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王 欣
(北京电视台,北京 100022)
2011年8月12日由法国导演雅克·贝汉执导的纪录片《海洋》登陆中国内地院线。《海洋》的拍摄耗时五年,耗资5000万欧元,动用12个摄制组、70艘船,在全球有超过50个拍摄地,采集了超过500小时的海底世界及海洋相关素材,是史上投资最大的纪录片。然而,该片在中国内地的票房并不理想。如此耗资巨大的巨制在内地的市场票房如此惨淡,若是内地导演所拍摄的纪录片可想而知那将是怎样的一副光景。如拍摄海鸟的《天赐》、关注艾滋病人的《在一起》和讲述孤独症者独特内心世界的《遥远星球的孩子》,这些作品只是在几个影院上映过,其他纪录片根本就与影院无缘。在拍摄资金方面就更加难以谈到有什么保障。以获得2011年第28届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的纪录片《天赐》来说,导演耗费了8年的时间在孤岛上进行拍摄,由于天气恶劣、地形复杂在拍摄期间屡次严重受伤,更为糟糕的是这部优秀的纪录片在拍摄期间多次遭遇资金枯竭,导致拍摄和制作不能一蹴而就。据调查,中国当代的纪录片拍摄除政府直接支持的项目外,均遭受到资金不足或枯竭的现象。这种情况是由于纪录片特性所决定的。因为和商业片比,纪录片的娱乐性少,观众不买账,票房不能有保障,影片拍摄投资无人问津,造成拍摄时间长,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但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国家文化博大精深,纪录片的素材还是有很多的。美国探索频道亚洲公司制作部总监维克兰·夏纳曾说道:“当代纪录片的内容25% 与中国有关。”因为世界对中国纪录片有极大的需求量,作为一种可以被世界沟通和认同的国际性语言,纪录片无疑是世界关注中国最好的窗口。可喜的是,纪录片虽然在电影领域萎靡不振,但是近些年在电视媒体领域却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特别是纪录片栏目化以后,也可以说纪录片在面对市场、资金的压力下走向了栏目化道路。
在世界电视媒体商业化发展的进程中,虽然纪录片栏目化与市场化的结合而成的艺术精品越来越少,但当代纪录片还是必须依附于电视媒体来发展,纪录片产业“栏目化”发展是必然趋势。纪录片栏目化是指纪录片按照电视台栏目的标准制作,每集在节目内容和时长上是相对固定的。由于电视台是独立经济利益的媒体组织,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它不得不以栏目为依托进行标准化生产,以保证节目固定时间、固定时长从而带来广告收益。基于以上特点栏目化后的纪录片优势明显凸显,与纯粹的纪录片电影相比持续时间长、播放周期固定、观众层定位明确,从而容易形成固定的收视习惯。1993年上海电视台开播的《纪录片编辑室》创造了中国纪录片栏目化生存的先例。之后中央电视台的《生活空间》、贵州电视台的《人与社会》等纪录片栏目的相继开播使纪录片栏目开始流行起来。然而随着人民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电视节目的艺术水平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栏目化纪录片开始出现低谷,大部分纪录片栏目退出了黄金时间甚至在一些电视台彻底消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栏目化的商业属性与创作者艺术个性之间的矛盾。栏目化之后的纪录片走向市场的同时也必须遵循市场规则。由于电视媒体栏目化的特点,造成一些纪录片栏目模式化、类型化问题越来越突出,作品内容浅薄、故弄玄虚,让人看后索然无味。栏目所需要相对一致的风格以及对创作者艺术个性的压制使得栏目丧失了艺术风格的丰富多样性,从而降低了总体的艺术水准;另一方面栏目化将纪录片纳入生产流水线,定时定点播出造成了节目片源的压力,作品的创作周期缩短使得许多创作者显得急功近利,节目数量是上去了但失去了真正有质量、有价值的作品。看似节目数量和质量制约了纪录片栏目化的发展,其实在我看来电视纪录片栏目要有长远的战略意识,要在创作上坚守自身的艺术风格,坚守精品意识,纪录片的生命力是不容置疑的。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水平的提高,人民的艺术欣赏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只有纪录片栏目精品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作为精品纪录片栏目,不仅在质量上要有要求,在内涵上也要有水准,二者缺一不可。这就要求纪录片创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艺术水准,创作出更多、更快、更好的纪录片作品。
如北京卫视的《光阴》栏目自2012年4月2日开播以来,汇集了国内外大量人文历史类优秀经典纪录片资料,收纳了国内、外多家电视台和制作公司的大量纪录片资源,使其打造成为国内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栏目。栏目主要通过对外购优质纪录片进行文案、讲述、包装的大幅度再加工以及加入演播室主持人讲述的二次创作,最终剪辑成符合栏目化播出的纪录片节目,带领观众一起穿越历史时空。如在《百年巨匠》系列中,栏目制作打破常规、大胆创新,邀请到艺术界、建筑界的大师和专家,采用嘉宾访谈与纪录片结合的新形式,让观众在欣赏节目之余获得权威乃至鲜为人知的知识。在《光阴》播出的30余部优秀纪录片中,每一部都堪称经典,在观众中反响颇高,受到了一致好评。节目开播仅一年的时间就获得了由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2012年度“优秀国产纪录片栏目”奖,这对一档刚刚开播不到一年的栏目来说,无疑是对我们《光阴》栏目极大的肯定与激励。
随着2011年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的开播,标志着中国当代纪录片栏目又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新高潮。我们可喜地看到,很多优秀的导演、专业的设备和技术、强大的资金以及有力的体制保障,特别是纪录片栏目化的商业运作模式给纪录片带来的强大生命力,正推动着中国当代纪录片的飞速发展,奔向更美好的未来。
纪录片栏目化是贴近观众的一种较好的形态。因为只有栏目化的纪录片才能拥有更加有力的硬件保障和体制支持。只有这些得到了保障,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纪录片作品,才能谈得上贴近观众,从而让广大的观众接受并喜爱。由于电视台是独立经济利益的媒体组织,在体制上有优势,在资金上有保障,这正是一部优秀纪录片所必需的。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纪录片不得不以栏目为依托进行标准化生产,认真研究观众的文化构成、收视心理、价值倾向等内容,从而真正创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纪录片节目。栏目化后的纪录片让观众更容易形成固定的收视习惯;电视台只有形成了固定的节目播出带,带动一定的节目收视后才能获得广告收益,从而有效地保障了资金的正常流动,使节目生产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
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个每天播出的电视纪录片栏目,曾一度深入人心。这说明栏目化的纪录片可以提供这样贴近观众,接地气的优秀作品。如“转作风,改文风”《走基层·蹲点日记》系列中《杨立学讨薪记》、《邵全杰买票回家记》和《北京儿童医院蹲点日记》等,都是通过人物形象、故事演绎等纪录片拍摄方法来展示普通老百姓的故事,社会反响强烈。近期在中央电视台CCTV《魅力纪录》栏目热播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作品,在节目播出后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也说明观众对纪录片的关注度还是非常高的,关键是我们制作的片子是否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
另一方面,纪录片的栏目化使得纪录片更具娱乐性,更能让观众接受并喜爱。因为“栏目化”就意味着更商业、更市场和更多的社会关注。在全世界范围获得广泛关注和好评的纪录片栏目《探索•发现》的主编对于“娱乐化”的解释是:“所谓娱乐化纪录片是将知识娱乐化把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内容用讲故事的解说方式呈现给观众,利用所有可能的电视手段进行表现。”如在北京卫视播出的《档案》栏目,节目以主持人现场讲述并穿插展示实物、现场模拟、实景再现为表现形式,以所讲述事件的现场实录回放为线索,披露不为人知的中外档案故事。节目贴近百姓生活,紧跟时代脉搏,展现人生百态,透视社会万象。将百姓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作为节目选题的主要方向,结合国外纪录片栏目形式,以新颖的视角观察世界,以独特的角度反映事实。用纪录片栏目化创作的方式为观众与社会之间架构一个对话的平台,是一档典型的电视台栏目化播出的优秀纪录片栏目。
纪录片栏目化不仅仅要创新手段更要创新理念。依托扮演的手法重现历史、运用相关的人物访谈再现历史、使用动画特技展现历史让纪录片更加充分、更加具有想象力。这些多种多样的方式既彰显了体制中纪录片栏目化运作的优越性又拓展了艺术的表现空间,使其更好地被观众接受、喜爱。
[1] 李江.纪录与再现.新视界,[J]2004,(6).
[2] 马敬军.纪录片的栏目化生存——对中国纪录片发展走向的一点思索.[M] 西部电视,2003,(6).
[3] 曹 玮.“电视台制造”纪录片的困境.[M] 当代传播,2003
[4] 李岭涛,王建新.实战中国电视——2 1世纪电视媒体的市场化经营.[M] 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