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2013-08-15 00:51王哲姜姗
中国校外教育 2013年33期
关键词:学时课程设计数据库

◆王哲 姜姗

(河南中医学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库技术已成为各行各业中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几乎所有信息系统都需要数据库支持,数据库在如今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数据库课程已不仅仅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也日益成为其他理工科专业本科生、专科生一门愈来愈受到关注的选修课,甚至是必修课。但是对于刚刚接触数据库课程的学生来说,这门课程理论知识点较多,而且课程的学时有限,若在短时间内既掌握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又能对数据库软件熟练操作,还是比较困难。因此,如何将数据库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与科学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能够应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

对于我国高等院校,《数据库原理》课程采用教材几乎都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该教材一直被推荐为计算机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数据库课程的御用教材。该教材系统介绍了基础概念、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数据库安全性、数据库完整性、关系数据理论、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编程、关系查询处理、查询优化、数据库恢复技术、并发控制、数据库管理系统、新技术篇等数据库技术综合内容,理论知识点繁多,如何将理论知识点与现实应用实践有效结合,找出适合学生掌握数据库技术的教学方法,则是各院校数据库专业骨干教师一直探讨研究的课题。

1.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践脱节

以所在学校为例,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授课学时为7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54学时,实验18学时,授课教师平均每三次课堂授课才有一次实验,而授课教师为了协调课程授课学时的实施以及满足众多知识点实验实践的要求,结果造成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和实验同步进行,而且有些教学内容实践性特别强,实验内容不得不压缩,如学习数据库定义中,数据库数据表的定义及数据的添加删除及管理,一次实验2学时就要完成数据库数据表的创建、修改、删除等管理实践操作,学生学完课程后,重难点不够突出,对理论知识没有真正整体应用体系的概念,对数据库技术知识还是很抽象。

2.教学模式单调枯燥

目前,该课程基本采用教师课堂讲授、课堂演示、学生实验的教学模式,教师只负责传递课程的基本知识,学生被动的接收和练习,以至于大部分学生与现实数据库系统脱节,无法领会所学理论知识在数据库中的位置,对数据库知识点概念较为抽象。

3.课程设计力度不够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的主要是数据库技术的基础概念、理论等知识,缺少综合应用实践,无法领会数据库知识在整个信息应用系统的位置及作用,而课程设计正好弥补了这些,但是由于授课教师要遵守学校教学周历的安排,以及学校对此方面并无要求,部分授课教师并未真正实施。

二、教学改革方法及措施

1.案例教学,紧密联系实际

根据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论性过强,授课教师应多联系一些学生熟悉的领域。例如,在课程第一章理论知识中,实体的联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三种联系,若仅仅介绍课本中的实体学生、课程和教师联系时,内容过于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很容易出现课后就忘记的现象。本人在授课时,在讲解到实体联系知识点时,首先引入学生较熟悉的购物网站“淘宝”,然后分析“淘宝”中有哪些实体,以及分析实体集中顾客和商品、顾客和订单、顾客与商家等之间的关系,学生立马兴趣盎然,学习在热烈的过程中进行,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印象较为深刻,即学习了课程的理论知识,也探讨了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教学效果反响很好。

基于上述的方法,在学生理解数据库系统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授课教师应该多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以达到学生学习的共鸣,让学生从“被动听”转移到“主动学”的模式,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将抽象的数据库原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同时也培养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

2.动手实践,发挥“主人翁”学习

教学授课的对象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在课堂中接触新的概念或者理论知识点,而部分知识点课本上又缺少代表性例子进行介绍,经常对学习的知识点一头雾水。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介绍新知识点时,不能只是完成任务似地把知识点讲完就行,而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各项知识点的任务,让学生参与进来,给学生足够的接收新事物的时间,发挥“主人翁”的思想,主动完成各项任务。

例如,概念数据模型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是用户和数据库设计人员交流的工具,是数据库专业人员将现实世界转化为数据模型的必经过程,是数据库理论知识的重点内容。本人在讲授该知识点时,先将课本的图书借阅体系统进行详细介绍,然后以“淘宝”为例,让学生先自己分析该系统内的常用实体及实体间联系,并在课堂上独立完成该案例的E~R图的设计,同时让2~3名学生在教室黑板上演示,然后大家共同分析最终的结果,这样的授课方式看起来有些“费时”,但是更能强化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其所学知识点印象深刻。

3.积极开发课程教学网站

课堂学习和实验实践的时间是有限的,而课下的时间却是无限的,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好这门课程,应提供多个途径供学生学习和交流,课程的教学网站就是一个较好的途径。教学课程网站已经是一种客观需求,目的是为教师提供网络资源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它能方便教师发布、管理课程资源,同时也提供了学生进行在线的学习环境,这就改变了原始的授课方法,无论是教师授课还是学生学习的效率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数据库原理的课程网站有很多,大都提供了教学视频、教学课件、习题、课件等,可谓是资源丰富,但是如何让学生主动对这些资源感兴趣,毕竟强制性规定或者硬性规定只会让学生反感进而讨厌课程,那么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这些丰富网络资源就成为很多教师一直探索得课题。

以本校为例,对于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初始阶段接触的课程教学网站由该课程的上一级学生评优选择出的最终教学网站,可浏览该课程中上一级的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测试题、教师推荐资料、交流讨论等;学习到中间阶段,由该班同学们分小组设计该课程的教学网站,到期末时期继续引入竞争机制,由该班级确定出最优的教学网站作为年度课程的精品课程网站,同时分享给下一级学生使用。

该课程教学网站不但能提供课程的学习资源,提供学生的交流空间,而且该网站由学生自己设计开发完成,学生本身就是网站的需求者,同时又扮演开发者的角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锻炼机会不仅使学生真正的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帮助学生加深对数据库原理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为后续课程奠定了基础,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4.考核方式

考试作为教学效果的一种客观测试手段,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库原理》这门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点较多,不仅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课程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大多数学校的期末考核形式基本上都采用笔试,如果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死记硬背,也能得到不错的分数,但是这样很难体现出学生真正的水平。对于该课程,目前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笔试、实验、课程设计三个部分,其中笔试部分采用闭卷形式,占用较大的分值,主要考查学生对数据库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题目涉及基础概念、基础理论、关系数据库、数据库管理、SQL语言、数据库安全、数据库完整等多个知识点,较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实验部分由9次上机实验构成,主要考查学生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管理的综合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库的安装配置、创建管理数据库、创建管理数据表、表数据、安全性、完整性、数据库连接等多项实践内容,学生需完成实验课程内容并按要求填写实验报告,即可获得相应分数。另外,该课程考核中加入了课程设计,在课程进行到中期阶段,授课教师公布课程设计的题目及完成目标,由学生分成小组完成,然后由授课教师组织课程设计答辩,给出最终各成员课程设计分数。

三、结束语

数据库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完善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授课教师不断努力,提升自己,探索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将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践证明,上述改革方法是一种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课程的学习,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好的效果,真正的提高了学生在数据库原理课程的基础知识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因此,加强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谭月辉,吕建红,王红胜.“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电子教育,2011,(3):60 -64.

[2]黄祥淡.计算机应用课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36 -37.

[3]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杨力,孙瑜,陈汶滨,耿新宇.数据库原理精品课程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1,(12):77 -80.

[5]崔巍,王晓波,车蕾.浅谈数据库课程实践教学[J].计算机教育,2007,(11):117 -119.

猜你喜欢
学时课程设计数据库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