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 侃
《在渣山》这篇小说发源于一个悲惨的故事——
在我的孩提时代,有一年冬天,钢城的渣山脚下烫死了一个孩子。人们说那是个乞儿,因为天冷躲到还散发余温的渣钢坨子下面取暖的,不料被上面新倒下来的红钢渣完全溶化了。现场只留下两只手,让人辨认出那是个孩子。
我上中学时,学校组织课余劳动,到渣山上去扒渣钢,拾废铁。我看着那座像蹲伏在水边的怪兽一样的渣山,不由得想起这个故事,心头颤颤的,对那个死去的孩子的身世,有过生动而无尽的想象。那可能就是最早的文学冲动吧。
当然,这件事本身只是一则社会新闻,它并不足以构成一篇小说。让我真正产生创作冲动的是后来发生的另外一些事。在渣山附近有一片棚户区,那里生活着一些被称为“铁耗子”的人们,多年来他们靠偷拾废钢铁维持生计。作为钢厂一名普通员工,我曾亲眼目睹过“铁耗子”偷废铁的场景,见过一位弯腰驼背的老妪被经警逮住,掀开棉袄,露出里面藏的王八铁。我有一些朋友就是经警,他们给我讲述过许多逮“铁耗子”的奇闻轶事。让我感到震惊的是,有那种极个别的经警与“铁耗子”形成一种非常微妙的共生关系,他们逮“铁耗子”的目的原来是为个人攫取私利。其中还有一些非常龌龊的勾当,就像小说中写到的那样。在这场“猫与老鼠”的搏弈中,没有所谓的正方与反方,有的只是人性的搏斗。发现这种人性的搏斗使我倍感兴奋。我陡然意识到一篇小说在脑海深处诞生了。剩下的就是把它写出来,落实到纸面上。
《在渣山》展现的是社会底层的生存状态。那里就像海底世界一样,存在着卑微而又苦恼的生命。与海底不同的是,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有人性存在。卑微的生命也有尊严的需求,罪恶的行径必须偿付其代价。
在小说中,我让小莫从死亡的红钢渣中奔出来,逃出了死神的魔爪。经警也变成了打渣工应老拐。写这篇创作谈时,我忽然意识到:从创作心理学上分析,这样的处理未尝不是一种下意识的自我疗伤,把我从小时候听说那个悲惨故事造成的阴影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