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清廉思想的三重境界

2013-08-15 00:43孔令梅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庄子境界

孔令梅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教学部,安徽 亳州 236800)

在廉政文化建设领域,庄子给我们留下了众多宝贵的思想资源。探讨庄子清廉思想的境界及其认识根源,对我们今天的廉政文化建设大有禆益。

一、孤高自赏的隐士姿态

《史记》记载,“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子说:“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1]其实庄子过着很贫穷的生活,“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2]477,《外物》篇记载了庄子向监河侯借米而没有借到的故事[2]404。在连生活都成问题的情况下,庄子也不愿做官,因为庄子不愿与昏上乱相同流合污,他说,“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2]483高官厚禄、极尽奢华之后,往往是成为像祭祀的牛那样的牺牲品。庄子富于远见卓识,能预见与“昏上乱相”为伍的悲惨结局,因此他虽然穷困,但坚守节操,极端蔑视那些贪求荣华富贵之人。《秋水》篇中,庄子把自己比作凤鸟,把惠施和他的相位比作鹞鹰得了死老鼠[2]252;《列御寇》篇中,以舔痔疮来讽刺贪财好利的曹商[2]477。

面对纷乱的世界,庄子做到了心斋:“虚者,心斋也。”[2]54就是在这个世界面前不动心。这是一种心灵的逃避,是一种“穷则独善其身”[3]的做法,如果庄子思想仅仅达到这一层,那还只是较为浅表的隐士层面,称不上伟大的思想家。

二、物无贵贱的平等意识

庄子清廉思想的第二重境界是物无贵贱的平等意识。《知北游》篇中东郭子问庄子道体现在何处,庄子说:“无所不在。”东郭子再问,庄子说:“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甚至“在屎溺”[2]328。在庄子眼中,道就在自然万物之中,自然万物原无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独特的价值,也就是它的尊贵处。“以道观之,物无贵贱”[2]239,庄子教我们换个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世界的本质与我们通过人的视角所见是大不一样的。人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腰疼,泥鳅却不怕湿;人会有恐高症,猿猴却不怕高;人眼中的美女,“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2]34,根本不拿她当回事。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说明人不应该自以为是,自然法则远远高于人的智慧。人卖弄智慧违背自然法则,已经把这个世界改造得面目全非了。在这个世界中,任何所谓微贱的事物都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外物》篇有这样一个比喻:当惠施批评庄子的理论无用时,庄子说:“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2]411大地这么广阔,人所用的只是两只脚踩着的那一块地罢了。但是如果把立足以外的地方挖成沟壑,一直挖到黄泉,那么人所立足的小块地方还有用吗?可见,无用之物是有用之物的基础。所以,人别把自己看得了不起,蔑视这个轻视那个的。做老师的要想着教学相长,也许学生教会自己的比自己教给学生的更多;做官的要时刻想着为民谋利,想着老百姓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才能“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4]100。

有了物无贵贱的平等意识,会使人谦逊、博爱,改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让人更加心平气和地对待生活中的得与失。但这还不是庄子清廉思想的最高境界,因为这一重境界中还有“我”的容身之地,而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天地一体的无我之境。

三、天地一体的无我之境

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2]29这是他能达到“吾丧我”[2]15境界的认识基础。“吾丧我”即忘我,取消了自我中心意识,人与万物一体,来于自然,归于自然,人不过是造化熔炉中的熔浆,炼出人形就是人,炼出虫形就是虫,而且“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2]326。站在这样的高度,人的私心毫无意义。反腐倡廉之所以困难,就在于人有私心,诚如王阳明所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庄子通过众多精彩的寓言为我们揭示了追逐利益的危险和无我境界的美妙。

《山木》篇讲了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触目惊心地展示出逐利者所面临的险境。“物固相累,二类相召”[2]299,在你洋洋自得、忘乎所以之时,天敌已近在咫尺。大自然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人替自己考虑,就一定要占有什么,越是聪明能干的人,占有越多。就像柳宗元笔下的蝜蝂小虫,总是不停地持取,负重爬高,以致身心俱疲,还要对付身外的种种烦扰,活着实在无趣。因为人们摆脱不了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思维模式。

庄子希望人忘掉自我,并非教人忘掉世界,相反,庄子不同于一般的隐士,他从未隐居山林,所谓大隐隐于世,在人世间做到“陆沉”[2]392。无我之境让他达观逍遥,轻松面对一切。庄子妻死,他鼓盆而歌[2]257,因为他觉得生死是自然之道,死后的世界或许另有一番乐趣。《至乐》篇中,庄子借髑髅之口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2]259梦中变为蝴蝶,也让庄子觉得做蝴蝶和做自己没有分别,甚至怀疑是不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无我之境的另一大好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让人更加富有创造力。《达生》篇中有“佝偻承蜩”和“梓庆造鐻”两则寓言:一个驼背老人用竹竿在树林里粘蝉,异常熟练,原因在于“用志不分,乃凝于神”[2]270。梓庆作为一个木匠,能造出鬼斧神工的钟架子来,是因为他在造鐻之前,“必齐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2]279。忘我状态让普通工匠的潜力得到激发,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艺术大师。

这种忘我状态呈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会让人们做到最好。“百里奚爵禄不入于心,故饭牛而牛肥,使秦穆公忘其贱,与之政也。”[2]310一个有着忘我心态的人当然会成为最好的官员。对于普通老百姓,忘我状态同样有益,《山木》篇描述了庄子的理想王国:“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国。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不知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其生可乐,其死可葬。”[2]287建德之国的百姓,朴实自然,做人做事不求回报,尽其本性关心他人,没有个人占有欲望,所以人人快乐、生命清新。

总之,人生天地间,实在不该拘束于渺小自我的得失成败。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内心安定,专注于工作,使生命的自然潜力尽情发挥,这样才能把人类大我的精神之美展现到极致。

四、庄子清廉境界的认识根源

《庄子·山木》篇记载了一道难题: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对此矛盾处境似乎很悲哀,他只能给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吕氏春秋·必己》篇对此处境给出了更具体的事例:“张毅好恭,[见]门闾帷薄聚(居)众无不趋,舆隶姻媾小童无不敬,以定其身,不终其寿,内热而死。单豹好术,离俗弃尘,不食谷实,不衣芮温,身处山林岩窟,以全其生,不尽其年,而虎食之。”[5]可见,自我的命运是人无法把握的,但求自保的生活态度无法自救,更无法救世。如果人的视野里只有自我,那就永远找不到出路。正如庄子所说:“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2]285庄子最终告诫弟子,只能在道中寻找归依之所。

要体认道,归依道,则必须同人的自私与成见作战。“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2]26人有了是非之心和自我意识,就会失去体认道的能力与需求。陆建华教授在分析《老子》第二十章时说:“与‘我’不一样的‘众人’,因为与道分离而心中有‘我’(指作为生命个体的自我),从而有生命的自我意识,有因自我意识而产生的诸多欲望,有因欲望的实现、满足而产生的快乐、享受,呈现为‘如享太牢,如春登台’的自得与陶醉。与‘众人’不一样的‘我’,因为拥有道而与道不相分离,因而无‘心’无‘我’(指作为生命个体的自我),没有生命的自我意识,也即没有‘我’的意念,从而没有欲望,也没有得失与忧乐,自然‘若无所归’。”[6]老子心目中的得道者,因为清醒地意识到人的欲望带来的所谓享受的虚妄,在众人之中反倒若有所失、无所归依,只能企盼着人们能回归到婴儿的无知无欲状态。

庄子充分继承了老子之道的精髓,对人固执于自我的种种弊端作了深刻的揭示。《庄子》中多处描述了人们追求欲望满足的疲惫与失落:“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2]19还有突然降临的疾病的打击:“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阴阳之气有沴。”[2]98这些遭遇揭示了人对自身命运的不可把握性,追求自我的物欲满足和肉体享受最终是一厢情愿,因为人的肉体难免一死。那么,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该从何处寻求心灵的安顿?庄子的回答就是从根本上否决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提问方式,而做到“吾丧我”。“道是对自私心灵的否决,是从根本上取消个体之我总是在‘我自己——对象世界’这个关系格局中追问我能得到什么这个根深蒂固的问题。”[7]人生于世,和天地万物没有什么不同,人的行为应效法天地,化育万物,不求回报,这样才能维持天地万物的平衡与和谐。

《山木》篇写道:“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为其布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也。”[2]293以“利合”,即是一种有我状态;以“天属”,即是合于道的境界。林回弃利而救人,就是庄子笔下体道者的形象:心怀善念、行事忘我、没有为自身利益打算的念头;更重要的是这样做时没有邀功求名的意图,而是完全出乎自然的天性。人到了这个境界,就是得道了。看似没有多么深奥,但要做到这点,必须忘却世俗的种种善恶是非观念。这就是老庄都否定儒家礼义教条的原因,即所谓“大道废,有仁义”[4]145;“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2]128。老庄都相信人处于浑沌未泯的自然状态是最佳状态,因为道心与身俱来。

总之,庄子最后在“道”中找到了安顿心灵的所在,所谓的安顿,就是无所谓安顿,不为自私的灵魂寻求安顿之所,而是把个体的人融入宇宙大化之中,拥有道,并保持道,从而在宇宙的生生不息中永存。这就是庄子清廉思想境界的认识根源。

[1]夏松凉,李敏.史记今注: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790.

[2]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金良年,今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441.

[4]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吕氏春秋·淮南子[M].杨坚,点校.长沙:岳麓书社,2006:94.

[6]陆建华.建立新道家之尝试:从老子出发[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82.

[7]颜世安.庄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177.

猜你喜欢
庄子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品“境界”
爱的境界
《庄子说》(二十三)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八)
《庄子说》(十五)
慎独的境界
“人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