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育人功能的路径探析

2013-08-14 06:46刘璐璐
学理论·上 2013年6期
关键词:育人功能学校

刘璐璐

摘 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培育人才的重要功能。从加强校风建设,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实施人文教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开展校园活动,搭建自我展示平台三个角度出发,探讨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育人功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209-02

人的实践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环境对人有重要的影响。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环境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多方面的复杂影响。学校作为教育和培养人才的场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影响重大。探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育人功能的路径,对于培育学生的良好的道德认知、思想情感、行为习惯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加强校风建设,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所谓校风,是一个学校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而成的、为广大师生共同认同和追求的思想行为规范、教育原则、精神风貌等具有行为和道德意义的风气。校风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品位和格调的重要象征和标志,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的重要体现。校风是无形的,是广大师生的一种心理环境,具有全局性、权威性和稳定性。校风对全校成员特别是学生发挥着教育、陶冶、激励和规范等作用,能够潜移默化地陶冶、滋养学生,加强校风建设,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就会构成一种独特的教育环境,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

1.优良的校风对学生的心理感染功能。优良校风对学生的心理具有感染熏陶的积极作用,对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产生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影响。心理感染,就是个体在不知不觉中,情绪和行为受到别人情感传播的感染。优良校风的形成,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把新的集体心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而改变或消除自己的原有的认知系统,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适应校风的要求。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优良的校风能够对其心理构建一种对学校认同服膺的集体归属感,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校园、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和健康心理。

2.优良的校风对学生的群体规范效应。优良的校风在感染、陶冶学生的同时,也应该与学校管理结合起来,认真贯彻《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把校风的基本要求融入学校日常管理中,使校训逐步成为学生人人遵守的群体规范,成为约束学校全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反观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平时无拘无束、自由散漫的生活习惯所致。因此,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约束对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健康心理来说至关重要。制定优良的校风,能够形成一定的“磁场”,形成一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使青少年的行为习惯从个人的散漫无序向集体的有序规范状态的转变。

3.优良的校风对学生的行为模式构建。优良的学风内化为学生个体的价值结构以后,必然要外化成行为习惯。“人的个别行为只有变成经常性行为,成为一种习惯,行为所蕴含的价值意义才能最终成为行为主体的内在自觉追求,也就意味着这一方面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2]优良的校风能够构建一种新的带有普遍性占主导地位的行为模式和风尚习惯,成为所有学校成员集体追求的基本价值要求。稳固的、正确的行为模式的构建,能够有效抵制不良思想对学生的侵蚀,从而增强学生对社会上的不良甚至错误思想的抵抗力。

校风是无形的精神力量,优良的校风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给予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英国教育思想家洛克曾经说过:“只有你给它的良好原则与牢固习惯,才是最好的、最可靠的,所以也是最应该注重的。”[3]在良好校园氛围的熏染下,学生能够有意或无意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纠正错误思想,克服不良习惯,构筑正确的心理和行为。

二、实施人文教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人文教育就是人性教育,其核心就是涵养人文精神。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在于授业解惑、培育美德。现今,在校学生弃学、厌学甚至辍学现象的大量出现,暴露出学校环境育人功能的缺失。因此,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亟须转变原有的应试教育方式,实施人文教育,彰显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能够使学生和教师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开展教学活动,回归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育人功能。

1.发挥德育本位功能。德育就是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在当今社会,许多学校仍然在实行应试教育,造成了学校只重视分数而忽视德育的状况。使部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自暴自弃,厌学逃学,过早流入社会,很容易在被引诱、挑唆和胁迫下违法犯罪。因此,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应当发挥德育本位功能。德育本位就是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到学校育人功能的首位。发挥德育本位功能,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课程,在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组织实施德育活动,从而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2.坚持全方位育人理念。全方位育人理念就是人文教育要覆盖青少年生活的各个方面,联合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资源,形成齐抓共管的全方位教育大格局。全方位教育理念要求把青少年工作学习、业余生活、休闲娱乐等都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最大化地发挥人文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坚持人文教育理念,就要树立培养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共同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防止在某一方面教育的缺失而导致一些学生出现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的现象。

3.讲究教育方法的科学性。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总结规律得出的正确的思维方法。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人文教育也应在继承优良传统的教育方法上与时俱进,综合利用各种现代化工具,增强教育的科学性。苏联学者В.В姆什韦尼耶拉泽说过:“在科学和技术革命的年代,随着全世界认识的成就和科学的威望史无前例地增加,如果不使用科学的数据、计算机、模型设计和各种信息系统,任何理论都不能指望具有影响或得到普及。”[4]增强教育的科学技术含量,将人文教育置于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借助多媒体的传播方式来活跃教学气氛,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互动氛围具有重要作用。

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也进一步彰显了人文素质教育中师生之间平等、和谐、民主的新型关系的建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使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中全面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育人的功能。

三、开展校园活动,搭建自我展示平台

青少年是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对未来充满理想和热情,追求个性张扬和独立自主,希望在学校活动中展示自我。因此,开展校园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能够有效发挥学校思想政治环境育人的功能,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校园活动的顺利开展,能够营造一种精神氛围,使参与的每一个学生的价值观在活动中产生认同,不仅使青学生在活动中施展了才华,也实现了对学生心灵和性格的塑造。有效地发挥校园活动应有的功效,需要遵循以下三个结合。

1.全面性与特色性结合。校园活动的开展,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学生的需要,让每一位同学能够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同时又要根据不同学校的特色开展各具特色的校园活动,展示每一位学生不同方面的才华。坚持全面性和特色性的结合,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培养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各个方面共同发展和进步。全面性与特色性校园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重要性,同时也让他们更加勇敢和自信,培养了他们积极的情感和端正的品行。

2.教育性与趣味性结合。校园活动的开展要有教育性,能够对学生的道德认知、思想情感和行为意识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这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育人功能的最终价值诉求。校园活动还要求具有趣味性,关注学生在各个时期的兴趣爱好、理想追求,以吸引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教育性与趣味性的结合,要求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要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学生在活动中深受启发,引导他们在校园活动中汲取知识,养成乐于探究、善于思考,勤于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校园活动寓教于乐的目的。

3.综合性与针对性结合。校园活动的综合性是指活动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针对性是指根据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和规律,依据不同的对象、时机和阶段,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把学校活动切实落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综合性与针对性的结合,要求校园活动既要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又要体现活动中对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地考察,从而使组织者牢牢把握住学生每个时期的知识和心理特点,因人、因事、因时施教。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缓解生活带给他们的烦恼和抑郁,提高他们的生活热情,还可以提升的学生的个人修养,使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在活动中得到升华。校园活动的有效开展,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最终价值体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2]平章起,梁禹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164.

[3]洛克.教育漫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30.

[4]В.В姆什韦尼耶拉泽.政治现实与政治意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46.

猜你喜欢
育人功能学校
只有我一个人在学校是这样吗
挖掘音乐育人功能,搞好小学音乐教学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职语文教学中育人功能的发挥
浅析研究生“三助一辅”的育人作用
学校推介
上学校
完善职校职业生涯规划育人功能的研究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