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萍 黄北南
护理美学是附属于美学的一门学科,是护理和美学相互渗透的结果,是美学在护理实践中的体现,也是一门交叉性的应用学科[1]。护理美学已成为护理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护理美学将护理学科的知识、技术与关怀的内涵通过赏心悦目的外在形式加以表现,促使护理对象的身心获得愉悦,极大满足了人们对美的需求[2]。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美学素养,以美的心灵、美的形象、美的语言和美的行为为社会创造一个和谐自然的就医环境与氛围。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是江西省的保健中心,优质病房床位达到800张,优质病房的护理对象多为高级领导、高级知识分子、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企事业领导等特殊人群,这部分人群文化知识层次高,对护理美学的认知也较高。为了更好地为他们服务,笔者根据20多年的护理工作经验,在美学方面总结了以下几点。
1.1 外部环境 环境的优劣对患者的心理有直接影响,良好的环境可以使患者精神愉悦、提高抗病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我院位于赣江之滨、一线江景、风景优美。患者刚入院时,对医院的第一印象深刻,新病房重新装修,整体病房大楼环境布局合理,各大楼之间用连廊相通。门诊检查科室相对集中,设计布局合理、标识清楚,设计人性化,为刚入院的患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1.2 内部环境 干部病区阳光充足,安静无噪音,是无烟病房。病房内颜色搭配合理,走廊摆放绿色植物,蓝色防滑地面,白色墙面,大面积绿色落地窗帘,不锈钢的病床,干净整洁的白色床单。床头柜摆放颜色鲜艳的鲜花。病房物品统一规划,病区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调节温湿度。厕所使用除臭蚊香,消除异味。病房环境既方便诊治又方便休息生活。温馨优美的整体环境留给患者一个美的印象。护理人员应尽量使就医环境生活化、更温馨,使床铺整洁舒适,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喜好和习惯播放一些轻柔动听的音乐或者诙谐的电视喜剧,从而调节环境的氛围,帮助他们轻松愉快地度过枯燥的住院时间。针对那些需要休息的患者则应合理安置区域,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各种操作动作要轻柔,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休养环境。
2.1 形象美 患者在院接触最多的就是护理人员,优质病区要求护士身高160cm以上,身材匀称,五官端正。我院护理部一直以来都是实行严格的着装管理,整齐的工作服,统一的燕尾帽,统一发饰,短发一律往后梳,长发扎起,用发饰中网袋兜住,统一裤装,干净的鞋袜。夏季长裙不外露出工作衣,不戴手链、耳环。干部病区的护士要求淡妆上岗,眉眼舒展,口红很淡,感觉滋润,腮红表现健康的血色,妆面干净,富于立体感。仪表端庄、典雅、美观大方,衬托护士形象的善良、圣洁。
2.2 语言美 语言是护患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手段。护士要善于使用语言美,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比如对刚入院的患者可以说“您好,我来给您做个检查”,让患者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核对床号时称呼年纪大的患者为“王某某王老”。年纪轻的则在名字后再加领导,比如“李某某领导”,禁止对患者直接以床号相称;如果是遇到静脉穿刺失败,真诚地对患者说“对不起,让您增加痛苦了!”严禁说“你的血管也不太好”容易引起反感;遇到委屈时也绝不顶撞患者,有时一个微笑也能化解屈辱;遇到患者提问,不说“我不知道,你去问医生”,可以向医生问明白后再给患者满意答复;出院时详细讲解出院指导,对患者说,“好走,请多休息”而不说“再见”。
2.3 仪态美 有时一个自信的微笑、一组干净利落的护理操作、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亲切而专注的表情、一个轻盈的背影都能留下美好的印象。我院定期举行护理礼仪培训,比如一举手、一投足,如何拿取病历夹,如何拾取地上的物品。培养良好的职业修养,适应护理发展的需要。
3.1 心灵美 外在美均来源于心灵美,是由内而外散发的美。南丁格尔曾经说过: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心灵美是一切美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忠实热爱护理事业,才能贡献给每一位需要帮助的患者,不论出身、职业、地位、性别、外观等都能一视同仁,使患者在痛苦中得到安慰,在失望中得到鼓励。
3.2 职业道德美 在工作中不能忘记职业道德美,不能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不接受吃请,拒绝红包,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回扣,自觉遵守医院的八项规定。苦练“一针见血”的基本功、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我院护理人员经常派遣到各大医院进修,学习先进的护理技术,提高职业职业道德修养。
综上所述,一名护士仅有熟练的操作技巧是不够的,仅有美学知识也是不够的,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给患者高素质的服务。我院护理部多次受到中央领导、省领导、国外专家的好评。著名诗人贺敬之在我院痊愈回北京后一直念念不忘我院曾给予他精心护理的护理队伍,精湛的护理技术给老人留下深深的印象,老人多次委派省领导捎来问候,传为佳话。
1 任小红.护理美学[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2-125.
2 闰兰,丁月娥,等.护理美学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2):99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