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 桂林 541004)
汶川大地震救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重大活动中,大规模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效应和重大影响。人们对“志愿精神”的认识正在深化,理论研究也在加强。
志愿服务是自愿贡献时间与精力,不计报酬和收入,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社区工作,是社会生活中公众参与的重要途径,是市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志愿精神是基于积极的认知,个体对人类社会活动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而这个取向又来自个人的背景、受到的教育和经验,也来自于社会环境的作用。所以,志愿精神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它具有三个特征:一为自愿,二不为报酬,三是利他。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是响应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号召,持续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阶段。它培育了一代人,各条战线都涌现了大量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学雷锋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如美国西点军校都以雷锋精神教育训练军官。雷锋精神实质上也是志愿精神。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志愿服务活动的缓慢发展阶段。虽然开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引发了一些领域、一些人群的道德滑坡,产生了“为个人主义正名”、“雷锋精神过时了”等争论,志愿精神处于缓慢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1993年至今,处于迅速发展阶段。1993年初,共青团中央首倡并在全国青年中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1994年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1995年5月团中央发布《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实施方案》。到2007年底,全国已有35个省级志愿者协会,高校还成立了2000多个志愿者协会,加上一大批志愿者服务站、服务队、基地、爱心组织,形成了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2008年,在汶川大地震救援和灾后重建中至少有491万志愿者前往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北京奥运会期间志愿者规模在奥林匹克史上创下了新纪录,这一年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达到了高潮,志愿精神深入人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是我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层面为主,是统领理想、精神、道德各个层面的完整的科学体系。志愿精神是被涵盖于这一体系中精神层面的部分,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力量。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志愿精神之间不仅表现为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还表现为二者在深层理念上的互动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理论上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贯彻荣辱观,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理想;在实践中,则必须坚持价值体系的辨证性,将宏观与微观、理论与现实结合逐步实现体系的构建。志愿精神的发展,正是从“微观”领域自下而上地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进程。在当代中国社会,志愿精神深人人心,缩影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程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基本方面均有所体现。
1.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在中国志愿服务形成初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学雷锋、做好事”、“精神文明月”等政府主导的志愿服务形式,催生了带有较多政治色彩的早期志愿精神。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经济改革引起的社会转型,中国的志愿服务逐渐走向了社会化、民间化,现代的志愿精神也更加符合“志愿性”这一本质。例如“希望工程”、“西部志愿者行动”以及“奥运志愿者”等自发性、社会性的志愿行动都诠释了更加纯粹的志愿精神。志愿精神的传播和发扬,激励了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参与到志愿行动中来,体现了当代国人的爱国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两个重要层面构建程度的直接反映。
2.志愿精神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志愿精神中的以人为本,既是对他人的关怀,又是对自我的完善。它不仅改善了他人和社会的生存环境,而且提升了个人的精神境界。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资金设备,但更需要的是科学技术和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人的因素决定着现代化的进程,而人的精神状态决定了人的创造力。志愿精神作为中国精神力量的一种体现,它唤起了人们内心向善的力量,使人们从物质利益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回归社会道德。其传扬和发展反映了中华民族优良民族精神的传承,促进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渗透。据统计,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截至7月30日下午5时,报名参加北京奥运志愿者的人数已达561296人,其中北京地区报名人数达318189人,京外省区市报名人数达206441人,港澳台侨外报名人数达36666人。志愿者报名人数远超历届奥运会志愿者报名人数。这种积极参与的志愿精神,反映了当代中国的精神凝聚力,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构建。
3.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志愿精神所倡导的“友爱、互助”具有统一性。志愿精神是扶助弱者、互助自助的精神,同时在施助的过程中要求实现双赢互利,而不是片面的“自我牺牲”。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正是完整的志愿精神。“团结互助”是志愿行为发生的立足点,而互助的过程则要以追求“利人利已”为终极目标。这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要求一样,要以人们的“共同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因为,每个公民都是社会中具有社会责任的平等成员,个体在发扬志愿精神的时候,并不因其他个体的利益而失去自身的公民权利,也不应将这种“奉献”等同于“自我牺牲”。
这种引领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在范围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升了全社会的精神境界,使越来越多的人自愿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涉及理论、理想、精神、道德,促进整个思想领域的提升和净化,对于社会思潮具有引领和导向的作用。二是在深度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推动了人们参与志愿服务、发扬志愿精神的热情和主动性。在构建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经过这一共同理念的整合而更加融洽。三是在时间性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形成了民族的、时代的精神合力,承载其中的中国文化让中国人更有归属感,从而使现代志愿精神的发扬更有持久性。相对于早期政府主导的一些志愿活动的短期性和不稳定性,现代的志愿精神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品牌,如奥运志愿服务形成的“北京理念”、支援西部计划形成的“西部志愿者精神”等等,可持续的志愿精神为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志愿精神的弘扬作为构建价值体系的方式之一也发挥了自身的重要功能。
一个社会,只有具备了强大的凝聚力,才能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整体功效。志愿精神将社会成员团结为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一个整体。这种凝聚力,能将各个分散的小团体凝聚成一个大家庭。因此以志愿精神为纽带,整合社会资源、团结全部社会力量来加入和谐社会的构建,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途径。这种合力,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供有利的建设环境,使之在认识上成为全体公民的通则、在方向上成为全体公民建设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既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针对新时期出现的消费主义、西方价值观渗透等现象提出的。而志愿精神的倡导,正是对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作用的支持和强化,它激励和推动了中国人民追求有利于人类长远发展的人文精神。志愿服务和志愿精神的兴起,无疑是对中国人文精神的弘扬,它提醒人们要时刻认识到树立和维护属于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重要性。
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丛飞说过,“只要我活着,就要搞公益”,这句话令无数人动容。如今丛飞已逝,但在“丛飞精神”的感召下,已有更多的人、更多的社会团体投身到了志愿行动和公益事业当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就是志愿精神所具有的示范功能的作用。因此,发挥志愿精神的示范功能,就成为了调动社会成员积极性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先进事迹、成功经验的总结和宣传,不仅能够激励先进者更上一层楼、促使落后者增强上进心,而且能使全社会成员自觉地受到先进楷模的精神感染,仿效楷模精神进而将其外化为个体自觉的行为,从而使整个社会树立起良好的精神风尚和价值观体系。
总之,志愿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道德重建中的功能是巨大的,它净化了社会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精神动力。
[1]陈亚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谭建光等.社会志愿服务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3]陆士桢等.北京志愿服务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4]王欢等.和谐社会视野中志愿精神的发展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