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琼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民族中学)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能力即是指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科学的学习策略去独立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力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因此,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应从教学中的主角转向扮演研究者、组织者、监控者、评价者、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
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以往的教学中,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专业,可以仅凭自己的专业知识就可以独立地完成教学工作,但在研究性学习中,围绕课题研究,教师指导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知识、科研方法、各种专业知识、结题报告写作、数据处理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师不但要在搞好自己专业的基础上,还要博览群书,为自己注入更多新鲜血液,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是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来的。但抽象性并非数学所独有的,数学的抽象,在对象上、程度上都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抽象。首先,数学的抽象性撇开了对象的具体内容,保留了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其次,数学的抽象是经过一系列的阶段形成的,它达到的抽象程度大大超过了自然科学中的一般抽象。
数学的严谨性也可以理解为逻辑的严密性和结论的确定性。数学知识的获得,需要经过严格的演绎证明。数学运算、数学推理、数学证明、数学理论的正确性等,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借助于可重复的实验来检验,而只能借助于严密的逻辑方法来实现。数学知识的获得,往往要经过不完全归纳、试验、猜测等探索与合情推理的过程。数学问题的解决,不仅要遵从数学规律,而且也要合乎逻辑,在逻辑上无误。
数学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几乎在任何一门科学技术及一切社会领域中都被运用。如精密科学、力学、天文学、物理学甚至化学通常都是以一些数学公式来表达自己定律的。我们在日常生活、社会生活及生产实践活动中无时不在地应用数学。
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生动机的基础。教师应该让学生坚信所学内容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同时,让学生确切了解学习的性质,即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之前,教师必须让学生了解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要他们学的是什么,是知识还是技能?用什么方法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都需要哪些知识,查阅哪方面的资料?怎样考试?学生了解这些问题之后,由于对自己的学习有了目标与方向,在心理上就会比较乐于学习。同时,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可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经过一定的努力能成功地解决问题的学习材料、条件和实践,关键在于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由此产生矛盾、疑惑、惊讶最能引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
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是“自主活动”。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也就是说数学知识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交流,通过反省来主动建构。从而有效地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发现新知识点。如在新授课中,把定理、公式、例题等作为研究对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检验、论证甚至是推广,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
在“数学实验”中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即便是抽象的数学都是与生活中的实例密切相关,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以数学的角度去研究社会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经历其中,亲手实验,才能感悟“需要产生数学”的历史,由此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前人创造数学的人生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自觉地关注和探究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通过课后作业来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优化数学作业设计是通过内容的多元、题型的多元、方式的多元等实现的。其立意在于演绎数学来自生活的草根本色,亲近学生,激发学生作业练习的情趣,适应学习个体差异需要,置学生于自主参与的境地,有效地牵引学生对知识“反刍”,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另外,变作业练习的过程为探究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得到智慧的启迪、问题思维模型的构建、丰富的学习方式。
[1]王晓辉.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郑金洲.研究性学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3]金延风,吴希江.研究性与引导:基于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引导策略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张大钧.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