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日前发布了专门针对农药对蜂类的风险评估准则。该文件包含了更新的暴露途径的评估方法,同时将亚致死性及长期效应指标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另外,之前的准则仅仅局限于蜜蜂,而新的规定中增加了大黄蜂和独居蜂的风险评价。因为大黄蜂和独居蜂的相关数据不足,它们的评估也是基于蜜蜂蜂群的相关数据进行的,另外还有一个安全系数,用来体现不同蜂群的敏感性和行为差异。
——中国农资导报网
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消息,上半年受气候状况影响,该省蜂业生产呈现前高后低态势。据初步调查统计,四川上半年蜂群数量为135万群,生产蜂蜜2.7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3.5%;生产蜂王浆500吨左右,比上年同期减少1.9%。因蜂王浆生产耗时费力,许多蜂场缺乏人手,不愿生产蜂王浆导致产量略降而推动价格上涨。二季度由于陕西低温冷冻灾害天气不利于槐花蜂蜜生产,蜂农转向蜂王浆的生产,而蜂王浆的出口形势未见好转,收购价格开始下跌。
——《中国食品报》
近日,大同高速得胜口收费站转地放蜂车辆持续增多,大量滞留蜜蜂为收费工作造成不便,得胜口收费站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保障收费秩序正常的同时,确保收费人员和过往司乘人员的安全。收费站为每个收费班组配备自制的防蜂面具、袖套;每个班组发放站内自制防蜂手册;由疏导员及时提醒过往司乘人员注意防蜂蜇,做好防护措施;站内购买防治物品,用于便民服务及站内使用。
——交通部网站
今年的极端高温天气给浙江一带的蜜蜂采蜜带来困难,本地多位蜂农预计,减产已成定局。蜂农表示,气象因素对蜂群的繁殖、出勤采集等有着直接的影响。通俗来讲,蜜蜂出巢采蜜也需要有适宜的温度,一旦温度达到35℃以上就会减少采蜜的时间。其次,高温天气使不少苗木、花朵晒焦或因缺水枯萎死掉,蜜源减少。更棘手的是,如果蜂巢不能维持适宜的温度,蜂子就会受到伤害。蜂子对巢温的变化极其敏感,当温度在36℃以上时,蜂子的发育就会受到影响。
——《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