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娜娜
(周口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周口466001)
20世纪70年代,德国出现了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的主导理论,它强调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它摆脱了以原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不强调译文的对等及译文的完美,而是强调根据翻译的目的来制定翻译策略与方法,实现译文的功能。译者翻译的意图与原文本作者的意图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所以采取的翻译策略也会有所不同。
1971 年赖斯(Reiss)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andLimitationinTranslationCriticism)一书中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她发现翻译实践中有些等值是不可能实现的,有时因特殊需要要求译文与原文应具有不同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应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其后她的学生费米尔(H.J.Vermeer)彻底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正式提出了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这一功能翻译学派的主体理论。
翻译目的论者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目的来确定。在这一原则下,原文文本只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为适应新的交际环境和译文读者的需求,更加有效地实现译文的功能,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参照的不应是“对等”理论中所注重的原文及功能,而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期望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因此要从译语读者的角度出发,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
其理论包括3个法则:1)目的法则: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的过程。2)连贯法则: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具有可读性,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3)忠实法则:即通常所说的忠实于原文原作者。其中,目的法则是最高准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从属于目的法则。在一般情况下,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译者的翻译目的往往包含了译文的连贯与忠实这两点,也就是说,目的法则与连贯法则、忠实法则三者是一致的,目的法则本身就要求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但如果目的法则与忠实法则相矛盾时,即译者的翻译目的要求译文与原文的功能有某种程度差异时,那么以目的法则为准,忠实法则不再适用;如果目的法则与连贯法则相矛盾,即翻译目的需要译文不必通顺时,则以目的法则为准,连贯法则不再适用。
根据翻译“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行为。下文即以目的论为依据从文学翻译、时政翻译和应用翻译三个方面,通过实例的分析探讨,以证明翻译目的对翻译策略的决定作用。
“目的论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须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以某个接受者群体为对象,使译文在目的语环境中具有某种功能。”[1]译者的翻译目的不同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也不同。
严复于1898年首译英国人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所著的EvolutionandEthicsandotherEssays(直译为《进化论与伦理论》)一书,即《天演论》。该书是严复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为特定的读者层和特定的翻译目的采取了独特的翻译策略翻译而成的。当时正值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尤其是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割地赔款,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危亡之际,严复为了警醒国人,自强保种,挽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把一本宣传进化论的书籍翻译成了一篇义富辞危的警世之作。他主要采用了以下2种方法进行翻译:1)取有舍,有增有减、有改造地摄取原著精髓。严复根据需要只选择了导言和第一部分进行翻译。并且对于原著者的观点,严复并不完全赞同,他经常引用斯宾塞、达尔文的理论批驳赫胥黎。当译至比较重要的观点时,严复往往脱离原文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进化论的思想印证自己自强保种的主张,甚至以按语的形式在章节之后另述感悟。2)选择用文言文进行翻译,并人为地在文中设置了一些戏剧性的场景,以增强吸引力,迎合当时士大夫的口味。因为他把《天演论》的读者定位为士大夫阶层,认为只有从士大夫入手才能推动社会变革。可以说,严复采取的翻译策略完全是由其特定的翻译目的决定的。
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林纾,译著达180多部,涉及11个国家的98位作家,堪称“译界之王”。他希望以文学翻译来启发民智,醒世救国。比如,他把美国斯托夫人(Stowe.H.B)的UncleTomsCabin(《汤姆叔叔的小屋》)译成《黑奴吁天录》,并且去掉了里面黑奴幸福地生活在善良主人家的描写。他的这种译法,就很有目的性。他想通过译此书“触黄种之将亡”为前车之鉴,警醒同胞,爱国保种。林纾翻译外国作品几乎都是在介绍原著内容的同时,联系中国现实,抒发自己的感想,述说自己的政治主张。以此促使中国人认识危机,要爱国,要保种自强,可以说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完全是由他这一目的决定的。
鲁迅一直主张忠实于原著的直译。他在1935年7月发表在《文学》月刊的一篇文章《“题未定”草》里,重申了以原文为主宰的翻译观:翻译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的洋气。……我是不主张削鼻剜眼的,所以有些地方,仍然宁可译得不顺口[2]。鲁迅“宁信而不顺”的翻译策略也是由其翻译目的决定的。首先,鲁迅知道他的读者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文艺人士,所以他希望读者能够硬着头皮看下去,领略原文精髓,吸收外来文化以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中的积弊。其次,他还寄希望于翻译来引进、造新的句法,丰富词汇,提高汉语的表现力。鲁迅的翻译方法可能会受到很多人的反对,甚至批判,但是结合鲁迅的翻译目的来评论的话,是值得肯定的。
再比如,卞之琳在翻译莎士比亚剧本时,不但注重内容也注重形式上与原文的一致。采用“汉语白话律诗”来翻译莎剧的“素体无韵诗”,达到了“形神兼具”的效果,为莎剧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而朱生豪翻译莎剧另具特色:在形式上使用口语体白话文,语言连贯流畅,措辞优美;在内容上采取增词、删词、注释等手段进行翻译,并且为了使中国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欣赏,还在每一场次前都加了标题说明。朱生豪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也是由其翻译目的决定的。对此朱文振教授曾在《朱生豪译莎侧记》中提到:朱生豪翻译莎剧正值1935年春,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欺辱中国,还讥笑中国文化落后到连莎士比亚全集都没有一本,所以他翻译莎剧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中国读者了解莎剧,也是为中华民族争一口气,为国家的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3]。
另外,儿童读本的翻译更是如此。因为读者是儿童,翻译的目的是让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能够接受并且读懂,所以译者一般采取意译的翻译方法,对原作的内容做出调整与改动。比如“诺德就曾建议在将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译成儿童读本时,原文文本功能因时过境迁而讽刺不再,娱乐性成为译文的主导功能”[4]。
所以,在翻译作品时我们不能刻意强调要选用哪种翻译策略和方法。只要译者翻译文学作品有不同的目的,就存在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翻译策略。
时政文章有其独特的个性,它属于国家的政治文献,非常严整肃正,具有权威性,反映出国家的大政方针、基本政策,尤其是一些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大都带有十分外显的“个人印记”和权威性,因此翻译时应特别谨慎小心,紧扣原文实质,准确无误地表达信息,切不可任意发挥。
例如,我们所熟知的“改革开放”政策中“开放”二字的翻译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虽然词义简单却含义深远。我国对外宣传一直用的是“opening-up”或“opening-to-the-outside-world”,而一些外国人包括一些外国媒体却常用“open-door”。看似差别不大意义却大不一样。“opening-up”或“opening-to-the-outside-world”是我们主动对外,突出我们的主权,而“open-door”却还可以理解为“别人”为我们开门,主动权在“别人”,也就是外国人是主体,这就颠倒了主次顺序。这不由得让我们联想起清末政府腐败无能,外国列强任意欺辱中国,强加给我们的“门户开放”的政策。那是一段屈辱史,在今天的中国绝不允许再次发生,所以两种翻译有质的区别,我们宁可直译为“opening-up”或“opening-to-theoutside-world”,也不顺应译文的流行说法。这不仅是语言层面上的“求异”,更有着深刻的政治内涵和目的。
再比如,毛泽东当年不同意将“纸老虎”一词归化译为“scare-crow”,而自己提出了“paper tiger”这一术语。它是那么地准确传神——纸做的老虎虽然表面吓人,但是一捅即破,不堪一击;既表达了毛泽东的本意,也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伟人的雄才胆略。今天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有很多带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也正随着对外开放和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和深入被外国读者理解和接受。比如:菜篮子(market basket)、胡同(hutong)、四合院(siheyuan)、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let some get rich first)、三讲(Three Stresses:stress study,political awareness and integrity-ibid)、三个代表(three represents)等,这些翻译都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准确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有助于外国读者正确理解中国的政治和文化。
在应用型的文章中,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这一点表现更为突出,因为应用型文章的翻译目的更加明确。
比如商品名称的翻译。商品名称是商品的标志,它的目的是向人们宣传和推销自己,吸引消费者,使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欲望,因此翻译时仅仅做到信息对等是不够的,必须发挥其强大的诱导功能去“煽情”和“诱说”。例如,“Chief”牌服饰音译为“卓夫”,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因为它符合中国男人顶天立地,追求卓越非凡的心理。而其本身也受到广大西方消费者的喜爱,因为西方消费者崇拜英雄主义,追求个人价值,希望自己是公众的中心。又如“康佳”彩电的中文名称“康”有“健康、安康”之意,而“佳”是“绝佳、美好”之意,符合中国消费者追求健康、安宁、美好幸福生活的心理。而它的英译名“Konica”,和“Conquer”的读音相近,更符合西方人喜欢征服的心理。还有:饮料中的“可口可乐”(Coca-Cola)、服装中的“耐克”(Nike)、化妆品中的“黛安芬”(Triumph)、交通工具中的“捷达”(Jetta)等都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提高营业额而运用特殊翻译手段翻译的。
再比如电影名称的翻译。引起观众的兴趣,追求票房是其翻译的目的。所以为了迎合观众心理、获得票房,译者在翻译方法上没有少下工夫。例如,电影Gonewiththewind并没有译成《随风而逝》,而是译成《乱世佳人》;ThelmaandLouis并没有直译为《瑟尔玛和路易斯》两个人名,而是译为《末路狂花》;Ghost译为《人鬼情未了》;等等。
另外在旅游翻译中也是如此。旅游翻译的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取得旅游产品的预期效果。这就要求译者充分揣摩译文读者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从原文中找出他们易于理解并乐意接受的旅游信息在译文中予以表达。
翻译广告类文章时,更是要从注重其“宣传鼓动”和“施加影响”这一目的来考虑其翻译方法。总之,在应用文章中,译者都是根据译文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来灵活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的。
总而言之,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各异。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策略。不论何种翻译策略与方法,只要能实现译文的预期目的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翻译“目的论”合理解释和充分肯定了一本多译的现象,有利于翻译策略的多元化发展,有利于促进翻译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同时也为一些违背现有的翻译标准但经实践检验十分成功的翻译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是对翻译策略与方法的新的评价。这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张锦兰.目的论与翻译方法[J].中国科技翻译,2004,17(1):37.
[2]朱红梅.鲁迅翻译观的嬗变[J].学术探索,2012(8):127.
[3]张伟.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看莎士比亚戏剧的三种译本[J].考试周刊,2007(27):62.
[4]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13.
[5]蒋焕心,邱小桃.《天演论》的翻译目的论解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24-125.
[6]李波,张晶.浅谈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和德国功能派“目的论”的差异[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128-130.
[7]贺志刚.林纾和林纾的翻译[J].国外文学,2004(2):42-47.
[8]夏坤.译文功能论关照下的中文商品名英译[J].当代经理人,2006(10):170-171.
[9]卢澄,唐琳.从目的论来看翻译标准[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56-59.
[10]马玉红.从目的论看旅游资料的翻译[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6):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