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烨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农村劳动力束缚的放松,城市及农村生产水平的不断拉大,逐渐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东部沿海城市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较高的工资收入水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到东部沿海城市打工,这批背井离乡到东部沿海城市之间四处流动打工的劳动大军被称为“农民工”。随着改革发展和中国经济社会的进程,近几年来在农民工群体内部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代际更替,许多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成为进城务工人员的主力军。相对于第一代进城务工人员,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的生存型、最终返回农村的农民工不同,他们已经不再确定自己的农民身份,在人生的奋斗目标上,他们逐步形成清晰的职业规划,渴望实现自身价值,渴望融入城市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渴望享受城市的文明进步以及与城里人同等的尊重、待遇和权利。然而在实际的经济社会中,由于企业甚至社会制度的缺失,新生代农民工的诉求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当前中国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困境如不能有效的得到解决将会给中国的经济社会造成众多的不利影响。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将会首先激发其对企业的不满,造成企业熟练技术人才的不断流失,企业需要不断的进行人才招聘、培训以及管理等,大大增加企业运营成本,不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城市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价值的非保障性认同,也将激化其对于社会的不满,外加上其普遍处于思想偏激、行为相对易冲动的青春期、逆反期,也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因而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管理工作,合理引导其人生价值的实现,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是维持企业长远发展,缓解社会矛盾,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及企业中的分布主要呈现两大类基本类型,一类是在农村出生并成长的农民工,即其童年及少年基本在农村度过而选择在城市就业的农业户籍人口,他们在农村中出生、长大,因而,相对而言他们对农村更加了解;另一类则是随父母在城市出生或在城市成长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在城市中长大,接受教育,积极吸取城市文化,并逐步形成同城市同龄年轻人相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因而,无论是在外在形象或是内在思想上,这一类型的新生代农民工基本已城市化。在本文中将主要以第一大类型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为及其城市化为重点研究对象。
(一)在文化教育背景上。首先,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具有初中及以上的教育水平,更有相当一部分的是中专或技校毕业,有的甚至是由于高考失利,或考入大学之后由于家庭经济状况无力支撑其继续完成学业而辍学走向社会的,因而,新生代农民工一般具有一定的受教育水平或专业技能,其中不乏优秀的人才。其次,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出生并成长在一个相对开放的信息环境中,受现代思想的熏陶,其在心理、思维等方面也普遍具有开放性,善于接受新生事物,也能很快的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和生活模式,与城市人口间的认知差距不断的缩小,且由于具备教育背景,其在实现人身价值、职场规划等方面较第一代农民工更高。
(二)在工作动机上。新生代农民工逐步向“发展型”及“生活型”动机转变,对于择业的要求不仅仅是从事机械性的简单劳动,并获取满足生活或生存必需的物质报酬,他们受西方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的影响较深,个体独立意识较强,同时,他们更关注于实现人生价值,实现职场规划以及过上高品质的生活。
(三)在人员流动上。新生代农民工对重复、简单的机械性劳动的反感强烈,在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导及一定的社会保障机制的激励下,新生代农民工比例较高的企业一般也具有较高的离职率。这与第一代农民工重点关注工资水平高低有着显著的不同,而据福州市相关统计部门对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性的统计分析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换工作的频率是第一代农民工的8倍。此外,在福州市很多企业,每年春节后新招员工占到企业员工总人数的20%以上,有的甚至会超过30%,而更有一些企业则是常年处于招工状态(福清冠捷电子在2012年开春就有两条生产线因为招不到工人而停产)。总体而言,即使在企业能提供一定的保障和激励的前提下,新生代农民工仍然容易对现实生活与理想预期的差距产生不满情绪。与此同时,当发生劳资纠纷时,他们也更懂得使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在消费习惯上。与第一代农民工往往将大部分工资寄回家不同,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具有较强的收入支配意识和消费意识,工资收入所得主要由自己独立支配,而且大部分会在日常的生活中消费掉,比如会购买品牌手机、购买新款服装、打理新潮发型等等。因而,结合当前我国接近1亿的新生代农民工基数,其已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市场中的一支重要的消费群体。
企业文化的构成主要分为三个层次:表面的物质层、中间的制度层以及内部的观念层。其中表层的物质文化,即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或物质设施等所构成的器物,包括企业的名称、标志(LOGO)、企业的旗帜、企业的服装以及宣传片(VCR)、录像、摄像、文学、歌舞作品等;制度层的文化,即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等;观念层的文化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具本企业特征的意识形态,包括企业的最高目标、企业道德、企业风气和宗旨等。
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实现的基础,尤其是在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时,清晰明确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正确决策的指明灯和坚强后盾。相反,若是缺乏企业文化,企业将丧失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即使是再先进的经营战略也不能明确企业经营的方向。因而,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具有导向、凝聚、融合、规范以及润滑功能等功能。
1.有利于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前我国经济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即经济相对落后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经济的中西部地区和以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经济发展相对先进的东部沿海城市地区。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局限,难以吸纳所有的农业劳动力人口,造成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大量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发达城市转移;而在以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城市,生产力水平也相对于中西部地区高出一截,急需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参与经济建设。如此众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社会,如未能进行有效的引导,必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通过在农村人口大量聚集的企业这一平台,通过文化的力量来逐步促进农民工再社会化、城市化,将有效缓解当前已经十分突出的社会矛盾,维护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2.有利于增强农民工的社会认同感。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润滑企业人际关系,激励及凝聚功能,即其以一种有形的制度和无形的文化氛围及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做后盾激励员工形成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企业目标的行为方式和习惯,自觉或不自觉的摒弃自身与企业文化不相适应的方式,使得自己更好的为企业组织所容纳,形成对企业的责任感和认同感。而获得企业认可、以企业为坚强后盾的农民工也能更好的为社会所认可,形成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认同感,进而有利于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及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的进程。
3.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更好的融入社会。良好的企业文化,通过对企业内优秀的农民工事迹的宣传,不断的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学习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并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空间,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一种成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其能以一种正确而积极的姿态面对生活及社会的各种变动,更好的融入社会。事实上,企业内部很多的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均是来源于农民工,他们为企业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而,在他们服务社会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注,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是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
4.有利于劳资双方的沟通协调。由于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润滑劳资关系,凝聚及激励企业力量,实现企业目标的作用,因而,在企业中通过企业文化这样一个平台,有利于劳资双方的沟通,使得企业管理者能及时的了解企业员工的诉求,及时解决各种影响劳资间和谐关系的矛盾,提高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激发员工为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企业绩效的提高及员工个人价值的提高,使其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促进其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的进程首先应立足于其自身的需求,总体而言,这种需求主要表现在对归属感和被关爱的需求、对被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等三个层面。
1.对归属感及被关爱的需求。新生代农民工离开家乡来到城市生活工作,传统的依靠血缘、乡情来维系的个人社会关系网被打破,面对着以工作同事关系为基础的个人关系网络重新构建过程,一方面会表现出紧张、焦虑、封闭的状态,另一方面渴望融入企业和社会,积极寻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在其中奉献并感受关爱。鉴于此,企业可以在企业内部创建各种业务协会和小型社团组织,积极吸纳员工的参与,丰富员工的业务生活,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满足其被需要、被关爱的基本诉求。
2.对被尊重的需求。新生代农民工为满足自身的被尊重的需求而通常会在企业中表现出对人格地位、工作责任、名利及高薪水的追求。而企业为有效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也应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选拔晋升制度以及清晰的职业规划通道等,鼓励员工创造自我价值。
3.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普遍具有一定的知识文化背景和技能,因而,其在工作中往往会更加关注于能实现个人特长和才华的组织环境及有挑战性的工作。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并不以工资高福利好作为长期留在企业中工作的决定因素,反而会跳槽到对自己职业规划有帮助的工资水平较低的企业中去。因而,企业应建立健全决策制度,积极改善劳资关系,发挥员工特长,帮助员工自身价值的实现及企业绩效的提高。比如,成立于2001年的福州软件园北京福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是一家以信息系统集成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该企业高度重视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公司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来帮助每一位员工制定个人职业规划,鼓励职工通过在职学习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公司先后为20多位在职参加硕士、博士学位学习的员工报销了全部费用,极大的增强了企业对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同时激发了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予企业丰厚的回报。
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同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具有相同的社会背景和共同的社会境遇,使新、老农民工群体具有相当程度的共同特征。另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于社会加速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因而与改革开放初期进城务工的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又有明显的区别,同时,他们所处的特殊人口年龄阶段又使其身上呈现出与城市同龄青年共有的人格特征。
1.新生代农民工的时代特征决定了企业文化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新生代农民工的时代特征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处在经济社会加快变革和转型的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还有差距,但已经能向一般的劳动产业工人提供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使新生代农民工的奋斗目标由满足温饱在城市生存下去,向更高的层面发展转变;他们更多地把进城务工看做谋求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工资待遇,而且也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和权利的实现;在城市生活期间,现代传媒和科技技术的进步对新生代农民工带来巨大的冲击,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普及使他们能够更迅捷地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形成多元的价值观与开放式的思维方式,成为城市现代文明、城市生活方式的向往者、接受者和传播者。可以预见的是,企业作为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的主要空间,必须构建与企业员工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来服务、引导、规范、协调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行为方式;企业在制定企业文化的制度政策时,要充分了解员工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调整策划方案、及时修正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企业文化在与员工互动的平台、渠道、方式方法上,也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注重运用现代的传播手段,如企业内网、微博、手机报等电子信息平台,实现与员工的顺利对接。所以说,企业文化与员工之间需要互相适应,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2.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特征决定了企业文化必须更加着眼于加强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特征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平均年龄23岁出头,其思维、心智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可塑阶段,对许多事物和问题的认知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新生代农民工有相当多数未婚,在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人生事业刚刚起步的阶段即将面临着结婚、生子和子女教育等问题,而父母双亲由于在农村生活,家里无法提供更多的帮助,因而必然要承接许多可以预见及难以预见的人生经历和变化;他们大多刚从校门走出3-5年,虽然满腔热情、满怀理想,但是,职业道路尚处于起点阶段,尽管学历上比上一代的农民工要高了一个档次,但也不过是平均初高中的水平,与现代企业生产急需的高技术人才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现代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东部沿海城市中的生存空间越来越萎缩,企业产业技术的提升需要大量高级技术人才与之相配套;由于我国教育产业化的制度缺失,大学教育和高中教育之间的培养面向企业操作层面的大中专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非常缺乏,企业用工过程中不得不承担着这部分本来应该由社会负责完成的社会责任;新生代农民工巨大的可塑性和成长性为企业用工提供了很好的人力资源,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对员工的职业技术培训,这既是当前国内企业不可避免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为长远发展储备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机遇。
3.新生代农民工的二元特征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复杂性。新生代农民工的二元特征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处于由农村向城市过渡的过程之中,同时兼有工人和农民的双重身份;从谋生手段来看,以务工为生,基本不具有回乡务农的本领,重视劳动关系、工作环境,看重劳动付出与劳动报酬的对等,关注工作条件的改善和工资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的工人特征;但是受城乡二元体制的限制,他们的户籍身份仍旧是农民,也不可避免地保留着一部分农民的特质,传统的农村乡俗宗族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企业文化是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之上的,而现代企业制度来源于西方社会,不可避免的带有浓重的资本主义色彩,如果完全照搬西方企业的企业文化样本在中国社会实行,无法避免在文化上的矛盾冲突,容易造成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不理解甚至集体抵制,这一点在早期的日资企业和韩资企业中比较明显。福州市也是外资企业在华投资的集中地区,外资企业的管理方式虽然十分先进,但往往水土不服,外方管理层往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协调与中方员工的关系,近几年这种现象日渐消失,得益于企业文化立足于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调整。
4.新生代农民工的边缘特征决定了企业文化必须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新生代农民工的边缘特征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对农业生产活动不熟悉,在传统乡土社会中处于边缘位置,同时,受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与自身文化、技能的制约,在城市中难以获取稳定、高收入的工作,尤其是在当前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也很难真正融入城市主流社会。因此,在城乡两端都处于某种边缘化状态。在思想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对人生规划的心理预期高于父辈,而在精神层面的耐受能力却低于父辈,遇到挫折容易采取极端的反应措施。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边缘特征,企业及社会应秉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职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创建和谐幸福文明发展的劳资关系,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熏陶来提升企业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员工与企业及城市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
(一)职业规划不清晰,职业培训不到位。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进城务工人员相比较具有相对较高的文化教育背景,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及学习能力也较强,对其未来的职业规划、自我价值的实现等皆具有较高的心理预期。因而,新生代农民工在择业及企业工作中渴望获得更多的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以作为其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
结合此前对于福州市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职业技能认知度的调查,据数据统计显示,仅有14%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具备与自己未来职业规划所需要的职业技术和能力,而绝大多数的农民工认为有必要进行技能培训和指导,以提升个人能力,拥有该种想法的人数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80%,此外,还有另外6%的农民工表示没有考虑过。
为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不仅仅是政府有责任,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也有一定的义务。企业和政府相互配合,政府为企业或社会中介结构的员工培训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优惠的税收条件,扶植和推进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及技能培训的正常推进,而企业一方面应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融入企业、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培训;另一方面,更应该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未来职业规划及自我价值实现的基本诉求,为其提供公平、畅通的升职渠道,以满足其自我成长的需要。但在实际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聚集的企业更多的关注员工劳动绩效,而对员工所应该具备的各种职业培训并不到位,相反,使他们在企业工作中产生看不到自己未来方向的困惑,这是企业制度上的缺失,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缺位。
(二)管理制度严格,忽视为职工减压。新生代农民工普遍承受着较大的压力,按压力的来源的不同,可以将其笼统的划分为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两个大的方面。其中,工作压力是指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境和阻碍进而产生的压力等,主要表现学历压力,学习新事物、新技能、适应新环境的压力以及承受重复单调、机械性的乏味工作的压力等;而生活中的压力则是指新生代农民工在经济社会中生活所面临的压力,如,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以及房价居高不下,而自身工资水平持续走低等所造成的经济压力,与人沟通和交流上的感情压力以及面临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的压力等。
因而,当前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压力管理制度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压力管理,降低员工压力,使其在工作中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对于提高企业管理绩效及新生代农民工自我价值的实现等均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许多企业为节约成本,片面追求员工的绩效表现而忽视其心理诉求,使得员工一直生活在一种高压力的状态下,严重妨碍员工的身心健康。
(三)企业过分追求利润,忽视农民工心理需求。作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利润最大化,是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获取有利市场地位并促进自身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但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企业以牺牲员工安全生产条件、严格控制工资及福利水平、无视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诉求为代价而片面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农民工已经世代更替的今天,许多企业并没认识到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在心理诉求上的差别,更多企业在管理模式、制度及方法上变革缓慢,很难适应当下众多新生代农民工心理成熟度低,对精神生活及发展机会要求高而对简单重复性劳动忍耐力低的特点,容易导致新生代农民工情绪波动、精神痛苦,在缺乏有力的心理安慰下,将导致严重后果。
例如:福州马尾某台资企业在2010年发生企业员工纵火烧毁公司仓库的严重事件。原因分析:⑴公司内部管理和企业文化存在问题。等级森严的管理制度,员工只有打工身份,没有其他的权利,企业缺少人文关怀。⑵员工个人心理存在问题。纵火者为“80”后,心理承受力较差,因为个人与管理人员之间的矛盾产生报复心理。⑶该事件是转型中企业文化发展中的典型缩影,薪酬不均、劳动者待遇低、管理方式粗暴等情况普遍存在,农民工在外没有政治权利去表达,在内没有示威游行及罢工等谈判机制,而社会第三部门又很难进入帮助他们的情况下,遇到问题很容易走进死胡同。
(四)劳资双方缺乏有效沟通,相互之间关系矛盾对立。在福州市的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聚集的企业中,既有来自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香港、东南亚等看重中国大陆廉价劳动力的外资投资,又有本地发展起来的私营企业,这些企业往往从事生产制造类行业。近几年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而与此同时人工成本却在不断增长,一些企业及时转型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或是将生产线移到中西部地区以降低成本,但仍有相当部分企业通过减员增效的原始的手段在赚取利润,倒班制度、劳动强度大、长期加班加点等现象在企业中比比皆是,进而激化了劳资关系,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对企业及社会产生不满情绪,不利于企业及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例如在福州某知名食品企业调查中发现,一线员工工资从2000元—4500元不等,每周工作6天,每天在生产线工作满8个小时的工资为2000元,要想拿到4000以上的工资,基本上每天要工作12小时以上,周末也要加班,因此许多农民工表示工作非常辛苦,每天下班后累得倒头就睡。而在日常的沟通中,许多农民工抱怨企业在对待员工时经常采取的是一种高压命令式的方式,完全忽视员工个体所必需的平等交流和需要,企业和员工间的关系多停留纯粹的金钱与利益的关系阶段,形成两者间的矛盾对立。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有效改善劳资关系,实现员工价值,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在本节中,将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对企业构建良好企业文化提供建议。
(一)成立企业文化建设组织机构。综合分析福州市企业文化构建及实施现状,其中大部分企业的企业文化工作是由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开展的,普遍缺乏高层参与,其在执行过程中也相应的受到各种的阻力,因此,为保证企业文化构建的质量及执行的力度,企业应建立专门的企业文化建设及执行委员会,由企业副总经理级别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直接领导和推动,这样一方面能保证企业文化执行的力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障企业文化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结合,保证企业文化这一隐形力量对于企业整体战略实施的强大支撑作用。
(二)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是指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定期的在企业范围内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的形式,对企业制定的企业文化实施方案在执行过程中的执行情况、发生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效进行阶段性的检查考评分析,深入分析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具体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修正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为企业制定全面、科学且适用的企业文化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三)企业文化建设方案的制定。只有制定全面具体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才能有效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思想和方法的具体落实。因此,在确定企业文化构建及执行部门的基础上结合在企业中的调查,应积极创建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案应经过多方探讨和审议,全面听取来自企业各方的建议和意见,保证方案的尽量完善和较强的可操作性,为以后企业文化方案在企业中的执行打好铺垫。最后,讨论通过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必须经过组织内部探讨、专家审议、对员工公示以及企业相关领导的审批。
(四)保证企业文化的有效实施。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必须确保企业文化建设具体方案被各层级员工充分认识和接受,只有这样方案才能得到全体员工的支持,才能顺利实施并取得应有的效果。具体来说,在企业文化方案确定之后,可以先举行针对中高层领导的学习和讨论会议,首先确保中高层领导对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及方案的理解和认同,在此基础上,举行针对全体员工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的培训与宣传,确保基层每一位员工充分地理解和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自己官方的网站、OA平台、内部刊物以及宣传栏等充分保证企业文化能真正的为企业内部员工所认知和理解,借以全面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氛围,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及执行得到全体员工的参与和支持。
(五)全面加强企业文化中“以人为本”管理的理念。企业文化中的人本管理理念,是指企业在其文化中首先将其员工作为一个人看待,以人为中心,在员工为企业创造利润,企业为员工支付薪水的同时,了解并满足员工诉求,理解并尊重员工,充分发挥和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有效改善劳资关系,实现企业与员工在其价值创造基础上的统一,体现企业及员工在更高层面上共同进步。因而,企业在其完善的企业文化构建时,应注重加强企业管理层与员工的沟通,充分发挥企业工会、共青团组织及妇联在沟通劳资双方利益上的积极作用,保证对新生代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在企业及社会中的归属感、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的进程。
在这一方面,福州市总工会2012年3月第十四届五次全委会议,提出今年力争使全市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工会组建率达92%以上,非公企业法人数据库内企业工会组建率保持在96%以上,职工入会率达92%以上,并实现已建工会女职工组织组建率和已签订集体合同企业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率全覆盖。同时,还将通过开展困难职工帮扶、职工医疗互助、“春风行动”送温暖和职工文化建设,着力推动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六)政府部门要更加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对于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来说,外来员工在产业工人所占的比例达到70%以上,而新生代的农民工目前在外来员工的比例又达到90%以上,这部分人群平均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教育,思想比较活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对文化生活品质有较高的要求,对个人的成长规划有更多的期待。而据问卷调查基本上福州各类企业都实行每周6天上班,工作时间在8—10小时不等,经常还要因故加班,因此这部分人群享受文化生活的时间和空间都极其有限。对这部分特殊人群如何在公共文化体系中享受到平等的文化权利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建议我市政府部门在构建公共文化体系中加强对他们的倾斜,比如政府在企业集中区域建设文化中心、图书馆、体育场、电影院;鼓励企业自主建设文化活动室、图书馆、运动场,工余时间组织开展职工文化体育活动;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大中小学校等面向新生代农民工开放内部文化体育设施,扩展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对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服务渠道;鼓励职工参加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和业余大学学习等,市政府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文化、资金扶持,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多种力量共同参与的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多元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