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牌思维对我国竞技体育改革的影响①

2013-08-15 00:54余靖李明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9期
关键词:职业化金牌竞技

余靖 李明

(1.南京医科大学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0029;2.国家林业局培训中心 江苏南京 210042)

体育金牌、特别奥运金牌在我国并非单纯体育意义上的金牌,它还寄托了民族的梦想和追求。因此当我们选择了竞技体育的市场化改革和职业化发展,实际上就选择了追求竞技体育商业或经济价值的道路,决定了必须迈过金牌思维这道“坎”、打开这个“结”。虽说这并不等于就是彻底放弃追求体育金牌的政治和社会价值,但有一点非常肯定,那就是金牌思维即以追求金牌政治和社会价值为主导的竞技体育改革,根本不可能完全走向市场、全面实现竞技体育市场化职业化目标。

1 金牌思维在我国发展成型的历史背景

1949年,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用枪杆子建立了新中国,站起来的社会主义中国理所当然要向世界展示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日益雄厚的物质文明基础、精神文明基础以及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在“代理人战争”不断的冷战背景之下,国际体育大舞台无疑正是可以利用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年轻的社会主义中国把夺取奖牌的体育功能,与保卫、建设祖国等政治诉求混合打包,建立了现在人们主所说的“举国体制”。国际赛场上的金牌争夺,也被各国演义成了思想意识形态的比拚和综合国力的展示。这个时代的“金牌思维”并非中国仅有,它是世界性的,也是冷战背景下的一道独特“风景”。[1]

1978年改革开放,我国体育领域开始导入“市场”概念;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商业运营,我国体育领域开始接受“职业”思想;前苏联解体、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调整和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体育领域开始全面研讨并尝试西方体育发达国家的理论和经验。但是实践中,我国现行“举国体制”显示出的夺牌优势,不仅牢固了金牌的政治地位,而且把金牌政治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的政治是平民政治,说白了就是最大限度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既然百姓需要金牌,拿金牌就是体育改革的方向。因此捍卫金牌既成了捍卫体制的强音,也成了增强民族凝聚力、满足民族自豪感和激发民族优越感的途径,而原本意图突破的“金牌思维”,经过政治“着色”,也就在无形中被一次又一次的强化。

所以,我国的竞技体育市场化职业化改革,首先必须解决谁来承担“丢金制造者”的责任、谁冒被封“汉奸卖国贼”的风险即“金牌思维”的问题。因此“金牌思维”是把多刃剑,它可能在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但也可能成为阻碍竞技体育市场化职业化改革的障碍,潜藏着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良因素。

2 金牌思维是用政治超载埋单经济超荷

在市场化的职业化竞技体育比赛中,金牌只是评价运动员训练程度、竞技水平或职业能力等级的一种标志。这时运动员、实际上是运动员具备的运动才能已经物化了,是一种有着明码标价的商品。当然进入市场交易的运动才能(金牌)并不可能因为有价就失去了赋予它的政治或社会功能,世界现在通行的“容许、鼓励和保护运动员跨国流动”的职业体育规则,就蕴含有促进国际交流、推动世界和平的政治理念与思想。[2]

据资料,我国一名奥运金牌运动员的培养费用约为六亿元人民币。根据经济学原理,当投入的成本远远超过产出时,继续坚持把金牌当作表达情感的选择还能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现在的中国,已经接受了活跃在中国竞技场上的外国运动员和教练员,因此完全可以结论,我国金牌“减负”的日子应该已经为时不远了。而金牌“减负”之时,就是重新评估我国体育金牌的(政治、社会和经济)价值价格之日。[3]

现在,我国体育金牌“数量”掩盖下的“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了广大有识之士的重视和关注。其实谁都清楚,体育的金牌并不可能等同于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如果为金牌买单的不是政府,又有多少纳税人愿意拿出六个亿的人民币来购买一块金牌,因此我国继续用“举国体制”维系金牌数量、用国家金牌战胜市场金牌、用天价金牌战胜低价金牌的意义到底还有多大等问题,都已到了必须给出答案的时候。

近年,责疑我国体育制度脱离实际、过度追求奥运金牌的声音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因此要深化体育改革,就要剥离人为赋予金牌的超载价值和泛化功能,使其回归原来本色。在经济社会中,用量化的概念来分析评估体育金牌的实际价值或市场价格,才是回归体育和体育金牌本来“颜色”的正途。

3 金牌思维只有借助市场推力才能走向终结

随着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走向量力追求金牌之路,已成可以预料的趋势。国际、国家和省的三级金牌“市场”,虽然仍有奥运会、全运会和省运会的支撑,但是生产者和购买者均是政府操控的计划经济架构主体,将很难保证其在新的“大部制”改革后还能继续下去。从宏观上看,国家体育总局、中华体育总会和各体育项目管理中心、各体育项目协会等现设的组织机构,把行政、事业和社会团体等的功能、职责混合成了一体,把各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项目协会“合二为一”、变成了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实践已经证明这样的“顶层设计”并不成功。从微观上看,如“部队体育职业俱乐部”的运动员是现役军人;是,现役军人可以雇佣和自由流动;不是,“部队体育职业体育俱乐部”是否成立;因此我国现行体育体制机制的全面改革与创新,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了。而党中央国务院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后推行的“大部制”改革正是一个大好契机,可以搭乘上“撤并政府行政机构、压缩政府行政职能、政府将会把更多的权力和功能交还给市场交还给社会”这趟“班车”,剥离人为赋予金牌超载的政治功能,为彻底终结政府为金牌超荷经济支出埋单历史打下坚实基础。[4]

相信,虽然我国的《奥运争光计划》可能还会延续,全运会、省运会可能还会继续进行,但是所有这些最终都不可能改变在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政府金牌终结并被市场金牌逐步替代的结局。我国赋予体育(奥运)金牌超载的政治功能,终将在其社会功能特别经济功能的发挥中被淡化被弱化,还原竞技的迷人魅力和促进全民健身运动普及推广的巨大动力。这是科学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体育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当然,这种趋势和选择并不意味着是对过去争夺金牌方略的彻底否定,更不意味着今后只要把金牌放进市场就能够万事大吉了。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既要全力防止因为融入金牌太多政治因素而使其变得内容超载和意义泛化,也要全力防止因为导入金牌太多买卖成份而使其变得内容空洞和意义贫乏。必须保持两者间的平衡,任何一方偏移造成的过度弱化或过度强化,都会迅速演变成为影响或阻碍我国竞技体育市场化改革职业化发展的不良因素。摆脱金牌思维、开创一条具有特色的中国竞技体育发展道路并非易事,更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它需要市场推力、需要政策扶持、需要民众支持。

综上所述,“金牌思维”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和条件下形成的特殊产物,随着人类经济社会和体育改革创新的不断发展,其影响力将不断减弱、市场规模将不断缩小,已经无力改变“走向终结”的命运了。虽说我国现行的“举国体制”可能不会立即改变,“金牌战略”可能不会立即终止,全运会、省运动会可能不会立即停办,但是基于“金牌思维”制定的“金牌战略”、建立的“金牌市场”和沿袭的“举国体制”、用人为赋予金牌超载的政治光环来埋单金牌巨额超出的经济支出,等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客观事实,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倒逼”之势,现在刚好又适逢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趋完善和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积极推行“大部制”改革的东风,因此完全有力量将其拉入国际体育先进轨道并开创具有特色的中国竞技体育之路,促其在市场化职业化社会化的道路上健康发展、跨越腾飞。

[1]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2] 李明.中外体育产业学入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3] 庞伟玮.10亿美元打造亚运广州[N].广州:《亚太经济》特刊,2004-04-10.

[4] 刘维涛.转变政府职能重在顶层设计[N].北京:《人民日报》,2013-03-11.

猜你喜欢
职业化金牌竞技
迟来的金牌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整体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职业化探索
有惊无险的金牌
花与竞技少女
金牌搭档主持养成记
金牌礼物
加速职业化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