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成栋
(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吴大澂,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愙斋,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是我国清末著名的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清政府派往东北督办边务的钦差大臣。吴大澂生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幼年聪慧,13岁能文,17岁入县学,“即慨然有经世之志”。同治三年(1864年)举于乡,七年后为进士,授编修。
同治十二年(1873年)出为陕甘学政。其为人敢言,曾上疏请停修圆明园。光绪三年(1877年)奉令赴山西、陕西襄办赈务。四年,授河南河北道。时河南省饥年,贫民被迫贱售田,丰年赎不回,大澂断案为一些贫民按价领回原田。该省百姓又不堪徭役重负,所属武涉县尤甚,县吏按亩科派,每亩三百钱,大澂裁定为亩五十钱,减少民众负担,在任止一年,得到民间称颂。光绪六年正月,诏赏给三品卿衔,随吉林将军铭安办理三姓、宁古塔、珲春帮办吉林边务兼屯垦事宜。
吴大澂来到三姓(今依兰县)、宁古塔(今宁安)、珲春等地督办吉林军务共有两次。一次是光绪六年九月至光绪九年九月,一次是光绪十二年正月至九月。第一次主要是在三姓、宁古塔等地移民实边、驻军屯垦,增强防务、加强军备。第二次主要是勘界。此间,吴大澂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宁古塔、三姓、珲春、吉林之间。从《愙斋自订年谱》吴大澂的行程就可以看出他忙碌的身影,在他往返四地途中,轻骑简从,常常是携带帐篷,风餐露宿,披星戴月,踏冰履雪,裹粮而行。前后两次短短四年时间里,吴大澂不辱使命,不负朝廷重托,以一介文员,承担文武双重任务,认真履行职责,在移垦戍边、置驿修路、筑垒练军、化敌为友、建设工厂,勘界守疆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好多遗址、遗迹至今犹存,演绎着东北历史的沧桑巨变,同时也记录了吴大澂的丰功伟绩。
光绪初年,距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仅仅二十多年,割土之痛、辱国之耻难以抚平爱国知识分子和有远大政治抱负的爱国官员的心头创伤。惨痛的教训更激励清政府不得不重视东北的边务问题。
光绪六年(1880年),吴大澂来到东北首先进行移民实边和驻军屯田工作。光绪七年(1881年)开始,确定重点地区为三姓、宁古塔一带。向清朝奏请与俄接壤处全部开垦,三、四十里建立一屯、招民居住垦耕。又开放三姓属界倭肯河等处,招民开垦。(新编《依兰县志》第二十一篇人物)为了做好招垦工作,首先成立招垦局。光绪七年(1881年)十二月初七日(1882年1月26日)铭安、吴大澂任命李金镛办理吉林东部招垦事宜。四月初六日(5月22日),吴大澂亲赴三岔口查勘地势,修筑房舍,建立三岔口招垦总局,下设穆棱河招垦分局。垦民大都从山东、辽南和乌苏里江以东招来,对垦民给予优待,一年之内免收押荒钱,招垦实边政策很快见效。五月十三日(6月28日),吴大澂从三岔口回到宁古塔,陈述各处山荒,应立屯垦情形。清政府令吴将屯垦、水利诸务,因地制宜,悉心经理,以广招徕而收成效。(《黑龙江通鉴》未刊稿)其次发布告示。吉林将军铭安、吴大澂专门印发了开放三姓界倭肯河流域《放荒告示》。《告示》指出:“三姓属界倭肯河东南百余里至巴湖里河(八虎力河),又南至奇胡里河(七虎力力河)及戈什哈岭以南,并大小刁翎甸等处均有可垦荒地。”“地尽平川,泉甘土厚,宽长七八十里、三四十里——一百二十里不等。”同时对招垦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此次放荒,由乌斯浑东南一带荒地放起,自西而东,由近及远,凡封堆以内旗民之地一概不准侵占。二是丈量弓绳仍照吉林旧章,以三百六十弓为一亩,由省局较准弓绳颁发遵用,各庄户不得争执。三是现在放地并无揽头各目,各户领地无论多寡,均须亲身到局报名承领,并须将本身籍贯、旗佐、年岁详细报名,以凭造册。其有携带家眷赴荒开垦者,亦将丁口报照,不得隐漏。四是每里见方合四十五垧,除扣沟洼濠甸、房园井道三成外,按七成合算,作地三十一垧半,向来出放生荒均照奉省章程,每垧收押租钱三吊三百三十文。今兰姓地处荒僻,自应格外从宽,每垧收押租钱二吊二百文,此外别无分文浮费。如有乡地人等从中敛钱,准各应户赴署指控。五是出放荒地均照奏定章程,每年每垧征收大租钱六百文,小租钱六十文,俟丈明发照后五年后一律起租。六是各庄户搭盖窝棚,应委员勘明村屯基址,以便烟户聚集一处,守望相助,可免盗贼之患。如领地十垧内给耕种之地九垧,村屯之地一垧,计领地之多寡以此类推。(转引自新编《依兰县志·附录》)
光绪七年七月又下发了宁古塔东山境招募旗民开垦新荒告示。针对宁古塔辖境内旗户、民户稀少的情况,针对蜂蜜山、木楞河(穆棱河)南北两岸20馀万垧的平原沃壤的垦荒提出具体要求,拟订了《宁古塔珲春招垦章程》。《章程》规定:招垦工作“按三四十里,招民居住,搭盖窝棚数间,每间给津贴银八两,每处约以十间为度,每户或盖二间或盖三间,由招垦委员随时酌给津贴银两。以后续来垦种者即不复给。如有过于荒僻之地,人少不能照料,暂拨旗兵一二棚,携带帐房前往驻扎,以资保护”;“拨兵驻守,专为保护窝棚起见,如该处地多沃饶,可令各兵就近试垦,或兼种菜蔬,所收钱粮菜暂不归官,免其扣饷。”“给地开垦,应立村屯,仍照阿克敦城、三姓各处现行章程,一律办理。”“给地之多寡,以人数为率,不准其多领转相授受,致滋揽头包领之弊。”“本年领地之户,已奏请免缴押荒,应收大小租每垧六百六十文,须俟五年后再令纳租,以舒民力,其余一概官钱均不摊派。”耕地所用牛马可“前赴高丽购牛一千头,给新招之户,收其半价,令三年内全数缴清,将未缴之半价,匀作两次分缴。”(转录自新编《穆棱县志·附录》)
由于这一带地旷人稀,所以吴大澂还于同年十一月派副将吴永敖从山东登、莱、青各属招幕屯兵200名。于八年四月到达宁古塔,分拨捍面石、穆楞河、细鳞河、三道岗子等处,分作6屯。每名士兵每月发给口粮银2两,并给农具耕牛。每棚10人.给车3辆。此事责令吴永敖管带。同时在细鳞河盖官房作为管带公所。另外吴大澂还于五月十八日,赴关帝庙点屯兵名。将另招幕的150人分作5棚,3棚驻扎l处为1屯,共分5屯,第一屯驻抬马沟,第二屯驻胡密力岭,第三屯驻细鳞河,第四屯驻小绥芬河,第五屯驻三道岗子。这样自穆棱河至三岔口一带共分设11屯,每屯3棚,每棚有屯兵10人,每屯共有屯兵30名。(《愙斋自订年谱》)屯兵的职责是从事农业生产和守疆卫土。采取的方法是冬春农隙之时,派员教习枪刀阵法,无事时则各安其业.有事的则守法相助,也就是古人寓兵于农的含义。
光绪八年(1882年),吴大澂亲到三岔口至峰蜜山(今密山县)一带查看边情,相度地势确定屯兵位置,命副将吴永敖为管带,建立屯兵,确定三岔口的街区位置,派人去山东招兵,建立村屯,拨银千两为垦民安家落户。(新编《宁安县志·吴大澂传》)至光绪十年七月二十日,据吴永敖报称:屯总5员,每员月支银12两;棚头24名,每名月支银3两;屯兵239名,各月支银2两。造具屯兵花名清册,计册开:抬马沟、穆棱河、细鳞河、小绥芬、凉水泉子等5屯,屯总5员,又屯兵自三四名至10名合盖房1所,计43所,为43户;棚头24名,屯兵239名。(转引自新编《东宁县志·附录(三)有关屯兵资料》)
为了以节省饷银,留办屯田,光绪八年十二月十八日(1882年)2月6日,吴大澂奏请裁撤吉林防军,以广开垦而实边防,得到清政府同意。吴大澂决定将靖边营右路裁撤一营,左路左营步队改为马队,在松花江和黑龙江分水岭中俄交界及松花江南岸,添设军民炮台。吴又奏请,因海山崴华民过多,请设立公所,派员保护。(《黑龙江通鉴》待刊稿)
由于吴大澂移民实边,驻军屯垦,鼓励广大垦民扩大开垦,并奏请朝廷实施了很多有利于垦荒的政策,促进了三姓、宁古塔地区土地的开发和这些地区中心城镇的出现,同时,也促进丁宁安、依兰、穆棱、密山、东宁等县的设治。三姓、宁古塔等地的老百姓对吴大澂的筹边功绩也给予了充分地肯定,一百馀年思念不断。
在吴大澂督办吉林边务50年后也就是1931年,兴源村民任承沆、顾次英等20余人,为怀念吴大澂筹边之功绩,联名立下“吴愙斋中丞筹边遗迹”碑,并以记述兴源的开发。碑立于行人必经的兴源镇公路大桥西侧路北,现石碑保存于兴源镇人民政府院内。碑文为:
清光绪七年辛巳,吴县吴公大澂督办吉林边务。起珲春,迄三姓,旁达密山。相土所宜,募民开垦。所部巩卫、绥安、靖边诸军戎列其间。建威销萌,边患以息。公忠勤称天下,其功业在东陲尤著。傍穆棱河有镇,曰兴源。镇之南有邱,曰粮台。高可十寻,石壁削立,公屯兵设局处也。距公之来五十余季,辛未乡人游兹土者,相与景慕遗烈。刻石为铭曰:
穆棱西东,肃慎故墟,皆为穷荒。今也经途謇謇,吴公绥兹东服,仗节乘边,山贼慑伏。民居无舍,公则治之;无耕无犊,公则字之。公之始来,榛莽际天;公之受代,编户以千。有券者阿公迹斯在,摩挲法物,犹怀风采。月明水曲,籁椒声林,如闻馨欬,古玉吉金。抱江有楼,表界有柱,视此丰碑,相望万古!
三岔口地区的垦民为感谢他,一曾在三岔口南约50里处为其立庙(后名其地为庙岭)。现在庙虽倾圮,庙址犹存,残碑现藏于东宁县文管站,从中得知庙宇为吴大澂勘边时所建,名曰大仙堂,与武圣庙合祀,至今土人犹称吴大澂为武状元。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编纂的地方志中就有依兰、宁古塔、穆棱、东宁、海林等县市志为吴大澂立传。民间文化工作者施正宁,多年来为挖掘保护、开发利用穆棱河文化,对吴大澂筹边遗迹史料进行了大量的搜集整理,并与吴氏后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自己还成立了吴大澂纪念馆,这都是对吴大澂的最好纪念。而2009年6月,在穆棱市兴源镇建立的吴大澂纪念馆则是对吴大澂在督办吉林边务中所作的历史贡献特别是招垦放荒的集中体现。
光绪六年(1880年)吴大澂到达吉林后于边防要地广建驿站,开辟驿道,修筑渡口,建造桥梁,为适应招垦、设防、人口不断增加,生齿日繁等新形势的需要,光绪八年(1882年)吴大澂奏请改台站为驿站,方便了宁古塔至吉林、宁古塔至珲春、宁古塔至三姓、宁古塔至三岔口的交通联系。
首先是于光绪六年派靖边军在吉林东部修筑道路。至年末,筑成自宁古塔城至省城吉林的西线,长600里,并于西线上修建木桥100余座,增设许多驿站。(《黑龙江通鉴》待刊稿)另外,光绪八年,吴大澂还由吉林启程至宁古塔查勘,沿途修建大小木桥20馀座,并添设渡船数处。
其次,开辟宁古塔至三姓间的驿道。宁古塔至三姓的驿道,光绪七年(1881年)开辟。据《吉林通志》载:自宁古塔站起,北行经镑头岔等八站后,即可到达三姓。而民国13年成书的《宁安县志》及1975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清时期)所标注的站名与《吉林通志》所记载的站名有所不同。这两书均记为设置八站,但各有一站的站名和位置不同。从这条路线看,设9站是可能的。因这条道多系羊肠山道,如去掉其中的掖河站,宁古塔至鲂头岔两站相距140里;去掉三道河站,莲花泡和细鳞河两站相距120里。当时在路远人稀难行的山地,站距不宜超过百里。因而两书所记皆为准,可互为补充。其中的掖河站亦是宁古塔通往三岔口的一个重要站点。
这条驿道长600里。当时属宁古塔境者5站,属三姓境者4站,皆属吉林东路北线站道,但并非额设驿站而是拨兵驻守。鰟头岔站驻哨长1名,什长1名,兵7名;沙河子、细鳞河、三道河等三站各驻什长1名,兵7名;莲花泡站驻兵14名;小巴彦苏苏站驻兵15名,乌斯浑站驻哨长1名,兵15名;太平庄站驻兵7名。莲花泡以北4站的驻兵归乌斯浑哨长管辖,统辖于三姓副都统;三道河以南4站的驻兵归鰟头岔哨长管辖,统辖于宁古塔副都统。
此驿道的走向,大致沿牡丹江右岸北行。宁古塔至鳑头岔间的140里路段属河谷平原或岗地,较易于行走。而自鳑头岔起则进入高山峡谷之中,驰驿者要爬山涉水绕崖而行,道路至为偏窄,只能单人独马通过,不能行车。到清朝末年,此路各站驻兵撤走,因道路难行,加之无多大经济价值而被废除,驿道荒塞。
第三,开辟了宁古塔通往珲春的驿道。珲春,位于吉林将军辖区东南部的图们江下游珲春河流域。清初为南荒围场,称大八屯,是东北边防重地。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设珲春协领并派驻八旗兵。光绪七年(1881年)增设珲春副都统。
“宁古塔至珲春无站亦无旅店;有卡伦六处传递公文。宁古塔西(按:应是南)九十里曰玛勒呼哩,一百二十里曰萨奇库,八十里曰噶哈哩,四十里曰哈顺,八十里曰穆克德赫,七十里曰密占。往来行旅自裹糇粮,借宿卡伦,辎重车辆间有露宿者,俗谓之打野盘”。清政府为了加强吉林东部边防和招民开垦,移民实边,在吴大徵督办吉林边防时,于光绪七年(1881年)在原有卡伦的基础上开辟了宁古塔通往珲春的驿道,当时称吉林东路南线站道。这条驿道从宁古塔城过牡丹江,南行经新官地、玛勒瑚哩等九站到达珲春,全长573里。
这条驿道共10站,除新官地站归宁古塔站管辖,不另设笔帖式和领催委官外,其余9站每站额设笔帖式1员,领催委官,1员,站丁多少不同。新官地、老松岭、瑚珠岭、大坎子、密占等五站各设壮丁15名,马15匹,牛15头。玛勒瑚哩、萨奇库、哈顺、穆克德赫、珲春等五站各设壮丁20名,马20匹,牛20头)。这条驿道,在宁古塔城西南侧渡牡丹江(设有渡船),沿牡丹江河谷行进,达新官地站后,便进入山区。沿途山岭重重,溪谷错杂,它要穿过玛勒瑚哩窝集,横越老爷岭,山崖陡峭,古树参天,百数十里间林木相望,无定居人家。
第四,开通宁古塔通往三岔口的驿道。三岔口位于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三岔口乡政府驻地,西北距县城20里,东面隔河与俄罗斯为界,是中中俄境线上我方的一个重要村镇。
光绪七年(1881年)吴大澂到宁古塔,经派人勘查,确定三岔口为重点垦区,在此设立了招垦局,派官招民垦荒。同年,开辟了宁古塔通往三岔口的驿道。这条驿道全长470里,沿途分段派驻靖边军,设置住宿点。有些站点派驻军队5至10人,配备役马3至5匹,以传递文报,接送官员,运送物资,保护行旅安全。个别的紧要通衢站点驻军达百人以上。
全程分为五段:一段,由宁古塔北行60里至掖河镇,沿牡丹江河谷行进,路途平坦,村屯较密。二段,经沙站子至抬马沟,再经干面石至穆棱河钓鱼台卡,长120里,山势险峻,林木深密。三段,经孤榆树、马桥河、高路井、至细鳞河,长110里,始沿穆棱河谷,后越太平岭而行,虽岭多林密,尚无严重险阻。四段,经小绥芬河南折,再经三道岗至双榆树,长约110里。此段溪谷纵横,水流湍急,路径险仄。五段,经南天门、万鹿沟塘、马家大营至三岔口,长约70里。此段马家大营以北山岗重叠,岭高坡陡,沟深林密,以南地势平坦,但要横渡大绥芬河。
这条道路的开辟,当时虽然对巩固边防,移民垦荒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清廷吏治腐败,财政日竭,十馀年后站点驻兵撤回,道路随之荒芜。今天,由宁安至牡丹江、至东宁、至三岔口的公路,基本上是沿着这条驿道修筑的。
(以上参见《黑龙江古代交通史》,桑树森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12月第一版。)
吴大澂在移民实边、驻军屯垦的同时还进行了增强防务、加强军备的工作。三姓、宁古塔地区地处东北边陲。与俄接壤。边防十分重要。吴大澂光绪六年五月十七日抵达吉林省城后,一方面亲自相度营盘基址,建造营房;一方面校阅防军、演练兵丁。同时,他还与吉林将军铭安着手编练近代化的巩、卫、绥、安马步4个防军,分别在宁古塔、珲春、三姓、吉林4地编练。4个防军共13个营,其中步队7营,每营500人;马队6营,每营250人。每营5哨,每哨10队。共马步5000人,兼用各旗西丹及民勇。奏明由户部每年拨领防饷银50万两。檄委戴孝侯统领绥军马步5营,驻三姓之巴彦通;刘俊卿副将统领巩军马步3营驻宁古塔之乜河;郭梯阶副将统领卫军马步4营,驻防珲春。惟安字马队1营,留扎省城,委协领富锦堂为营官。一切营制,均照湘淮各军,参用直隶链军章程。均于光绪六年十月编练完成。武营装备完全是洋枪、洋炮。在编练过程中还将单一旗兵制改为满汉各半,改世袭兵制为招募制。所有三姓、宁古塔、珲春防务皆由吴大澂督办,巩、卫、绥、安4个防军和靖边各军全由吴大澂统辖。
为了加强比案件的防御,吴大澂还奏请于三姓、珲春等各地兴筑炮台等军事设施。光绪六年六月十二日(1880年)7月29日,为防御沙俄从松花江入侵,吴大澂奏请于松花江口附近设立水关。清政府批准后,将水关设于三姓城下游200里要隘处。用树木制成木桩,横于江心,两端用大铁锚钩住江底,再用铁链系于江岸,名为“护江关”。(《清德宗实录》光绪六年七月丁卯条)派候补道顾肇庆带兵勇50名,驻扎水关附近,监视俄船,不准闯越。(《黑龙江通鉴》待刊稿)
光绪七年(1881)铭安、吴大澂派靖边军修筑巴彦和珲春炮台。其中修筑巴彦通炮台5座,仿照天津大沽口式样,巴彦通炮台位于三姓城东北15公里处的松花江南岸,巴彦通岛附近的巴彦哈达群山中。此处正是靖边营所在地。这里三面依山,一面临水,居高临下,为清代扼控松花江、抗击沙俄的军事要塞。靖边营建于光绪六年(1880),分前、后、左、右、中5营。各呈正方形,周长均为800米。炮台建于光绪九年,十年竣工。周长500米,高7米。1897年至1900年,清政府在靖边营北悬崖附近伏设3道栏江大铁锁,铁锁长约200米,直径0.18米。若干段铁锁连接直达两岸,平时沉于江底,用时以“绞磨”拉近水面以阻船只通过。拦江锁的一段,现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1900年7月11日,当义和团和爱国清军紧紧包围哈尔滨,盘踞在哈尔滨的沙俄侵略者分乘“奥德萨”号轮船及两只驳船,于7月15日由哈尔滨逃往伯力,途经三姓时遭到了巴彦通要塞的清军和义和团的炮击。这些炮台在抗击沙俄侵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宁古塔、三姓、东山一带偷挖金沙的无业游民甚多。其主要头目孙百万、韩效忠等常与官府作对,屡禁不止。“抚之未必得力,逐之恐为敌诱”。如何让设法安置这些“流民”成了大问题。吴大澂于光绪六年九月初来到三姓不久,便改装易服,单骑入山,招抚宁古塔(今宁安)、三姓辖区内夹皮沟聚伙挖金的统领韩宪宗。韩宪宗,原山东登州人,后迁辽东复州。30多岁时东徙吉林东部山区(宁古塔、三姓以东,长白山北麓、松花江南岸一带)的夹皮沟,以采金为生,后因其居地在柳条边外,故又被称为韩边外。当时正值有个叫梁才的,率众横行沟里,鱼肉金工,骚扰过甚,人皆患之。于是韩宪宗率领采金民众将梁才驱逐出采金队伍,因此被推举为沟中首领。从此以后,夹皮沟内金工日集,产量日丰,商贾亦日盛,日挖金者最多时达5万馀人,全部归韩宪宗管理。
按照清朝的法令,私自结伙擅开金矿采金是违法的,封禁之地,更是如此。但由于采金之处多为山高路险的边远地区,加之官兵不足,私采金矿很难禁止。吴大澂便采取了张之洞的“既无剿禁绝之方,不如化私为官,抚而用之,亦可藉以御侮”的办法,几经辗转,只身来到韩宪宗的驻地木石河。吴大澂了解到韩宪宗为人老实厚道,公正无私,曾几次为保乡里和地方的平安,主动协助官军追剿匿犯,因而在当地民户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吴大澂找到韩宪宗的住处,并住于韩家。他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地和韩宪宗彻夜长谈,在他家一连住了三日,仔细询问金厂的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告诉韩宪宗朝廷不会追既往之咎,劝其出山。宪宗被吴大澂的诚意深深感动,遂同吴大澂一同出山。吉林将军铭安派队来迎。吴大澂将其宪宗之名改为“效忠”,还亲笔书写了“安分务农”的匾额赠给他。吴大澂鉴于韩宪宗已花甲有二,平日又宽厚待人,因此恳请朝廷免其死罪,并赏给韩效忠五品顶戴,赏给其子韩寿文、其侄韩寿德、韩寿纯七品顶戴。
另外,对于在筹边工作中成绩比较突出的人员奏请给予奖励和保荐。如光绪八年便特保候选训导胡传以知县留于吉林,酬量奏补。(《愙斋自订年谱》)对于工作不利者,奏请交部议处。如光绪八年(1882)五月十五日(6月30日)吴大澂因副都统德平阿于所统领的各营兵丁应发三月份饷银,迟至五月尚未发给,并有将饷银寄存钱铺,故意稽留情事,奏请清政府将德平阿交部议处,以示惩儆。
修筑炮台,新练防军,就要增加武器装备。当务之急,就要制造军火、设立工厂。因为小枪子炮弹由机器厂自己制造,方可有备无患,若不预储军火,空言训练,不但会岁糜饷银数十万,而且也不足以资捍卫。所以建立机械制造局,专门设立工厂,显得十分重要。光绪七年六月初一日(1881年)6月26日,吴大澂奏准于吉林省城建立机器局,生产新式弹药,供应靖边军需要。吉林机器制造局建于东南(北流)松花江北岸,任命宋春鳌为总办。暂调天津机器局道员王德均等到吉林听候差委。
光绪九年(1883年)九月初二日(10月2日),吉林机器制造局开工生产。该局设有机器正厂、轧铜处、机器西厂、电汽房、翻砂厂、熟铁厂、木工厂、画图房、强水厂、拉火厂、储料库房、火药局、营口转运局、等,共有匠目、工匠、小徒及各伕等398名。(《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工业》上册)。制枪厂从抬枪到新式来福枪均能制造。该局所用机器大部购自德美各国。机械制造局规模可谓不小,这个军工厂不但负责吉林靖边军所需军火的制造任务,而且还负责黑龙江镇边军所需军火的制造任务。吉林机器制造局也开创了吉林、黑龙江近现代工业的先河。
咸丰十年(1860年),沙俄以武力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我国领土。次年,清廷派使臣与俄使勘分兴凯湖以南边界,竖立8个木制界牌,签订《中俄勘分东界约记》,并与俄方互换了两国交界地图。但这次勘界,中国是处在不平等的地位。因为勘界中,如何设置界牌完全是凭俄人预制的一纸《记文》及地图,具体勘界、立牌也完全由俄人主持,清廷使臣仅是被迫“依旧誊写”与画押钤印而已。俄人借此次勘界再次侵占了我国大量领土,而且事后又多次将界牌向我国一方挪动,以蚕食我国领土。如“拉”字界牌,原立于兴凯湖和穆棱河之间的分水岭的小漫岗上,竟被俄人移至大顶子南岗2里处;距原地北移18里有馀。其它界牌如宁古塔境内的“倭”字、“那”字界牌也有被俄方擅自挪动的情况。光绪七年(1881年)清廷在土尔河以南发现边境线附近的宽阔平坦地面均被沙俄窃据,或三四十里,或五六十里不等,并拨兵驻守。光绪九年(1883年)俄人又侵占了珲春边界,“将图们江东岸沿江百馀里误为俄国所辖之地,并于黑顶子地方安设俄卡。”(《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第15卷,第7页)基于此,光绪十一年(1885年)三月,总理各国衙门事务大臣奕劻上奏,请派大员前往勘察。翌年四月,清廷请派会办北洋大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吴大澂、帮办吉林防务大臣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与俄方代表巴拉诺夫、舒利经等在岩杵河(今珲春东,俄罗斯境内的克拉斯基诺)会同商办东部边境问题,史称岩杵河勘界会议。
吴大澂率从人经吉林、宁古塔等地,于三月初二日行抵珲春。四月二十二日,中俄双方在俄界岩杵河正式会谈。鉴于咸丰年间所立的“土”字界牌已经失毁及我黑顶子之地已为俄人久占,吴大澂在会上着重要求解决补立“土”字界牌和归还黑顶子问题。关于“土”字界牌,中方要求按照咸丰十一年的条约,立于距图们江口20华里之地,而俄使、滨海省省长兼驻军司令巴拉诺夫,则主张立于距图们江口40华里之地,以多侵占我领土。由于俄使的无理取闹,此次会议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二十六日再次会议,经过多次辩驳,双方达成妥协,决定将黑顶子归还中国,“土”字界牌立于距图们江口30华里的沙草峰以南越岭而下的平岗尽处。
五月十九日,吴大澂与巴拉诺夫同赴沙草峰南10余里处。二十日二人为竖立“土”字界牌掘土奠基。之后,吴大澂在长岭子中俄交界处(今属吉林省珲春市板石乡)添立铜柱,上刻铭文曰:“疆域有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反映了大澂对沙俄随意移动界牌、蚕食我国领土的忧虑心理。
六月初三日,吴大澂与俄使分别在《珲春东界约》上画押钤印。此后至九月,就这段边界先后签订了6个勘界议定书,总称《中俄查勘两国交界六段道路记》。此外,在岩杵河会议期间,大澂鉴于图们江口已被沙俄占据,曾要求俄方允许中国船只自由出入江口,经过多次交涉,后来得到沙俄政府的同意照会,作为《珲春东界约》的附件列入。在吴大澂的力争下,中国获得了自由通过图们江口的权利。
[1]吴大澂.愙斋自订年谱.愙斋诗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第一版.
[2]吴大澂.皇华纪程.黑水丛书·第十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5第一版.
[3]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人物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4]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大事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5]新编《穆棱县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
[6]新编《依兰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7]新编《宁安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8]新编《东宁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9]清实录黑龙江史料摘抄(内部刊印),1990.
[10]清代档案史料选编·工业(上).吉林省档案馆编,内部发行.
[11]黑龙江省地方志编委会黑龙江通鉴.待印稿.
[12]桑树森主编.黑龙江古代交通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12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