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琦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外语学院,广东珠海 519088)
翻译是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转换,由于各民族的文明化进程大体相同,思维方式和生活内容也大同小异,语言的生成原理也都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不同语言之间进行交流与翻译是可能的,即语言间具有互译性(translatability)。然而这种互译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因为这两种语言在结构、语法、词汇、发展状况、文化背景乃至所暗含的心理因素、民族情感等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故而在翻译时自然会出现一些不可译(untranslatability)的现象。本文从三个方面深入探讨翻译中的这种“不可译性”。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因此,两种语言很少有绝对对应的词汇,大部分词汇不是在使用方式上就是在文化意义上表现出巨大的差异。
有个经典的英文故事:“This is a story about four people: Everybody, Somebody, Anybody and Nobody.There was an important job to be done and Everybody was sure that Somebody would do it. Anybody could have done it but Nobody did it. Somebody got angry about that, because it was Everybody’s job. Everybody thought Anybody could do it but Nobody realized that Everybody wouldn’t do it. It ended up that Everybody blamed Somebody when Nobody did what Anybody have done.”这个故事突出了英语中 Everybody, Somebody,Anybody and Nobody这四个单词的词义及词性特色。如果将其一一对应翻译成中文,就会得出如下的译文:
这是一个关于有四个人的故事。他们分别叫做“每一个人”,“某些人”,“任何人”和“没有人”。有一件重要的工作,“每一个人”觉得“某些人”会去做,“任何人”都能做,但“没有人”做,“某些人”生气了,因为这是“每一个人”的工作,“每一个人”认为“任何人”都能做,但“没有人”意识到“任何人”都不做。结果就是“每一个人”抱怨“某些人”,连“任何人”都能做的事情都“没有人”去做。
该翻译虽然能够将其字面意思译出,但是抹杀了原文着重体现的词汇特色及语言趣味性,不能称为成功的译文。这个英文小故事的翻译在某种程度上就能体现出英汉互译时存在的“不可译性”。因此,由于英汉语语言文字本身的差异,一些特定词汇是不可译的。这种词汇差异造成的“不可译”还体现在谜语中,英语中很多单词都有一词多义的现象,而汉语是用偏旁部首造字的,汉字的结构变化无穷,十分灵活,对汉字进行拆、拼、增、换、省等就会得出另外完全不同的字。因此,英汉语中的一些谜语很多情况下都是“不可译”的。
例如:(1)What happens to liars when they die?(They lie still)
(2)两点一直,一直两点。(慎)
汉、英分属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这两种语言在音、形、义方面均不同,特别是在音韵体系方面,差异特别明显,在翻译过程中要重现原文的音义在许多情况下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我们可以以英汉语中的绕口令及同音双关现象为例加以说明。
绕口令(tongue twister)是一种传统的语言游戏。其特点是将若干双声、叠韵词汇或者发音相同、相近的词语和容易混淆的字有意集中在一起,组合成简单、有趣的韵语,形成一种读起来很绕口,但又妙趣横生的语言艺术。绕口令是语言训练的好教材,英汉语中都有各自独特的绕口令。例如:“She sells seashell on the sea shore.”,“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如果只是单纯的按其字面意思直译,那就会得出“她在海滩卖贝壳。”和“Don’t spit out the skin when you eat grapes, and spit out the skin when you do not eat grapes.”这两个译文。译文虽然将其意思字面完整译出,但却没能体现出绕口令这一特殊体裁的基本功能,故这种译法也是不可取的。
同音双关(pun)是指语言里的一些发音相同而意义完全不同的词,这种词称为“同音词”,或称“同音异义词”。汉语中很多的歇后语都是使用了这种谐音双关的语言特点,如“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而英语中这样的谐音双关现象也很多。
例如:1. Seven days without water makes one weak.
weak和week是同音异义词。因此这句话听起来可以理解为Seven days without water makes one week.
2. You earn your living and you urn your dead.earn与 urn(火化)同音异义,用在一起显得俏皮,别有趣味。
虽然这两句都可以按照其字面意思翻译成“七天不进水,人就会虚弱。”和“生前劳碌奔命,死后化灰入土。”但也磨灭了原语中双关的语言特色,也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译文。
双关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如果不了解各国的社会、历史、语言、文化,就无法理解这些谐音双关语,也就无法将其准确地翻译出来。因此,在英汉互译的实践中,该类语言表现形式在很多情况下都具有“不可译性”。
在话语交际活动中,语境约束和制约着人的语言行为。人们都自觉不自觉地遵循着一定的交际规则,这就是语体要求;写作上又必须按一定的体裁格式,这是文体要求;每个人在语体、文体的基础上又会产生各自不同的语言使用的特点,这就是风格。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各种语言的语体、文体、风格都是不同的。因此,尽管有时能把原文的意义译出来,而要使相同的语体特点、文体格式、风格韵采也同时译出来,也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译的。
例如:人曾为僧,人弗可以为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以为奴。
如果直译成:The man who has been a monk cannot be a Buddha. The girl who is a bond maid may be a slave. 那么汉语的妙处就完全丧失了,因为人曾合为“僧”字,人弗合为“佛”字,女卑合为“婢”字,女又合为“奴”字,这些英文都无法译出。
E. E. Cummings 也有一首著名诗歌:
这首诗主题是一个单词“loneliness”,体现主题的是括号里面的字母拼起来的一句话“a leaf falls”。诗人是想通过一片落叶独自飘零的景象来形容内心的孤独之情,将这句话的字母拆开来竖着写,能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地表现出落叶飘落时的样子。这样形、意兼备的诗歌用汉语是无法翻译出的。
此外,英汉语中还有少量交际功能较弱,实用价值很小,多出现在小说、剧本、散文之中的回文体。例如“Was it a cat I saw?”顺读倒读都是“我看到的是一只猫吗?”这样的译文既失去了妙趣,又没实际意义。再如:“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若译为“He who goes to Tian Ran Ju is served as a guest in heaven.”便完全失去回文的巧妙,变得索然寡味。
由于翻译的根本是语言,而语言又受民族的思维和文化以及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所以,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跨文化的交流。而针对两种语言互译过程中出现的“不可译性”,译者的任务是对原语及译入语的语言特色及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其可译程度,借助意译、套译、解释性翻译,或加注释等方法弥补其“不可译性”,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传达出原语信息。
例1:When a woman complained to her butcher that his sausage tasted like meat at one end, and but bread at the other, he replied, “Madam, in the times like these, no butcher can make both ends meat.
“to make two ends meet”是英语习语,意思是“收支平衡”,句中的to make two ends meat是谐音双关。可译成“一个女人对肉铺老板说,他的香肠一头是肉味,另一头却是面包味,肉铺老板答道:‘夫人,这年头可没有那个肉铺老板做的香肠两头都是肉啊!’(或:没有哪一个肉铺老板能不赔钱的)。虽然译文没能体现出原文双关语的幽默及俏皮之味,但也最大限度地传达出原文的含义,
例2: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这是汉语中的一句歇后语,在翻译时可以套译英语中的俗语“When the cat is away,the mice will play”,虽然喻体不同,但表达的意义相同,有异曲同工之妙。
例3:耗子进书房——咬字
这句在英文中没有类似的俗语,故而可以借用解释性翻译方法将其译成“A rat entering a library---gnawing characters. The phrase(咬文嚼字‘gnawing sentences and chewing characters’ is used to describe someone who is a pedant and lays great stress on externals in study. The mention of‘a rat in a study’is intended to suggest such a meaning)”译文虽然没有原文那么言简意赅、妙趣横生,但也最大限度地将其意思传达出来了。
综上所述,翻译是人类语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一种语言再现另一种语言的话语交际。绝大多数情况下,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是能够互通互译的,不可译的只是一小部分。然而由于语言具有一种奇妙的力量,再难翻译、难理解的语言差异总是能找到变通和补偿的办法。换句话说,所谓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总是可以找到变通的补偿手段的。语言文化交流过程中,许多曾经无法传译的内容,通过各种语言变通手段,最终都得到很好的处理。这就要求译者,一方面要不断地深入学习及了解原语及译入语的历史文化和语言特色,另一方面要不断地提高自身对语言文字的掌控力,加强自身翻译水平训练,力求在忠实翻译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还原原文语言风格和文体特色。
[1]Eugene A. Nida. 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宋天锡.翻译新概念——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3]吴伟雄.新编英汉翻译速通[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4]张砥.语际释意相似与口译中的不可译性[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1).
[5]陈晓峰,戴湘涛.英汉互译学与练[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6]陈军洲.汉译英中的话题-主语处理问题[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
[7]陈永国.翻译的不确定性问题[J].中国翻译,2003(4).