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团体咨询课程的开设

2013-08-15 00:46张金秋
黑龙江史志 2013年10期
关键词:指导者教育者团体

张金秋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团体咨询也叫小组辅导,是指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心理咨询形式。也就是说,团体咨询是根据来访者问题的相似性,将其组成一组(一般10-15人为宜),在团体指导者的指导下,激发团体成员间的互动,解决团体成员共有的发展性问题或心理障碍。团体咨询有诸多的优势,其一,团体咨询是多向交流的过程,影响广泛,感染力强;可以使同学之间进行更深的交流的和了解。其二,在有限的时间内同时对大多数同学进行心理咨询,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其三,团体咨询的情境类似于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咨询的效果容易得到巩固;其四,青少年对成年人的说教和训导易产生抵触情绪,但愿意与同龄人沟通和交流,认同和学习同龄人的言行,故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适合采用团体咨询的方法。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团体咨询课程,不仅要给该专业的学生进行系统的关于团体咨询的知识讲解,而且将有一定的时间体验团体咨询的实际进行。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团体咨询课程的必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性质决定了该专业的大多数毕业生将来的工作性质是做人的工作者,要成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许多事都依赖于学校的一般规章,但是最重要的东西永远取决于跟学生面对面的教育者个性:教育者的个性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是无论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和条件。教书育人是一项辛苦而又高尚的职业,与人打交道尤其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一言一行都会给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素养对其工作的影响具有决定意义。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最主要的工作对象是人,必然涉及人的心理活动,这不仅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了解、洞悉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而且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也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较好的心理素质,遵循心理活动的规律,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养成身心愉快、情绪热烈、气质优良、性格稳定、意志坚定、动机正确、行为端正的心理品质。同时,通过团体咨询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提高该专业学生对团体咨询的认识和了解,促使他们进行自我探讨和发展,并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等,为进入工作岗位之后提供帮助。

(二)学校教育的目标实现的需要

实现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成长、成熟的过程中会遇到因人生目标、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等方面的问题与个人情绪、情感交织而成的心理困惑。在团体咨询活动中指导者会进行恰当的“价值引导”,即帮助成员澄清其价值追求,认识其自身价值观的矛盾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必要时引导(而不是代替)成员作出价值选择或对价值作相应调整,避免进行武断的“价值评判”,既减少了直白教育容易引起的学生的抵触情绪,又将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学校育人目标。

(三)受教育者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环境发生了为巨大的变化,并且竞争的压力比较大,现代人的心理夜里象对都较大,并且较为脆弱。如稍受到一些刺激或者创伤,或者受到较大的挫折,比如汶川大地震等等,这些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心理永久的埋下了阴影,挥之不去。长期下去,如果不及时地给予心理救治,就会给受教育者的心理甚至以后的生活等方方面面造成不便。还有一些独生子女群体,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由此,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心理素质也是大势所趋!

(四)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的保证。因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心理素质修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团体心理咨询既能,不仅是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的需要。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高低直接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是分不开的。因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心理素质,应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心理和谐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只有实现了心灵的和谐,才能进而创建和谐社会!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团体咨询课程的障碍

(一)专业知识基础较弱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心理学知识相对较为薄弱,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初步接触团体咨询课程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对与一些问题的理解与掌握不是很到位,甚至是存在缺陷的,这就导致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一只耳朵听,一只耳朵扔”的现象,进而导致在以后的团体咨询的实践过程中,对实践过程的操作性缺乏主动,不能尽快融入,甚至导致实践活动不能深入进行。

(二)同学关系造成的更为强烈心理防御机制

正常来讲,团体咨询的成员是自愿、主动加入而形成团体的,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团体咨询课程内进行团体咨询的实践,团体成员是被迫成为一个团体的。众所周知,团体咨询要想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取得实际的效果,团体内的成员必须互相信任才能互相坦率地开放。但是在团体咨询过程当中,团体成员与团体间有着丰富而微妙的动力学互动,成员会在团体中用自己的行为塑造自己的社会缩影,因而他们彼此会表现出特有的防御行为。这种现象在作为同学而且是被迫成为团体的团体咨询实践中更为明显,会因为彼此之间互为同学,使这种防御机制更加的强烈。因为同学之间涉及到日常的相处,涉及到平时的奖学金等荣誉的竞争,涉及到日后数年的同学聚会,可能不愿意让自己的脆弱甚至软弱的一面展现给大家,也不愿直接指出别人的确定和不足,以免影响同学关系等。所以,在团体咨询中,可能并不能达到最初的效果,大家在团体内所讨论的,大多是一些不涉及内心深处的感情。这也就将导致团体咨询不能达到或者说不能完全达到帮助学生成长的效果。

(三)师生关系所造成的交流的回避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团体咨询的课程,团体的指导者在团体中具有三重身份。他是一位普通的活动的参加者,又是一位需要不断把握团队主题,引导咨询方向,控制活动时间的指挥者,同时又是我们尊敬的老师。这三重身份就可能导致在团体咨询的进行中,学生会刻意回避一些话题,比如对教学的意见、对学院的意见、对老师的不满意的地方,还包括一些当代大学生关注的问题,如个人感情问题、婚前性行为问题等。

(四)指导者的特殊身份的引导身份,会导致团体咨询的暂时性停顿

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团体咨询的实践课程中,尤其是在精神分析和以人为中心的团体咨询实践中,指导者要随时对咨询的进程进行讲解和梳理,在此过程中,指导者的每次的插入性的、引导性的、讲解性的话语都可能导致正在进行的话题中断甚至终断而沉默。

(五)课时安排使时间有限制

在进行团咨询的实践过程中,一般需要50次以上的实践,才能实现团体成员之间的更深入的了解,才能进行的更深入,才能实现成员对自身的探讨和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安排中,不可能安排较多的课时,这就导致成员之间的、成员自身的探讨不够深入,可能是仅仅停留在意识到问题、发现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的阶段。

三、解决途径

(一)增加课时或者制定必要的阅读文献与资料

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之初对心理学的知识没有系统了解的情况,首先可以考虑增加是淡的可是,对必要的基础知识进行补习,以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如果这个办法不是太可行,可以适当的增加课下作业,并要求学生进行必须的学习。在学期开始的前几周,学生的可以负担一般都不太重,适当的作业可以使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增加基础知识。

(二)团体指导者要发挥指导作用、协调作用等

首先,团体指导者应承认并且尊重成员之间的差异(如文化、生活方式、宗教、残疾、年龄、性别等),努力为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提供个体化和平等参与的机会。通过技巧性的手段,使被动成员加入到团体讨论和活动中来,确保成员较公平的使用团体的时间,避免与个别成员发生双重关系。

其次,团体指导者要反复强调保密原则,尽量降低因为同学关系而产生的心理防御机制。保密原则尊重每一个团体成员的权利及隐私,是团体咨询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在团体咨询过程中。成员在团体气氛的感染下或出于对其他成员的信任。往往会暴漏自己的秘密或隐私。指导者和其他成员如果有意或无意地议论和泄漏了个人隐私,会给暴露者带来伤害,也损害了团体咨询的形象。所以,团体指导者应在讲课之初时就想学生解释保密的含义和保密性的限度。制定针对所有成员隐私的保密规则,来保护成员。但保密不是绝对的,如遇当事人的情况或其他人确实处于险边缘时。应采取合理措施,避免危险或危害发生。这从根本上讲,仍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利益。

第三,团体知道者应处理好自己的身份,在进行的过程中,既要作为指导者,又要作为参与者,因此身份的转换最为重要。尤其是在以人为中心的的团体咨询的过程中,团体指导者就是一名技术专家,他既要能够在适当的时候为团体成员作出正确的解释,又要在团体在某一阶段忽然停滞不前时,能够立刻作出决定,究竟是否要采取干预的措施。在进行的过程中,指导者也要作为一名普通的成员参与讨论,缓解因为师生关系所带来的学生的回避,尽力做到共情,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并自己的看法,给与学生适当的引导。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刘晓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具备的素质[J].太原理工大学学院报,2001,12.

[4]李瑞彩.浅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心理素质培养[J].法制与社会,2009,8.

[5]袁纲.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心理素质论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3,3.

[6]郭喜清.论心理教育课团体咨询教学方式的优势[J].山东教育研究,2000,7、8.

[7]邱君,等.浅析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基础[J].学问,2009,3.

[8]王旭东.团体心理咨询与德育的实效性[J].心理健康教育,2008,1.

[9]刘志燕.团体咨询中领导风格分析[J].社会心理科,2002,4.

猜你喜欢
指导者教育者团体
表达感谢的方式与时机对高职学生朋辈群体指导互助效果的影响研究①
——基于目标理论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品读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
善倾听会提问
教师在幼儿游戏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