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列汉诺夫和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之比较

2013-08-15 00:48孙大为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著作

孙大为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石家庄 050061)

普列汉诺夫是俄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的著作哺育了列宁等整整一代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是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在他的影响下,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者迅速成长。本文试对普列汉诺夫和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贡献作一简单比较。

一、“俄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普列汉诺夫和李大钊成为俄国和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既是当时历史环境影响的结果,更是与他们学习和钻研马克思主义分不开。

(一)普列汉诺夫的转变是从论证俄国工人运动的伟大历史作用开始的

俄国民粹派最大的政治弱点是看不到工人的伟大力量,又无法唤醒农民。普列汉诺夫的第一篇理论文章《争论的是什么?》论证了工人必然参加革命运动的新见解,《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和俄国社会主义的任务》,介绍了欧洲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文献,开始试图用马克思的理论思考俄国的未来前途和命运。1880年1月普列汉诺夫逃亡国外,参照西欧工人运动的经验,对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他重新估计了自己的斗争历史和俄国现实,逐步完成从民粹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转变。1882年普列汉诺夫接受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这是他的世界观完成转变的标志。1883年10月,他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著作《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的发表,标志他的世界观转变彻底完成。

(二)李大钊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

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期间,他第一次接触了日本的社会主义思潮,他阅读了日本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幸德秋水的一些著作,这对他接受社会主义有启蒙和奠基作用。

1 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以他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二、“劳动解放社”和“亢慕尼斋”

(一)普列汉诺夫和他的“劳动解放社”

1 883年9月,普列汉诺夫宣布自己同民粹主义彻底决裂,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战斗旗帜,在日内瓦创立了俄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组织——“劳动解放社”。普列汉诺夫不但是劳动解放社的创立者,而且是该组织的精神领袖。劳动解放社的成员用俄文翻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多种著作,同时发表了普列汉诺夫的许多重要著作,这些著作系统阐释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力地批判了民粹主义、无政府主义、新康德主义、经济主义等思潮,把这些马克思主义著作从国外运往俄国秘密发行,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的主要形式。

(二)李大钊和“亢慕尼斋”

“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系1920年3月由李大钊倡导成立的,发起时有邓中夏、高尚德、何孟雄、黄日葵、刘仁静、张国焘等十九人,后来发展到包括唐山、郑州等地进步青年在内的上百人。为了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该会还成立了一个翻译室,下设英文、德文、法文三个翻译组,他们在李大钊号召下,译过《共产党宣言》的德文本,译过《资本论》第一卷等原著。该会会员还集资建立了一个名为“亢慕尼斋” (英文“共产主义”音译)的图书室。通过会员个人捐赠书款,分派会员外出采买等办法,积极搜集马克思主义原著和有关图书。1922年初,据该会第四号通告称: “本会现已有英文书籍四十余种,中文书籍二十余种。”[1]除此之外,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还定期举行演讲会、学习讨论会及通过一些纪念活动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

三、《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等著作:“培养了整整一代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

普列汉诺夫撰写了卷帙浩繁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用明白的、简练的、每个人都可以理解的笔法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如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等,为粉碎俄国先进知识界中占统治地位的民粹主义思潮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列宁把《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誉为“俄国社会主义的第一个宣言书”,把《我们的意见分歧》称为俄国“第一本社会民主主义著作”,[2]赞赏《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对辩证唯物主义作了极其完美的有价值的阐述”,[3]“培养了整整一代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4]许多俄国革命者就是在这些著作的影响下,进行思考和反省,找到了正确的思想方向,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

2.《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培养无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

1 918年7月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论述了俄国十月革命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帮助人们初步了解资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革命的不同点。同年11月,李大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和《Bolshevism 的胜利》,热情地歌颂了十月革命,“试看将来环球必是赤旗世界,唯有翘首迎接新世纪曙光。”[5]这在当时思想界也是独一无二的,震撼了中国先进分子追求真理的努力。这三篇文章, 成为五四时期最早宣传社会主义的代表作。1919年5月李大钊将他主编的《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成了“马克思主义专号”,在该刊上发表了一批介绍、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他自己也在该刊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该文是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第一次较系统、较充分的介绍,较全面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传播高潮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标志着李大钊已从一个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转变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1920年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一文。

四、“理论巨匠、机会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革命烈士”

(一)普列汉诺夫偏重理论著述,脱离俄国革命实际

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普列汉诺夫是一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理论家、哲学家,是一位当之无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巨匠。他的著述最多、贡献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唯物史观、美学和哲学史三个领域,列宁认为,如果普列汉诺夫没有阐明哲学唯物主义原理以及这些原理对反对民粹派的意义,俄国马克思主义是不能形成的。在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中,普列汉诺夫比其他人更早而且更深刻认识到反击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思潮这场斗争的严重性。他撰写了《伯恩施坦与唯物主义》(1898年)、《唯物主义还是康德主义》(1899年)《再论唯物主义》(1899年)等著作,列宁赞扬到“在国际社会民主党中,普列汉诺夫是从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批判过修正主义在这里大讲特讲的庸俗不堪的滥调的唯一马克思主义者。”[6]

普列汉诺夫一直生活在国外,长期远离俄国革命实际,又缺少与其他俄国革命者的交流,1903年以后,他逐渐落后于俄国革命实际。他没有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未能对新时代所提出的新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普列汉诺夫一步一步转向机会主义,政治上的孟什维主义和社会沙文主义。

(二)李大钊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努力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解有些不准确

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努力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是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特点。从 1920年9月开始,李大钊在北京大学政治系举办了“现代政治”讲座,介绍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世界各国工人运动的情况以及中国劳工状况等。10 月初,李大钊开始在北京大学等高校,开设了《唯物史观》、《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等课程,宣传社会主义思想。青年人是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对象。毛泽东也是在李大钊的影响下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的。1918年在北大图书馆做书记(管理员)的毛泽东得到了李大钊的热心关怀和耐心指导,1949年进入北京前还深情的怀念李大钊。“三十年了,三十年前我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奔波。还不错,吃了不少苦头,在北平遇到了一个大好人,就是李大钊同志。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了一个马列主义者。他是我真正的老师,没有他的指点和教导,我今天还不知道在哪里呢!”[7]在李大钊等人的努力下,科学社会主义突破了知识分子圈,开始在工农大众中传播开来,它使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也存在着一些不准确之处或者说是偏差,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的阐述也不尽完善,甚至有个别的误解。如李大钊在阐述马克思的唯物论时,只强调了物质变动的决定作用,对于意识的反作用重视不够,对于社会历史中的物质概念的理解也不准确。然而,李大钊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地吸收新思想、新文化,不断地改正或抛弃旧观念。这是他与普列汉诺夫最大的不同之处。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重要领导人,他领导了中国共产党北方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成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后来领导京津等地的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1928年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

注释:

[1]《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通告》(四),《北京大学日刊》,1922年2月6日

[2]《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版第4卷第273页,《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版第1卷第163页

[3]《列宁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65页。

[4]《列宁全集》第十六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67页。

[5]《李大钊全集》[M]第三卷,第110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6]列宁:《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1899年)。《列宁选集》第2卷第3—4页

[7]阎长林《在大决战的日子里》[M]第122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著作
柴文华著作系列
李大钊《青春》
赵轶峰著作系列
杨大春著作系列
李帆著作系列
李大钊
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启示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机制建设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作用
东北抗联精神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