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丽珍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湖南 411105)
“猱”,猿类。身体便捷,善攀援。《诗经·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毛传:“猱,猨属。”郑玄笺:“猱之性善登木。”三国魏曹植《白马篇》:“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杜甫《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泊于方田》诗:“侧惊猿猱捷,仰羡鹳鹤矫。”李贺《申胡子觱篥歌》诗:“俊健如生猱,肯拾蓬中萤。”诸例说的都是“猱”善于攀援,具有敏捷、矫健的特点。因此,“猱”可引申出形容词意义,表示“敏捷”、“矫健”义,如明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卷十三:“尝扑地作梨花舞,便身猱捷,令人有魏博间想。”清佚名《清稗琐缀》:“白泰官者,清初八侠之一。有勇力,矫猱绝伦。”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卷五:“已而,六人共舁一竹竿,长约数尺,直立地上。一童猱升至顶,匍匐其上,转运如轮,盘旋不已。”前二例中的“猱捷”、“矫猱”都是双音节并列复合词,二词的构词语素都是同义词,故“猱”之义同“捷”和“矫”。第三例“一童猱升至顶”中“猱升”即“敏捷/快速攀升”之义。《汉语大词典》在“猱”之“轻捷、轻快”义下举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我只用万人猱而进。”其中“猱而进”是一个“而”字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的偏正结构,因此“猱而进”中的“猱”不能解释为形容词,而只能解释为“像猱一样”之义,故此例用来说明“猱”的形容词义不是特别恰当。
“猱”除了具有“敏捷”的特点,还具有奸诈的特点。如唐舒元舆《坊州按狱》诗:“探情与之言,变态如奸猱。”用“奸”来修饰形容“猱”,可见动物猱之奸诈本性。再如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一回:“郑人反覆似猱狙,晋伯偏将诈力锄。”一个人反复无常当然就很奸诈,这与猱的特点也是一样的。更有描写猱奸诈故事的记载,如明刘元卿《贤弈编》卷三:“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以奉虎曰:‘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正是因为猱具有狡猾、奸诈的特点,所以“猱”字又引申出形容词义“狡诈”,如《全唐文》卷七六三:“其郡襟山而束水,其人猱黠而易随,等闽之支属。”“其人猱黠”即“这个人狡诈”之义,“猱黠”是同义连言的复合词。又如清王韬撰《弢园笔乘》卷一:“迹其反复狡猱,自负枭雄,而卒殒其身,亦天下之愚人也。”“狡猱”同样是同义并列的复合词,即“狡”与“猱”同义。从“狡诈”这一形容词义又引申出一动词义“欺骗”,因为二义都具有相同的义素“虚假”,因此这种引申非常自然,如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五:“鄂州百岩明哲禅师,药山看经次,师曰:‘和尚休猱人好!’”又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十四:“一日师看经次。柏岩曰:‘和尚休猱人得也。’师卷却经曰:‘日头早晚。’曰:‘正当午。’”二例中“猱人”即“骗人”之义。[1]
此外,猱还具有凶猛、威武的特点。如《全唐文》卷八百十一:“(隋炀帝)虎噬群贤,猱蒸庶母。”说的就是隋炀帝的凶残,而《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七:“远则雪山出地,近则白虎戏朝。瞿瞿其肉,威而且猱。眈眈其目,视而不恌。”“威而且猱”说即形容威武。再如明郑仲变《耳新》卷六:“云贵之界有八十里无人烟。处环山谷蹊径,皆桃花。虎豹犀象出没其间,人莫敢擅经。有猱能制诸兽。”此例说猱能制服虎豹犀象诸兽,亦可见其凶猛的特点。猱之凶猛的外表特征突出表现在其头之毛发性状上,因此“猱头”经常用来描写一些凶猛男子的外貌。如明吕毖《明朝小史·崇祯纪》卷十七:“民好凶强,生子一岁,便以匕首佩之,名曰不刺头。……男子猱头裸身,腰围单布手巾,能饮酗酒,重财轻命。”又:“男子皆少墨刺面为花兽之状,猱头露体,单布围腰,妇女围色布,披手巾,鸡髻脑后。”明马欢《瀛涯胜览》:“有一等土人,形貌甚丑异,猱头赤脚,崇信鬼教,佛典言鬼国其中,即此地。”以上三例之“猱头”皆是说男子的发型像猱之毛发形状,突出的是人的凶猛、威武的特征。甚至把具有这种特征的人叫做猱头,如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咏物门下》卷二十一:“道隐不事论谈,不与人交往,不冠带,不拜跪,人谓之‘猱头’。”明沈榜《宛署杂记》卷十六:“元末,乱兵及城下,居民仓皇奔匿,岳氏告其夫徐猱头曰:‘我等恐被驱逐,将奈何?’夫曰:‘事急,惟死耳,何避也?’遂火其居以自焚。其母王氏及二女、一子,皆抱持赴火死。”前例是别人称之为“猱头”,而后一例是人名即是“猱头”。
那么,这种发型到底是怎样的呢?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四裔考》卷三百二十九:“其使十数辈,从者千余人,皆蓬发,面目黧黑,状如猿猱。”例中“状如猿猱”之特征就提到其发如蓬,再结合宋人的《五猱图》(如下),可见,“猱头”的发型应该是头发从前往后的蓬梳,显得人特别精神和威武的样子。
于是“猱”又引申出动词用法,表“头发从前往后蓬梳”之义。如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只见珍哥猱着头,上穿一件油绿绫机小夹袄,一件酱色潞绸小绵坎肩;下面岔着绿绸夹裤,一双天青劈丝女靴。”又第十九回:“晁大舍约摸大家都睡着了,猱了头,披了一件汗褂,趿着鞋,悄悄的溜到唐氏房门口,轻轻的嗽了一声。”又第二十三回:“一日,正陪刘方伯早饭,有一个老头子,猱了头,穿了一件破布夹袄,一双破鞋,手里提了一根布袋,走到厅前。”又第三十二回:“那时街上围住了无数的人看,他正在那人围的圈子里头,光着脊梁,猱着头,那里跳搭。”《汉语大词典》把前例中“猱着头”的“猱”解释为“挠、搔”,即用手抓挠之义。这种解释从上下文来看是错误的,因为此段文字皆是外貌描写,后面几句都是服饰描写,那么“珍哥猱着头”就是对他发型的描写,是说珍哥梳了(或者说“理了”)一个猱头,而不是说“珍哥正用手挠着头”。特别是结合《醒世姻缘传》中其他“猱了/着头”的用例可以看出,将该例中的“猱”解释为“挠”是不正确的。因此,“猱了/着头”不是用手“挠了/着头”之义,而是“梳了/着猱头”之义,唯有如此,上下文义才和谐畅通,“猱”之词义系统方可梳理清楚。
“猱”作为一个动物名词引申出形容词和动词词义,是以它作为这种动物所具有的特征为语义基础的,是概念转喻引申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将上文论述的“猱”之词义系统概括如下:
附 注
[1]袁宾(1994:556)将此类“猱”解释为“折腾,捉弄”,这是值得商榷的。第一,将“猱”解释为“折腾”无法说明此义的来源;第二,“猱”解释为“折腾”于上下文义不够通畅,同时也不符合事理逻辑。
1.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2.袁宾.禅宗词典.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