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再现录——简评《美国战争小说史论》

2013-08-15 00:42刘建丽菏泽学院图书馆山东菏泽274000
名作欣赏 2013年24期
关键词:时期战争小说

⊙刘建丽[菏泽学院图书馆, 山东 菏泽 274000]

作 者:刘建丽,历史文献学硕士,任职于山东菏泽学院图书馆,图书馆办公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图书管理、信息情报、文学鉴赏。

一、引言

美国作为一个建国只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国度,虽然缺乏历史的深度,却以后来居上的态势在各个方面引领世界,其中美国文学就是这样一种情况。美国文学发展也只有短短几百年时间,却频频在世界文坛取得显著成就,厄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威廉·卡斯伯特·福克纳(William Cuthbert Faulkner)、托尼·莫里森(TonyMorrison)等先后夺取文坛至尊诺贝尔文学奖就是明证。过去较长一段时期,许多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侧面对美国文学进行系统研究,出现了美国女性小说、非裔小说、犹太裔小说、西部小说、南方小说等专著。其中也有不少学者从战争的视角研究美国小说,尤其是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人们对战争小说的研究数量大幅增加,从而使其成为美国小说研究中非常有分量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著名学者李公昭的新著《美国战争小说史论》(American War Novels:A Comprehensive History and Critical Evaluation)就是一部研究美国战争小说的学术专著。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作品之一,于2012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虽然不是一项填补国内美国战争小说研究空白的一部专著,但是它却以宏大的视角和宽阔的覆盖范围超越了前人的研究,因而具有较强的学术创新价值。

二、《美国战争小说史论》概述

本书是李公昭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在课题依托之下潜心研究多年的结果,它把美国战争小说放在美国历史的大背景之下,使文学与历史紧密结合,从而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叙事框架。全书共计6个部分,27章,分别讨论了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到海湾战争以及阿富汗战争时期的主要战争小说家及其代表作品,共涉及90个左右的作家和近百部作品。在叙述中不仅系统解析了美国战争小说的源起、流变和发展历程,而且通过文学作品再现了美国几百年的跌宕历史。作者在著述中非常细心地考虑到国内读者对美国战争小说相对生疏的实际情况,于是采用了不同于西方学者像库伯曼、琼斯等的做法,即采用专题论述的方法,而是采用史论结合、夹叙夹议的手法,从而有助于让读者了解美国战争背景、作品文本内容的同时,以生动、全面的形式展现美国战争小说的发展历程、艺术特色以及内涵思想等。从总体上说,该专著采用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站在中国当代学者的角度去观照美国战争与战争文学,并对其中的历史事实、军事观念、战争思想、社会矛盾、政治思想进行了客观详实的评价,因此本书一本不可多得的以“文”鉴“史”的专著,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三、战争小说映衬下的美国历史再现

1.血腥与浪漫并存的建国前后

这一阶段既有充满血腥与杀戮的殖民时期和浪漫与现实并存的独立战争时期,也有殖民话语凸显的扩张与征服时期。第一章主要讲述了殖民时期的战争小说,这一时期的战争小说侧重于印第安人以及与白人殖民者争斗的故事,重点评析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印第安战争小说《威士顿威什的悲哀》(The Wept of Wish-ton-Wish:A Tale,1829)和“法印战争”时期的浪漫传奇小说如库珀的《最后的莫西干人》(The Last of the Mohicans,1826)。第二章则着重通过对辛姆斯、哈罗德·弗雷德里克、詹姆士·阿森·琼斯、约翰·潘多尔顿·肯尼迪作品的评述,既展现了殖民地人民生活的艰辛,也表现了他们的爱国热情。第三章主要描述了美国建国后殖民扩张时期的历史场景,既有对战争的宏观叙述,也有美国人们生活的微观描述,主要作品有詹姆士·库珀的《杰克·提尔》(Jack Tier,1848)、亨利·威尔逊·艾伦的《圣胡安山》(San Juan Hill)、约翰·福克斯的《克里腾顿:肯德基的爱情与爱情故事》(Crittenden: AKentucky Story of Love and War,1900)等。

2.分裂声音显现的内战时期

内战是美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它也成了小说家们争相抒写的对象。该书通过第四章到第八章五个章节分别从不同侧面对内战进行了描述,既有南方作家的“情感与理智”,也有北方作家的“理智与情感”,更有女性作家的温情抒写。对南方作家作品的评析主要集中在库克的《鹰巢的萨利》、乔治·华盛顿·凯布尔的《塞维亚医生》、锡尼·拉尼尔的《卷丹》、波伊德的《继续行军》等,而对北方作家作品的评析集中在弗雷德里克的《铜头毒蛇》、麦金雷·坎特的《永远记住》、约瑟夫·斯坦利·潘奈尔的《罗姆·汉克斯的历史及相关事情》,对女性作家的作品评析则集中于马莉·约翰斯顿的《隆隆的炮声》和《停火》、米切尔的《飘》以及卡洛琳娜·高登的《无人回顾》等。通过这些作品读者领略了美国南北方的差异,从此南方小说也基本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派系。

3.充满幻灭的“一战”时期

尽管“一战”的硝烟没有弥漫到美国大陆,但是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一代人的心灵,这一时期美国青年对世界充满了幻灭与愤怒,因而诞生了“迷惘的一代”。这一阶段战争小说也主要表达了人们的幻灭感与愤怒之情,作者用了五章的篇幅进行夹叙夹议,集中探讨了波伊德的《通过麦田》、哈里森的《将军死在床上》、戴尔顿·特伦波的《乔尼拿起了枪》、多斯·帕索斯的《三个士兵》、威廉姆·马奇的《K连》、亨福利·考柏的《光荣之路》、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等。

4.疯狂与反思并存的“二战”时期

“一战”硝烟未息,“二战”就已开始,这次战争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一战”,对美国的影响也是达到空前,最终美国直接参与了战争,这一时期诞生了更多的战争小说。作者同样用了五个章节(14章至18章)进行系统阐释,涉及的作品主要有哈里·布朗的《烈日下的行军》和《细细的红线》、安东·迈勒的《大战》、米彻纳的《南太平洋的故事》、欧文·肖的《幼师》、约翰·赫西的《广岛浩劫》、库特·冯尼古特的《五号屠场》、梅勒的《裸着与死者》、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等,这些作品全面叙述了“二战”,但基本上都在表达一种反战思想。

5.轻描淡写的朝鲜战争时期

或许战争是美国的主题之一,每一次战争之间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人们尚未走出“二战”的阴影,朝鲜战争就爆发了,这是一次被美国人轻描淡写甚至有所遗忘的一场战争,但是战争小说的创作并没有停止。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不少作品,该书用了四个章节进行叙述,涉及到了帕特·弗兰克的《拖住夜晚》、欧内斯特·弗兰克尔的《兄弟连》、米彻纳的《道格里桥》、弗兰克·斯劳特的《战刀与手术刀》等。

6.陷入泥潭的越南战争时期

朝鲜战争结束之后,美国军队的铁蹄继续在亚洲横行,越南战争最终爆发,这是一场对美国政坛影响较大的一场战争,也是最有争议的一场战争,美国国内对战争的反对态度可谓一浪高过一浪。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战争小说,作者用五个章节做了尾声总结,具体评析了罗宾·莫尔的《绿色贝雷帽》、哈格特的《伤亡统计》、詹姆士·韦伯的《火力场》、大卫·哈博斯坦的《炎热的一天》、拉里·海涅的《肉搏战》、博比·安·梅森的《在乡间》。

四、结语

总之,在《美国战争小说史论》中李公昭教授以宏大的视角梳理了从殖民地时期一直到阿富汗战争时期美国战争小说的发展历程,使我们在文学鉴赏中重温了跌宕起伏的美国历史,因此此书当属一本文学价值与史学价值兼具的学术专著。

[1]李公昭,胡亚敏.两条战线的战争——美国战争小说中的真正敌人[J].外国文学,2003(2).

[2]胡亚敏.从幻想走向噩梦的深渊——论美国越战小说[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

[3]金莉.历史的回忆,真实的再现——评杰拉尔丁·布鲁克斯的小说“马奇”[J].外国文学,2007(3).

[4]Binkin,Martin and Mark J.Eitelbverg with Avlin J.Schexnider and Marvin M.Smith.Blacks andthe Millitary:Studies in Defense Policy[M].Washington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82.

[5]Brune, Lester H.The Korean War—Handbook ofthe Literatureand Research[M].Westport.CT:Greenwood Press,1996.

[6]Beidler,Philip D.American Literature and the Experience of Vietnam[M].Athens, Georgia: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82.

[7]Aichinger, Peter.The American Soldier in Fiction,1880-1963:A History of Attitudes Tward Warfare and the Millitary Establishment[M].Ames:Iowa State Press,1975.

猜你喜欢
时期战争小说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他们的战争
战争催生的武器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