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翠 (湖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 湖南常德 415000)
环艺专业设计表现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李晓翠 (湖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 湖南常德 415000)
设计表现课程是一门在经验上重视积累、在技法上注重摸索和创新、在表达上注重内容设计的基础性专业课程。设计表现技能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必备技能,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其与设计实践的结合,是设计师面对客户时对设计方案的精彩表达,而不仅仅是一种绘画技能的训练,设计表现课程的传统教学中的认识与实践环节上的认知误区,在新的专业行业的环境下,已经越来越多的显露出来。意动在先,行动在后,设计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在设计表现课程中,应注重对设计与想法的表达能力训练,即对创意的快速表达能的训练,才是设计表现课程的训练目的。设计表现;手绘快速表达;教学模式;创意表现(本论文是湖南文理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环艺方向《设计表现》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JGZC1105)
对于任何事物,我们都有从感性到理想的的认识过程,只有一步一步的发掘它的内在作用采能将其运用自如。对于手绘表现的认识也同样如此,我们应该用准确的眼光正确地来看待手绘表现,从认知它的本质属性与作用,再体会他的内在价值,最终将其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就手绘表现而言,它与其他的表现方式最终要达到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为设计者表达他们设计的思想。区别在于手绘表现它能快速的表达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具有鲜活的艺术感染力,更有利于捕捉设计的灵感,有利于和客户沟通交流。而电脑效果图表现它比较真实、直观、准确的表达图纸内容,比手绘效果图更注重后期效果,但却少点创作思维的表达。
设计表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一种表达能力,学生在设计师岗位上,能把自己的设计想法向客户用最直观的图画方式表达给客户,这种方式更具直观性,而不仅仅是语言方面的表述。设计表现课程虽然免不了大量的技法练习,让学生能基于一个设计项目,能做到手随心动,顺畅表达。
首先,从近几年设计表现课程课时量来看,课时量在逐渐的减少,从一开始的四周到现在的两周,所以在课时上只能让学生初略的了解课程,但并没有从本质上理解和认识。实际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是:学生专业基础发生了变化,学生的生源质量有所下滑,体现在专业方面即为专业绘画基础的缺失,本来在高中阶段就应该夯实的绘画表现的基础技能,直接影响到大学阶段的后进课程的教学,虽然能通过练习进行加强,但是课时的减少使得专业教师无能为力。
其次,对该课程的性质和在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地位认识不够,有时会将这门基础课程安排给纯艺术的老师,这必然会造成与环艺设计专业整体课程教学脱节。设计表现不等同于绘画,设计表现具有很强的表达目的性,即把设计师的设计方案快速表达出来,不是纯粹的绘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设计表现课程中,涉及很多设计专业课程知识,纯艺术专业教师并不清楚,如何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想法、如何在众多要表现的对象中做出取舍、选择和强调,是设计从业人员基于自身经验提炼出来的经验与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如何把这些手绘表现中的宝贵知识传授给学生,专业人员更深知其道;第二,专业工具的使用技巧方面,本专业教师更具优势,与传统绘画的差异更大,传统的绘画工具的使用技巧并不完全适用于设计表现课程的教学。
由于课时量少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在接触这么课程后,只是了解课程性质,并没有从本质上理解和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老师基本上教学生以临摹为主,对于空间尺度和各种造型等知识只是在讲授其理论知识,对于动手示范较少,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临摹练习会让学生陷入一个误区,导致学生不会真正的利用所学的技巧去表达空间。
设计表现课程应该与各类设计专题课程紧密结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脱离设计实际,其实它和专题课程教学一样,不能脱离市场实践。不能只认为设计表现只是单纯的表现技法教学或绘画图,要让学生明白手绘表现图是与客户最直接的沟通方式。很多学生在专题设计课题时或者参加实习时,明显在设计表现技巧和空间表达上,不能准确快速的表达空间的设计概念,设计表现重点在于对设计的表达,若与设计实践环节脱节,就仅仅是一种表现。
设计表现课程虽然是环境艺术专业方向的基础课程,但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区别于其他专业课程。虽然集中周课时上课有利于学生系统的学习,但是这门课程是一个长期不懈的锻炼学生空间能力的过程,所以,应该开设三次课程。第一次课程以临摹为主,强调基本功的训练,主要是为让学生了解本课程性质。第二次课程以写生为主,强调观察和归纳能力,教师可以采用投影或其他方式,放一些实物图片让学生自己通过构图、空间的尺度、虚实关系等来表达空间,从而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认识课程本质。第三次课程以创作为主,强调方案的表达,课通过具体的设计案例进行深入的训练,让学生来理解课程的本质。
在课外学习中,设计表现是学生长期的一个训练过程,因此学生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时间的学习,更多的是课外持之以恒的练习,要求学生养成每天画钢笔速写的好习惯,强调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通过这样的训练,才能让你快速、准确的去完成自己设计的概念。
设计表现课程与其他设计专业课程一样,都面临着知识的即时更新问题,这是设计专业的自身要求决定的。设计专业的交叉性与综合性,使得设计表现这门课程对设计基础知识有着很高的理解和领悟的标准,同时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前沿也要有敏锐的嗅觉,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流动性与创造性。
1.空间透视的训练
衡量手绘表现图的首要标准就是空间的透视,而学生刚接触设计表现课程时,对于空间透视的很多学生都把握不好。因此,本课程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专门让学生练习透视稿,通过集中训练师学生更好地掌握空间透视。而且在实际设计实践中,快速表现对空间感的把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实际设计项目的紧凑,不容许设计师花太多时间去借助工具精确计算和推理空间的正确性,必须最低限度的在快速表现的设计手稿中表达出客户能最低识别限度的空间感,才能使客户更为正确的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
2.造型能力的训练
通过大量的速写练习,来使学生掌握空间中的各种形态的塑造方法,通过临摹优秀作品和实景照片加强对各种不同造型的把握。设计表现课程的目标就在于训练学生对设计的表现把握能力,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对各种对象的造型经验有一定的积累,才不至于掣肘到设计的表现效果发挥,造型能力与学生的专业基础戚戚相关,只能在大量的练习中,水平才能得以提升。
3.快速表达的训练
现代的设计表现主要以铅笔、钢笔、马克笔、彩铅等能快速表现图纸的工具为主。因为,手绘表现最终的目的就是在短时间内能表达设计者的方案,取得别人的认同。可以通过大量的短期作业和课堂测试的形式来进行训练,让学生在指定是时间内完整一副设计作品。在专题课程中可以通过快题测试来训练学生的快速表达。
设计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际案例的训练教学对于学生的设计素养和设计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理论知识来指导学生的实际案例的练习,提高学生对空间的理解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保证教学质量。
任何技能的熟练都是建立在长时间的大量练习的基础之上,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不可能有不付出汗水就能掌握的捷径可循,“熟”才能“生巧”。手绘表现课程的实践场所不仅仅限于这门课程的时间,需要学生时时刻刻熟悉表达的技能,把手绘的练习场所延伸到生活中去,延伸到每个具体的案例中去,手绘表现需要锻炼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件、空间和环境等不同具体对象的手绘表现技法,也需要练习对具体项目中涉及设计表现的相关流程与方法,注重对各种出现在实际案例中的对象的手绘表现的经验积累,同时每位学生针对具体项目的各种灵感的出没,具有时间和空间的不确定性,如果不能及时通过快速表现给予记录,则难以在其他时间重现,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
[1]姚诞.手绘表现技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05
[2]程子东,吕从娜等.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
[3]谢明洋.图形中的归纳与演绎─环境艺术设计手绘表现课程教学思考[J].装饰,2011.10
[4]翟会芳.对高校室内手绘表现教学中融入设计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