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银用
(贵州省道真中学 贵州 道真 563500)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华功夫博大精深,在海内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武术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健身方法,是传承民族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这些作用,是一般体育运动无法替代的。基于这一点,早在1915年,一批武术界和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就提出要将中国旧有的武技推入新兴的近代学堂、学校。然而,时至今日,学校武术教育状况也并不乐观。国家武术研究院于2005年对全国范围内一些中小学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在70.3%的学校中,体育课程内没有开设武术课或列入武术内容,一些在体育课中列有武术内容的学校,还出现了削减武术以增加跆拳道等域外武技项目的情况。显然,武术的文化教育作用被忽略了。
为充分发挥武术的教育和健身作用,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创编了《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决定自2010年9月1日起在全国普通中小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中推广实施。这标志着武术迈开了进入全国中小学的步伐。但是,很多边远省市并没得到推广实施。就是推广了《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一些省市的学校,也只停留在《武术健身操》阶段,并没进一步在校园推广武术。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中华武术怎么了,中华武术将走向何方,是不是以后我们要反过来跟外国人学习中华武术呢,不,那么如何才能使武术走进校园,使武术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得以传承呢,我认为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武术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进行格斗,而是运用武术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武术教学并不在于比赛,也不在于游戏,而在于表演和欣赏,在于展示自己的一招一式、精神和动作美感,以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
武术进校园已经开展多年,整整体发展仍然不是很乐观,产生这一问题的问题有很多方面,其中相关领导部门重视不够就是原因之一。如果各级教育领导部门根本都不知道有武术进校园这一回事,或者知道的也是过眼烟云,那么势必造成重视力度不够,支持力度不强的现状,由此武术进校园也就成了相关部门的口头之事,而根本没有大力去抓、去落实。这样,第一线的广大体育老师就会因为没有相关政策的支持而没有长远的目标和规划,自然就很难独自撑起武术在校园中的发展重任。因此说要想发展武术教育事业,加大各级教育领导部门重视力度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在相关政策、措施的保障下,武术教育才会得到实际的发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没有武术老师,何谈传授武术和发展武术。所以我们应加强基层武术教师的培养以及其业务素质的提高。我们可以在体育术科考试中,加入武术专项考试,这样学生和老师就有了学习武术的目标和动力,就会去学习和提高武术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为将来储备了武术人才。此外,高等体育院校可以加大对武术专业学生的培养,为基层输送合格的武术人才。各级主管部门与学校,可以对体育教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武术教学培训,让这一部分教师先在摸索与学习中渐渐成长为一批合格的武术教师。
我们应该认识到随着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这一特点产生发展而来的武术可谓根深叶茂,内容丰富的,武术的各项运动都有其自身的运动技法和特点。例如:长拳动作舒展大方、快速有力、动迅静定、节奏鲜明。太极拳体松心静、动作缓慢柔和。刀术勇猛彪悍、雄壮有力。剑术轻快多变、姿势潇洒优美。棍术风格泼辣、节奏鲜明。枪术翻转自如、灵活多变等。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各种武术门类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特点,选择既适宜学生自身发展、又容易被学生掌握的内容。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选择的套路内容则可以丰富多彩,不但有拳术,还有器械的练习,这样可极大地调整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武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中学生年龄和生理的实际特点,应特别注意示范教学。示范教学在武术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也是由武术教学的特点决定的。武术教学中,学生常遇到的是“三多”问题:(1)动作数量多。如:不同风格的拳术和器械,每一套都有十多个或数十个动作组成。(2)方向路线多而变化又多。如:往返折叠、左右旋转,路线复杂。(3)每一个动作所包含的因素多。如: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内在的精、神、气与外部形体动作等紧密结合等因素,都给教师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武术的教学中,主要靠教师来运用正确的示范和精炼的讲解以及合理的教法相结合,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围绕武术教学中示范的运用、示范面与示范位置的选择以及讲解示范的要求进行简明地阐述。可以说示范是武术教学中最易被学生接受的方法,示范在直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它可以使学生了解所有动作的现象、结构、要领和方法。教师正确而优美的示范能够激发起学生习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在武术教育的进行过程中,学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学生如果没有学习武术的能动性,又何谈发展,所以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学习能动性就非常重要。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学习能动性呢,我认为可以引导学生端正认识、增强学习兴趣。由于学生对武术的了解比较浅薄,对武术的认识主要来源于民间、武打电影、录像、武侠小说等,认为武术就是学习一些格斗技能,但通过一段时间的亲自体验后,他们就会发觉要求得不到满足,习武的兴趣便逐渐减弱,这时,教师针对这种情况,端正他们的认识,重新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例如,使他们明确学习不但要做到一专,而且要做到多能,武术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具有健身、防身,陶冶情操、娱乐欣赏的作用。教师可以把学习内容与学生以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习信心和提高学习兴趣将起积极作用,学生对武术的认识清晰了,学武术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此外,还可以多办一些武术表演与武术比赛。可先在学校成立武术队,在重大活动时,进行武术表演并定期举行省市级武术比赛。使学生在欣赏了武术的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的特点的同时,形成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向往,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除了进行及时的思想教育外,还要制定出一些合理的解决办法,如合理地开展课堂评比和擂台赛等。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练习质量和运动技能的巩固。
特别强调一点的是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因为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骨髂及软组织易受到损伤,所以,在课堂的组织及实施中要把安全放到首要的位置。没有安全性的武术教学,是危险而难以实施的。也就是说,安全是学生学习武术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多数学生进行武术课堂学习是为了增强体质,了解中华武术这一特殊技能,以及通过武术塑造自己的品质等。所以,合理、科学的运动量安排才能让学生在练习武术时,产生健康、积极的情绪,适应其心理和生理的发展,从而达到很好的完成教育教学的目的。
在学校开始武术教育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武术的影响力。当今社会,人们通过各种手段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这也是体育文化的根本任务。武术有显著的健身养生的价值,所以我国练武术的中老年人越来越多,比如晨练就是许多中老年人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晨练对于中老年人群来说,与其说是一种锻炼方式,不如说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据调查,晨练人气最旺的莫过于中国传统武术和健身气功。所以我们可以在基层建立中国传统武术和健身气功辅导站。这些中老年人是家庭中的一员,也是社会中的一员,他们也会成为武术运动的推广者和传播者。通过他们的活动参与,必将影响下一代对武术的热情。
学校武术是武术传承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力推广武术,让武术走向世界,就必须从娃娃抓起,让武术进入校园,让更多的学生打好武术基础,继而成为武术运动的传承者和推广者。在不久的将来,中华武术必然在我国中小学校园开花结果,进而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