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南京大学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0093)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存在体育教育全员整体教育教学为目标、形式单一、课程不合理等多方面的弊端。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是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不同身体素质都能自身潜力充分挖掘,并在学习中通过努力而达到最佳效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进步,从而体验到体育的乐趣。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知道,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效果尤其显著。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就像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开药一样,在身体评定的基础上,由受教育者身体的体质状况以及自身的需要,教师凭借科学健身这一原则,依据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的理论,基本手段是身体练习,主要目标是促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身体全面发展,针对学生生理特点和身体状况的不同,用处方的形式制定运动的时间、强度、频率等,为受教育者提供的运动锻炼方案,具有一种具体的、定量的、科学的指导性。定此为出发点,方法和手段让受教育者充分掌握,培养好的运动习惯,这样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
随着不断深入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以及全面推行高校素质教育,体育教育界许多人士大量和深入的研究了体育课程改革和各种体育教学模式,学校体育的学术思想不仅受到极大地活跃,而且影响了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体育作为一门能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学科。有着其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有关体育教学思想及其方法的引进和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大学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的颁布与实施,在体育教学中相继产生了许多新颖而富有实效的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中每一种教学方法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它的特殊作用。然而,通过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在方法的运用上还存在着许多弊病。对这些弊病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找出解决之道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方法较为落后,大多以整体传授技术为主,教师教学过程中很少会锻炼不同层面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实施领分层教学法,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再单纯地以整体传授知识为主,而是更加注重每个知识层面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不同水平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更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机制的要求,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在全校形成教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的融洽的学习氛围。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成绩考核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运动场地不足,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个体差异大等问题。高校需要改进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促进体育成绩考核科学化,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提高体育教师的师资水平,从而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与普通的体育锻炼及体育教学方法不同,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是有很强的针对性、目的性的科学教育模式。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是根据受教育者的自身身体素质为受教育者量身制定的有目的性的新的体育教育方法,通过分析发现,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效果优于其他教育教学方法。
两种教学法最大区别在于教学侧重点不同,传统教学法强调整个集体的发展,而后才涉及个人;运动处方教学则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制定教学目标,更有利于激发全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1)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目的性强。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是根据不同身体素质的受教育群体单独制定的教育方法,有明确的目标,能够因材施教从而达到既定的目标。
(2)运动处方教学模式针对性强。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是根据每一个受教育者自身的身体素质制定和实施的,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效果。
(3)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科学性强。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是严格按照康复体育、临床医学、运动学等学科的要求进行的,有较强的科学性。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明显的健身效果。
(1)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的有机统一。新时代的教育教学尤其是体育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注重特殊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有利于把握整体,关注个体,使整个体育受教育群体能够在德智体美方面获得全面健康发展,实施这一教学方法满足了学生运动的需求、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运动处方教育法更加注重受教育者个体的主体地位。教师以被教育者的身体需求为目标,因材施教制定教育教学目标,一切以被教育者为主体,提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和正确掌握技战术;有利于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同学们的潜能,使每个人都有进步,能体会到成功带来的乐趣;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运动处方教育法有助于克服体育教学方法的模式化。教师要克服教学方法模式化的倾向,应该追求教法的新颖性、实际与可操作性,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保持稳定的注意力。改革传统体育教学方法过分注重运动技能知识灌输,局限于一种固定程序的单向知识、技能传递的教学模式;要从实际出发,打破一堂课一个标准负荷,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环境和氛围,重视对学生全面而长远的发展和良好的体育兴趣、爱好、意识和习惯的形成。
体育教育是高等院校学生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体育教育的复杂性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教学出现种种困难,运动方法及身体素质因人而异。因此,在现有的情况下,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教学方法的改革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应遵循如下原则。
(1)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应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是根据个体的身体素质因素制定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运动教育中因人而异而非千篇一律。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是根据每个人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个人身体客观条件及要求的体育教育模式。
(2)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应遵循有效的原则。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是为了是不同身体素质的人都能得到锻炼,因此在实施运动处方教育时应遵循有效性原则,按照既定的目标,高校完成以达到运动处方教学的最终目的。
(3)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应遵循安全的原则。运动处方教学模式遵循安全性的原则,每项运动指标都符合锻炼着的身体承受要去,保证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
合理运用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使不同的受教育者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体育锻炼,从而形成全民健身的良好体育运动环境为终身体育奠定扎实的基础。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实施有一定难度,主要的阻碍因素在于社会的不认同,传统思想认为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就像是把人按照不同的健康程度进行划分,使得个人的自尊受到打击,影响个人的人格发展。
由于学生的体育素养的差异较大,给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怎样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是我们将要面临的教学难题。我们应通过对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和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讨论,阐述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方法中,存在重技能、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等现象,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全局出发,注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在我们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上克服这些不足之处,现得出如下结论。
(1)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它更加注重全体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领会及理解,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会得到发展,增强学习兴趣,满足身体锻炼的并且能够达到一定水平。
(3)高校的教学实验证明: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提高全体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4)运动处方教学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技能的学生应确定不同的目标,充分考虑学生各方面情况,体现各个层次学生的特点,运动处方教学是一个动态分层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水平及时对层次进行调整,训练时教师应及时评价、激励,使每个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最大限度的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均能得到实现与提高。
因此,高校的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必须与当今教育发展趋势相适应,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和完善,同时也需要在理论上不断地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1]陈丽.高校“体育选项课”实施健身运动处方模式教学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