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全运会特征分析①

2013-08-15 00:54林娟阎智力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9期
关键词:全运会金牌时期

林娟 阎智力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系 上海 200241)

全运会在近年来,被一些人认为是劳民伤财,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不分青红皂白,把矛头指向全运会的体制。这虽然是少数人的认为,但却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如果不能扭转这种认识,必将给中国竞技体育造成巨大的损失。本文通过对全运会的整体审视,客观的评价全运会的举办,对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推动群众的体育热情、提高全民族人民的身体素质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使大众建立正确的全运会观念;另外,通过对历届全运会东道主成绩的变化规律,对2013年全运会辽宁省的成绩进行分析。

1 不同历史时期全运会发展概况

纵观新中国以来全运会5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将它分为两个大阶段,第一阶段为改革开放之前,1959 ~1978年,这20年是新中国曲折发展时期,也是全运会发展艰辛阶段;第二阶段为改革开放之后到现今,从1979 ~2013年,这阶段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迅速崛起并走向辉煌的三十几年,也是全运会发展由探索走向成熟时期。

1.1 艰辛曲折阶段:1959~1978年(一至三届)

1959 ~1978年间,是全运会发展的艰难时期,但也是具有开拓性的时期,这一时期内,中国体育的指导思想、竞赛体制、训练体制、管理体制等开始形成,为改革开放之后全运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59年,中国第一届全运会在北京召开,20世纪50年代末,国际奥委会一些领导人,蓄意搞两个中国的分裂活动,中国体育界对这种行为表示了严正抗议。

因为“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第二届全运会与第一届全运会相隔六年才在北京举办。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激发了群众体育热情,形成了以全运会为中心的国内竞赛体制。

10年“文革”使中国刚发展起来的体育事业遭到了严重的摧残。虽然成绩较前两届有所下降,但在经过10年“文革”的影响,已属不易。

1.2 顺利进行阶段:1979~2009年(四至十一届)

1979 ~2009年是中国体育快速发展并且走向辉煌的时期,这30年间,中国体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此间举办了8届全运会。根据我国这期间不同的发展背景,将这阶段全运会的发展阶段再分为三个小阶段。

第一阶段为1979 ~1992年(四至六届),是中国体育在改革开放初迅速崛起并探索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时期。

第二阶段为1992 ~2001年(七至八届),是我国体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下的探索改革道路时期。

第三阶段为2001 ~2009年(九至十一届),是我国体育在全面建设小康以及申奥成功的背景之下迅速发展时期。

1.2.1 第一阶段:1979~1992年(四至六届)

在这段时期内,对我国体育发展影响最大的两个事件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及在1979年我国恢复了奥委会合法席位,这两个重大事件使全运会的发展有了新的任务和走向。

第四届全运会,是在“文革”结束和粉碎“四人帮”之后以及“改革开放”这一时代转型时期举办,人们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此次全运会中。体操和跳水等中国优势项目,在当时已经接近和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第五届全运会在上海举办。1979年,中国恢复了奥委会的合法席位,重新返回奥运会的舞台。因此,在第五届全运会上,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备战洛杉矶奥运会。从此,全运会就和奥运会联系在了一起。在比赛项目上,此届全运会的比赛项目完全按照奥运会比赛项目来设置。我国体育健儿能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取得骄人成绩,第五届全运会功不可没。

第6届全运会在广州举办。六运会中首次植入了广告,并且首次成功发行了体育彩票,改变了以往完全由政府投资举办全运会的局面。

1.2.2 第二阶段为1992~2001年(七至八届)

20世纪90年代《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颁布,推动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高潮。为了使全运会更好的为奥运服务,全运会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政策,如奥运成绩带入全运会、人才交流等。

第七届全运会由北京承办,四川、秦皇岛协办。为了能与世界大赛时间衔接的上,与六运会相隔6年才举行。此届全运会制定了将在奥运会上所取得的成绩计入到全运会的制度,首次进行了兴奋剂检测工作。

时隔14年之后,全运会重回上海。本次全运会上,首次有刚回归祖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参加。为了能很好的与奥运项目相接轨,本届全运会对比赛项目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

1.2.3 第三阶段2001~2009年(九至十一届)

2003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要使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奋斗目标。在这个目标引领下,给全运会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赋予了全运会艰巨的重任,它不但肩负着提高和检验国内竞技体育水平的责任,还担负着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重大使命。

2001年11月,第九届运动会在广东举办。在本届全运会中一些项目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比如:乒乓球、羽毛球、体操、跳水等项目。

第十届全运会在江苏省举行,是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国内最后一次最大规模的运动会。参加过雅典奥运会的运动员,除小部分退役外,其余均参加了此次比赛,因此本届全运会的竞争相当激烈,如:10月17日晚乒乓球女单决赛王楠和张怡宁的金牌争夺战。

然而,在本届全运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事件,十运赛场出现了史无前例的重赛,女子柔道奥运冠军孙福明让金牌事件。十运期间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提醒我们:对金牌的渴望不能以违背体育道德为前提,必须遵守体育竞赛的规则。

十一届全运会在山东举行,是北京奥运会之后,国内第一次举办的全国体育盛会。本届全运会尽管出现了一批好成绩,但是总体水平跟世界一流水平比起来,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比如田径项目,大部分运动员的成绩与前辈们相比,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男子跳高运动员张树峰获得本届全运会跳高冠军时,他的成绩比25年前的朱建华足足低了11cm。

2 第12届全运会分析

2009年1月20日,辽宁省获得了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的承办权,十二运承担着全运会转型升级的使命:在运动员的造就上,向育人转型;在迎全运的姿态上,向快乐转型;在体育事业上,向民生体育转型等。

但凡涉及到竞技体育,人们就免不了要关心成绩情况尤其是东道省的成绩。下面就根据历届全运会东道省的成绩规律预测本届辽宁省在全运会上成绩。

在举行过的十一届全运会中,获得金牌第一的东道省市有5个,排在前二的有8个,前三的有10个,只有一个排在第四。获得奖牌第一的东道省市有7个、前二的有8个、前三的有10个,与金牌排列情况有点相似。这表现出,在全运会中,东道省市在获金、奖牌数上有着很明显的优势。尤其是近四届全运会以来,各东道省市都高居金牌榜榜首位置。广东、江苏和山东获得金牌、奖牌双重冠军。因此,预测十二届辽宁省将会是全运会的金牌榜首。

3 结论

(1)在已举办的11届全运会中,全运会已走过自己50多年的历程,这期间全运会经历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道路,它的发展由改革开放前的艰辛困难还处在探索阶段到改革开放后逐渐走向成熟顺利发展阶段。

(2)研究发现,全运会举办省有着明显的主场优势,东道主金牌获得率是其在客场的1.65倍。由此推测出,十二届全运会中,辽宁省作为东道主,其成绩可能比在客场提高1.5倍左右。如果本次全运会和山东全运会奖牌设置情况一致,则可推测出辽宁在本届全运会中,可能会获得68枚金牌居于全国金牌榜首。

[1]Schwartz B,Barky SF.The home advantage[J].SocForc e s,1977,5(1):641-661.

[2]郝勤.论中国特色体育发展道路的历程、内涵及基本经验[J].体育科学,2009,29(10).

[3]钮东昊.国务院正式批准辽宁承办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EB/OL].中国网,2009(3).

[4]傅淞巍.在四个方面实现全运会升级转型[N].辽宁日报,201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全运会官方网站.

猜你喜欢
全运会金牌时期
迟来的金牌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完美闭幕
有惊无险的金牌
金牌搭档主持养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