部定位以及寸、关、尺、浮、中、沉三部九侯诊脉法。“此法是黄帝内经脉要精微论中之旨也”(难经集注.丁注)。从此确定了中医诊脉法,取代了古代全身三部九候诊脉法。这是中医脉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为中医的脉学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并成为中医诊法的一大特色。并且强调要脉证相参,“然五脏有五色,皆见于面,亦当与寸口尺内相应。”“五脏各有声色臭味,当与寸口尺内相应也。其不相应者病也” (十三难)。提示切脉应参合望、闻、问诊,“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六十一难)。倡导望闻问切合参,创立了中医整体辨证观。
为中医的脉学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难经》提出与《内经》不同的命门、三焦说。如:“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 (三十六难)。此说与 《内经》涵义不同,首创 “命门”之说。又如:“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 (三十五难)。又“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 (三十一难)。“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六十六难)。认为三焦的功能重要而广泛,此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难经》以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来阐述致病的虚、实、贼、微、正五邪, “病有虚邪,有实邪,有贼邪,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别之,然从后来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五十难)。并以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来论述疾病的传变,提出了疾病传变按五行相生关系和相克关系的二条传变途径。 “经言:七传者死,间传者生。何谓也。然七传者,传其所胜也;间传者,传其子也。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传肺,肺传肝,肝传脾,脾传肾,肾传心,一脏不再伤,故言七传者死也。间脏者,传其所生也”(五十三难)。“假令心病传脾,脾传肺,肺传肾,肾传肝,肝传心,十母子相传。竟而复始,如环之无端。故言生也”(五十四难)。《难经》还运用这种五行相传的规律来治未病和预防疾病传变,“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七十七难)。《难经》治未病大法为张仲景所遵用,并为后世中医所推崇。
在病机阐述方面 《难经》提出了 “五损”病机,即:“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也;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五脏六腑也;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能为肌肤;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十四难)。并提出了五脏虚损的治法: “治损之法奈何,然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十四难)。
《难经》对积聚进行了系统的鉴别论述:“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 (五十五难)。为后世中医辨证论治积聚之证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难经》论述了五输穴、原穴、俞穴、募穴的作用,弥补了 《内经》经络学说之不足,并提出:“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 (七十五难)的论点,进而阐发了“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当先补之,然后泻之,不实不虚,以经取之。”(六十九难)的治疗原则,也为后世中医的虚损治疗奠定了重要的治疗法则。
《难经》提出十二经脉受邪在气为 “是动”、在血为 “所生病”的观点: “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邪为所生病。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病也”(二十二难)。《难经》的这种通过经脉气血先后病的辨治原则对中医的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难经》提出了 “正经自病”和 “五邪所伤”两类不同性质的病因,即把 “忧愁思虑则伤心,形寒饮冷则伤肺,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饮食劳倦则伤脾,久生湿地,强力入水则伤肾,”(四十九难)称为 “正经自病”。而把中风、伤暑、饮食劳倦、伤寒、中湿,称为五邪所伤。正经自病以内伤为主,而五邪所伤则以外感为主,病因不同,所伤脏腑亦异。
学习 《难经》可更为深刻地理解 《内经》的学术精髓,《难经》的许多治疗法则对现代中医临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正如张氏所云:“《八十一难》自秦越人推本轩、歧、鬼臾区之书,发难析疑,论辩精诣,鬼神无遁情,为万世之法,其道与天地并立,功岂小补也哉”。(难经本义张翥序)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8.005
1672-2779(2013)-18-0007-02
苏 玲
201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