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颖[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南京 210097]
作 者:陆 颖,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与文学理论。
清朝是皇家园林建筑最为辉煌的时期,私家、皇家园林大量出现,造园艺术空前繁荣。清代帝王陆续用一个半世纪缔造经营的皇家宫苑“圆明园”更是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造艺、鸿美的建筑景群及丰富的艺术收藏为人所知,达到了“人间天上诸景备,移天缩地入君怀”的诗学意境。1980年以降圆明园遗址修整,2006年横店重建圆明园引发争辩,对圆明园遗址原貌的恢复使人们惊叹于“万园之园”的造园艺术,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其园林美学和中西文化融合。本文从造园艺术的美学视角出发,从柱式、穹顶、比例、门墙等方面,阐述圆明园建筑群的建筑文化之合流。
文艺复兴是欧洲近代一场思想艺术运动,于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当时的人文主义者欲使以古典文化为典范的人类文明得到再生。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化虽然来自古希腊文明,但它绝不是复制的文化,古希腊的文明对它只是一种启发,这是一个在时代的共性中显现个性的时代。①该时期的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多采用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主题,由宗教走向人生,由寺院转向宫殿。整体的建筑风格追求秩序统一与和谐稳定,力求对称,在数学和透视学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美感效果。回归到古典传统追求后的建筑不再以“神”为尺度,而是以“人”为尺度来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凸显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百花齐放”的烙印。
工业革命前期,新航道的开辟迎来大航海时代,西方传教士为明清时期的中国带来西方哲学、科学和文化艺术,为中西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可能性。
圆明园前身是明代一处私家园林,康熙48年,康熙皇帝将它赐给皇四子胤作为宅园,取“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之意,命名“圆明园”。此后历时150余年,建成“包括140余所宫殿楼阁、100多处秀丽景致,号称‘万园之园’”②。法国作家雨果曾赞叹:“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为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亚洲文明的倩影。”圆明三园平地造园,规模较大,受自然地形约束较少,更能直接地体现规划者的主观意图或理想模式、手法。下文将论证圆明园承续古典造园思想,吸取西方文艺复兴建筑思潮,形成中西合璧的艺术现象。
图1:中西柱式元素的融合
(一)柱式形式 文艺复兴时期对柱式理论进行了修饰与完善,自此至19世纪,柱式成为西方建筑理论的主流与精华所在。罗马时期的科林斯柱式柱头倒钟状,四周围绕有装饰性的锯齿状叶片,柱下径与柱高的比例为1/10,是细部最丰富、装饰最华丽和比例最轻巧的柱式③,在现有圆明园遗址图片资料中,可明显看到柱头中繁复绮丽的植物线条和卷曲的枝叶,柱头四周被雕刻的曲线状纹饰包围,与科林斯柱式相同。柱身方面,西方柱式竖直线条,只作凹凸效果。废墟上的柱身细部雕刻纤巧精微,有我国古代的建筑雕刻元素。(如图1所示)左上图为科林斯柱式的柱头,左下图为罗马时期家庭住宅中的壁柱花式,都是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所“复兴”的古典柱式要素;中图为北京天坛(1981年被列入《遗产名录》)祈年殿的柱式,柱身有华丽的雕花纹饰,是典型的中国古典柱式,可见西方柱式的柱头、纹饰和中国古代精雕细琢的柱式设计同时体现在圆明园柱式中。柱式的设计秉承了本土柱式设计惯例,也吸收了舶来的“古典美”。
(二)穹顶形式 穹顶作为欧洲古代建筑的重要标识之一,是最能代表欧洲古代建筑特征的一种建筑形式,也是古代欧洲人们最为欣赏的建筑形式之一。④文艺复兴初期,布鲁内莱斯基率先对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修建进行改革,在结构问题中采用尖拱形状(见图2左上),另有伯拉孟特的坦比哀多、圣彼得大教堂等典型的穹顶建造案例。而以天坛皇穹宇正殿(见图2左下)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建筑顶部造型则多以攒尖(《营造法式》关于攒尖亭的说明中,称其为“斗尖”)为主。
图2:顶部造型对西方穹顶的借鉴
圆明园遗址的复原图中,出现有明显中西合璧特征的穹顶建筑,(见图2右图所示)。圆明园亭中的穹顶由六道肋拱支撑向外部呈现饱满的弧度,表现出典型的文艺复兴建筑特征,沿着拱肋末端下垂向外,形成一个正六边形,顶点向外是六个具有中国古典建筑特征的翼角。
(三)门墙形式 “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以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为代表。巴洛克建筑着重曲面、曲线、断折、疏密等手法,突出立面与空间的凹凸起伏和运动感,讲究视觉效果。从德国摄影师恩斯特·奥尔末在1873年拍摄的圆明园遗址照片中可见,远瀛观正门、花园门南侧的门墙设计有相对强烈的立体感和明暗度,雕刻纹饰明显表现着巴洛克建筑“离经叛道”“自由奔放”的活泼性格。新古典主义有较为多元的建筑语言,但永恒、真实、自然的风格一直是建筑师们的共同理想,其建筑造型严谨,强调自然与理性。图3是一组正门入口图片,左图为新古典主义典型建筑维尔纽斯主教堂(局部),右图为圆明园线法亭复原图。入口处设计均采用了等边三角形和长方形的轮廓造型,可见圆明园建筑部分地借鉴吸取了古典主义简约严谨的风格,轮廓清晰鲜明,表现出严峻的历史厚重感。
图3:线法亭和新古典主义建筑
(四)各部件比例 西方人将数和比例奉为美的最高境界,强调“美就是和谐,和谐有它的内部结构,这就是对称、均衡、秩序,是可以用简单的数和几何关系来确定的”⑤。人体的比例被当做对音律和谐的视觉体现,它们被简化为通用的代数或几何原则(黄金分割比例约0.618)。人们认为人体比例的理论既是艺术创作的前提,又是对预先决定了的微观与宏观之间一种和谐性的表现,它更被看做“美”的理性基础。可以说,文艺复兴融合了希腊化与中世纪时期流行的对于比例理论的宇宙学解释,以及关于把“对称”作为“完美”的美学理论根本的古典概念。⑥
图4:琉璃塔与人体比例
与北京故宫相同,圆明园建筑中也隐含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们所追崇的“数”和“比例”。图4中,左图为当时唯一的铜鎏金覆钟锦罐式琉璃塔,也是圆明园最高的塔。塔身不同部位所呈现的比例分割正与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所计算的“维特鲁威人”等比协调。部件比例的使用极具美感,带给人“美”的视觉享受。
《乐论》中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在艺术运用方面,需“既丰富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对于园林美学而言,既要交融于客观的自然景象,又要通过实境的营造渗透主观的生命情调和“美”的追求。我国园林之筑皆出于文思,主题意境确定以后,造园艺术家们往往因地制宜地结构各欣赏空间的意境,并以诗文形式作出概括,再仔细地推敲山水、亭榭、花木等每个具体景点的布置,这就是清陈继儒所谓的“筑圃见文心者”⑦。这里的“文心”就是园林美学所求之“意境”,清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园林的意境和诗歌、绘画的意境不同。诗歌、绘画的意境是借助于语言或线条、色彩构成的,而园林的意境则是借助于实物构成的。⑧中国园林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达到“境生于象外”的艺术效果,清代皇家园林亦是如此。由于中国古典园林尤其是文人园林在美学上追求的是“意境美”,所以具体表现到园林中,本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原则,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体现出了不同的意境美。⑨而皇家园林作为帝王世家们体现地位、诗意生活、追求理想境界的载体,有着更为大气磅礴的野趣和精致独到的细腻,其独特的艺术旨趣和意境追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主题宏大,包举宇内,集景观之大成。清代皇家园林,如圆明园、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承德避暑山庄等均为皇家所有,在巨大的权力地位支撑下,拥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宽广的建造面积和先进的设计技术,达到“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境界。圆明三园尽显皇家大气风范,在缔造帝王“乌托邦”理想的同时,包举宇内,结合“诗意”“画意”“月境”“水境”,意趣无限。第二,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注重建筑实景及光、影、声、香等虚景。这体现在对季节性观叶观花植被、水体的动静结合、建筑材料的运用等诸多方面。在圆明园复原图中,可见牡丹台(植物景观)、大水法(水体景观)、方壶胜境(色彩景观)、远瀛观(建筑实体)等。尤其1740年(乾隆5年)建成的方壶胜境更是园中最美丽的建筑,犹如仙山琼阁般,给人草长莺飞的时序之感,又借由绿檐、黄瓦、朱柱,表现蓬勃向上的生机与魄力,达到“天人合一”“天上人间”的艺术胜景。
本文从园林美学的角度,结合中外建筑思潮,对以圆明园为代表的清代皇家园林建筑作了分析总括,正视中西方建筑文化融合的历史现象,进一步了解园林建筑的美学追求与艺术旨趣。圆明园罹难已逾150年,相隔一个半世纪回望历史长河中无声而泣的建筑,诚有时光恍惚之感。黑格尔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圆明园的命运之歌已从“高唱”转入“低吟”,后续又待如何呢。
① 高骏.西方建筑的精神:文艺复兴时代的哲学对话[J].南方建筑,2005,(02):26-27.
② 聂卉.图说清代皇家园林[J].紫禁城,2008,(03):76-133.
③ 王文卿.西方古典柱式[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④ 王春芳.穹顶的发展及演变探析—从古罗马到文艺复兴时期[J].文物世界,2011,(02):51-53.
⑤ 关精明,张淑娴.西方园林艺术对清代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J].历史档案,2006,(03):33-38.
⑥ Erwin Panofsky.Meaning in the Visual Arts[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3.5
⑦ 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⑧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⑨ 文仁树,陈明.中西方古典园林在美学追求上的比较[J].科技信息,2009,(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