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唐振宇 张宇峰 佟宁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军事体育部 黑龙江大庆 163319; 2.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教研室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要求:“为实现体育课程日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要把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将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群体竞赛等纳入体育课程教学管理范畴,将课外体育活动有关内容有计划地组织起来,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课内外一体化视域下的健美操课程优化应注重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力图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改变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低的现象,全面推行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积极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拓展体育教学空间,真正实现和谐互补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结构,提高学生自主、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进而解决现行体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学生体育兴趣培养、体育活动不足、身体素质下降等问题。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在“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观指导下,坚持“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教学为核心,结合课余体育活动(课外体育俱乐部等形式)、学生体育竞赛、运动队训练等课外体育活动形式,通过合理的体育理论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目的的一种体育教学过程。
课程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指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1]
体育课程的概念:是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性课程。它与德育、智育、美育及劳动课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凡是纳入学校教育计划的体育方面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都应该包括在体育课程之中。
廖哲勋教授从课程自身出发探讨课程结构,认为课程结构的实质结构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构成,这三种基本成分具有相互依存性和分序分层的转换性。[2]因此探讨课内外一体化视域下的高校健美操课程优化可以从上述三方面出发,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进行分析与思考。
随着我国的体育教学价值主体由关注社会价值转向关注学生的个体价值,“通过身体的教育”体育教育思想也为大家广泛接受的大背景下,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高校健美操课程优化的总原则。这里所谈到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个体的基本发展基础上个性的发展所构成的“人”的总体全面发展。贯彻“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体育课程优化总原则,有利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培养目标的高校获得足够的体育课程优化空间,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可以为满足“具体的”学生的实际需求提供自由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学生对体育教育的全面认知,克服体育教育“工具化”倾向的负面影响,调动学生内在需要动机,促使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设定受具体的时代背景、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在尊重学科自身规律特征前提下,反映了国家、社会、学校等诸多教育组织与实施者的意愿。高校的体育课程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不断完善的。因此,在对高校健美操课程进行优化时,必须以体育课程总目标为基本准则,构建“合”总目标的健美操课程目标体系,编制“合”健美操课程目标体系的课程内容,选择呈现“合”健美操课程目标体系的学习活动方式。
虽然部分专家学者提出,课程优化“合理念”比“合目的”更恰切,[3]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理念”在一定条件下是不确切的,不同的人对同一“理念”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同时,很多“理念”在提出之初,是存在一定偏颇的,因此在未经实际检验条件下,是不适合作为课程指导角色出现的。所以,在课内外视域下的高校健美操课程优化应坚持合目的性原则。
整合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部分的事物、现象、过程,以及属性、关系、依据、标准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符合一定条件与要求的前提下,凝聚或融合成一个较大的整体。整合原则的理论依据为整体的属性与功能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4]整合优化是在课程内容完整承载了课程目标的基础上,不同课程内容之间的优化,在高校健美操课程建设过程中,渗透整合是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
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反映了教育组织者与实施者对体育教学价值主体的判断及指导思想。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清晰地表达为基本目标与发展目标两个发展维度,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五个学习领域目标。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需要将这些目标进一步具体化,构建适合自己学校特点、学生身心特征的课程目标体系。
目前,健美操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尚未有权威的研究结果,很多高校的健美操课程目标只是以高效体育课程目标来进行替代或简单的扩展,课程目标设置取向明显倾向于行为目标取向,对学生个性特征目标重视程度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因此需要对高校健美操课程目标进行优化,以满足其指导教学的需要。
在高校健美操课程目标设置中,应体现出共性发展底线受限与个性发展空间极大化的特征,即针对所有学生所设置的共性目标应受到一定限制,为学生个性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这里所谈到的空间,应包括技能发展、教学时限等。只有具体的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学生整体的全面发展才能得以实现。同时,以施良方先生关于课程目标的取向的论述为指导,即可以将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作为行为目标的补充,而不是对立面。课程目标不是非此即彼的,而可以是协调互补的,具体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课程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决定课程目标的形式。[5]在构建高校健美操课程目标体系过程中,根据体育课程总目标要求,应加强对展开性目标与表现性目标的表述与评价研究,将不同的课程目标经过整合优化,进一步具体到各类课程中。
由于健美操课程受我国高校现行体育课程设置的结构限制,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所承担的课程目标应具有不同特征,因此,对健美操课程内容的优化,必须遵从课程设置结构框架进行构建。但是实际情况是,很多高校出于方便组织教学与考核的需要,无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均以大众健身操各等级锻炼标准套路为教学内容,即使在教学过程中做出了一些变通,但是其实质并未得到改变。
课内外一体化视域下的高校健美操课程内容优化,应从改善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养成锻炼身体习惯等角度出发,构建合适的高校健美操课程体系,同时将必修课、选修课、学生竞赛、运动队训练等学生活动纳入该体系中,使之协调互补,和谐运转,共同指向高校体育课程总目标。同时,在健美操课程体系下各类课程内容应采用多种整合方式,对具体内容进行选择与编排,使各类课程内容协调互补,在完整承载全面发展所需的课程内容条件下,严格遵守课程构建的准则与方法,科学、合理选择课程内容,保证课程内容的合目的性。例如,在选修课的内容选择上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共性发展目标需要,以套路教学为主,而选修课、运动队训练则应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教学内容可以涉及健美操编排、训练、审美等多种内容。
学习活动方式除了包括聆听、思考、质疑、讨论、协商、类比、想象等之外,还包括课程的评价活动方式,课程的评价活动方式由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构成。[6]体育课程学习活动方式由于自身学科特点需要,还应包括专业特性的身体练习、模仿等其它学习活动方式。学习活动方式是体育课程内容与体育课程目标间的实现途径,体育课程内容通过体育课程模式所呈现的学习活动方式内化为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以达成课程目标。
由于我国体育课程呈现的学习活动方式受传统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的限制,审美、讨论、质疑等学习活动方式由于对于学生体能提高与运动技能掌握作用有限,因此在高校健美操课程构建过程中未受到重视,表现为体育课程内容与体育课程模式对学习活动方式的呈现的制约。同时,必须要承认的是,不同的学习活动方式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具备反映教学主体的隐含意义,只有打破传统教学思想与模式的限制,完整的呈现不同的学习活动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健美操课程学习活动的制定,才能体现出对学生这一教学价值主体的充分尊重。课内外一体化视域下的高校健美操课程评价方式应根据各类课程所承载的课程目标进行构建,不能单一的使用终结性评价或过程评价来完成课程评价目的,在过程性评价实施过程中,应赋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这也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的体现。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层面已经开始涉及实行了几十年的体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如何与教学模式协调发展,进而保障课程内容最大化的内化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这一课题也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与科研人员的关注。通过构建课内外一体化视域下的高校健美操课程,采用多层次、多功能的课程目标体系,多元功能结合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挖掘和开发高校体育的健身、健心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人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需要,是以期达成高校体育教育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与任务的一种积极和有效的探索。
[1]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 廖哲勋.我对当代课程本质的看法(下)[J].课程·教材·教法,2006(8):3.
[3] 戴小春.高校课程结构优化论[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4] 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 戴小春.高校课程结构优化论[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