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晨[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郑州 45000]
两千年前,孔子和他的弟子曾参曾经有这样一段对话: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孔子讲过无数的道理和学问,但他的弟子曾子告诉我们,贯穿孔子一生的做人做事的根本出发点就只有“忠恕”这两个字。一部《论语》,将近两万字,可最后的凝结,却是这样的两个字,可见其中的分量。那么,到底什么是忠恕?孔子的“忠恕之道”讲的是什么样的道理?
我们习惯的思维,是将忠恕并提。但是立足《论语》原典我们发现,忠和恕虽然有着内在的贯通,但它们表达的其实是两个不大相同的意思。“忠”有“忠道”,“恕”有“恕道”。
关于“忠”,历来学者有不同的见解。笔者认同宋代理学家朱熹给的解释:
尽己之为忠。……尽,竭尽无余之辞也。①
由此来看,忠首先就是要求我们在做事时,尽心尽力,竭尽无余,认真忠诚。持这一观点的还有杨 ,他说:“‘忠,诚也。’诚心以为人谋谓之忠。”②那么,为谁尽心,为谁忠诚?忠的对象又是谁?
忠,可以是表示为臣子对国君的忠,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传统意义上的忠君思想。我们来看《论语》中关于这一点的表述:
定公问:“君使巨,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
但在《论语》有关“忠”的论述中,孔子对君臣关系论述的较少,只此一章。因此在更多的时候,我们认为,忠指的是为人处事层面上的忠。就像孔子的弟子曾参,每天都会追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曾子每天反省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与人相处、为人谋划时我做到认真忠诚了吗?而这里的人,我们可以把他理解为他人、普通人、我们周围的所有的平凡人。
从这个角度出发,在《论语》当中,孔子的“忠”的内涵表现为两个层面。
要做到这一点,孔子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从我们最基本的角色做起,从身边人做起,进而扩展到对其他人。忠,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首先,作为自然角色,身为人子女,对待父母我们应该做到“忠”。所谓,“孝慈则忠”(《论语·为政》)是与父母相处时,我们应尽心竭力、认真忠诚,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父母物质上的供应。所以孔子又说: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孔子说,很多所谓的孝,只是单纯地在物质上养活老人而已。对待犬马之类的动物,我们照样也能做到养。所以对待父母,如果仅仅只是养,即便是锦衣玉食,但没有发自内心的敬重和关心,那和饲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
在物质生活比较丰富的今天,孔子的这段告诫可谓是振聋发聩。作为一个群体的“空巢老人”的出现,年轻人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感情亲情的缺失问题,都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而由此反观孔子的观点,更能体悟到其中的价值。
其次,作为社会角色,我们同样要做到对他人的“忠”。
步入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的角色定位,都处在同曾子所说的“为人谋”的这么位置。在这一点上,孔子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
作为老师,爱自己的弟子,就应该无怨无悔地为他们操劳吗?真心地为学生考虑,就应该诲人不倦、好好地教育他们。孔子的这样一句反问,同样也是普天之下为人师者对自己职业道德的反问。
师者如此,其他的职业也是一样。忠,在当代社会,我们可以理解为个人对自己职业良知和价值的认知和拷问。当今社会职业分工可谓越来越细,可国人的安全感却没有相应增加。妈妈们在一块讨论什么奶粉不能吃,主妇们在一块讨论什么油不能用,病人们在一起讨论哪个大夫开的药价高?这个时候,我们缺乏的恰恰是那份最起码的“为人谋而不忠乎”的反省和自问。2012年热播的电视剧《心术》当中,那位神经外科的老主任曾说过这样一番话:“有了纠纷,大家不能总想着如何自保,救死扶伤才是医生最大的天职。生命,是我们承载的天将大任。作为一个医生,首先,你要有仁心,其次,才是仁术。”其实,我们的各行各业也何尝不是如此呢?
因此,笔者认为,孔子的“忠”的第一层意思,表达的是一种责任,凡事为他人考虑,对他人的尽心竭力。只不过这种责任不是来自外在的要求,而是发自内心的深处。而这样一种自觉的责任意识,无疑让我们如今浮躁的人际交往心态与职业良知有了一个正面的反观和思索。
孔子说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我想得到的,或者说我已经得到了,我也会帮助别人去得到。
帮助他人,并进而成就他人,这是“忠”的第二层内涵。
在这方面,孔子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还鼓励他的学生也这样做。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论语·雍也》)
孔子告诫他的弟子,自己富有了不要光想着自己,还要想到为他人、为社会做点什么。在这里,“忠”是一种“达者兼济天下”地对他人、对社会的情怀。
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一定非要是功成名就的达者。孔子同时还强调,“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仁的境界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仁在我心中,一念为善,我们就是仁者。
这一点,在我们今天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大家都在感叹帮助他人时会“有心无力”时,它为我们破解了困境。达与不达,无关金钱、地位,它不是来自别人的定义,而是自己内心的评判。只要有心、只要愿意,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是达者。就像“感动中国”人物中的郭明义、白芳礼,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这一点。
因此,忠有两个层面的内涵。但不管是对他人尽心竭力的态度,还是帮助、成就他人的情怀。忠其实体现的更多地是对自己的要求,强调如何做好自己、强调如何用自己的能力关爱他人、帮助他人。这就是孔子的忠道。
关于“恕”和“恕道”,《论语》当中有句最经典的话: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在孔子看来,“忠恕之道”的最高境界是“恕”。一个“恕”字,值得用一生去奉行,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一书中对此注释说:“恕,孔子自己下了定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就是要求人们在待人时,要‘忖己度人’、‘以己量人’,并且要将心比心,自己不想要别人强加给自己的东西也不能强加给他人,这便是‘推己及人’的结果。”③
恕是推己及人,是将心比心。孔子的恕道中,暗含的一个首要的前提就是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
要想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东晋的陶渊明在江州做官时,曾经送给儿子一个小仆人,但同时他还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上有一句话:“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④这句话,在今天看来尤其可贵。一个仆役,绝对没有高贵显赫的门第,也没有殷实富裕的家境,是标准的草根。可在陶渊明眼里,这个仆人却和陶渊明父子或者其他人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大家都一样,都是人子。那么既然同为人子,理所应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所应当得到“善遇”。
在现代生活中也是一样,只有把别人当做和自己一样的人,学会尊重别人,才会自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只有理解和尊重了,进而才能对他人不苛刻,用一颗包容和感恩的心来对待生活、对待他人。那么,这就是人生最大的美德,也是恕的最高境界——宽容、饶恕。
如何做到这一点?
第一,要懂得原谅别人的过错。
孔子说:“不念旧恶,怨是用稀。”《论语·公冶长》对待别人曾经对自己犯下的过错,孔子的选择是忘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远离怨恨,才能做到内心的平和。
人非完人,孰能无过?孔子非常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论语·子张》)
即便是君子,也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犯错。有了这样的一种理解,那么,我们如果再揪住别人的错误不放,那确实不是明智之举。每个人都会犯错,我们要做的是给别人一个改过的时间和空间,而不是念念不忘。因此,要做到宽容,首要就要客观地对待别人的过错。
第二,要做到躬自厚、薄责人,凡事不过分苛责他人。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于责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一旦有什么事情发生,不要总把原因都归结到别人的身上,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躬自厚”,多反思自己,我哪里做的还不够好,我应该对这个事情担负起什么样的责任?孔子告诉我们,人对自己可以苛刻一点,但是对别人一定要宽容些,做到这样就可以远离别人对自己的怨恨,并最终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除了饶恕、宽容,在孔子的恕道中,宽容不是弱者的举动,也不是无原则的老好人。宽容他人的同时,砥砺自己、敦促自己,感化他人,最终也成就了自己。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
孔子说,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从不指问苍天,我也不会苛责、怨尤他人。我的任务就是下学人事而上达天命,把我该做的事情做好,或者说做得更好,做到完美、做到极致,这就可以了。因此,在孔子的恕道里,除了悲悯、理解和宽恕,其实恕中更包含有一种生生不息地砥砺自我的自强意识。
因此我们看,恕的根本是理解、是尊重,在此基础上,我们做到饶恕、做到宽容。和忠相对,恕体现的是自己对他人、对外界的一种要求,对他人不抱怨、不苛求,宽恕、包容。这就是孔子的“恕道”。
我们前面说过,“忠道”和“恕道”一体两面,它们既相对独立,又有着内在的贯通。可以说,忠是对己,恕是对人。忠和恕,就像人的两翼,共同造就了孔子的“忠恕之道”。
在今天,在我们很多人都在感叹人心难测、人际关系复杂的时候。孔子的忠恕之道,却让我们回到了那个最开始的原点:人与人相处,不是谋略、不是技巧,为人处世的智慧全在我们的心里。在《说文解字》中,对忠恕的解释:“忠,敬也。从心中声;恕,仁也。从心如声”⑤。从造字法来看,忠和恕这两个字的共同点就是它们都从“心”。在“心”之上,中人之心,如人之心。以“心”为基础,我们本着一颗帮助、关爱、宽容、体谅的心,为人处事,与他人交往,人心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那么和谐美好的社会家园离我们还会远吗?正所谓立于心端,达于博远。这就是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而这份启示不仅影响着我们,同样也感染了全世界。1988年,七十五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他们发表联合宣言,向全世界呼吁“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而在联合国总部大厅里,赫然刻着孔子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被认为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往来的至高准则。
综上所述,“忠恕之道”发展至今,其内涵虽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扩充或更新,但夫子“忠恕之道”的所推崇的诚信、责任、理解和宽容等处世哲学却依旧是指导我们行为的准则,它不仅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还对整个人类的道德文明有着普世的价值。正如贺麟先生所言:“只要能对儒家思想加以善意同情的理解,得其真精神与真意义所在,许多现代生活上、政治上、文化上的重要问题,均不难得到合理、合情、合时的解答。”⑥
①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②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③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④ 见于《南史·隐逸·陶潜传》,(唐)李延寿撰。
⑤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
⑥ 庞朴等:《先秦儒家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