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青松
摘 要: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风向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评价已经不再满足于原来单纯的知识与技能提升,已经提升到了方法、态度、价值观等更高的层面。就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意义;弊端;对策
在新课改已经逐渐深入的今天,建立起符合课改要求、促进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十分重要。但是,如今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
1.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不恰当的课堂教学评价,会让学生感到痛苦,而恰当的课堂教学评价则会考虑到学生的情感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与他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各种智力因素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同时也与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课堂教学评价则是侧重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2.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我发展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评价途径来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学生以及其他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看法,以此来促进教师对教学的内容、进度、方法等进行不断的调整,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弊端
新课改的深入,使得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十分快速,相应的建立了各种新的教学体系,教学评价体系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必须明白,如今仍然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只有不断地解决、突破这些桎梏,才能够真正地建立起全新模式的评价体系,让评价能够成为促进学生与教师同时全面发展的动力,成为学生的快乐,这才是新课程评价的精髓。
1.评价主体具有单向性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师生之间的评价关系并不是平等的。评价只能够是教师说了算,没有给学生发言的机会,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处于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在这种单向评价中学生仅仅是评价的客体,在学习的过程中被动地接受评价,会对学生的学习起错误的导向作用,进而导致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就成为做作业、做试卷的代名词,通过大量地做题来事自己获取考试成绩的提升;在外,这样的评价会逐渐地抹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这种评价过程是痛苦的、被动的,并不适合新课改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要求。
2.评价的内容与过程单一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单一性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评价功能较为单一,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甄别与选拔,它还应该包括激励性、导向性,但是如今的评价却还没有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来,也没有能够包括评价的人文性;第二,评价的途径较为单一,在进行评价时,基本就是对学生的作业的批改与对试卷的评价,基本书面评价已经成为了唯一的途径,简单来说就是“数学=做题”;第三,评价的内容过于单一,一部分教师因为对教学目标缺乏足够的认识,评价时往往仅仅是针对传统的“双基”进行评价,而没有能够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评价体系;第四,评价的过程过于重视定量评价,缺乏定性的评价,学生因为这种评价逐渐地成为考试的机器,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都被逐渐地湮没在了题海之中。
3.评价方法过于机械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还呈现出一种机械性的特点。这种特点首先就体现在学生只有通过机械的做题训练才能获取较高的成绩,只有在获取了较高的成绩后才能够得到老师的激励。同时,这种评价违背了学生的天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因此,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的感觉。
三、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效率的对策
1.让评价过程变得更加愉悦舒适
教师需要建立起平等的评价关系,不能够再作为评价的主
宰。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生态的基础上,去逐渐地建立起评价的生态观念,使得评价不再是教师的“裁决”,而应该是一种“协商”的过程,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师针对学生的行为与结果给予自己的看法,还应该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形成一种互动性的评价,因为教师的评价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这是一个思维与情感转换为自我反思与激励的过程。
2.让评价的形式更加灵活生动
评价的方式会对评价的效果产生影响。初中生的心理比较敏感,对那些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较为敏感,为此,不仅需要提升评价过程本身的舒适度,还应该要让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让学生对评价充满新鲜感以提高评价的效率。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或其他学者对如何在初中数序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做更为深层次的分析,将对如何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作出更趋完善的诠释。
参考文献:
[1]梁虔.如何搞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S2):182.
[2]黄诚.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在评价上存在哪些问题[J].中学教学参考,2009(26):4-5.
[3]幺月华.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J].中国教师,2011(S1):18-19.
(作者单位 浙江省乐清市城南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