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荟
(华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510641)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所谓传播,简言之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大学英语演讲课教学属于信息交流和交换活动,其本质是传播,要完成的任务也都是信息的传播。因此传播学理论适用于研究大学英语演讲课教学。英语演讲是华南理工大学人文类通识课,每学期32学时,招收25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经学生所在大学英语课的班级任课教师推荐和演讲班集中面试选拔后确定人选,学生英语水平在全校处中等偏上。教学方式为教师授课、观摩学习与学生演讲实践、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本文旨在基于英语演讲课堂教学实践,用传播学的噪音理论来分析大学英语演讲教学中的噪音及其降噪策略,为英语演讲的教学研究提供一个跨学科的新视角,促进演讲课教学质量提高。
传播学认为,传播的最基本因素包括信源、信道和信宿,信息由信源发出,以某种符号的形式通过信道传给信宿。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噪音的影响。传播学理论中的噪音是广义的噪音,指对信息能完整准确的传递给接收者造成干扰的一切因素。传播学中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Claude Shannon)和韦弗(Warren Weaver)(1949)将噪音分为物理噪音(Physical noise)和语义噪音(Semantic noise)。 Verderber(1993)将噪音归类为外部噪音(External noise)、内部噪音(Internal noise)和语义噪音(Semantic noise)。外部噪音指外部景象、声音或者其他阻碍信宿即信息接收者接收信息的外部刺激。内部噪音指思想、感情、情绪等对信息接收者正确接收信息造成干扰的因素。语义噪音指因为信息接收者与信息发送者由于所处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导致对信息无法正确解读。在大学英语演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授课这一部分信源是教师,将教学内容作为信息通过语言讲授、非语言表达、ppt文字图片等信道传播给学生。在学生演讲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角色变换成为信源,信息接收者是作为听众的其他学生和教师。这两个过程都属于传播过程,因此也都存在着噪音。在借鉴Verderber对噪音分类的基础上,本文旨在分析大学英语演讲课堂中的语义噪音、内部噪音以及外部噪音,并探求分别降低上述噪音的具体策略。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在大学公众英语课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语义、内部和外部噪音。针对这三种噪音,教师可以采取哪些具体的策略进行有效降噪,提高教学效率。
在我校英语演讲课程中,在教师授课、学生演讲、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过程都会出现语义噪音。这类噪音主要指授课教师作为信源在发送信息时的表达不明晰,以及学生作为信息接收者的语言听辨和理解方面的干扰因素;以及学生在对教师授课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后进行演讲实践时,角色变换作为信源时语言表达方面的干扰因素。例如,教师在讲授控制演讲声音时涉及到如下几个属于较专业词汇的概念:pitch,variety,和articulation。在英语授课中如何将这几个概念的内涵表达清楚明晰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带来了挑战。如果教师没有在课前认真备课,而是照本宣科宣读这几个专业词汇的释义而不加以任何解释,就必然造成学生正确理解的障碍,使信息传播过程受阻,降低了授课的质量和效率。在学生进行演讲实践、作为信源传播信息时也会出现语义噪音:如发音不标准、不清晰;单词读音错误;用词不准确;语法错误以及语篇层面上缺少衔接与连贯等等。这些都会造成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语义理解有所偏差。在笔者教学实践中,因为我校演讲班学生在开课前经过大学英语课任课教师的推荐以及面试选拔,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好,所以语义噪音并不显得十分突出。较为突出的一个噪音是内部噪音。
内部噪音指思想、感情、情绪等对信息接收者正确接收信息造成干扰的因素,该因素在公共英语演讲课堂上主要体现于学生进行演讲实践时的心理因素干扰。金双军(2009)在“大学生英语演讲焦虑及原因探析”一文中指出,大学生英语演讲焦虑程度较高,总体上接近高焦虑水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准备不充分、期望值过高、缺乏自信、以往有过受挫经历等等。张放(2010)则认为造成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演讲焦虑的原因有社交焦虑(即公众演讲焦虑)以及外语学习焦虑。英语演讲课在我校作为一门需要对学生进行事先选拔的全校性人文类选修课,参与上课的学生对英语和英语演讲的学习动力都非常充足,但由于没有接受过任何演讲训练以及大都缺乏公众演讲经验,做演讲时很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结果或者忘词,或者头脑空白,或者结结巴巴,或者语速飞快,对演讲的信息传播造成很大的影响。
外部噪音指外部景象、声音或者其他阻碍信宿即信息接收者接收信息的外部刺激。大学公众英语演讲课堂上的外部噪音有:学生在演讲实践中因紧张焦虑等声音较小,或对麦克风使用不当造成声音过大,都会对信息接收者正确接收信息造成障碍。陈菁(2005)在分析口译中的跨文化噪音中时指出另外一种外部噪音是存在于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收者文化背景差异时产生的。由于在英语演讲课堂上,信息接收者和信息发送者都是以英语为第二外语的中国学生和老师,文化背景差异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这部分的噪音本文就暂不讨论。
针对大学公众英语演讲课程中的语义噪音,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来进行降噪。英语演讲其实是一门可以结合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综合性活动。通过在课堂带领学生观摩著名或典型的演讲,并鼓励学生在课下选择自己的喜欢的演讲进行模仿,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辨音以及英语发音、连读、语调等技能。通过每节授课过程中的即兴讨论、回答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在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为演讲稿的准备查找素材资料,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演讲稿的撰写练习,学生互评,教师修改,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而英语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提高又会反作用于学生英语演讲水平和能力,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尤其是语言表达方面,因此可以有效地降低在传播过程中的语义噪音。
针对内部即心理噪音,特别是学生在进行演讲实践时的紧张焦虑心理状态,张放(2010)提出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干预学生的英语演讲焦虑。团体心理辅导指在团体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认识英语演讲,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可以采取的方法有针对焦虑现象进行小组座谈,或者小组讨论演讲题目,让学生在小范围进行演讲并互相评价等。笔者认为,降低心理噪音,还可以通过在上课伊始对学生进行鼓励,以及在课堂教学、点评等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肯定和帮助,让他们能克服心理的影响,达到更好的演讲传播效果。
对于在英语演讲课上的外部噪音,降噪策略以逐步培养学生在演讲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和关注演讲受众反馈的能力。演讲者不应该只集中于去讲,更要对自己的演讲进行监控,对演讲信息接收者的反馈进行监控。如果发现有影响信息传播的外部噪音,如演讲者声音过大或过小,投影仪故障造成干扰等等,必须及时调整和应对,以确保信息的正确传播。
英语演讲作为一项综合听、说、读、写四项语言基本功的活动无论对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文化修养以及心理素质都有很大的相互促进的作用。本文用传播学的噪音理论来分析大学公众英语演讲教学中主要存在的语义、内部和外部噪音,并基于他人研究和自身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降噪策略,有益于进一步提高英语演讲课教学质量,并为英语演讲的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跨学科的新视角。
[1]Shannon,C.&W.Weaver.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M].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49.
[2]Verderber,Rudolph F.Communicate! [M].7th Edition.Belmont,CA:Wor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3.
[3]陈菁.口译交际过程中的跨文化噪音[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
[4]金双军.大学生英语演讲焦虑及原因探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9(11).
[5]任文.英语演讲课与能力素质培养[J].中国外语,2007(6).
[6]袁雪芬.英语演讲教学的作用及价值[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
[7]张放.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演讲焦虑及心理干预对策[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