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芝
(周口师范学院 新闻系,河南 周口 466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科技新闻也逐渐进入受众的视野。新媒体的发展,为科技新闻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但是,科技新闻传播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常常出现“专家看不上,读者看不懂”的现象。一直以来,受众大都认为科技新闻“晦涩”、“枯燥”、“乏味”、“呆板”等,缺乏可读性和通俗性,这也是当前科技新闻报道面临的困境。前苏联科普作家伊林说过:“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枯燥的叙述。”虽然科学知识的专业性,让普通受众感到晦涩、难以理解,但是科学知识毕竟和生活息息相关,处处存在感性因素,这说明科学知识具备人文属性。科技新闻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给受众,大众传播媒介为科技知识构筑一个公共传播平台,受众在接受传播时是有选择的,带有强烈的主观愿望,有接受和不接受的自主性。其实,科技新闻和社会新闻、娱乐新闻一样,报道时都要站在受众的立场和视角,寻找适合受众阅读兴趣的突破点,尊重受众的意见,不使用说教式的报道方法,不使用呆板、毫无生气的语言。多运用具体生动形象的报道语言,让科技知识贴近生活、贴近受众,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真正打动受众,让受众自觉阅读、自觉接受,才能真正达到科技新闻传播的目的。
“科技传播是将科学知识编码后的科技信息,通过适宜的媒介和信息通道,传输给受众的动态、连贯的扩散、沟通、共享的运动形式。”[1]科技新闻传播是通过媒介传播科技知识的信息表现形式,其目的是通过传播媒介平台,实现科技知识被受众接受和认知。在这个信息交流的过程中,人是传播活动的对象和主体。“人文即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科技新闻不论作为科学实践的认识,还是对科学实践的报道,都属于文化现象,具有人文性质。”[2]科技新闻报道在人文化方面的表现,就是要向受众传播科技知识的理性认识和智慧火花。科技新闻要想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为受众所乐于接受,就要求科技新闻记者对报道对象进行认真的解读透析,从更加贴近生活和受众需求的视角做到传播内容的易读性和趣味性,更加充分有力地挖掘科技新闻在制作和传播过程中的人文资源,真正做到“人文关怀”。
从科技新闻报道的对象来看,科技成果是科技新闻记者在选题时关注最多的报道对象,也是在媒介传播中受众最容易接受的报道选题对象。由于科技新闻报道者的科学知识方面的专业素养欠缺,对科学成果的了解不深入,也不专业,在报道选题时往往被外界因素所左右,报道内容概念化,报道方式呆板化,对报道对象采用说教式的态度,就是我要告诉你这么一件事,受众只有被动接受。因此,科技新闻要想在传播中达到良好的效果,被受众接受和认可,就要求科技新闻传播者除了要用严谨的科学求实的态度展示其重要的科技价值外,还要给受众带来愉悦的了解科技知识、接受科技知识的满足感和信服感,要让受众对报道内容充满科学想象力。例如:获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解放军报》的消息《我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亮相》,这篇消息可以说是科技新闻报道作品中的佼佼者。新闻导语是这样写的:“在中国第一台两足机器人10周岁时,中国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呱呱落地。今天,这个高1.4米、重20公斤的‘新生儿’在国防科技大学首次亮相。有关专家称,类人型机器人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机器人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作者运用描写式导语,带着浓重的情感色彩,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为受众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个可爱的“新生儿”的形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出受众的阅读兴趣;接着,作者抓住受众的好奇心不放,在主题展开的第一部分,就以亲临现场的姿态,扮演一个导游的角色,把受众带到了新闻现场。“记者在实验现场看到,与10年前通过鉴定的两足步行机器人相比,这台我国独立研制的名为‘先行者’的类人型机器人,如今不仅‘长’出了身躯、脖子、头部与双臂,还具备了简单的语言功能,其行走功能更是今非昔比:行走频率从每6秒1步,到每秒2步;从只能平地静态步行,到能转弯上坡自如的动态步行;从只能在已知环境步行,到可在小偏差、不确定环境行走。”用一个“长”字,既补充呼应导语,又顺势引导受众的阅读思维,自然而然地让受众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在愉悦的阅读过程中接受了新的科技知识。从这篇科技新闻的新闻价值和科技价值来看,都非同寻常。这种科技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在机器人研制方面的高科技水平,科技含量很高,记者能及时捕捉新闻信息,说明记者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在延缓性导语的运用上,可以看出作者颇有人文化意识。这则新闻报道后,不但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还在高校产生正面效应。当时在美国留学的国防科技大学的留学生在《纽约时报》上看到这篇消息,激发了爱国热情,给母校写信,立志在学业完成后要回报祖国。这种以人的视角为中心的传播效果才更具有传播价值。
因此,科技新闻报道立足于受众的科学素养和阅读兴趣,把深奥的科学内容和艰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进行编码、翻译、解释,运用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语言,修辞和形象化的手段,化解深奥难懂的专业术语,运用文章的结构技巧,让受众既愿意阅读又深受启发。传播对象的情感、传播者的个人情感和受众的情感因素交织在一起,给予科技新闻报道一种人文情感因素,既有人的因素,也有知识的力量,实现了情感价值。
我国的科技传播中,受众的科学素养普遍偏低,对科技新闻不感兴趣,缺乏分辨力,被动听从科技新闻报道,对科技新闻缺乏理性认识。“科学技术各学科专业性很强,科技界对于科技问题的表述往往使用一系列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术语、‘行话’,而这些术语、‘行话’与普通读者存在着很大距离。”[3]受众的科学素养是科学知识传播的土壤,科学知识的传播主要依靠大众媒介这个传播平台,作为传播的接收者,受众不但要掌握科学知识,还要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具备良好的科学精神。在科技新闻报道中,要以强化受众的科学素养为目的,体现人文关怀,尤其是对一些重大科技专题的报道,更要把人文因素放在第一位,科技专题的传播影响力远远高于一般的科技新闻报道,更要把握好报道方式,正确地选择和运用人文视角,体现人文价值。
在中国航天载人飞船的报道题材上,媒体在报道重大新闻题材时都策划专题,从对2003年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与返回的报道看,媒体在报道时与以往传统的科技新闻的报道有所不同,开始采用人文视角,在人文关怀的体现上实现了突破,也是一次创新。主要表现在对航天飞行员杨利伟的关注和报道,如“13亿人看见你回家”、“巡天骄子喜归来”等新闻标题充满了人情味,细节上也从不同的人文视角报道,诸如杨利伟在整个新闻事件过程中的太空问候、太空生活、与地面对话等细节,使整个专题报道成为立体化、充满人文气息的报道。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的报道更是在“人”和“细节”上下足了功夫。在神舟九号的报道中,出现了一个女航天飞行员刘洋,很快就成了很多媒体策划专题的关注视角。《人民日报》的报道题目是《刘洋:被祖国需要很幸福》,开篇使用描写性导语:“眼前的刘洋,一头干练的短发,神态沉稳安静,眉宇之间有着女兵特有的飒爽和坚毅,和熟人眼中那个军乐团里的黑管吹奏者、空军演讲比赛的得奖选手、文艺演出的主持人似乎很难融为一体。”这种特写的还原手法赋予新闻一种强烈的感染力,使本来严肃枯燥的新闻具有了一种强大的生命力,把遥不可及的航天员一下和受众拉近了距离。《羊城晚报》在报道时采用提问的方式采访刘旺:“航天员在太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情况是怎么样的?和在地球上有什么不同吗?”“在太空上没法用明火,所以我们吃的都是类似超市里卖的熟食,加热后吃,也没有碗筷,虽然身上带着勺子、叉子,但基本上用得不多,多是撕开就吃。喝水呢,一般都是用水袋挤,或者是吸管喝的。睡觉时,把睡袋固定在舱壁上,拉开睡袋人进去后把拉链拉上,如果不拉上的话,早上醒来时可能就已不在睡袋里面了,可能飘到一个角落里了。”(2012年11月14日《羊城晚报》)刘旺的回答很容易让受众产生联想和想象,找到了科技事件和普通人生活的契合点,在社会发展的今天,让受众感受到科技和实际生活的意义和联系,给受众一种亲切感和生活的乐趣,在权威性、群众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的新闻报道中,体现出一种获得新知识的幸福感和阅读的愉悦感。
所有新闻报道的对象及立足点都是人,重大的科技事件也都是由人创造的,科技成果最终都会影响到人,因此,科技新闻专题报道的创新在于人性化和故事化,所有的故事都是人和事的交织。重大科技新闻报道的科技知识都很专业,普通受众难以理解,作为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要真正起到科学知识和受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用故事化和人性化的报道技巧把人们熟悉的社会生活和曲高和寡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达到一种真正传播科学知识的目的。
科学不同于艺术,科学工作者总是默默无闻,脚踏实地,不能像艺术工作者那样,会对受众产生强大的感染力。科学工作者虽然重理性思维,但也不乏情感因素,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科技新闻报道的另一个重要题材是科技人物。科学工作者在科研道路上遭遇的困境和挫折,在研究时坚忍不拔的毅力,在工作中缜密严谨的态度,在生活中兼容并蓄的胸怀,都是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时所要关注的人文情感,所要体现的人文关怀。在科技新闻的报道中,还会洋溢着记者的情感,因为记者在采访科技人物时,常常会被他们的科学精神所感动,所以,记者在写新闻稿件时,内心的情感自然会流露笔端,挥洒在新闻作品中。受众通过对新闻作品的阅读,会和记者一起去感受科技人物的内心世界,去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去解读他们甘于寂寞的精神境界,去享受科技成果的神奇新鲜,去学习他们不畏艰险,敢于拼搏的精神。因此,从传播者、被传着和受众之间的关系来看,无一不体现人文因素,无一不饱含人文精神,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对科技人物进行报道时,处处要体现人物关怀。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科技的认识越来越重要,科技人物的智慧和公信力对受众的影响越来越大。科技人物报道也是科技新闻报道的重要选题来源,在科技新闻报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科技人物报道的主要对象是奋斗在科技前线的优秀工作者,特别是一些品德高尚、贡献特别大的优秀科技专家,他们的智慧启迪人们的心灵,他们为科学献身的执著精神鞭策人们前进。他们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不仅让受众了解了科学知识,还能激发受众投身科学、创造世界的热情和潜力。2012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对荣获2012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的颜宁进行了报道,题目是《清华大学最年轻博导颜宁:享受科学之美》,具有一种扑面而来的美的气息。在报道时,引用了大量的原话来表现颜宁生活中比较真实的一面,例如:“穿着随意、说话随心、做事随性,洒脱率真、活泼快乐的颜宁,很难让人把她与‘清华大学教授’、‘国际青年科学家’这些字眼联系到一起。”“论才智我可能不是最好的。”颜宁坦言,“我觉得搞科研最重要的还是专注,也就是要能‘宅’,这个‘宅’真的很重要”。她嘿嘿一笑,“反正我很享受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寥寥数语,用白描的手法还原了颜宁真实可爱的生活状态、执著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热情积极的人生态度。作者没有用笼统的语言进行高度评价,没有夸张和拔高的修饰,文章字里行间充满着生活气息、人文气息,让受众感受到科技人物原来和我们的生活如此接近,人物形象更可亲、更可信,这样体现人文关怀的报道,潜移默化中传播了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达到了真正传播的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内容日益丰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科学常识就备受人们的关注。像气象知识、医疗知识、环境知识、食品安全知识等,由于受众群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也有很大差别,新闻工作者在报道这类新闻时,要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专业的科技语言“翻译”过来,使其生活化、生动化、人文化,让受众乐于接受,易于接受。2013年3月20日中国天气网报道天气时,用了这样一个题目《冰雹猛砸福建建宁2353亩农田受灾》,标题的“猛砸”很形象地再现了冰雹的威力,现场冲击力很强,让受众对农田受害有清晰的认识。在文章结尾处交代背景知识时,为了让受众有规避灾害的常识,引用了农谚“恶云见风长,冰雹随风落”的说法。并且用通俗的语言提醒受众“冰雹来临前,天空的云内翻腾滚动十分厉害,常常伴有大风,而且风向变化剧烈。专家提醒广大民众,在多雹灾地区降雹季节,要注意冰雹来临前的这些征兆,农民下地应随身携防雹工具,如竹篮、柳条筐等,以减少人身受伤”。这样通俗人文化的语言,很容易把科学常识传递给受众,让受众不但看到,还会记住这些常识。因此,“优秀的科技新闻作品应当具有丰富的操作技巧,比如,可以用形象化的手法,使冰冷的科技新闻具有文学色彩,让读者能很快理解其中的含意”[4]。
医疗、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问题社会关注度很高,主要原因是这些行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记者在收集这些方面的素材时,必须考虑其社会性和人的关系。疑难病症、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都会影响到成千上万人,甚至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从新闻报道本身的规律来看,新闻报道要以受众为定位,让受众愿意阅读,才能达到传播的目的。尤其是对科学常识的报道,不但要报道重要的科技事件和知识,还要通过这些报道激发受众的兴趣,所以,记者要运用简洁的、人性化语言来描述事实,选择有新闻价值的视角来抓住读者,换位思考,一切从受众的立场去构思,突出新闻事件中人的感受。
人文是人类社会的文化模式和各种文明成果,科技新闻传播本身属于文化传播的一种,科技新闻传播的人文因素体现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上。科技新闻记者要向受众传播科技新闻的人类智趣和理性意识,“科技新闻除了具备新闻基本特点和要素之外,还要求其受众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5]。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认真解读、透视报道对象,对科技成果、重大科技专题、科技人物、科学知识等从不同的视角挖掘科技新闻的人文因素,让科技新闻通过媒介这个平台,走出“高处不胜寒”的冷遇状态,创造一个让受众“悦读”的平民时代,达到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的良好效果。
[1]李浩鸣.论现代科技传播的社会功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2.
[2]刘建明.科技新闻理论与写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126.
[3]许文勇.论科技新闻报道的“软化”[J].河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65-68.
[4]邓凯.科技新闻传播如何贴近受众视角[J].科技传播,2010(12):2.
[5]郑晓华.科技新闻报道与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意识[J].科技传播,20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