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超 姜洪波
(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新乡 453003)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长期高血压会影响重要器官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脏器的功能衰竭[1]。心理社会应激是高血压不容忽视的发病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人们也开始注意到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我院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共收治高血压患者200例.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积极配合有效的心理治疗和护理,对患者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将心理治疗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以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确诊为高血压患者为实施心理护理对象。男99例,女101例,年龄40~75岁,60岁以上患者85例。经过积极合理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出院时98%的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或达到稳定水平。
2.1 焦虑、易激怒 患者入院时,由于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以及对自身疾病知识的缺乏,常表现为焦虑、易激怒。特别是高血压患者,焦虑表现就更为明显。由于高血压患者受饮食习惯、环境、遵医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容易反复,再加上短期内治疗效果不理想,易使患者产生急躁情绪,尤其是对家境不富裕的患者。
2.2 抑郁 患者往往对病情估计较悲观,尤其是入院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诱发压抑心理,造成心理冲突,表现为抑郁性格。
2.3 不遵医行为 人们对高血压的知识知晓率、规范化治疗率和血压控制达标率仍处于较低水平[1]。部分患者,尤其是40岁左右的患者,认为血压正常就可以不用继续服药,出现不遵医服药、擅自改药、停药,以致于发生不良后果。
3.1 加强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 培养患者健康的心理状态 护理人员在接待初入院的患者时,应仔细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要耐心细致地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列举一些治愈的病例开导、鼓励他们,并及时准确地解释他们提出的问题或疑惑,建立信任关系,获得他们对治疗和心理上的反馈信息。护理人员要耐心细致的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等基本知识。告知患者及时诊断的重要性并将高血压对人体损害的长期性、危害性,引起患者的重视,并鼓励患者以积极向上、乐观的情绪对待疾病,从而坚定患者早治疗、坚持治疗的信心和决心。
嘱咐患者要配合治疗,按时服药。向患者解释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付要注意事项。通过宣教,使得患者认识到高血压疾病的特点,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又可以使患者充分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加强相关健康知识教育,可改变病人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使血压维持在稳定状态,从而减少甚至避免心、脑、肾、眼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病人生活质量[2]。
3.2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针对不同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患者进行沟通,指导患者学会自我心态的调解,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护理人员仔细观察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反应,培养积极开朗的性格,有针对性地给予患者以精神上的安慰、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稳定他们的情绪,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动员他们给予患者以理解、宽容和一个人的心理情绪和行为习惯等对高血压控制有着重要作用[3]。
对恐惧心理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入院护理,向其介绍医院及病房的环境设施,减少其陌生感,并主动热情地与患者交谈,了解其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消除或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在与抑郁患者谈话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表情变化,选择合适的话题,做好解释工作,从而达到减轻心理负担的目的;对急躁型患者,护理人员在谈话时必须注意谈话的技巧性,避免外界的不良刺激,当患者激怒时,护理人员应用和霭的态度去化解。
目前,尽管应用各种降压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但由于高血压病治疗过程长,需要长期坚持药物治疗。随之而来的是较大的经济负担,加上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反复,这些都可导致患者心理上的障碍。作为护理人员应该认识到心理社会因素是高血压发病的不容忽视的因素,药物辅助心理干预能更好地控制血压。要细心观察并认真分析患者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的紧张因素,针对患者的自身特点制定适合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指导患者调节情绪,正确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事件。除了给患者本人以心理支持外,也要注意加强患者家属的支持系统。给患者家属做健康教育,让其意识到他们在患者疾病康复中所起的作用,使其积极、正确地参与到患者的疾病治疗与护理中。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2.
[2]张文红.徐秀华.张秀云,等.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病人从医行为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18(2):89-90.
[3]张锡明,张晓萍.心理行为因素与高血压及相关因素研究[J].美国中华心身医学杂志,199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