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促进校园和谐文化建设

2013-08-15 00:54陈同强刘振优
科技视界 2013年35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校园文化辅导员

陈同强 刘振优

(1.赣南医学院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江西 赣州 341000;2.赣南医学院 教务处,江西 赣州 341000)

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放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这是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中共中央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文化建设具有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加强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形成具有本民族鲜明特色的文化优势,事关国家文化安全的维护和国家文化主权的捍卫。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既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保证。加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努力建设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对于促进高校和谐健康发展,确保高校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顺利发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内涵及重要性

1.1 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内涵。和谐是指在事态发展中的一种相对均衡、统一、协调的状态,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形成相互尊重、信任并良性互动的美好状态。党中央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作为高校而言就是要建设和谐校园,培育和谐的校园文化。和谐的校园文化应该包括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丰富高雅的校园活动,以及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等。

1.2 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文化建设的主阵地,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则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功能顺利发挥的重要保证。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倡导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用丰富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用和谐融洽人文环境感染学生,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品格塑造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都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高校培养高层次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

2 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文化教育被忽略。在社会经济全球化、文化国际化的大背景、大趋势下,我国高等教育日益重视与国际接轨,倡导教育的国际化,借鉴西方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外语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培养。但是,在重视国际化素质培养的同时,往往却忽略了学生民族文化素养的教育,导致学生缺乏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无法形成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传统文化素养缺失。

2.2 思想品德教育效果不明显。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开设的相关课程并不少,但有显著效果的却不多,把听课当作拿学分手段的学生也不在少数。许多学校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还没有从制度层面和德育环境上健全完善,因而也很难从根本上对学生的思想形成导向和影响。

2.3 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滞后。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较多地注重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而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引导则相对滞后,尤其是缺乏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普遍缺乏,一旦出现心理问题难以做到有针对性的自助或他助。

3 加强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举措

3.1 进一步加强校园和谐文化教育

3.1.1 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导师的作用。辅导员教师和班主任对学生中普遍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应坚持“普遍指导,个别关注”的原则;与此同时,教师在班级内部要指定学生骨干作为观察员,观察身边学生的心理状况,如有异常状况,观察员能够及时上报,确保辅导员、班导师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

3.1.2 充分发挥高校教师、辅导员的导向作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高校学生在积极学习各国先进文化的同时,一定要以本国、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为此,高校要形成重视、倡导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经常邀请校内外有较深传统文化修养的专家教师给学生开设讲座,激发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增进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使学生形成争相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3.2 进一步加强师生、同学之间的良性互动

3.2.1 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增强良性互动。大学的教育模式不同于中小学,任课教师完成授课任务后便离开学校,学生在上课以外的时间很少有机会和任课教师接触,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方式方法的意见也不能及时反映给任课教师。由于缺乏师生之间的了解,教师对学生也很难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师与学生间这种不熟悉甚至冷漠的关系严重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因此,高校应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任课教师,不应该只满足于单纯完成授课任务,而应更多地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2.2 营造平等友爱的同学关系,增强集体凝聚力。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怀着激情和梦想跨入大学校园,校园就是一个大家园,同学之间应该成为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辅导员、任课教师作为高校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员,应该从日常生活到课堂教育等多方面着手,努力营造平等、和谐、充满关爱的集体氛围。通过定期举办各类班级活动,不断增强班级凝聚力,使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环境、有着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建立起互帮互助、互信互爱的兄弟姐妹般的深厚情谊。

3.3 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高校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品格的示范者,教师的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增强综合素养,保持身心健康,提升人格魅力,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给予正确的示范和引导。

3.3.1 重视自身心理素质和心理咨询技能的提升。首先任课教师和辅导员要保证自身的身心健康。一个豁达、宽容、自信的教师会把这些积极的情绪传递给学生,营造出和谐的学习和管理氛围。其次,教师应该掌握专业、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专任教师特别是辅导员要参加心理咨询师等相关培训,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当学生遇到相关心理健康问题时,能够用专业的技能与方法进行解答和指导。

3.3.2 注重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高校教师和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直接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其品行、性格等都对大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且会长期存在于师生的交往中。教师应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正所谓“身正为范”。师生共同用真诚信任去营造和谐、平等、充满爱的校园生活。

[1]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11.

[2]钱穆.文化与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1.

[3]彭正梅,本纳,李其龙,等.赫尔巴特教育论著精选[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35.

[4]张小平.和谐文化的理念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2-64.

[5]刘洪涛,白君明.名优校长谈治校[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54.

[6]熊子健.社会资本理论视野下的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4-96.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校园文化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