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荣[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 乌鲁木齐 830046;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 100089]
作 者:吴艳荣,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篇语言学、翻译学。
近音异义词是指词汇中发音相近而意义有所差异的一组词,即使不是同一种词类的词,只要在发音上有部分重合,也可算作近音异义词。①作家在文学作品、政论报刊中大量使用近音异义词来达到不同的修辞效果,或是提高表现力,增强感染力,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或是进行幽默讽刺;或增强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制造音乐和谐之美。如俄罗斯经典喜剧著作《聪明误》中的名言:
Служить бы рад,прислуживаться тошно.
再如俄语中有名的打岔笑话:
—Милок,очередь на лечение?
—Почём печенье?
—А печень-то говяжья?
——老兄,是排队看病吗?
——为什么是饼干?
——肝儿?是牛肝吗?
作者有时为了创造某种幽默滑稽而故意连续重复相同的音节来押韵,如:
С нею я дошёл до сада,
И прошла моя досада,
И теперь я весь алею,
Вспомнив тёмную аллею.
近音异义词由于发音过于相近,使用者经常会弄混,产生误用。俄罗斯网站专门设计练习题,来强化近音异义词的正确使用。如请选择正确搭配:“телефонной сети А абонент,Б абонемент;ребёнок А артистический, Б артистичный”②近音异义词还常常出现于报刊、海报的标题之中,常常令标题更醒目,如《Долг и должность》,《И быт и бытие》③
近音异义词与同音异义词一样,语音上的相似,是近音异义词的本质特征。因而在翻译时细心的译者都会注意到这一点,在译文中会潜意识地尽力翻译出原文中的谐音、近音特点,又由于汉语中存在有大量的谐音近音词,这也为成功地翻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④
但有时,译者并未发现文学作品中原有的语音相似性,仅从传达词义的角度翻译,造成了译文的费解,使原文的语音风格丧失。如马雅可夫斯基的抒情诗《从塞瓦斯托波尔到雅尔塔》中的几个诗行:
То солнечный жар,
То ущелий тоска,———
Не верь
Ни единой версийке.
Который москит
И который мускат,
И кто персюки
И персики.
一会儿是赤日炎炎,
一会儿是令人烦闷的峡谷———
不要相信
任何唯一的说法。
什么是白蛉蚊,
什么又是麝香葡萄?
到底谁是波斯人,
谁又是桃子?
文中主人公幽默诙谐地描绘出路途中目不暇接的各种各样丰富的印象,他很难区分出 москит和мускат,персюки 和 персики。句中因使用近音异义词使得语言生动活泼,趣味十足。但令读者遗憾的是,译文当中仅是如实地翻译了每个词的词汇意义,并未译出原文的近音关系。自然译文读者无法像原文读者一样体会到其中诙谐幽默的风格。
然而文学翻译中不乏成功地再现了原文中的近音或谐音关系的译例。如:
《围城》当中的一句:
“东坡”两个字给鲍小姐南洋口音念得好像法国话里的“坟墓”(tombeau)。
俄语译文:В произношении южанки Бао ?Дунпо? прозвучало, как французское слово tombeau(могила).
英语译文:The words,“Tung-p’o”when pronounced by Miss Po in her South accent sounded like tombeau,the French word for tomb.
原文中钱锺书标出法语中坟墓的发音,意欲告知读者鲍小姐发“东坡”音的特点。无论是俄语译文还是英语译文都将法语坟墓的发音再现,从而再现了原作的语音联系。
再如高尔基在剧本《在底层》中,塑造了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饭店老板娘瓦西里莎,她错把“паспорт”(护照)说成了“пачпорт”。原文如下:
Василиса.Ты кто такой?…
Лука.Проходящий...странствующий...
Василиса.Ночуешь или жить?
Лука.Погляжу там...
Василиса.Пачпорт!
Лука.Можно...
译文:
瓦西里莎:你是什么人?……
鲁卡:过路的……流浪的……
瓦西里莎:住一宿,还是长住下去呀?
鲁卡:我瞧一瞧再说……
瓦西里莎:拿路照来!
鲁卡:好,好……
这里译者匠心独运,利用汉语中h—l不分,将“护照”翻译为“路照”,可谓十分巧妙。
高尔基在作品《童年》中同样使用了近音特点:
Дорога,двурога,творог,недорога,
Копыто.Попы-то,корыто...
译文:(刘辽逸译)
路,双角,奶渣,便宜
马蹄,僧侣,水槽。
注释:这两行,在俄文中都是音节类似的字。
英语译文:
A road was sowed and blowed with toad,No pixies,twixies,fixed with mixies…
比较两个译文,英语译文是相对比较成功的,英文译例中再现了音节上的重复,尽管这些词与俄语原文中的词在语义上没有联系。
伟大的译者通常都会发现原文中存在的语音相似联系,从而在进行再创造时将语音相似性置于首位进行考虑。如:
—Кого привез из станицы—спрашивали у Федота соседки,выждав его у ворота.
—Агента.
—Какого такого ангела?
—Дуры, эх, дуры! Агента, сказано вам, —машинами торгует.Красивым так раздает,а дурным,таким вот,как ты,тетка Марья,за деньги.
译文1:
“你从镇上拉回来的是什么人呀?”几个邻居家的女人等在大门口,问费多特。
“一个代销人。”
“什么戴孝人?”
“蠢婆娘,哎呀,蠢婆娘!代销人,跟你们说,是代卖缝纫机的。漂亮的女人,他情愿奉送,像您玛丽娅婶婶这样的蠢婆娘,可得掏钱买喽。”
原文中“агента”和 “ангела”的存在部分谐音,“агент”是代理人、代办人,而“ангел”则是天使。译者为了保留原文中的形式关系,保持谐音,故舍弃ангел的对象语义,故将其与“代销人”谐音的“戴孝人”。
译文2:
“你从镇上拉回来的是什么人呀?”几个邻居家的女人等在大门口,问费多特道。
“一个代理人。”
“什么袋里的人?”
“蠢婆娘,哎呀,蠢婆娘!代理人,跟你们说,是代卖缝纫机的。漂亮的女人,他情愿奉送,像您玛丽娅婶婶这样的蠢婆娘,可得掏钱买喽。”(金人译)
译文2同理也是为了原文中的近音联系,舍弃了ангел的词汇语义内涵,将其译为“袋里的人”,与“代理人”构成成语音近似。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在使用近音异义词的文学翻译中凡是成功的译文都基本上都采用了替代法:那就是选取语音相似并可以传神表达原文意思的词汇,舍弃或忽略原文中词汇的对象意义或概念意义,从而再现原文风格或作者意图。
① 王加兴:《试论俄语近音异义词及其修辞作用》,外语研究》2005年第3期,第26页。
② http://russkiy-na-5.ru/articles/261。
③ 张文兰:《浅谈俄语近音异义词》,《俄语学习》2009年第2期,第84页。
④ 吴艳荣:《文学翻译中词语形式意义的表达手段》,《黑龙江大学》2008年,第50页。
[1]郝斌.词汇语义学——兼论翻译的词汇语义基础[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杨萍.翻译的形义平衡与失衡[J].中国外语,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