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恩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八章专门阐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P39)由此标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的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实践平台,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为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有必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理性的考察,以自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1](P8)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就必然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高级阶段,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内容。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及社会主义建设内在要求证明,决定人与自然关系能否做到可持续发展是任何执政党、任何社会制度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在当今社会和时代的大背景下,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理念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显示了我们党的道路自信和自觉,展示了我们党高超的执政能力和治国水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的具体体现。
创造性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由此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布局由“四位一体”提升为“五位一体”,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实行工作重点转移,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成果。我们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式讲话中,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不同于前苏共、也有别于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发展道路。邓小平首先提出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建设”理论和实践,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的方向和路径。这两个文明作为当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战略大布局,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起到了极大的理论指导作用,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十二大报告把两个文明建设布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十三大报告也概括和阐释了这一重要内容并做了新的提升。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1月10日全国宣传部长会议讲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概念。这样,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形成了三个文明建设的新布局:即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又一次深化,是党执政理念又一次丰富和发展。尽管当时并没有称之为总布局,但已有效地解决了两个文明建设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为此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两个布局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理念,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新布局。这是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布局上产生了两次大的飞跃和创新。这个创新都是与作为我们党指导思想的科学发展观紧密相连的。在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以人为本并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标志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工作上践行以人为本的核心,就要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样,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新理念,“社会建设”概念的提出内含着把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由“三位一体”提升为“四位一体”,极大地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新的实践平台,在发展道路上又向自觉、自信迈进了一大步,能够把以人为本通过社会建设平台落到实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能动的指导功能。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独立篇章即第八章“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集中阐释了社会建设的内涵、目标、路径。由此标志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三位一体”的总布局提升为“四位一体”,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推向了新的高度。这一理念的形成和实践的深化,不但显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价值,以解决民生为重点和难点的社会建设的理论意义,而且在实践中有力地缓解了党群之间的矛盾,拓展了党的执政基础,使人们认识到、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本位,有力地弥补了传统社会主义建设的缺陷和不足。
需要强调的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从以人为本的核心战略高度,在关注人与社会关系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其重要内容。自此全党在推进社会建设、高度关注民生同时,也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在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6年国务院又发布《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并指出“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这既源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又源于国内生态建设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如,国土资源部在2000年发布一个报告,指出我国能源特点是富煤少气贫油。煤的储量按2000年标准可采一千年左右。2005年世界一次性能源结构中煤仅占27.8%。发达国家多数不到20%,我国却占68.9%,导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比美国高18%。因此说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生态环境已不是一国及某种制度问题,而是任何一个执政党在执政实践中都不能回避的难题。所以,十七大报告第四部分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2](P20)并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科学阐释。此时尽管没有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个建设并列,但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认识的极大深化,是对人类社会成功超越“黄色文明”、“黑色文明”而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文明”的历史性跨越,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上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则最初提出五个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3](P3)最早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布局由“四位一体”提升到“五位一体”。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化,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更加自觉和自信。因此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设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章,标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布局的最终形成,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亮点和实践支撑。这就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价值选择。所以说,尽管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十八大首次提出,但是十八大论述得最系统,实践中最有操作性,标明我们党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达到了高度自信和实践自觉。
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P39)这既高度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又论及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总布局中的地位和独特作用,是党在道路自信上又一个鲜明的体现,对实现十八大确立的奋斗目标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其一,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使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更加完善和科学。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1](P13)这里的“伟大实践”是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五大平台、五大载体,是具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五条途径和道路,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走向了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是党对当今严峻的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的科学回应、理性回答,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正确性、可持续性,说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其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确立表明我党放弃了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之路。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对当代世界各国执政党的现代化道路及在生态环境建设上教训的理性吸取。当代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基本上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尽管实现了现代化,但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如,1930年比利时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它是20世纪最早记录的大自然报复人类的生态环境惨案。再如,美国从1901年到2000年的100年,在自己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消耗了77亿吨钢材,前苏联和之后的俄罗斯消耗了56亿吨,日本消耗了38亿吨。其实我们党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特别在上世纪50—60年代也走了一段漫长的弯路,使生态环境出现了许多严重问题,如“以粮为纲,全面砍光”等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并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我们党已否定和放弃发达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之路,也告别了前苏联及党在一段时间内所走的弯路,要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其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确立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突破口和切入点。生态文明建设本质上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新形态,是在理性反思和总结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资源危困等发展难以为继的基础上,形成的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等发展规律,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但现实中,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并没有走出以往工业社会中的“资源——产品——污染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框框,因此造成了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体现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文明的发展模式,是“原料——产品——剩余物——新产品”的循环发展,在物质循环中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资源,达到资源的最合理利用、废弃物的最少排放,在生态技术的基础上做到了物质生产的生态文明化,体现了人与自然资源的和谐,能够推进人类社会做到绿色发展和循环发展。因此,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会强有力地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其四,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后发优势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契机。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的是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对我国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而言是一个后发优势契机。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依然尖锐,现实中“唯GDP至上”已严重破坏了环境和生态。尽管收入是民众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GDP并不是代表民众福利的唯一指标。为此我们必须寻求后发优势,找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会和资源,占领未来世界的大市场。这不但是对经济发展战略的考虑,也是任何大国应追求的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怎样把它从理念落实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落实为具体行为的改变和技术的不断更新上。这内在地决定政府在环境保护和资源配置上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布局及战略之中。
十八大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是因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要素、新的动力,使之成为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由此提升区域、城市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创造更多的生态产品,推进绿色发展,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共同发展。但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或欠发达地区,大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只是这些资源在市场配置的过程中并没有变成现实的收入,因而出现了“捧着金饭碗去讨饭”的现象,称为“绿色贫困”。十八大强调生态文明及制度建设,就是对这些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所付出的生存发展成本予以承认,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服务功能支付制度,以实现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补偿是对放弃了某种发展方式而给予的机会补偿,生态服务功能支付则更进一步,即任何一个保有自然资源(包括环境资源)存量并提供某种服务的主体,应该和提供其他生产品的主体一样,获得市场的承认,得到应得的补偿。但目前,我国的经济制度、政治体制、环境管理制度等还无法实现经济绿化、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因此必须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以确保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从成功经验看,应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转移支付功能和作用,以保证那些地区和单位,为了保护社会及大环境资产而放弃经济总量和速度及某些利益,从而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功能缩小收入差距,改善社会福利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抉择,为欠发达地区实现后发优势、后发发展,以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
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性把握的产物。就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言,生态文明建设是最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理性发展的最高层次。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并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党在执政理念上正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化和过渡,是治国理政理念的巨大创新。这一创新不仅是以工具和科技来推动,而且还要以人的理性判断和宏观思维来推动。因此,我们要按十八大提出的今后五年工作要求,以科学的理性和可行的对策选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内涵极为丰富,包括思想理念、本质特征、国策方针、途径方法、重要目标和根本目的等,但最关键的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每个人的行动自觉,要每个人在思想上形成理论自觉。马克思主义在环境哲学中强调,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人类社会就迈入了一个“人们在肉体和精神上互相创造着”的新文明时代。在当今世界上生态文明和生态价值具有超国界和政党的意义,成为各国执政党必须关注和解决的执政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目睹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开始高度重视环境,特别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我国政府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制订并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强调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并在1997年召开的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兴国战略写进报告。特别是在标志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其重要内容,在“五个统筹”中突出强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P20)表明我们党执政理念已时代化。
在十八大前,尽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用“可持续发展”的表述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但还没有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仅表述为“重要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列,同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表明建设生态文明不简是一项工作,而且是坚持和贯彻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必然要求。因此,十八大报告用四个“更加自觉”来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每一个“更加自觉”都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第三个“更加自觉”的要求,不但强调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还明确指出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P9)这就内在决定了全党和各级领导干部,要从坚持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的高度自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坚持“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大实践平台和载体。“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上的与时俱进。“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提出和形成的先后顺序,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地位,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客观地说,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我们党在付出代价和成本的基础上的结果。在十七大报告中已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极端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严峻命题。十七大后,国内生态文明建设中问题、矛盾日益严峻,甚至冲突不断发生。如四川什邡事件、江苏启东事件等,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独立的一章,浓墨重笔地写出来,把“四位一体”总布局提升为“五位一体”,并明确向世人宣布:“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1](P41)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标志着“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形成,更加显示生态文明的极端重要性,表明我们党是一个与时俱进,与时代同行的执政党。突出生态文明建设,证明我们党告别和否定了西方社会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发展路径,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科学发展的“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要在实践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P39)只有这样认识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自觉,才能真正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第三,坚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确保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1](P41)生态文明建设靠制度,这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新方向,以制度的震慑力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为此,只有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进环境立法,保护生态环境的行政执法监督,理顺环境管理体制,才能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强化制度建设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加快修订《环境保护法》,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以《环境保护法》修订出台为契机,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环保理念、基本原则、政府责任、监管制度、企业义务、公众权益和法律责任等重点内容,全力做好条例的修订工作,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还要加快研究制定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排污许可管理、农村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防治等方面立法,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制度体系。
二要强化环境行政执法监督,推进环境保护依法行政。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来说也是生活方式的变革。要坚持“教育与处罚、服务与管理”两个相结合,强化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加大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不断推进规范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规范生态环境执法行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由此来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制度体系,发挥制度的功能和作用。
三要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积极探索实施环境保护经济政策和利益机制。对此,我国在“十一五”时期已做了许多有益工作,以后要针对高环境风险行业企业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障和补偿制度。全力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机制,吸收国外成功做法,完善环保收费制度,对污水处理无害化处理设施、非电力行业脱硫硝和垃圾处理设施等鼓励类行业实行政策优惠。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出发,坚持“谁污染,谁补偿”、“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等,以制度和机制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普法宣传教育,形成生态文明法治理念和行为自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人,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所以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培训教育力度,开展好对地方政府、环保部门以及企业事业单位有关人员的培训和宣讲;继续开展环境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预防环境风险意识,鼓励公众依法参与环境公共事务,维护生态环境权益,提升生态环境意识,真正树立和形成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出的“三个自然”、“三个发展”的生态法治理念,以制度的保障和主体的自觉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建设美丽中国。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