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刘云霄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与此同时,手机微博的使用率发展迅猛,已逐渐成为手机端的主流应用。[1]新浪微博平均每秒产生千余条,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足以证明这一新兴媒体在网民中的影响力。微博即时、即地、全民参与互动、裂变式传播等优势给新闻的报道和传播带来变革,许多传统媒体在纷纷开设官方微博的同时也将微博作为获取线索的新闻源。“7.23”事故、“7.21大雨”、“长春304”等诸多事件都是通过新浪微博首先发布,经由网民关注和舆论发酵成为社会热点话题,随后传统媒体才纷纷跟进报道。微博在新闻传播上的优势十分明显,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40字的微博,很难将报纸上几百上千字的文章或者几分钟的电视新闻内容表达清楚。大部分用户往往只阅读这短短几行字,就对新闻内容作出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新闻信息在传播中的失真。2013年2月份,关于“明秋起新入学研究生取消公费”的微博被大量转发。微博提到“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明年秋季学期起,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都要缴纳学费”,一时间引起众多学子议论。然而阅读整则新闻之后发现,相关微博大都忽略了新闻当中关于奖、助学金的说明。微博的崛起进一步加速了信息的碎片化,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140字的微博本身就是信息碎片。网民往往依据个人价值观对新闻事实加以解读,以评论数和转发量作为微博价值的评判标准,从中挑选自认为重要或抓人眼球的部分作为微博的主体内容,却很少从新闻价值的角度对新闻要素进行选择整合,这无疑让信息碎片更加泛滥,传播的往往是片面、主观、被扭曲过的事实。
标签化会导致两大恶果。其一,预设着立场,传递着偏见。另一大恶果是,左右着公众的判断,使公众放弃了对具体新闻事实的关注。[2]官二代”“高富帅”“宝马男”等标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些人某些相同的特质,但是也容易误伤,阻碍受众客观认识新闻事件,导致其注意力转移,问题的实质被掩盖。“蓝可儿”事件在一开始就被冠上恐怖、离奇、悬疑、灵异等标签,网友的关注点集中在事发酒店之前的一系列类似事件,引起一阵恐慌。同一时期“李冠丰涉嫌轮奸”这一新闻在微博上疯狂传播,“李双江之子”“军二代”“坑爹货”等等标签随之而来,导致网民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嫌疑人家庭背景和对其父母的谴责上。标签化新闻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情绪发泄,却背离了新闻关注事实、引导公众客观认识事实的职责。
微博缺乏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它削弱了新闻报道的议程设置功能,某种程度上主导了舆论风向。假新闻让微博这一本该是畅所欲言的阵地变成充斥谣言和情绪化言论的精神垃圾桶。现实中,被大量转发的虚假新闻往往是以真实新闻作为依托的。造假者利用网民宁可信其有的心理,选取能激化矛盾的新闻点大做文章,煞有介事。同样是“李冠丰涉嫌轮奸”的新闻,伴随而来的就是“受害女子主动撤诉”“李双江组成76人律师团队,为李冠丰减轻罪行”的虚假新闻。理论上百家之言的碰撞能让谣言无所遁形,但由于种种因素,目前来看微博自净化效果并未达到预期。当新闻涉及到贫富差距、特权、食品安全等话题时,生活的压力、对政府的不信任、类似报道所形成的模式化思维,让网民倾向于选择相信自己潜意识里认为应该出现的“事实”,意见也多为发泄式的情绪化表达。
全民记者的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网民的受教育程度不同,媒介素养也参差不齐。一些人打着自由、民主的名号大行其乱,公开与公众利益无关的他人隐私,或用侮辱性的字眼进行人身攻击。央视记者柴静因新书大卖成为热点人物,随之招来了以新浪微博 @不加V为代表的一群网友对其隐私的挖掘,语言污秽。新闻人物一旦引起了网友的兴趣,处于八卦心理,就会“掘地三尺”挖出背后的信息,最能吸引大众的眼球的莫过于私人信息。有时一条简单的微博就可能引起网友的关注,出于兴趣、赞同、愤怒等等心理,网友很有可能就加入到人肉搜索中去。[3]
针对以上几点问题,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
(1)改进移动终端设备,加快4G技术研发。笔者分析了2013年2月份新浪微博上影响力排名前三的媒体微博用户@头条新闻、@新浪娱乐、@财经网所发的微博,大都是“标题+部分内容+链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这意味着网民需要通过放大图片或者打开链接的方式了解新闻事实的详细情况,对于移动设备的要求更高。手机需要更流畅的操作系统,更贴合用户习惯的设计,更大的屏幕和更好的多媒体显示效果。除此之外,网络运营商的技术支持和改进也尤为重要。4G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这项技术的应用能使上述多媒体信息得以展示,使网民能更全面地了解新闻事实。
(2)媒体微博运营专业化。英国路透社要求记者们三思而后“帖”,并在《网络报道守则》中对记者使用社会化媒体进行规范。[4]官方微博与个人微博的区别在于其权威性,“主页君”发表的不止是个人观点,更代表所在媒体的立场和素养,因此媒体微博运营专业化很有必要。除了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制定适当的奖惩措施,运营者更要高度自律。准确提炼新闻事实,预防各类标签让网民先入为主,不能不经求证随意发布和转发微博,时刻保持客观理智,这些都是他们的必修课。
(3)加强网民媒介素养。网民的媒介素养决定着新闻传播的效果。通过媒体官方微博的带动,加强网民对于新闻的选择、理解、判断、质疑、评估等能力,加上道德与法律的约束,使其能够更好地利用微博上的信息,也为真实新闻的传播出一份力。此外,民主不是民粹,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权益为前提,肆无忌惮的人身攻击本身已经对当事人造成侵害。网民有自由发言的权利,但也要为自己言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负责。
微博急速扩张的阶段已经结束,但年增幅仍能达到23.5%。庞大的用户群,便捷的传播优势,若能规避上述种种问题,与其他媒体相辅相成,无论是对新闻传播,还是改善行业痼疾,都会大有裨益。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
[2] 曹林.《标签泛滥的结果是新闻的退化》[N].中国青年报,2012年10月31日(01).
[3] 华亮.《微博客对新闻传播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4] 刘瑞生 许薇薇.《微博的发展态势、传播特征及治理策略》[C].//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