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丕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外国语学校)
在数学教学中,理解数学的含义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不可忽视的环节,现在有大多数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他们感觉数学学科很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对数学学科产生厌烦的心理。究其原因是学生要正确的理解含义懂得其内涵,要学好数学学科有关知识把握和运用学科知识是概念教学方法的重点。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理解概念的含义是在学科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数学教师在教授数学时应该走进小学生思维空间,用适合小学生自身的语言把概念重新展现在他们面前,这样更便于学生的消化理解。
教师对概念的讲解浮光掠影,粗枝大叶,对概念所包含的丰富内涵理解不够,挖掘不够,只通过模仿记忆和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快速熟悉知识和技能。
将学生要探索的概念知识全盘托出,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记得快也忘得快。
认为只要概念知识学好了,自然会应用了。概念抽象概括了,并不等于教学完成了,学生只是记住了概念,而不知如何灵活运用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某个概念,不注意联系相关联的概念,将许多有联系的概念孤立的保留在学生的头脑中,达不到概念间的沟通,不能组成概念系统,形成认知网络。
小学学生的思路比较简单还不具备形象思维,所以要培养学生养成学习的好习惯,让他们初步建立思维的表象。让他们充分理解概念的含义的基础上去感知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综合加工处理信息,再通过口表达出来。因此,教师要多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如教“长方体表面积”概念时,先让学生有所准备,即每个人都找一个长方体的盒子带到课堂。上课时我和学生一起研究。经过多次的观察、思考、计算,学生们张于得出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规律(长×宽+长×高+宽×高)×2。这样,从“观察实物——用心思考——反复计算“获得新知,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由于年龄小,知识和生活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难理解对比较抽象的本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由于年龄小,知识和生活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难理解。数学教师只有把概念讲通讲透,学生才能理解并应用于实践。
如在讲“分数的意义”时,由于“单位1”这个概念很抽象,一些学生经常会认为“单位1”就是指一个物体。针对这种情况,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物体与一些物体有区别吗?通过反复研究探讨,学生终于懂得:“单位1”不只表示“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它还表示“一些物体”,所以“单位1”可以表示“个体”和“群体”。
对一些含义相近而本质却根本不同的概念时,可以采取“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在对比中加以理解。例如可采用画表格对比的方法讲解“求比值”与“化简比”的区别与联系。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对分析比较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
常言说,实践出真知,动脑是第一步,会动手才是关键。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将动手、动口、动脑结合起来,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概念,并用概念去指导实践。既带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获得新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的操作能力。
大家都知道“圆周率”,时,概念比较抽象,我让学生事先准备好一个圆形硬纸板。上课时,让学生计算出自己带的圆纸板的直径和周长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的实践,学生发现不管圆多大,它的周长大约都是直径的3倍多点。数学上把这个倍数叫做“圆周率”。这样,学生就通过自己的实践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也就真正学有所获。
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的概念往往难以直观表达,但它与旧知识有内在联系,有一些概念很难直接表述,如小数、圆周率等。备课时,我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学生学过的旧知识导入新知识。
例如,用“由整数减法”引出了被减数、减数和差的概念,用“因数”和“质数”这两个概念引入“质因数”。这样通过以旧导新得出新概念,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学生能迅速地学习并掌握所学的新知识,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有很大的帮助。
教具只能用于理解数学中的某些概念,有些概念更需要的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不断的生活实践中去得出概念。
如在“土地面积单位”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到生活中真正去看一看1公顷究竟有多大,从而获得更明确的印象。通对身临其境,学生能更清楚、更牢固掌握概念知识。
但最关键的是必须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概念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概念知识的同时发展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使教学达到优质高效。
概念的形成是概念教学的中心环节。《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及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形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