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历史变迁及人才培养创新

2013-08-15 00:51□李
职教论坛 2013年22期
关键词:国际化院校高职

□李 富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高职教育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征,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促进了高职教育的不断革新。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化。如欧盟成员国积极参与伊拉斯漠、苏格拉底计划,鼓励学生到其他成员国从事学习和研究活动,又如美国在教育法律中明确提出本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通过国际交流,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拓展国际化视野;韩国在相关教育政策中提出要努力提高学生国际化的意识,加深学生对各国社会、文化的理解;日本要求学生技术精通、外语熟练、掌握经营管理技巧,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具备在异国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其实职业院校的国际化可以追溯久远,我国自甲午战争开始,随着近代高等教育的酝酿和发展,职业院校的国际化也在不断改变和衍生。

一、甲午战争前的专门学堂国际化

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已经处于酝酿时期。鸦片战争爆发后,迫于外界的压力,清政府意识到需要自强,从19世纪60年代起开始兴办洋务运动。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无论是学习国外的先进工业技术,还是学习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都缺乏相应的人才。而当时中国传统教育体制其实是一种官僚制度,与洋务运动所需人才有着很大差异,因此,洋务时期急需教育创新。在这种外在要求推动下,清政府相继开设了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和科技学堂三类学校,分别培养外交翻译人才、军事技术人才等相关艺才[1]。最典型的代表是京师同文馆和福建船政学堂。

由于当时中国最大的威胁来自西方列强,所以当时洋务派主要向欧美国家学习科技知识和技能,这些学堂也都标榜以西方为学习榜样。然而,在具体的学习对象上,却并不非常明确,涉及英、法、德、美等国。由于这些学堂都是在外力压迫下应急产生的,因此,这个时期的学堂国际化是被动的国际化,没有明确的目标。

二、清末实业学堂的国际化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整个中国处于一片混乱,一些思想先进者开始了探求救国之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出学习西方的经验,鼓励开设工厂,同时培养农、工、商、矿、林等实用人才。清政府采纳了一些这样的建议,开始允许民间投资设立工厂,政府兴办企业和民办企业蓬勃兴起,对实业人才的需求增加。为适应这一人才需求,南京储才学堂、江西高安蚕桑学堂、杭州蚕学馆等服务于实业的学堂先后创办。清政府也先后派遣学生留学日本,一些学堂也开始聘请日本教习来实业学堂教学[2]。

1901年,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后,为了缓和国内外矛盾,清政府迫切需要人才,增强自己的实力,促使清政府急切地改革教育制度,于1902年至1903年相继制定了“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自此,新兴的实业学堂正式纳入了我国学制系统。

科举制度的废除、“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的出现为实业教育的发展营造了氛围,不过,由于在甲午战争中中国败于日本,中国人不得不对日本重新审视并开始模仿日本的高等教育。“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几乎都是模仿日本学校的一些做法,直到辛亥革命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充斥着日本高等教育的痕迹。因此,这个时期实业学堂的国际化是为了自强、为了振兴本国工业需要而产生的,并且学习对象单一,以日本高等教育为楷模。

三、民国初期专门学校的国际化

民国初期,南京临时政府对清末的教育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并且这一时期也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史上的重要时期。1912年,临时政府教育部陆续颁布了新学制“壬子学制”、《专门学校令》、《实业学校令》和《实业学校规程》等,构成了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其中专门学校在培养目标、学科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就业等方面已经具备了现代高职教育的特征。到民国元年(1912年),全国共有专门学校111所,专科生39633人,占全部大学生的98.8%。192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颁布“壬戌学制”,建立了从初级到高级的自成一体的职业教育体系,第一次确立了职业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这一时期的专门学校崇尚科学、尊重才艺、追求实用,解决了专门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方向问题,开始自力更生培养具有近代科学素养的各方面专业人才。并且其专业与课程设置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强调职业教育对生产、经济的适应,满足民族工业兴起的需要。

这个期间,各专科学校开始聘请知名学者担任教授。如上海美专曾聘蔡元培任校董事会主席,聘请康有为、梁启超、郭沫若、郁达夫等学者来校讲学;无锡国专先后聘请章太炎、陈石遗、钱基博等国学大师来校任教。由于民国初期的这些大家都具有世界性的办学理念和教学视野,如作为民国初年教育改革总设计师的蔡元培承认《大学令》中许多内容是“仿德国制”[3]。因此,这个时期的专门学校国际化是从上而下主动追求的国际化。

四、国民政府时期专科学校的国际化

1928年,在南京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改专门学校为专科学校,这是中国“专科学校”的开端。1929至1931年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专科学校组织法》、《专科学校规程》、《职业学校法》等,规定专科学校以教授应用学科,养成技术人才为宗旨。专科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毕业生,经入学考试合格者,可进入专科学校学习,学制为2-3年,同时强调了大学和各学院的公共必修课目中必须有第一和第二外语,修订后的“壬戌学制”一直使用至1949年。

抗日战争爆发后,很多专科学校遭到严重破坏,一批专科学校内迁,从而保证了专科学校的延续发展,如南京戏专、无锡国专、武汉体育师专迁往长沙,立信会专、国立药专迁往重庆等;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教育问题作为国家的基本问题,1945年专科学校得以恢复,1947年全国专科学校达到77所,在校专科生23897人,占全部本专科生总数的15.5%。[4]

这个时期专科学校发展模式的主旋律是融合欧美等国的特点。如193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学分制划一办法》,要求各大学和专科学校一律实行学年兼学分制,其实实行学分制和选科制是对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学习;高中会考制度、专科学校教师的任职资格和毕业制度等,是借鉴欧洲各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总体上讲是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这一时期的国际化是主动和积极地模仿、学习欧美阶段,是民国初期国际化的延续,但又朝着纵深方向发展。

五、1949—1957年以来苏联模式的国际化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951年先后颁布了《学校暂行规程》、《私立高等学校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教育部工作计划要点》的颁布,对原有的专科学校进行了整改,一方面采取短期速成;另一方面采取长期培养,二者相结合,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新中国大量举办专修科,为国家快速培养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很多专科学校被并入本科院校或改为中专院校,专科学校的数量由1951年的71所降至1953年的29所。。

在这一时期,由于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政府缺少办学经验,非常倚重苏联专家的帮助,在二十世纪50年代,中国先后聘请800多位苏联专家担任大学和专科学校教师,以及担当教育部顾问,直接参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造和建设,而中国派往苏联的留学生和进修教师也高达9000多人。

在苏联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参照苏联高校的制度,我国对高等专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修订和调整,出现了许多高等专业学校,同时对学生实习、毕业设计、实验室建设等进行了规划,在教材编写和教师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设计。可以说苏联模式的影响广泛渗透到高等专科学校的各个方面。由于受特定的环境因素影响,所以这个时期专科学校的国际化对象是单一的。

六、1958-1977年高等专科学校自我封闭的时期

这个时期,中苏关系逐步恶化,我国与资本主义国家又处于敌对的状态,并且这期间国内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中国高等教育,包括专科学校开始自我封闭,拒绝与任何国外高等教育模式接触,更谈不上借鉴和学习,摈弃一切外国“模式”的存在。在教育发展上则体现了回归的思想,即力图借鉴战争年代,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举办高等教育的经验和办法,来指导当时包括专科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缓慢[5]。随后“四人帮”的出现,反对学生学习科学文化,鼓吹劳动可以替代科学,该谬论造成国家对教育的不重视,高等专科学校和中专被大量裁减,期间更是出现停止招生,对我国教育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因此,这个时期的教育差不多是完全封闭的,基本没有国际化动向。

七、1978年—至今的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

在经历了教育停滞发展的20年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我国的高等教育重新对外开放,借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完善中国高等教育的体系,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同时吸收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长处,加快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高职院校就是在这种思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20世纪80年代,高职教育就开始尝试国际化合作办学,当时是与德国培训协会等合作,通过合作,德国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办学体制、模式开始向我国渗透,其中著名的双元制校企合作模式在我国广泛传播,1994年中德两国签署职业教育领域合作声明,强化两国职业教育的合作;随后与加拿大开始 “中加高中后职业教育合作”;2000年中国和欧盟签订“工业职业教育”培训项目;2002年与澳大利亚合作“中澳(重庆)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澳大利亚的TAFE人才培养模式深入人心[6]。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开始全面引进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形成模块化教学、董事会管理特色的新型职教模式。

我国还先后在1990年和1996年两次与世界银行签订《中国职业教育基础项目贷款协定》,获得世界银行贷款8000万美元;并利用国外教育体系对我国教师进行了培养,2004到2007年三年间利用“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对近1000名教师进行了培训。

从发展趋势来看,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如合作办学、聘请外籍教师、学生境外实习和就业、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取得了积极成效。如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利用所处经济发达区域的优势,积极开展与国外的交流合作,先后与加拿大凯布来恩应用文理学院、韩国庆南情报大学、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韩国永进专门大学等开展合作办学,先后派遣教师去加拿大苏安学院、南洋理工学院、德国、美国一些公立高校进行专业培训;同时也逐步开始在国外创办投资学校,如与柬埔寨政府合作在柬埔寨西哈努克经济开发区开设红豆学院等,影响深远。

但总体来讲,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总体水平不高,同时国际交流合作面临着一系列困难与挑战,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而且地区间、学校间发展不平衡,江苏、浙江、山东等地高职教育国际化合作较发达,而中西部地区则国际合作较少。

八、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几个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全面开展,并且由政府主导逐步演变成高职院校主动对外开拓,与国外高职院校的合作不断增多,师生交流也正在逐步增多,一些高职院校也主动与国外的一些政府或高校合作办学,由主动多元化向双向交流甚至多元化输出发展。但总体来讲我国高职院校的国际化还处在探索阶段,高职院校的一些做法与国际化的趋势呈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

(一)校企合作不符合国际化趋势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建立“校中厂”,组建职教集团,成立订单班等模式进行人才培养。虽然这几种模式人才培养有所不同,但它们都重视企业和市场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强调要根据企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来设置专业,强调产学研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学习的有机融合,但在合作实践中,企业参与程度明显不高,校企双方只是表面形式上的结合,并且盲目的跟风也容易使一些高职院校乱开设一些新专业,造成培养人才的结构比例失调和资源浪费,难以适应国际化的要求。

(二)培养过程和运行方式不符合国际化趋势

虽然国内对高职教育国际化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教育部门以及高职院校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认识存在差异,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准确定位,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缺乏针对性,很多院校把国际化名下的学生按照国内学生来培养和管理,达不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且为了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在国内高职院校的扩大招生中,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忽视了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针对性和特殊性。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定位的模糊不清也导致高职教育国际化进展缓慢。

开设国际化课程是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国际化课程很少,难以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开设国际化专业方面,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在师资、硬件方面都达不到开设国际化专业的条件,有的国际化专业流于形式;在校际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我国高职院校在学分互换、国际合作研究、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多方面都比较薄弱。

(三)国际化人才培养局限于管理层

国内高职院校管理层普遍存在着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培养人才的强烈愿望,但是,战略规划、师资队伍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往往准备不充分,以致教师和学生对国际化的人才培养需求低于学校管理层的预期。这种思想和理念上的不统一,导致教师和学生难以全身心参与到教育的国际化活动中,国际化工作的有效性达不到预期目标。

九、国际化形势下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战略创新

为有效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高职教育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不利因素,实现有序、高效的国际化合作,提升高职院校的国际适应性。

(一)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规划

学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办学质量和培养人才,国际交流合作应具有充分的目的性,需要有针对性地去开展,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制定国际交流合作详细的战略规划,然后根据自己的规划来选择合作的院校和专业,避免随意性,落入一些国外院校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陷进,忽视内在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加强职业教育标准的国际协作

跨国公司进入我国,通过技术溢出等途径,促进了我国产业的发展和结构的调整,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标准;同时我国的一些企业已经成为国际性跨国公司或正在准备成为跨国公司,职业教育要也服务于企业的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就应该有选择的参考和借鉴国外和国内先进的职业标准,加强职业教育标准的国际合作,引资国外含金量高的职业资格证书,促进学生培养的国际化。

(三)加强同跨国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

国际化的人才应面向国际,具有国际视野,因此与企业的合作特别是与跨国企业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高职院校可以聘请跨国企业有关人员参与教学,参与教学计划制定,或作为专业发展带头人,或吸收职业团队进入学校,以提高教师的国际化素质,提升学生的国际化实战能力。

(四)有效利用合作中的国际资源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实施过程,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步骤。国际交流的形式主要包括师生互换、学者互访、国际联合办学、国际合作研究、参加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与较发达国家的大学开展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在合作中引进国外优秀师资、成熟的课程和教材,加强学分和文凭的互认,从而借助国际资源来提高自身竞争力。

(五)推进课程设置国际化

课程设置国际化是高职院校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澳大利亚高职院校提供多样化的国际性课程,对外国的历史、地理、风俗等进行介绍,以使学生全面了解当今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这些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等状况。英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量开设诸如国际关系、异质文化比较等课程,丰富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德国自1997年起资助高职院校进行国际课程开发,开发国际课程的高职院校最高可申请50万欧元的教育支持。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国际化经验,大力开拓国际化课程,同时加强推行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保障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顺利开展。

(六)政府部门支持和引导

目前,国内一些院校经费不足,对教育国际化缺少认知和了解的途径,接触的国外高校也较少,因此,在这些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时,希望政府能加强规划和引导,并给予强有力的经费和人力、物力支持。如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与项目平台,构建跨境合作机制,及时发布国外院校的一些相关信息,完善教育国际化中的服务体系等。

[1]王永建.论洋务运动时期的文化教育改革[J].文理导航,2010(34):88-88.

[2]孙萃.清末实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历史评价[J].职业教育研究,2008(03):159-160.

[3]邹方红.论民国前期的大学教育理念[J].学术交流,2007(11):178-181.

[4]张燕.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历史考察及波动原因分析[J].职教论坛,2008(02):11-14.

[5]吴华彪.建国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回顾[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04):24-28.

[6]陈保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及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2(01):15-18.

猜你喜欢
国际化院校高职
聚焦港口国际化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