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的再出发——“两岸四地第五届当代诗学论坛”会议综述

2013-08-15 00:44邱志武
文学与文化 2013年3期
关键词:诗坛诗学命名

“中生代”是当下华夏诗坛的主体构成和核心力量,已经输送出众多拳头诗人和经典文本。近些年,学术界对于“中生代”的诗歌创作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积累了一批研究成果。但是,客观来讲,对“中生代”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现在的研究还难以和“中生代”在诗坛的位置和影响相匹配。为此,“两岸四地当代诗学论坛”召开了继2007年在珠海举行的“两岸中生代诗学高层论坛暨简政珍作品研讨会”之后的又一次盛会:南开大学文学院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于2013年6月21~24日在南开大学联合举办了“中生代与新世纪诗坛的新格局——两岸四地第五届当代诗学论坛”学术会议。

会议由南开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罗振亚教授主持。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沈立岩教授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吴思敬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来自两岸四地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诗人齐聚南开,针对两岸四地“中生代”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深入地探讨与争鸣,会议主要凸显了四个议题:“‘中生代’命名探询”、“‘中生代’诗歌的理论探讨”、“台湾‘中生代’诗歌研究”、“‘中生代’诗人个案研究”。

一 “中生代”命名的探询

文学史上任一概念的命名,都要经过激烈地讨论,进行不同纬度和角度的辨识,然后才能稳固其内涵和外延成为一个成熟的文学史概念。“中生代”的命名也依然如此。与会的众多专家、学者、诗人都对“中生代”的命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吴思敬(首都师范大学)认为,“中生代”概念首先是在台湾诗坛使用的,台湾诗坛把40年代末出生的诗人、50后、60后等诗人纳入其中。而在大陆,中生代主要是指50后、60后出生的诗人,中生代并不是一个流派或者诗群的命名,只是文学史描述的代际概念。与安琪所提出的“中间代”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安琪的中间代是指60后出生的诗人中撇除第三代诗人外的所有诗人。也就是说,大陆的中生代既包含了第三代诗人,也包含了安琪所说的“中间代”诗人。朱寿桐(澳门大学)肯定了“中生代”命名的必要性。他认为,生代划分的基本依据是文学家的创作心态、社会文化心态以及与这些心态相连接的价值定位。该命名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其灵活调节的余地。“中生代”是健康的文化心态的体现,它意味着沉稳、坚定、继承与发展的理性对待,对新生代常有的鼓噪、躁动甚至凌乱采取正常而理智的规避。“中生代”的命名便于发掘群体的价值。

与会学者对“中生代”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张大为(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认为,“中生代”是一个有着很大的“包容性”和“涵概力”的概念,也注定是一个过渡性的、临时性的概念。这一概念的背后承载着弥赛亚式的历史意识,意味着一种对于“过去”在“未来”实现的“现在”或“当下”信仰,那么通过“中生代”这个概念和命名方式,可以看出当代诗歌史仍然抱定的是一种“反弥赛亚”式的时间观念和历史意识。王学东(西华大学)从“中生代”的命名出发,探讨当代诗学的命名操作及文化意义。命名操作主要是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诗学维度三个方面展开。当代诗学的命名冲动推出了诗歌的诸多样态,既是当代诗学走向自由意志的起点,也是当代诗歌发展的一个动力。同时,命名也体现了一种焦虑的底色。

与会学者对“中间代”概念的命名迟到现象也进行了分析。马知遥(天津大学)从诗人的身份出发来讨论“中间代”命名的心理机制和从民族学的角度探讨命名迟到的原因。当下诗歌创作出现同质化趋向,但是诗人是焦虑的,迫不及待的争相走上历史前台,因此,出现了“中间代”的命名。中国的诗人具有民间性和江湖性特点,在主流话语中,经常会处于一种被忽视和边缘化的境地。“中间代”诗人活跃在诗坛的时候,由于他们还没有进入到评论界的话语圈和视野中,所以对其命名必然是迟到的。邵波(黑龙江大学)认为,“中间代”的命名可谓“追溯性”的诗歌概念,先有1960年代出生诗人的创作实绩,才在此基础上整合成了一个相对松散的诗人群落。“中间代”的命名也是诗人“被迫”做出的反映,70后诗人横空出世后,“中间代”有感于时光流逝的无情,以及自身对经典化的渴求与焦虑,遂对曾经异常排斥的群体“作业”投之关切的目光。

当然,也有学者对这一命名持有谨慎的态度。陈卫(福建师范大学)从诗歌史的角度着眼,不太赞同对当代诗歌和诗人进行过于细致的代际划分。她重点介绍了对大陆1980年代中期以来诗歌的史评与编选的认识,指出诗人以个人的偏好写诗、选诗、谈诗,给当代诗坛带来活力,也带来一些需要继续关注与探讨的问题。

二 “中生代”诗歌理论的多维探讨

对“中生代”诗歌的理论探讨是多维度的。从诗歌体例、比较分析、影响研究等角度进行切入,对“中生代”进行了深刻的阐释。

“中生代”诗人的长诗创作成为批评家讨论的话题。陈仲义(厦门城市职业学院)认为,近年来长诗写作成为一个有趣的现象。长诗的创作需要作者具有高超的整体驾驭能力。长诗写作的本质是对母题的深化。有的诗人创作的长诗,能够取得非凡的效果。如欧阳江河的长诗《凤凰》,表现出诗人高超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当代诗坛的一个重要收获。但是有的长诗创作,由于诗人主体的过度膨胀,出现了类似病态的创作。吴投文(湖南科技大学)认为,长诗写作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现象,它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中生代”诗人是长诗写作的主力军,表现出三个特点:一实验写作的共同性;二象征主义的维度和批判意识;三追求整体创新。

与会学者对“中生代”诗歌的本体特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崔修建(哈尔滨师范大学)认为,通过对安琪、荣荣、简政珍等“中生代”诗人的考察,总结出“中生代”诗人有三方面特点:(一)“中生代”诗人敏锐捕捉心灵的体味,重视个体生命的丰富体验;(二)“中生代”诗人在凸显“世俗化”的个人风格的同时,也十分重视诗歌思想深度的打探;(三)“中生代”诗人非常重视诗歌写作技术的打磨。王巨川(中国艺术研究院)认为:(一)“中生代”诗人具有巨大的现存感与历史压力的困扰;(二)尊重自我内心的敏锐感知以及由琐碎日常经验堆积起来的生命感受,通过细腻、从容和率真的语言表现诗意;(三)寻找诗歌最真诚、最本真的生命之源,希望能够达到自我“生存可能性的无蔽展开”。

与会学者还将“中生代”与其他诗歌群落进行比较研究,作出了较为深入的论述与探讨。吕周聚(山东师范大学)从国际诗歌视野爬梳了“中生代”与美国自白派诗歌的关系。他认为,第三代诗歌中绝大部分诗人属于“中生代”诗人的范畴。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第三代诗的这种变化与美国自白派诗歌的影响密切相关,但第三代诗人由于缺少宗教背景,其诗歌作品也就很难达到自白派诗人的那种哲学高度。熊辉(西南大学)将“中生代”和70后诗人进行比较。他认为:(一)二者都具有反叛诗歌传统的气质,这决定了它们之间存在制约与超越的对抗关系;(二)创作背景和成长经历迥然有别,这决定了他们作品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存在较大差异,凸显出与各自生存状态相一致的时代特征。罗小凤(广西师范学院)则将“中生代”和80后诗人进行比较。在代际命名的话语场域中比较了“中生代”与“80后”诗人群,认为“80后”诗人对“中生代”诗人有选择性的承传、重建与突破脉象,既是一种诗性自觉的复归,亦形成了“80后”自身的独特风景。

新世纪后,“中生代”诗人的诗歌创作出现新的趋向和意义。刘波(三峡大学)强调“中生代”诗人写作具有思想性和力量感。他认为,新世纪以来的不少“中生代”诗人从纯粹的技艺写作中走出来,开始面对当下的现实发言,他们的写作不仅仅是与当下作短兵相接的碰撞,而是寻求语言创造和思想呈现相融合的维度。宋宝伟(哈尔滨师范大学)探讨了“中生代”诗学主张对新世纪诗歌的意义。他认为,新世纪诗歌的叙述带有一种“建构”式的后现代主义色彩,它容纳了多重叙事方法和技巧,补充和发展了1990年代诗歌的叙事性特质,其中也许包含着中国新诗发展的某种可能性。

三 台湾“中生代”诗歌的考察

与会学者对台湾“中生代”诗人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既有对台湾“中生代”诗歌多角度的辨析,又有诗学理论层面的归纳和发掘。

对台湾“中生代”诗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维度的研究。林于弘(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对2011年台湾诗坛世代与场域关系进行了研究:(一)对2011年台湾诗集出版之世代分布进行统计,以探明不同世代诗人的出版数量差异。(二)以《201台湾诗选》为标的,针对入选诗人之世代分布进行统计,分析不同世代诗人在“年度诗选”的选录人数差异。(三)以2011年台湾报刊所发表的诗作进行取样统计,分析不同世代诗人在年度发表诗作的量化优势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呈现诗坛世代差异与场域之关系,进而省思此现象带来的意义与启示。傅天虹(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从基于语言学基础上选择以台湾“中生代”诗人群的汉语新诗作品为研究对象,对其语言、文化、诗学等内涵进行了辨析论证。对台湾“中生代”新诗的抽样分析,认识到汉语自身的各种可能,如在软硬度、宽窄度、心理体验、意识等方面,展示出台湾“中生代”新诗自身审美形态的“汉语性”。通过考察台湾“中生代”新诗创作的“汉语性”诗学气质,将台湾“中生代”的“汉语新诗”自动呈现出“和而不同”的美学形态以及不言而明的沟通意义。王珂(东南大学)考察了台湾“中生代”诗人的“纪游诗”。他认为,台湾诗人表达大陆纪游经验的方式多种多样,相同身份(台湾诗人)和相似经历(游大陆名胜古迹)使他们的写作动力源具有相似性,这说明由“文化记忆”构建的“文化时空”比物理距离产生的“自然时空”对创作影响更大。卢桢(南开大学)集中探讨台湾“都市诗”这一主题,认为新世纪台湾诗歌确立了以享受城市为主体性格、以实验性的语词游戏为手段的美学风格,从而与我们“此岸”的诗学形成共鸣与对话。

与会学者对台湾诗人也进行了诗学理论维度的发掘。孟樊(国立台北教育大学)从三个角度探讨林燿德的都市诗学理论:“都市的时代性”、“都市的文本性”、“都市的异地性”。他认为,林燿德是“都市文学的主倡者与实践者”,林氏的都市诗理论确有助长都市诗风潮之功,为都市诗作为1980年代崛起的新诗型树立了风向标。李润霞(南开大学)以陈大为和北岛、食指等诗歌作为比照,探讨两岸四地诗歌沟通的途径,并选择“同题诗”创作和“对话”两个切入点,提出了“诗意互文”的概念。这种互文性的诗歌创作,不仅呈现出诗歌文本层面上的沟通,而且还有思想层面的沟通。

四 “中生代”诗人的个案研究

很多学者也从个案研究的角度,围绕“中生代”群体中的重要诗人作了发言。

50后诗人在诗坛上具有显赫的影响力,成为批评家关注的焦点。罗振亚(南开大学)对“中生代”重要诗人张曙光进行了全面解读。他认为,“孤独”、“寂寞”、果真是进入张曙光诗歌世界的关键词与理想的路径所在,诗人以一种暗合着诗歌寂寞本质的不事声张的方式,打造着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精神天地。他从个体身份和立场出发,独立介入时代文化处境,生成了融合“回味与体验”的独特诗观,彰显出朴素而沉潜的艺术风度。杨亮(大连理工大学)重点考察了张曙光的“叙事性”诗学。她认为,当代先锋诗歌在80年代就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叙事诗学探索,而张曙光是最早自觉进行“叙事性”诗学探寻并取得较高成就的一位。叶红(黑龙江大学)认为,走向中年创作的于坚,享受创作状态的随意带来的更加松弛、自由、从容的自我表达,诗歌中流淌着安静的激情,内容上更倾向于对自我的反观和对现代都市工业文明的批判,呈现出中年写作更加成熟、睿智、自省的变化。

对60后诗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坛比较活跃的、独具个性的诗人。沈奇(西安财经学院)认为,在当代中国“女性诗歌”和“西部诗歌”这两个区域中,娜夜取得的艺术成就无疑都占有相当突出的位置。而她独自深入的诗歌写作取向和其清音独远的诗歌精神品格,在这个既非诗的时代而又特别“闹诗”的时代里,更是具有特别的启示意义和诗学价值,这是因为她诗中对语言与存在独到而深入的关切与表现,所达至的不可忘却的阅读记忆。子张(浙江工业大学)认为,生命之思与历史之问是黄纪云诗歌主题的两个侧重点。黄纪云诗作的生命主题是多样的、多色彩的、多侧面的,既有对个人生命的反思与追问,也有对整体人生的描摹与感悟。黄纪云的诗歌具有强烈的社会文化内容,这是理解他的重要角度。王士强(天津社会科学院)对徐江的诗歌创作给予总体式观照,在历史与诗学的双重视野中进行价值界说。他认为,徐江的诗歌创作具有有感而发、言之有物、抒情性、反乌托邦、口语、“民间写作”的特点。徐江对诗歌现代化、现代性的问题也有着富有价值的思考。霍俊明(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和赵思运(浙江传媒学院)都对潘维进行了重点解读。前者以潘维作为介入对象,重点考察了空间和诗人写作之间的关系。潘维的重要在于以诗歌的方式印证了一个时代的尴尬与失落。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是包括潘维在内的诗歌写作成了最后的“江南汉语”与“地方知识”。潘维诗歌创作的关键词是堕落、颓废、天才、贵族、前朝、情欲等,这些关键词呈现了一个诗人的气质和个人的秉性。后者认为潘维的汉语文化意识和地域文化意识是非常清晰的,潘维所体现的是江南名士的风度。在他的作品里,呈现出强悍地“汉语帝王”的文化野心。“江南雨水”、“少女”、“太湖”、“巨龙”等意象,是他灵魂深处最重要的元素外化为诗歌的创作母题,构成破译潘维灵魂密码的钥匙。

有的学者还对70后诗人给予了关注。张立群(辽宁大学)通过“空间地理学”及其镜像结构、城市地图与欲望书写、精神守望及其生命想象、真实的语言及有待整理的空间四方面的解读,使谢湘南诗歌中的当下社会生活图景得以呈现,而由此引申出当代“城市意象诗”等话题,正是其带给诗坛的启示之一。

评论家还提出了其他方面的问题。古远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从四个方面总结陈仲义诗学研究的特点:前沿性,本土性,操作性,挑战性。他认为陈仲义诗歌研究善于进行“扇形的展开”,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同时,基于陈仲义对于两岸诗歌都比较熟悉的原因,他期待陈仲义换一种研究方法进行两岸诗歌的比较研究。孙基林(山东大学)从诗歌叙述学的角度,考察从朦胧诗到知识分子写作的一种修辞转向。作为寓体的叙述或寓体式叙述是一种“叙说在此而意义在彼”的叙述方式,它叙事述物的宗旨、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此时此地的事或物自身,而在于指向他处的别一种事物或更为广泛的意义。马永波(南京理工大学)提出了客观化诗学理论。他认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汉语诗歌界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转型,那就是由单纯解构的后现代主义向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的“因缘之诗”的过渡。这种转型暗合了世界范围内文化范式从机械论向有机论的转型,在汉语诗歌写作实践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范式和倾向。易彬(长沙理工大学)思考了诗歌与娱乐化的关系。他认为,近年来部分写作者对于现存诗歌秩序的不满,以及对于轻松的心理诉求被成倍地放大,同时又借助网络这一巨大核能的推波助澜,它最终演化成了一出又一出狂欢的闹剧。

吴思敬教授作学术总结。他认为这次会议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准,为进一步研究“中生代”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两岸四地“中生代”研究还存在“三个不够”:一是比较研究还不够;二是对“中生代”诗人中新的理论发展探讨还不够;三是用不同视角考察“中生代”的研究还不够。他殷切地期望各位专家、学者、诗人不断地推出中生代相关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推进两岸四地的文学研究和文化交流。吴思敬教授还宣布,会议决定成立“两岸四地当代诗学论坛”驻各地办事机构。吴思敬教授作为当代文学研究会方面总召集人,罗振亚教授、林于弘教授、傅天虹教授、朱寿桐教授分别作为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召集人。

会议闭幕式由罗振亚教授主持。他在闭幕词中指出,本次论坛具有较高的学术含量,话题广泛,对“中生代”有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很多独到的探讨,此次研讨会必对当下的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讨论过程中,专家、学者、诗人们畅所欲言,新见迭出,体现了良好的学术风范,并不时对一些问题进行交锋,比较圆满地实现了会议预定的学术目标。

猜你喜欢
诗坛诗学命名
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福建舰”
背诗学写话
中国诗坛四公子·书画欣赏
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华诗词论坛暨“聂绀弩杯年度诗坛人物”发布会剪影
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华诗词论坛暨“聂绀弩杯年度诗坛人物”发布会
关于编辑出版《当代诗坛百家文库》及推荐“聂绀弩杯年度诗坛人物”的方案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浅析新课程标准下《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过足官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