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腹部创伤急诊科治疗体会

2013-08-15 00:47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29期
关键词:脏器乳头状急诊科

尹 正

北京急救中心调度科,北京 138106

腹部创伤是急诊科临床行间创伤性疾病,该症病情复杂、且病程进展快,病情严重程度与内脏损伤关系密切,若合并内脏损伤,会继发大出血、休克等危症,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此早期诊治对抢救腹部创伤患者的生命尤为重要,本文将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40例腹部创伤患者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资料,其宗旨为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及预后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40例腹部创伤患者,其中男103例,女37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79.5±2.3)岁。交通事故伤65例,坠落伤27例,斗殴伤37例,其他意外伤11例。所有患者具有明显外伤史,其中腹部闭合性损伤59例,腹部开放性损伤81例,所有患者具有不同脏器损伤,其中单一脏器伤35例,多脏器伤49例,合并其他器官多发伤56例。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马上给予复苏治疗,并加强心电图监测,对高度怀疑内脏受损患者立即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根据临床情况给予平衡液补液,若血压过低,给予多巴胺200mg+5%糖盐溶液,并积极输血抗休克治疗。根据X线、B超、CT检查结果迅速查明具体损伤部位及器官,对多发伤立即多科室会诊;对血液动力学稳定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对不稳定患者及时开展术前治疗。手术选择简单的手术方式,对腹部合并胸部创伤患者,应处理血气胸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对腹部损伤合并多脏器损伤患者,应全腹检查,术中行肝修补17例;脾切除20例,修补6例;小肠修补20例,肠切除肠吻合13例。

1.3 观察指标

术后1个月,观察140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及死亡原因。

1.4 评价指标

治愈:术后1个月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机体及腹部各项功能基本恢复;有效:治疗1个月内,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但机体及腹部各项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无效:术后1个月内死亡。(抢救成功率=治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术后 1个月内,治愈 58例(41.43%),有效 65例(46.43%),抢救成功率87.86%;死亡 17例(12.14%),死亡原因:失血过多 3例,失血性休克4例,感染性休克6例,循环衰竭3例,多脏器衰竭1例。

3 讨论

腹部创伤时临床常见创伤性疾病之一,常引起肝、脾、胃、肠等重要器官受损,具有病情发展快,且病情严重等临床特点,若不及时救治,则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严重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此加强急救尤为重要。据相关文献报道,患者受伤后1h内是抢救腹部创伤合并内脏器官受损的黄金抢救时间,为此,加强对腹部创伤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急救是阻断病情进展的关键[1]。

3.1 腹部创伤患者早期诊断

腹部创伤初步诊断中,对开放性损伤诊断只需常规检查即可确诊,但对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诊断往往较困难,很容易造成误诊、漏诊。本文研究中,根据X线、B超、CT检查结果迅速查明具体损伤部位及器官,其中腹部X线站立片对空腔脏器穿孔有确诊价值,B超对肝脾包膜下破裂有确诊价值,CT对后腹膜血肿有确诊价值[2]。另外诊断性腹腔穿刺也对大血管破裂及轻微出血、空腔脏器破裂、肝脾破裂具有诊断价值,尤其是对高度怀疑腹腔脏器损伤患者,可以反复穿刺,以利于提高诊断率,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内脏损伤情况[3]。

3.2 腹部创伤患者的急救

腹部创伤患者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其中非手术治疗包括复苏治疗、维护呼吸功能等维持性治疗,并加强心电图监测;对手术治疗包括止血、修复、切除受损组织[4]。手术治疗应遵循坚持挽救患者生命第一,保留器官第二的原则。患者入院

3 讨论

医学研究表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源自于导管上皮部位的肿瘤,呈良性特征,其中包括孤立性和多发性两种,孤立性的导管内乳头状瘤通常出现在乳晕周围的大导管内,生长的速度比较慢,本组的5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中,位于乳晕位置大导管内的肿瘤有29例。多发性的导管内乳头状瘤则出现在中小导管内,又被称之为乳头状瘤病,这是一种具有极高癌变率的瘤病,本组有7例多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其中5例患者诊断出导管内乳头状瘤恶变。

本研究利用VolusonE8彩色超声诊断仪和频率为10—13MHz的线阵探头,发现乳腺导管轻至中度扩张的起始位置在乳房的周围,最后在乳晕周围停止扩张,而且扩张的导管管腔内部,会出现结节状的回声或者乳头状的回声。这种情况医学界已经做出多例报道,本研究中患者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主要声像图,呈现出边界清晰、光滑,而且有实质性的回声的特征。笔者发现,超声声像图在扩张导管液体的衬托之下,只需要在超声诊断之前,控制导管内积液的挤空量,以及认真检查导管的长轴切面,就可以提高诊断的简易程度。而对于漏诊或者误诊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检查,主要是导管扩张、肿瘤较小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彩色多普勒的诊断方式弥补,这种超声检查方式对鉴别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通过上文的研究,笔者发现高频彩色超声诊断在操作层面上较为简单,而且对于患者而言,没有任何创伤的痛苦和放射性的威胁,不会受到乳头溢液的限制,具有明显的声像图表现特征,对检查导管扩张具有敏感程度高的特点,可以作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变诊断的首选方式。至于应用误诊和漏诊问题,只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并结合不同类型的超声特征,就能够予以克服,提高阳性诊断率。

[1]李丽萍,吕伟,张建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前病变的超声特征[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3(2):103-104.

[2]黄静,何以敉,林礼务,等.导管型乳腺癌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鉴别诊断[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3):169-171.

[3]赵宏耀,苏体隆.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90例临床分析[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2(3):53-54.

猜你喜欢
脏器乳头状急诊科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基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评析新冠病毒致多脏器损伤作用及中药干预作用
超声造影结合定量分析法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1例
鳖甲及其复方制剂抗脏器纤维化研究进展
在达古雪山巅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