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呼唤“大师”难成真的时代性忧思

2013-08-02 05:31刘同般
学术探索 2013年3期
关键词:孤独感超越呼唤

摘要:一个多世纪以来,在政治上寻求中国富强道路的同时,文学上也在呼唤“大师”级的文坛巨匠,这都充满了曲折和艰辛。文学创作上茅盾的理性分析,巴金的激情似火,老舍的幽默、谐趣,都在文学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但都没达到世界一流“大师”的巅峰,“大师”的出现,除了写作才华之外,更需要一种对时代、历史、群众乃至自己超越中的孤独感的思辨张力,对此进行挖掘将对当下的文学创作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呼唤“大师”;超越;孤独感;契机寻求

中图分类号:I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3-0112-04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自古就有“忧国忧民”的传统,所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来就不是纯粹文化(文学)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文学活动一直和政治、国家命运、人民疾苦紧密相连,古老帝国衰落之日,也即是先进知识分子寻求救国救民道路之时。文学家在探索救国救民富国强兵的道路上,经历过太多的曲折和失望,不可避免地成为悲剧性的人物,他们的作品光辉与迷雾共存,希望与失落同在,作家们极力逃遁尴尬境遇,急切想破解谜语,但往往天不遂人愿,他们都无法避开尴尬境遇,也不能及时解开谜底。

一、茅盾:诱惑与困境——茅盾

小说“理性社会分析”观照下的

创作矛盾性 茅盾最著名的小说是《子夜》。在茅盾没有进行小说创作之前,他在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上曾下过工夫,他的理论准备、理论修养是别的作家所无法企及的。这形成了茅盾创作的优势,同时也形成他不可弥补的缺陷。“五四”文学时代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但到了茅盾那里,时代激情被冷静的理性分析所代替;张扬个性被大规模的阶级斗争、社会矛盾所置换;个人性的见闻感受为基调的文学氛围被大规模的、全景式的社会分析所笼罩。茅盾是以精确地把握现实的原则,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描绘而实现自己的创作计划的。这个创作意图不仅容纳当时发生的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革命运动,而且试图回答中国社会的本质特征:“中国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1]通过民族资本家吴荪甫试图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梦想的破灭,表现了中国历史在一个阶段的悲剧命运。作品把20世纪30年代社会各个阶级、阶层代表人物的思想、信念、理想、心理、命运及感情纠葛均表现出来。因而,《子夜》具有了史诗性的内涵。但作品本身也有缺陷,这几乎是和成绩同时存在的。

首先,是回答了问题所产生的问题。《子夜》最大的成绩是回答了问题,而它的最大的缺陷也在于回答了问题。作品回答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软弱的,是不能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的这一问题。这个回答在当时的历史阶段性上是有正确性的一面的,但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新中国成立后,如果我们理解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作用,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或许不会造成那么大的灾难。问题是《子夜》中结论的明确性,使得以后的决策失误成为可能。事实上,民族资产阶级在一个历史阶段的软弱性和它在一个民族、国家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子夜》回答了前一个问题,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却是暂付阙如。但对前一个问题回答的明确性,实质上给读者的印象是对后一个问题的否定性。这样,《子夜》给人印象中的史诗性质便被自己否定了。事实上,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的缺点是历史特殊环境中的缺点,是一个过程性的缺点。这个缺点被夸大成整体性的缺点,并且把过程历史化了,这样《子夜》实质上是没有回答问题。

其次,由于作家太理性化了,他不是在写生活中的人,而是在写理性分析中的人。作家赋予人物形象的任务性、使命感太强烈,不是作为一个审美对象进行塑造,而是作为一个道具进行驱遣。吴荪甫形象的表层复杂性,掩饰不了实质上的单一性。作家在塑造吴荪甫形象时,有一个细节到现在还得不到读者的认可,便说明了这个问题。吴荪甫是一个以事业为重的企业家的典型,他不以女色为念,但他在破产以后,气急败坏地回到家里强奸了保姆。对此,读者、评论家一直耿耿于怀,认为这个细节安排得不合适。过去我们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现在看来,问题在于作家一直是叫主人公执行任务,而突然间叫他自主做事,两者的不和谐性就是必然的。

再次,作品结构上的缺陷带来了思想上的局限。作家原拟以展现都市与农村全景式的“交响曲”为构架,“打算通过农村(那里的革命力量正在蓬勃发展)与都市(那里敌人力量比较集中,因而也是比较强大)两者革命发展的对比,反映出这个时期的中国革命的整个面貌”[2]。但作家对城市中的资产阶级生活情况比较了解,对工人不太熟悉,对农村更不熟悉了。由于生活的局限,《子夜》的结构不能算是完整的。结构的不完整,实质上是思想的不完整。这种不完整性也表现在他的中、短篇小说中。《春蚕》中的多多头,是一个把农民的原始强力当做农民运动的正确力量来歌颂的不够真实的形象,作者所批判的对象老通宝倒是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在这里,我们应该理解为作家的清醒的理性分析,实际上是一种对社会浮躁的急切的把握,对依靠阶级的力量希望式的寄托,这种寄托是以殷切的希望为心理准备的,盼之愈切,恐怕失望感愈强,茅盾创作的矛盾便可想而知了。

二、巴金:游走于明暗之间——戳破

旧社会伤疤的能手,设计未来

蓝图的蹩脚者 巴金是一个享寿很久但又命运多舛的作家,他一生经历了四次创作转变。20世纪30年代,他曾经在无政府主义思想指导下创作了《灭亡》《新生》,这两部作品是概念化的作品,以“无政府主义”主张的阶级斗争来构思作品,没有深厚的生活底蕴,也没有扎实的生活体验。后来巴金把创作的思路转向了自己的家庭,以他成都的封建家族破败灭亡的历史命运为题材进行创作,这次创作上的转变,使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文坛上享有盛誉。其间具体成就便是“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以《家》最为成功,影响甚巨。但当我们仔细研读作品之后,便会发现这部作品与传世经典还有相当的距离。

首先,这部作品的激情满怀。这种洋溢着激情的创作,是它取得声誉的资本,与此同时也是它致命的病灶。《家》中的两代人的斗争势若冰火,并且界限分明:凡是老一代的都是腐朽的,凡是下一代都是进步的。这种创作思路,使得《家》获得了巨大的批判武器,对老一代封建者进行口诛笔伐。其中最为激进的便是觉慧,他成为“大胆叛徒”新一代人的楷模和典范。在笔者看来,这种强大的批判性可以满足激进青年的战斗豪情,但在文学魅力上却大大减弱了。当年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批判法国社会的时候,他的情绪是复杂的,甚至可以说是多样的,抑或可以说是矛盾的。太强大的批判性,使得作品的丰富性藏匿了,作品的感情的复杂性也隐退了。恩格斯对巴尔扎克“他安置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从这个历史里,甚至在经济的细节上(例如法国大革命后不动产和私有财产之重新分配),我所学到的东西也比从当时所有专门历史学、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的全部著作合拢起来所学到的还要多”[3] 的赞语,在《家》里是不存在的。《家》的意义在于,它写出一个封建大家族必然破败灭亡的历史命运,但它的内容是单向的、单薄的、单一的。它没有囊括一个时代,它没有感情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在这种情况下,《家》要想成为世界上一流的不朽的经典之作是极其困难的。

其次,《家》写出了觉慧的出走,走向更广泛的世界和崭新的道路,但《家》对觉慧的出走,并没有指出一条光明大道。当年鲁迅先生在评价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主人公的出走时曾尖锐地指出:“然而娜拉既然醒了,是很不容易回到梦境的,因此只得走,可是走了以后,有时却也免不掉堕落或回来。”[4]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这两种结局都是悲剧性的。鲁迅先生在后来创作的《伤逝》里尖锐地指出,先进知识分子梦醒了无路可走,表现出一种痛苦、彷徨、寻觅的精神状态。可是《家》里的主人公的出走,把无路之路当成光明之路,这只能说明作家的盲目与迷茫。

巴金第三次创作转变是由李家(高家)破败、灭亡的历史命运的叙写,转向对下层的小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书写,主要成果是《憩园》和《寒夜》。《寒夜》中的主人公(汪文宣、曾树生)理想的破灭,曾树生离家出走的复杂性、丰富性,甚至是悖论性都是令人惊心动魄的,这部作品写出了精神与物质的两难抉择,爱情与环境的冲突,事业和家庭的矛盾,忠于爱情与感情需求的不协调等[5]。这是一部佳作,可惜的是这部作品仅仅是一部中篇,由于篇幅的限制,它所涉及的社会生活面是有限的。这一时期其他作品如《第四病室》《憩园》等,也都是中篇,没有展开中国社会的矛盾性、复杂性、丰富性和悖论性等的社会全景。巴金最后一次的创作转变由写工农兵英雄转向说实话、真话的散文,他的一部《随想录》弥足珍贵,但是这部作品的史料价值远远大于艺术价值,思想价值高于艺术形象。巴金的道路是曲折的、坎坷的,同时又是悲凉的、耐人寻味的,巴金的悲剧,既是个人的,又是时代的。

三、老舍:外圆内方——一个坚守个性的

作家在怪圈中突奔,最后画上的却是

一个有缺口的圆 老舍是一个描绘北京小市民生活的能手,他的作品可以说是北京小市民生活的全景式的刻画。老舍的语言幽默风趣,充满了生活中的人情味,表现了人性的各个方面。他的幽默、风趣式的讽刺具有强大的穿透性,使人物现出他的本性来,不仅如此,他的讽刺艺术还得到俄国大作家果戈理的真传,成为“熟悉的陌生人”。他讽刺的笔触在指向主人公的同时,也指向了读者自己,这是一种“含泪的微笑”,甚至是一种走向死亡的微笑。打开老舍的作品,他早年的作品在人物形象幽默风趣的背后,大部分隐含着生命的悲剧。他作品中有太多的死亡主题,像《四世同堂》中的祁天佑在受辱之后投河自杀,《茶馆》里的王掌柜上吊自尽,《猫城记》里的小蝎和大鹰割下自己的头颅,《火葬》中的王排长和石队长,前者举枪自尽,后者放火自焚。这种死亡主题隐藏在幽默风趣中,使他的作品比一般的油腔滑调作品要深刻许多倍,他的幽默是东方式的,是中国式的,是北京式的。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不同于任何同时代的作家,他独树一帜,卓尔不群。

新中国成立后,他从国外回到祖国,担任北京市文联主席,由于目睹了太多的旧社会的苦难,他由衷地热爱新中国,他努力写作,从“五四”时期走过来的作家,老舍是最勤奋的一位,在十多年中,他除了写小说、散文之外,还创作了23个剧本,这是绝无仅有的。但是,在勤奋的背后,却有一个悲剧存在。在23个剧本里,他的创作才华并没有充分的展示。他是描写、反映旧世界北京小市民生活的能手,却是一个书写新社会生活的蹩脚者。他32个剧本,成功的却只有《龙须沟》和《茶馆》。《龙须沟》表面上是反映的新社会,但背景却是旧社会,人物的性格展示、语言的恰切运用、细节的巧妙设计都是北京旧世界的小市民生活。《龙须沟》成功的奥秘就在于作家借讴歌新世界生活,叙写旧世界之实,前者为虚,后者为实,这种巧妙的艺术构思,使作家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取得了创作的成功。到作家写《茶馆》的时候,又一次艺术上的机遇降临到作家身上,他写了三个时代,对此可以说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信手拈来,皆成妙文。这三个时代,全部是旧世界的北京小市民生活,他的创作才华得以充分的施展。问题这是一个“大写十三年”(柯庆施语)的时代,写旧的三个时代是不受主流意识形态欢迎的,但《茶馆》却有一个潜在的主题,三个时代都不能救中国,从侧面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有了这个潜在的主题,使得《茶馆》增强了政治上的保险系数,但在笔者看来,成也萧何败萧何,这个潜在的主题的存在,既是《茶馆》在政治上不受鞭笞的条件,同时也是束缚作家丰富想象力的枷锁。他为了突出这个潜在的主题,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他便增强了对三个时代的批判力度,批判力度增强的同时,作品的丰富力度却在减弱。全方位的北京市民生活被一种批判力量所掩饰,这样一来,作品的美学魅力便打了折扣。笔者认为,《茶馆》在批判旧世界北京小市民生活时,他的艺术修养发挥到极致,但他对北京小市民生活全面开掘,全方位描写的艺术才华却受到抑制,像他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那样的多种生活情调的细节都销声匿迹了。所以《茶馆》可以说是精品,却很难说是极品;可以说是高峰,却很难说是极顶。

老舍对“左倾”思潮的怀疑,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老舍经过十多年的观察,他对党内越来越严重的“左倾”思潮愈来愈忧虑,“左倾”思潮对他作品的责难使他既委屈又无可奈何。尤其是“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使他更难以理解,当他的作品受责难,当他的人格受侮辱,当他的理想破灭时,这位“外圆内方”的作家义无反顾地投太平湖自杀了,他的“外圆内方”既有他为人处世的表现,又有他作品风格的体现。从他创作来看,他作品幽默风趣,但内容绝大部分是严肃的——悲剧性的。无论是为人处世,抑或是文学创作,他的“外圆内方”都是矛盾统一的。他投湖自杀为他的“外圆内方”的人格和文格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他的死亡是一曲无尽的挽歌,这位天才作家永远停止了他的叙写,永远停止了他的思考,比“祥子”“虎妞”“常四爷”“王利发”等更丰满的人物形象无法再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画廊里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结语

茅盾、巴金、老舍们虽然不是一个时代的全部,但他们至少有一定的代表性。如上所述,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都是某种程度的过渡时代的悲剧性人物,没有成为时代的记录员,写出永久性传世的世界一流作品。笔者看来,三位作家的学识、禀赋、才华是很高的,但只有这些,或许不可能攀登世界级大师的峰巅。世界级大师,不仅要有卓越的才华,有对时代的敏感性和对生活极高的悟性,更重要的是有超越时代、民族、历史,超越庸众,在极度的寂寞和痛苦中,对现实和历史对抗,和庸众对抗,和传统对抗甚至和自身对抗,在这种极度孤独痛苦的对抗中,获得历史主体化的品格,不计坟墓、深渊,也不计地域与天堂,处处以极度的痛苦探索过程,来反映这个对抗过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直时至今日,我国文学一直呼唤世界级的“大师”出现,但是,这种呼唤几乎和“失望”同存。鉴于此,笔者探讨茅盾、巴金、老舍诸公创作的成就以及尴尬与遗憾,其目的便是试图找出我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轨迹,寻求新世纪实现这个目标的契机。这种契机要想实现,除了复杂的客观条件之外,在处理人与理的关系上,由理向人过渡——真正的过渡;在处理政治与文艺的关系上,政治应清明与宽容,允许文艺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在处理社会功利与艺术审美的关系上,让社会功利臣服于艺术审美……认真探讨文艺的内部规律与提高整个民族文化素质,以期21世纪能出现世界级“大师”的文坛巨匠,以副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参考文献][1]茅盾.《子夜》是怎样写成的[J].新建设,1957,(4).

[2]茅盾.再来补充几句[A].茅盾全集(三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3]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4]鲁迅.娜拉走后怎样[A].鲁迅全集(一卷)[C].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5]刘同般. 精神与物质的两难选择──曾树生人物形象的原型解读[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1,(4).

〔责任编辑:黎玫〕

猜你喜欢
孤独感超越呼唤
呼唤生命
无声呼唤
与你相伴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孤独感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跨界与超越
蝴蝶之美在于超越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