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陈皮功效及配伍应用※

2013-08-15 00:44:40常惟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3期
关键词:药性行气理气

曲 苗 孙 敏 常惟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哈尔滨150040)

浅析陈皮功效及配伍应用※

曲 苗 孙 敏 常惟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哈尔滨150040)

陈皮;药性;功效;配伍

中药性能又称为药性,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主要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对具体某药而言,其所包含的诸多药性因素,与其自身的功效、应用有密切联系。笔者以陈皮为例,简要论述其药性、功效及其临床应用。

1 陈皮性能特点与功效的关联性

陈皮是临床常用药,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辛味药能散、能行。陈皮味辛与麻黄、桂枝之辛有别。麻桂之辛以发散为主,体现散;陈皮之辛以行气为主,体现行。苦味药能泄、能燥、能坚。陈皮味苦,既不同于大黄的苦泄,也不同于黄柏、知母的味苦泻火存阴。陈皮之苦专指其味苦能燥,可除湿邪。陈皮性温,可治疗寒痰证。经过长期实践,人们发现陈皮可以治纳呆脘胀等脾经病变,以及咳嗽痰多等肺经病变,故将其归为脾肺二经。在毒性方面,《别录》:曰“无毒”。人们经常以陈皮代茶饮用,早已证实其安全无毒副作用。这也为其临床更广泛使用提供依据。

药性决定功效。陈皮味辛,辛味药能行气机,入脾经能健脾气,所以第一点功效叫做理气健脾。苦味药多具燥性,所以陈皮有燥湿之功。《金匮要略·痰饮病脉证并治》“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陈皮性温,又偏入脾肺二经,最善化此二经之痰。所以陈皮完整的功效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2 陈皮的性能特点与其配伍功用之变化

2.1理气调中每一味中药的药性、功效决定了药物的临床应用。陈皮味辛,能行气,又入脾经,功能理气健脾,调中和胃,擅长治疗脾胃气滞证。脾胃气滞证是脾胃气机运行不畅,发生郁滞的一类证候。可以是情志不舒引起,亦可因饮食所伤诱发。临床上病人出现脾虚气滞或气滞较甚均可选用陈皮,并根据病因病机及主症不同予以适当配伍。①配党参、白术等:陈皮可助参术益气健脾,又能行气,补中有行,使补而不滞。用治脾胃虚弱而兼气滞者,症见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溏薄,胸脘痞闷不舒等,如异功散。②配木香、砂仁:陈皮味辛行气,但力缓,用治脾胃气滞较重,脘腹胀满或疼痛,食少吐泻等症,常配伍木香、砂仁,助二药行气除胀满,为辅助之用,以增强理气调中之功,如香砂六君子汤。③配苍术、厚朴:陈皮味苦性温,苦能燥湿,温可化湿,芳香醒脾,主要是辅助前二者,共同达到使脾气健运,湿邪得除的作用,用治湿浊中阻,脘痞呕恶,纳呆食少,大便溏泻,舌苔厚腻者,如平胃散。④配生姜、半夏:陈皮味辛行气,配生姜理气调中止呕,味苦降泄,助半夏降逆止呕,用治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呃逆者,如橘皮汤、橘皮竹茹汤。⑤配白术、白芍:陈皮可辅助白术,增强其补气健脾之力,又调理气机,白芍则于土中泻木。用治肝气乘脾,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胁痛脘痞者,如痛泻要方。

2.2燥湿化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陈皮性温,入脾肺二经,功能健脾气,则生痰无源;理肺气,则贮痰无所。①配半夏、茯苓:陈皮燥湿化痰,以助半夏化痰之力;又理气和中,气顺则痰消,可使痰浊得以蠲除。用治痰湿壅滞,肺失宣降,咳嗽痰多色白,胸膈胀满,恶心呕吐,舌苔白润,脉滑等症,如二陈汤。②配半夏、干姜(生姜):陈皮性温,可助半夏、干姜以温化肺中之寒痰停饮等,用治肺寒咳嗽,痰多清稀者。③配枳实、生姜:陈皮理气宽胸,助枳实化痰除痞,用于气滞痰阻而致胸痹,胸中气塞、气短者,如橘皮枳实生姜汤。

此外,补益药性多壅滞,易致中满,本品入补益剂中,能顾护脾胃,促进运化,使滋补药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更好地发挥补益作用,如补中益气汤、补阴丸等。正如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言:“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中药药性构成的多因素决定了其功效作用的多向性,所以大多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其适应证范围较广泛。现代在临床实际治疗中单味药应用较少见,尤其是药物针对不同病症(证候)的使用多采取组方配伍形式。对某药而言,病症不同,配伍不同,其所发挥的功效作用是不同的,而不同功效必源于不同药性,二者密切相关[1]。

本文仅以陈皮为例,旨在说明,每味中药的药性与其功效、应用之间密切相连,药性理论是根本和前提,功效、应用是体现和应用形式,三者密不可分。只有充分把握中药的药性,功效及应用,才能对药物认识更为细致和准确,临床应用才能得心应手。

[1]常惟智.基于不同配伍环境的中药药性及功效变化规律研究浅析[J].中药与临床,2011,2(4):60.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3.084

:1672-2779(2013)-13-0123-01

张文娟

2013-05-19)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o:1151359]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药性行气理气
中医学“行气”医术初探
理气舒筋法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基层中医药(2022年8期)2022-11-17 08:42:44
Meta-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iqi Huoxue drop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十五 “陈抟睡功(一)”“吕祖行气诀”导引法
白萝卜与中药同食,会解掉药性吗?
腰背痛:揉按委中穴
人人健康(2017年7期)2017-04-11 21:20:44
半夏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性、毒性研究进展
不同炮制和煎煮时间对大黄沉降药性的影响研究
改进细菌群体趋药性算法在可用输电能力计算中的应用
理气化痰活血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2例
中医研究(2013年5期)2013-03-11 20: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