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敏 彭博
(泸州医学院体育系 四川 泸州 646000)
体育消费是指人们用于体育活动及相关方面的消费(体育消费主要包括用于购买体育服装以及运动器材、购买体育期刊、书报等实物型支出,用于观看各种体育比赛、表演、展览等所进行的观赏型的体育消费以及用于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健身训练、体育健康医疗等参与型消费)。体育消费是现代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作为以后体育消费的主流,其消费的行为关系直接影响到未来群众的体育消费的趋势。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人们健康意识和体育意识的增强,体育运动生活化、市场化及产业化不断深入,人们对体育文化产业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新的、不可忽略的增长点。人们不难发现市区众多大型体育设施拔地而起,社区内建起了游泳馆、健身房;公园开辟篮球场、羽毛球场;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而大学生由于没有高中的考学压力,时间相对宽松,经济上相对稳定,大学生年轻好动,喜欢体育锻炼,这些都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有利因素,研究大学生体育消费是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
本文以四川省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进行研究。调查对象具体为: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大学、西华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内江师范学院、乐山师范学院、西昌学院、宜宾学院、西华师范大学、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泸州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理工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文理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1.2.1 专家访谈法
走访相关专家学者,对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结构等方面进行咨询。
1.2.2 问卷调查法
采用问卷的方式针对20所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发放问卷1600份,每个年级400份,其中男女生各有200份。回收率为84.32%
1.2.3 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等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
2.1.1 不同生源地、不同性别之间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差异性
城镇学生的体育消费要比乡村学生的体育消费要高很多。这是由于城乡之间体育文化氛围和体育信息的差异性,以及城乡z之间的家庭收入差异性导致消费水平的差异性。乡村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总体上没有城镇学生强。不仅是城镇之间存在体育消费水平的差异性,不同性别之间也存在差异性。男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总体高于女生,消费的人数也是男生高于女生。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由于男女生之间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方面的差异造成的。
2.1.2 四川省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总体水平
因为我国的历史性以及国情,使得在体育消费的观念上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我国传统的体育消费观念认为体育属于社会的福利,在有关体育的消费都应该是免费的,特别是在高校里大部分体育消费都应当免费,受这种传统观念的长期影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也随之受到左右。随着经济发展、观念的改变,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消费习惯也在发生改变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育消费在200元以上的占被调查人数的2.57%,大学生体育消费在100~200之间的占被调查人数的56.48%,大学生体育消费在100元以下的占被调查人数的8.73%。由此可见,四川省大学生体育消费整体水平不高,其主要原因受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观念和体育价值观的影响,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在建立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以及提升学生的消费意识上应当积极引导和灌输,以促进四川省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心理因素主要有:消遣娱乐、社交、健身需求、追求时尚、上课需要等。通过调查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一般都是出于多种消费需求,很少或几乎没有只出于一种动机的,复合需求对其购买决策产生影响。
据调查显示:四川省大学生在体育消费心理因素上主要集中在健身需求和消遣娱乐上。男女生在体育消费心理因素上排在前三位的都是健身需求、消遣娱乐、上课需要,这说明男女生在体育消费的认识上基本一直。
调查结果显示:四川省大学生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体育服装类,其次是参加各类体育培训,观看体育比赛占大学生体育消费中的比例最小。四川省大学生体育消费总体结构来说实物型消费高于参与型消费和观赏型消费。
消费行为受许多因素共同作用,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共同影响着消费行为。调查结果显示:主观因素中的体育兴趣爱好占73.21%、体育价值观占70.36%、体育消费观占56.28%;客观因素中的家庭经济状况占88.75%、校园文化环境占67.5%、体育课程的压力占39.74%。由此可以看出家庭因素对体育消费的影响是较大的,家庭经济状况制约着四川省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
大学生是社会当中特殊的群体,这一群体有着自己的特点,大学生消费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四川省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消遣娱乐和健身需要,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体育消费上有不同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支出,男生在体育消费上的认可度高于女生;大学生在体育消费上主要是实物性消费,主要是用于购买体育服装、鞋帽;四川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整体水平不高,消费水平受家庭经济状况影响很大,城镇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明显高于乡村大学生,女生体育消费水平低于男生。
(1)在高校内部进一步开发内部资源和社会资源,创造有利的消费条件。改善校园内的体育设施、器材、场地条件,提高体育教师的指导能力,开设不同类型的学生培训班,丰富体育课外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使之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尽可能的向学生提供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条件,减少一些场馆的收费标准和延长运动场馆开放时间。建立丰富多样的体育社团,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比赛和组织观摩大、中、小型的体育比赛。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家庭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改变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念。提高人民的体育消费意识,加大体育消费的宣传和引导,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体育消费中来,将体育注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体育消费观和体育价值观的教育,使之养成健康的体育消费习惯,建立终身体育消费行为。
(3)不断的开发新兴运动项目,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让更多的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不断的开发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为大学生体育消费提供机遇和消费的条件。
[1]莫再美,何卫东,伍广津.南宁市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研究[J].科技信息,2006(3).
[2]杜磊.河南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研究[J].中国商贸,2009(6).
[3]贺得梅,杨庆文.青海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4]李明,邱海燕.赣州市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分析[J].科教创新,2011(12).
[5]蔡宏伟.福建省山区高校体育消费市场现状及对策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2009(10).
[6]张晓春.探索现代农村体育消费的新思路[J].安徽体育科技,2005(1).
[7]陈海燕.安徽省家庭体育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