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 助力破解“用工荒”难题

2013-08-15 00:51董存田马建富董晓英徐媛媛
职教论坛 2013年16期
关键词:岗位职业企业

□董存田 马建富 董晓英 朱 军 徐媛媛

“用工荒”愈演愈烈,已经引起了各界广泛的关注。 导致“用工荒”的原因错综复杂,部分是因为产业“虚胖”,如房地产业(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占用了巨大的劳动力,生产出了大量闲置的产品;劳动力增量不多,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增量不裕[1],过早退休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就业意愿不足,年轻一代不愿选择一线生产岗位,大学生不愿选择技术岗位,初中生不愿选择就读职校,出现“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现象[2];职业教育不给力,缺乏培训是普工流失、技工缺乏的主因,但企业主和员工对职业培训的热情都不高,大学和职校毕业生“技工”胜任力不够[3],等等。这些现象表达了劳动者对转变发展方式的强烈诉求,给职业教育提供了发展、创新的机会,也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 笔者认为,只有从公共政策、经济制度、文化环境上系统创新与推进,才能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诸如人们愿意选择职业教育,愿意选择工、农、服务岗位的问题,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问题,职业教育保障问题,以至最终破解“用工荒”难题。

一、强化就业地责任,健全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机制

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伴而行的,城市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中既是受益者,也是担当者,其中为劳动者提供职业教育是其众多职责中基本的、 初始的、显性的职责。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能够较好地利用城市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4],城市职业学校发挥其熟悉就业市场、了解企业需求等优势,为企业提供足量、符合需要的人才。

(一)就业地统筹招生——统一培养——统筹安置

根据城乡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性特点,以及由此决定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特点,结合各区域教育资源的特点和优势, 由就业地政府主导,生源地政府支持,寻求生源,制定规划,分解任务,安排资金,提供条件,指导就业,系统保障劳动力数量、结构和质量,以满足就业地产业发展的需求。

(二)生源地学校与就业地学校分段教学,有机衔接

通过建立学校之间的合作关系,生源地学校负责招生,负责低年级文化课、专业基础课教学,这有利于节约培养成本,有利于生源地文化资源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有效利用;而由用人地负责高年级教育,负责向企业推荐就业,有利于帮助学生融入就业地文化,有利于他们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有利于提高能力培养的指向性。

(三)企业定制并参与的培养——就业一体化

就业地根据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方案,对学生进行定制培养,学生一毕业就直接送到企业里特定的工作岗位上,实现学习与就业的 “无缝对接”。 让学生的培养贴近企业的生产方式、设备条件、管理模式、技术改造方向、企业文化,企业赢得爱岗、真学、稳定的核心员工。

二、明确本专科定位,强化高等教育中的职业教育要素

现代“技工”已非传统意义上的“蓝领”,他们不仅要有驾驭现代技术装备与工艺的技能,还要掌握高深学问,储备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在工业化、信息化时代,本科生和高职生就是“技工”的主要来源(而研究生和中职生则从其“高端”和“低端”有部分进入),据此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准确定位,学以致用

不同层次学校的毕业生预期的岗位分布有所不同,但入职的起点都应是一线岗位。 高等学校要找准目标, 重视企业一线对学习目标的检测结果,不能只看学过什么,更要看学会了什么,能做到什么,着力满足岗位能力需求。

(二)分型培养,注重能力

高等学校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质和发展意愿,帮助学生选择重学术或重技术、 重设计或重操作、重专深或重复合、 重管理或重实干的能力结构,在应用性本科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多数学生的重技术、重操作、重实干的“技工”型人才的培养,以改变毕业生就业的同质性。

(三)实学实做,全面发展

要全面认识能力培养的内涵,实现知识、技能、态度的同步提高,知识教育要注重学生对知识主动获取的动机和能力的培养,改变毕业生普遍存在的对“曾经学过”或“教材上有”的依赖;技能培养要把职业培训内容嵌入到高等教育过程中去,与企业进行有效的互动;要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勤奋实干的精神、终身学习的习惯,激发其敢于创新的动力。

三、完善学分银行制度,让教育“立交桥”通向职业教育

学分银行制度与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将对提高劳动者素质起到推动作用。 需要把这种推动力很好地引导到与“用工”相关的职业技能培养上来。

(一)提高职业技能的分值

无论是普通劳动者的一般职业技能,还是技能型人才的专门职业技能,在产业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强化行业在专业技能考核认定中的权威性,建立健全专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突出做好“打假”工作,让“技能”的认同度、信誉度、美誉度得到强化。 在学分银行制度中将“做事”、“操作”作为重要学分资源,破除目前以“计算”、“读写”为重的倾向,鼓励、支持更多的人选择通过劳动成果证明自己、发展自己。

(二)开发各类教育资源

在“银行”体系中,“行”是外显,“银”才是内涵,学分银行制度的关键是增加学分资源。要继续深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让更多的教育资源着力于“生产”职业技能类学分。通过学分认定、赋值、转换,以至于相应的荣誉、投入机制,鼓励部分高等教育资源转型为职业教育资源,促进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参与职业教育;自初中到博士研究生的各个阶段给学生转入职业教育的机会;调动各类机构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积极性,变强调“规范办学行为”为重视“监控学业质量”,防止官办垄断现象。

(三)建立刚性员工培训制度

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科技的突飞猛进,产业的不断升级,劳动者的职业劳动需要以知识更新来保证。 职工的入职、升职、转岗培训要形成刚性制度,对职工要提出“学分”与“工分”两种目标要求。显然,这些不仅要投入金钱的成本,也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成本(学习者的时间)。 所以,劳动者的有效工作时间,除了一部分付出劳动之外,还有一部分是学习进修,而其后一部分的比例逐步增加,在各类岗位计算“编制”时,必然要从原先的忽略不计变成有适当比例,也即需要增加相当数量岗位设置。

四、支持企业参与,为职业教育质量提供保障

只有通过学校—企业“工学交替”,学生才能获得针对性训练和个性培养。让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他们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更是发现潜在优秀员工的机会。 学生扮演“职业人” 角色,感受岗位之规、劳动之道、创造之乐。但欲使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尚需突破一些政策瓶颈。

(一)明确实习生与企业的劳动关系

制定专门法规,明确实习生、实习企业(或相关单位) 和学校三者在学生实习中的权利与义务,包括实习生的选择权、参与学习计划权、获得劳动报酬权、获得安全保护权、休息休假权、拒绝危险操作权;企业的制定岗位职责权、学生操行管理权、学习指导权、学习计划制定权、学习成绩评定权、要求学生遵守厂规、签署安全、保密协议权等;学校的参与权、指导权、学生成绩终审权等等。

(二)强调实习企业责任

借鉴附属医院模式,对企业(单位)接受学生实习的资质、项目、工种要有审查、评定制度和奖励、补贴、减税制度,令企业把学生实习作为一种责任和荣誉,甚至利益。

(三)出台实习生工伤保险制度

实习生的工伤保险是目前的一个制度盲点,是影响各类实习实践活动开展的一个难题。针对这一瓶颈问题,应出台政策,设计制度,增设险种,尽快突破,具体实施时可采取企业、学校、政府各摊一块的办法予以解决。

五、协调劳动关系,促进职业教育成果转化

《劳动合同法》的落实得到深化,一线劳动者(主要是农民工)权益的保障、劳动合同执行等方面有所改善。 近两年各地多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并在实际执行中按劳分配原则更好地得到了体现。劳动时间的法律规定得到更好的落实,加班工资成为常规。然而,随着劳动力价值的提升,劳动者选择机会增加,如何吸引他们留在“蓝领”岗位,主动将职业教育成果高效转化为工作成就,是一个重要命题。

(一)推行“双务”政策

在劳动法偏重保护劳动者原则不变的前提下,出台企业用工管理的实施细则,强调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相互义务。对于劳动者一方关于劳动合同遵守、辞工程序、保护技术(经营)机密义务等予以规范,防止随意辞工,流动性过大的痼疾。适当保护用人单位的用人权,提高他们培训、提携、奖励优秀员工的积极性。

(二)提高“核心员工”地位

实施宽带工资制度,建立各类岗位建功的荣誉制度,鼓励员工在同一单位、同一岗位,主要是操作、技术岗位上发展自己,建功立业,成名成家,除非特别需要或有特别专长, 一般不向 “领导”、“管理”岗位上转移,以便为企业培养出热爱本职工作,熟悉企业文化,专长于岗位工作的“核心员工”。

(三)倡导积极的“企业文化”

要教育企业领导者把人力资源当做第一资源,把员工视为兄弟和朋友,努力建设有利于员工个人发展的积极、和谐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凝聚力。要推进工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劳动关系协调中的作用,开展持续有效的业务、学养、道德培养,让员工的建议和诉求得到充分尊重,让有业余专长的员工有展示才华的舞台。

六、调整城市化思路,为职业教育成果创造“扎根”条件

马克思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全人类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 在今天,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必须以人为本,在公平正义的原则下,给所有人有圆“幸福梦”和个体发展的机会,包括“外来”工与“原来”工,包括“新市民”与“老市民”。唯此,才能让他们主动积极地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而不致于在不安定的生活和工作境遇中徘徊;才能让他们承载的职业教育或培训成果得以留在城市, 留在岗位工作中,而不致于在轻易的流动中浪费掉。

(一)经济待遇是核心要素

企业家要做出选择,或提高效益足以提高职工待遇,有效开发而非片面消耗人力资源;或淘汰落后产能,释放出而非束缚住人力资源。 政府要痛下决心,大力提高诸如一线教师、基层医生、产业工人、农民的地位和收入,以防止经济“空壳”化和“用工荒”的恶化。努力促成劳动力向工农岗位转移,使士农工商成为基于个人兴趣特长的选择,而非势利的选择。

(二)居家生活是重点内容

城市建设不能只考虑吸引青壮年劳动力,“城市化率”的统计不能仅以“人数”来统计,还要以“家庭”为单位做统计。 要把一地区、一城市有“正常生活”的人口数量作为对其政府进行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夫妻分居问题不仅仅是个别问题和个人问题,需要引起政府重视,社会关心,企业关照,需要从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制度等方面给予化解。要准备足够的资源接纳劳动者的家庭,对于暂不具备条件在城市安家的务工人员家庭的养老、育儿问题要形成社会化机制,解决老人就地养老、学生就地读书等问题,需建成一个从事公益性的社会服务体系。

(三)小城镇建设是重要路径

小城镇建设应成为国家扶持的重点。通过壮大小城镇来避免人口过于集中,提高城市服务农村的效率,使城市对农村的“吸附作用”减小,“辐射作用”加大。 随着45 岁以上这一代农民“退休”,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将终结。实现农业(包括林、牧、渔)的“工业化”,即信息化、集约化、产业化、企业化势在必行,农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必须大幅度提高,要有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向“三农”转移。在农村要创建诸多新产业,也即职业教育新专业。 农村人口的大量转移,农村生活方式的变革,生态环境的改善,需要开发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农村养老服务、农村社会管理等专业。 农村行政管理、社会服务、民事调节、继续教育、农技推广等的影响力有待提高。

七、顺延退休时间,消化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成本

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劳动者教育成本的上升和养老成本的增加,退休愈来愈成为一种权利而非义务。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用工荒”现象的出现,因就业人多“早退休,早让位”作为一项义务甚至“高风亮节”的前提已经不复存在。

(一)制定弹性退休制度

在“岗岗有事”的前提下,对优秀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特殊技能人才、能工巧匠等延迟退休,给予高工资、高礼遇,鼓励他们在原岗位发挥专长,防止退而不休,屈才而就,公利(培养成本、技术秘密等)私用(或他用),一人双薪。

(二)实施男女同龄退休

让女性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实施同等退休年龄制度,借以充分发挥女性第二春的优质人力资源作用。鉴于承担的养育后代的任务与追求事业成功同样是社会贡献,为女职工设立3~5 年育儿假,以“换回”55 岁以后的那几年,让女士亲手照顾自己的孩子而不是由祖辈隔代照顾孙辈,有利于培养后代,有利于家庭关系,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也有利于女性个人发展。

八、优化文化环境,激励人们主动选择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是学生、家长、公众认同职业教育, 这就要求创造更为有利的文化环境,要着力创设培养公民接受职教,珍惜职业的情感。 勿让劳动丢掉“面子”,勿让工农失去“光彩”,勿让选择生产一线成为“无奈”。

(一)创建尊重劳动的风气

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在物质待遇和社会礼遇上全面提升一线劳动者、 技能型人才的地位,运用教育、舆论等资源重点宣扬劳动和创造,营造每个人因自己的岗位劳动成果而自豪的社会氛围。

(二)创新现代职业文化

发掘地方产业优势和产业特色,培养公众对产业的关注度和对岗位的自豪感。有效开展对青年人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做好生涯规划,培育岗位建功、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怀。

(三)培养珍惜职业的情感

引导社会舆论,为职业教育积极造势,提高职业教育在各类教育中的地位和在民众中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大力宣扬职教改革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宣扬职业学校培养的优秀人才取得的突出成绩,宣扬职业教育为成就毕业生的事业发展和生活幸福发挥的积极作用。

综之,“用工荒”的破解之道无非是要在劳动者要求善待和雇用者要求创利之间建立平衡, 职业教育的责任是为劳动者增加创利的砝码,以使他们获得善待的回报。 因此,给职业教育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也取决于宏观政策、制度和文化环境的全面优化。

[1]黄瑞玲,等.城市农民工就业生存状况实证研究[ J].经济问题探索,2010(08):65~69.

[3]邹农俭.江苏沿江农民工现状调查报告[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11-25.

[2]王志华,等.我国制造业结构与劳动力素质结构吻合度分析——兼论民工荒、技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人口与经济, 2012(05):1~7.

[4]马建富,等.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理论预设、 原则与着力点[J].教育与职业, 2012(03):~12.

猜你喜欢
岗位职业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职业写作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我爱的职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